大明不可能这么富(校对)第8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3/1029

  行政院需要什么人表态,当然是他们这些和海洋贸易有牵扯的人了。
  所以韩秘书才会说了这个态度一词。
  三个选项,反对,无所谓,还有这个同意。
  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给三个选项,而且把反对列在了第一,把同意列在了最后?
  这里面一定有深意。
  当官的说话一般比较含蓄,所以他才会把反对这个选项列在了第一位,表示自己可不是逼着人去选择的,而是这个人自己的选择。
  所以这三个选项的最后一个同意才是韩秘书真正在意的东西。
  行政院要的态度就是自己去主动地支持这个新贸易政策。
  没错就是这个样子!
  黄员外顿时眼睛就亮了。
  既然你要的我的态度,那就说明还有回旋的余地啊,如此一来我就给你态度好了。
  “同意!我代表河间府商会完全的同意朝廷的海洋政策,我觉得完全同意!”黄员外高举一只手臂表示他特别的同意,谁不同意谁是他孙子。
  黄员外想通了之后,接下来的这个询问可就简单了,只要工作组提出的东西,黄员外统统表示同意,并且主动地要求行政院尽快的把新海洋政策执行起来,为河间商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询问完成了之后,工作组的人员都笑了起来。
  不错不错,看来河间的商人群体对这个新的海洋政策还是很支持的嘛。
  虽然只是询问了黄员外这个商会的会长,但是此人不是说了嘛,代表河间商会赞同这个新政策的执行,这还不能说明新政策在河间这个地方上,不论是农户还是商人都很赞同支持嘛。
  于是记者的通稿又有了新的稿件。
  河间商会会长代表河间工商业全体同仁接受了工作组的询问。
  在询问中河间商会会长黄员外热情的接待了工作组的成员,并且拿出了十二分的积极热切的回答了工作组的询问。
  并且他还对这次的新海洋政策表示了极大的认同。
  认为这是一个对大明整个社会阶层都有着良好促进作用的优秀政策,并且祝愿行政院早日可以将这一项政策彻底的执行开来。
  此次河间行,工作组费劲辛苦完成了对河间农户,工商业的询问工作。
  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中已经有三个阶层接受了询问,并且都表示了对这个新政策的赞同。
  此次接受了询问的人群中,表示赞同的破天荒的达到了十成,可见这项新政策何等的深入民心。
  下面本记者将会带诸位读者走入最后一个阶层的询问工作。
  明报为了这次的工作特别调动了一条电话线,准备接听从前线打回来的记者电话。
  在电话中把记者口述的通稿记录下来准备汇总第二天上报。
  所以河间这边采访的内容,第二天就能出现在明报上。
  京城的百姓都疯了,没想到这个新海洋政策是如此的深入民心啊。
  看看,看看人家河间府的觉悟。
  士农工商,其中的农工商都已经表示十分的赞同了。
  而且一个住在偏僻地方的老农都明白这个新海洋政策的好处了。
  我们堂堂的京城人,天子脚下天天享受这浓郁的政治氛围的人,竟然还没有河间府的一个老农懂得多。
  这是什么,这就是打脸啊,这就是满满的鄙视啊。
  于是京城的百姓顿时爆发了,对这个新政策的支持率顿时达到了高峰。
  大街上随便拽一个百姓询问,马上就会有一群百姓围过来
  被询问的百姓不管他怎么想的,也会表示自己十分的支持这个新政策,与周围的大家想的一样。
  就算是和海洋贸易有利益关系的那些达官贵人,在询问的时候也不敢表示自己明确反对。
  毕竟他们也要顾及一下百姓,于是只能装傻表示自己无所谓,对这个政策持有无所谓的态度。
  就这么前段时间反对最多的京城,支持率开始了大幅度上升。
  那些和利益有关的人也不敢随意表示反对了,只能说政策和自己没关系,所以我无所谓啊。
  于是新的统计数据出来了,京城的各个阶层支持的有百分之四十七,无所谓的有百分之五十二,表示反对的只占其中的不到百分之一。
  就这么明报再次出了一个通稿。
  喜庆京城各界人士踊跃参加新海洋政策的问政,其中反对的百姓百不足一。
  此番说明新海洋政策确实是一件惠及百姓的好政策,百姓的心中自有一杆秤。
  当朱由校看到这篇明报的报道之后,真的是又气又乐。
  真的,谁教那些记者这么写的,春秋笔法玩的都这么熟练了吗?
  支持的比例还不足百分之五十,不到一半的支持结果到了这些记者的嘴里,就变成了反对的人百不足一了。
  这简直要是不懂其中道道的人,还真的就被蒙蔽了呢
  朱由校不一样,这种数据报道后世太平常了,怎么有利怎么报道呗。
  这件事情给朱由校带来了一个新的危机感,绝不能这么搞了,朕要知道明确的数据,看来得新建设一个统计机构了。
  于是朱由校这么一转念之后,未来的大明中央监察统计局诞生了。
  大明中央监察统计局。
  一个简称中统的恐怖机构。
  这个机构怎么说呢,可谓是大明每一个官员头上的紧箍咒,在他们上报管辖区各项政绩的时候都要先哆嗦一下,祈祷一切能祈祷的神,不要被这个机构给盯上。
第1205章
好为难人啊
  眼看着形势一片大好,反正在朱由校看来就是一片大好,至于那些在海洋贸易上占朝廷便宜的人觉得好不好,他就不在乎了。
  反正只要朕觉得好,那么就是好。
  朕是老大扛把子,朕说了算!
  工作组的人也开始趁热打铁,于是他们找上了河间府的知府大人。
  其实工作组的人来的时候就被上面给通报过情况了,河间府在海洋贸易上牵扯很深,聚集着不少的一部分既得利益者。
  因为河间府距离津门比较近,而且津门也在河间府的地盘上,可以说津门的工业基地其中三分之一的土地都是坐落在河间府上。
  你说这个地方有多少既得利益者,有多少进行海上贸易的人。
  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河间府背靠津门这么大一个钱袋子,那真的是吃了一个盆满钵满啊。
  其中河间的官府要是没有参与其中,朱由校都能把自己的脸给抽肿了。
  河间府的知府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朱由校不用派人去探查都知道绝对很深很深。
  所以以河间府作为主要问询政策的地点就是在打草惊蛇。
  朱由校在等,有本事你们就给朕跳出来啊,看看朕会不会把你们的脑袋给割下来当球踢。
  小伙子赌一赌啊?
  不敢?
  不敢,朕这个政策可就顺利的执行下去了哦。
  看看,朕的手段就是这么的真挚,就是这么的大摇大摆,这叫阳谋。
  要么你出来搞事情朕掐死你!要么你就缩在后面看着朕把这个政策执行下去。
  一个瞬间死亡,一个等一会再死亡你们自己选一个,朕不插手,朕给你们一个选择的机会。
  看看朕多么的深明大义啊。
  为什么朱由校要工作组最后找上当地的官员,其实他就是有特别的目的。
  “于府尊叨扰了。”工作组的人四个人又来到了河间府的知府衙门,
  三人虽然是也是官员,但是都是一些年轻的官员刚入职没得没多久,不要看他们一个个的名头听起来蛮吓人的,但是实际的职位可不高,自然的品级也高不到哪去,最高的督察御史也不过是一个正八品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3/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