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可能这么富(校对)第8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0/1029


第1200章
反对者
  “来!来站好!对对对“。
  ”这位老汉你就这样站好就行,没错,摆个姿势,对对对就是这样!”
  采访到了最后的关头,这位老汉既然表示用生命去支持朝廷的新海洋政策,那么还等什么,不得来一张,表示一下百姓们对朝廷的支持力度。
  于是这位老汉被要求举起板凳画师开始作画。
  简单的速写之后,记者看着画纸之上的一个老者高举板凳怒气冲冲,好似前面有他的生死大仇似的模样,不由得点点头。
  “这里,这里,还要再具体一些,气势再凌厉一些,要百姓都能感受到这位老汉对朝廷新海洋政策的拥护和对反对破坏者的憎恨!”
  在记者的指挥之下,画师开始了对这幅速写的艺术性加工。
  最后这幅画出来之后,那真的叫一个绝了,生动的表现了一个老农对朝廷的拥护,哪怕是付出了生命也在所不惜的气概。
  于是通稿又有了。
  采访老汉在被问道是否觉得这项政策对百姓有利,是否会拥戴这项政策的时候。
  结果老汉耳朵有些背,没有听清工作人员的询问,听成了有人要破坏这项新政策,只见老汉怒而奋起,举起一只沉重的板凳,誓死要用自己的一条老命,给那个胆敢破坏新政策的奸人勇猛一击,这位老汉的举动正是代表了这项新政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问询完了之后,这里已经被这个村子的百姓给包围了,然后工作组又挑选了几个百姓进行简单的问询,得到的都是令人满意的答案。
  记者在通稿之中写道。
  询问之中,当地百姓无不是欢庆鼓舞的聚集在采访者家周围,这些百姓纷纷表示他们会努力的支持朝廷的政策,必要时刻他们愿意用牺牲自己去成就朝廷的政策。
  这足可见此次新政策在当地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也表明了此项政策执行开之后,百姓的生活一定会有一个巨大的变化,并且还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变化。
  最后这些百姓还表示,他们对这次的行政院的问询工作表示了极大的肯定,觉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还政与民,是真正的从百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行政院。
  至于百姓为什么笑的嘴巴都咧到后脑勺去了,其实很简单,回答一个问题就能得到米面油盐,小孩子还有糖果,你说他们能不高兴嘛。
  督察御史就在一旁安安静静的,他的任务是不允许有当地的官员作假,但是这位老汉回答的也都是没问题的。
  每次问他问题不都是给了三个选项的嘛。
  同意,无所谓,不同意,你看他每次回答不都是同意。
  当然记者的采访就不归他管了,他是监督官员的,记者也不是官,轮不到他来管。
  出了这个村子之后,他们算已经拿到了基础百姓的第一手材料,现在就要出发去河间府,询问一下当地的城镇居民是如何看待这个新政策的。
  于是在城官的有意带领之下,他们朝着城里的人家出发了,这些人家是特地选好的,乃是河间府的大户人家。
  说真的,每次朝廷要搞一个新政策的时候,一般的平头老百姓有几个是能够看到这个政策的内在的,也就是当一个谈笑来看,不到他们的头上,他们是不会关心的。
  也就是这些大户人家了,他们可是真的在关注啊,不然你以为他们的钱财都是怎么来的,时时刻刻关注朝廷的动向和官府的情况才能赚到钱,大户人家哪个不是人精啊。
  这次的海洋新政策让他们嗅到了别样的味道。
  有的人表示支持,当然也有的人觉得这件事可能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
  这些觉得可能会损害自己利益的人,大多都是一些做海上买卖的人。
  他们觉得生意这个东西还是独家的买卖好做,要是好多人都涌入了这个领域,那么就会竞争力太大这个生意可就难做了。
  其实按照他们的想法也对,独家的买卖做习惯了,要是真的涌入了一些强力的竞争者,他们还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那么想办法把这个政策给堵回去不就行了,于是这些人便开始了行动。
  行政院提出了这个政策到执行不是有还要进行公示的嘛,好就从这个动手。
  于是他们要营造出一个百姓都不同意的氛围出来,便开始散播一些这个政策不好的小道消息,企图让城内的人都觉得这个政策要是真的施行下去了,会对他们的生活有灭顶之灾。
  就比如传播最广,可信度最高的就是倭寇会再次来袭。
  起初倒是引起了恐慌,但是大明宣传司是做什么的,在他们的运作下,外加遍布全城的说书人什么的,扭转了恐慌,让这些百姓都明白了。
  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已经做好了准备,大明海军已经很强大,轻易就能击败倭寇的荷兰人都被我们轻松打败了,那么区区倭寇还不是小贼三两只。
  百姓也不知道倭寇的战斗力,但是在这些说书人煞有介事的描述下,也都相信了我大明的军力强大。
  因为这些年我大明都是处于一种常胜的状态,所以百姓的自信心还是有的,强大的军队就是最好的说服力。
  不然你屡战屡败看看百姓相信你不。
  百姓不受这些大户的控制,他们也很无奈只能和当地的部分官员暗中勾结,企图把这个基层问询给带偏,让皇帝知道其实百姓们都是不想进行海洋政策的。
  城官带路来到了一个看起来比较高大的宅子前。
  “几位大人,这是黄员外的家,这个黄员外是河间商会的副会长,在当地也是有头脸的人物,想必一定符合几位的询问对象条件。”城官对着这几位工作组的成员很是恭敬。
  这个地方是他们提前订好的,这个黄员外可是既得利益者,自然是反对的主力成员。
  城官带他们来这个地方,可想而知安的是个什么心。
  其实这几个工作组的成员也明白,这个城官还有当地的一些官员是有问题的,但是有问题归有问题,这些事情他们也管不着。
  不过既然来都来了,那就进去瞧瞧,看看究竟是什么人在反对,日后也好拉清单啊。
第1201章
毛骨悚然的笑容
  当工作组的人来到这个黄员外的家门口,大门前面已经有许多人在等待了。
  黄员外家的中门洞开,门口一个有些肉乎,留山羊胡的中年男子站在最前面,翘首以盼的在等待着什么。
  而在他的身后,两队下人也弯着腰的等候在那里。
  没错这个人便是马上要进行询问的主角,黄员外了。
  其实在工作组刚一进城门的时候,城内的那些人就已经得到了消息,他们派人在城门口等着,就等着工作组的人上钩了。
  当工作组的出现在城门口的时候,那些打探消息的人,就迅速回去的把他们到来的消息告知了城内的那些人家。
  然后那些人家就会做好准备,他们要用最好的礼节去迎接工作组,不论其他的,起码要先在面子上给予足够,态度上表示出很重视的样子。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就算这些工作组对自己不待见,但是多准备一些礼节也是没问题的吧。
  所以说这些大户人家就是能成为大户呢,这个对人的大态度上就与普通人有很大的不一样,普通人哪里能想到这些,普通人可不会管这些工作组需不需要提前准备。
  所以去接触一些大户人家就知道了,不管人家心理是怎么想的,但是人家面子上做的可是足足的,让人感觉这个人好像很有素质对人很和善,简直就是一个好人。
  其实则不然,这些人就是表面和善,其实心底是最邪恶的。
  所谓富养良心穷生奸计,其实就是大户人家比较善于掩饰,就算是要害死你,也要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而那些普通人就没有他们那些善于掩饰了,直接把自己的坏都写在了脸上。
  黄员外乐呵呵的看着工作组出现在他的家门口,立马的小跑着上去迎接,这样显得他对这些工作组的重视程度很高。
  “学生见过几位大人,几位大人光临寒舍真是有失远迎,真是罪过罪过啊。”黄员外一边作揖一边笑道。
  这个黄员外为了拉近关系,特地的口称自己为学生,因为他也是一个有功名的人,好歹也是一个秀才。
  只是考上了秀才之后便无缘科举了,只能回家继承那好几千亩地还有半条街的商铺。
  那他为什么口称自己为学生呢,其实就是为了拉近和这些工作组官员的关系,都是从科举上出来的,也都是有功名的人,那就属于同一个阶级啊,士农工商,我们都是属于士族的不是。
  一个阶级的人天然的就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同为读书人,那我们应该很有共同语言才是。
  你看人家黄员外多会说话,这就是大户人家的举止作态啊。
  “不敢不敢,我等都是些小辈,不敢在黄员外面前做大。黄员外还是直呼本人职位便可,我是行政院秘书处秘书,你可以叫我韩秘书。”韩秘书笑了笑说道。
  还是那个句话,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位黄员外已经如此的放低自己了,而且还这么的热情,韩秘书也不好多说什么,但是想攀关系表示亲近那可就不行了,这个所谓的自称我不接。
  政策研究员也接上了话茬:“黄员外客气了,你这声学生可是折煞我等二人了,我是政策研究员你可有叫我钟研究员便可。”
  黄员外看着这两个似笑非笑的年轻人,心里暗道不好。
  这两个年轻人看起来好像很不好对付的样子,根本不接招啊,看来自己要多加小心了。
  “那这位是?”黄员外看着一脸高冷的督察御史。
  韩秘书立马的介绍道:“这位是都察院的督察御史,是专门监督这次询问的监督员,所以黄员外无需与他对话,按照规定他不便与我等说话的。”
  “哦哦哦,原来是督察御史大人,真是........”黄员外看着依旧很高冷的督察御史,顿时忘记了自己下面该如何的说,只能悻悻的揉了揉鼻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0/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