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可能这么富(校对)第3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1/1029

  谁也不知道自己考上了没,今年这是怎么回事,按着往常的日子算算都要举行殿试了啊。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情,就算是他们托关系去打听,得回来的消息也是模模糊糊,有官员问主考得到的消息也是快了快了,这种非常模糊的消息,让人心里不安啊。
  其实也不是朱由校不把榜单给放出去,而是实在他还没有改完啊。
  真的,好几千份试卷他已经加急在改了好嘛,虽然他面对的只是一些刑律科的试卷,可是进士科的他也再看啊,只不过他不看什么第一场,主要看第二场和还有最重要的第三场,因为第三场他出了九个题目,分别的涉及到,科学发展,人生价值,民生民事,军事,工业,农业,水利,财政,还有自拟题目。
  在朱由校眼里四书五经有个蛋蛋用,他又不准备找人写书什么的,他要的是官员,最好是知道些实际运用的官员,而不是那些学虚的,一上位就知道乱搞了,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那种。
  四书五经写的好你可以去搞文学创作啊,或者去搞文艺事业,没事想不开非要当什么官呢。
  大明现在这么乱就是源头就是科举,一个个的只学虚的,天天嘴皮子耍的比什么都厉害,一到干实事了就萎靡了。
  有本事你去研究研究实际的,那多费事啊,哪里还有时间去跟人家耍嘴子。
第568章
朕要两宋
  “嗯!”
  朱由校眼睛一亮,他好像看到了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在进士科基本都是在第三场选择耍嘴皮子的题目的时候,这位竟然把那些实际运用的题目答了一大半。
  答得题目主要都集中在了技术方面,若是用后世的标准来区别的话,之前朱由校看得都是文艺男,然而现在突然看到了一个理工男,这效果立马可就不一样了啊。
  “来人!把一千五百七十三号考卷原件找出来!”
  他倒要看看这位究竟是何人,有如此学识的必定不是一般人,在一片奇技淫巧之下还有如此功夫去研究的人大明实在是太少了。
  每一个这种人才朱由校都不愿意放过,这可是大明工业化发展的种子,每一个都是宝贝,稍微的带在身边调教调教,如此必定很好用啊。
  而且把他教会了,他就成了知识播撒机,然后以一带多带上路,我大明的工业化进程可不就发展起来了!
  这就是朱由校暂时不去搞工业化的原因,就是因为手里没有人才,你把资料都拿出来也没用,没几个人能看懂有什么办法。
  想要加快大明工业化的进程,只能通过教育,先教育出一批大牛,然后大牛生出小牛,小牛再生出小小牛。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我大明可不就有了足够的人才储备。
  就好像现在徐光启他们在做的一样,在工部研发司,一个大牛带着几十个学生,日日夜夜的学习,白天学习实际应用,晚上学习理论知识,进步神速啊。
  不仅如此那些学生在学到了东西之后,还会与工匠们进行沟通,用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去提升工匠的实际应用能力,
  这样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再去实践,实践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去学理论,如此便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只要你不偷懒,每天那些研究员的知识都在更新。
  最后再加上朱由校的正确指导,徐光启他们已经从往复式蒸汽机向着高压蒸汽机,蒸汽机小型化进行努力了。
  不要小看了一台蒸汽机,也不要以为他们只会研究一个蒸汽机有什么用,你要看到的是研究的蒸汽机是什么。
  蒸汽机可是工业的结合体,这就和后世一样,发动机厉害的国家他的工业一定是很强有力的。
  因为蒸汽机整合了多少的东西,那可是涉及了多少的方方面面。
  就比如力学,这是必须的吧,不然你怎么知道你的蒸汽机能做多少功可以用什么结构,还有材料学,不去研究材料你怎么知道上的那个材料不会垮了,你的蒸汽阀不会被撑爆了。
  什么地方用柔性材料,什么地方需要多少的材料,什么地方要用什么样子的钢铁,这种钢铁性能够不够。这些都是非常体现工业实力的。
  而且还有加工,比如你要加工一个孔去做配合,但是这个孔的误差绝对不能超过多少,这难度系数可就大了,你就得要研究这种加工设备。
  等到一个成功的蒸汽机出来的时候,它的背后必然是不知道多少位研究员的共同努力,多少工匠的悉心合作,多少研发小组的系统结合。
  一法通百法通,搞懂了蒸汽机它下面的科技树你可不就全明白了吗。
  就好像你能跳过十米高的栏杆难不成还不能跨过一道矮墙?
  你高数都能考八十分,还做不了几道初中数学题?
  ...........好吧这个还真的不太好说。
  “来了来了,陛下,考卷的原卷在这里。”小猴子风风火火的跑了手里捧着一张考卷跑了过来。
  朱由校接过来之后撕开上面的糊名。
  这一眼看去,顿时眼睛就亮了。
  嚯!好熟悉的名字的!
  宋应升!
  不对前面的两个字很熟悉,怎么后面这个字有些不对头啊。
  难道他改名字了?
  小蝴蝶扇翅膀?
  朱由校摸了摸下巴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
  于是掏出手机,准备检索一下。
  然而他果真找到了一些只言片语,崇祯四年宋应升由吏部铨选任浙江桐乡县令,宋应星回乡服待老母。
  这二人绝对有什么特别的py关系啊,看样子是亲属关系,只不过不知道是亲的还是堂的,不过看想去也是挺好。
  对了宋应星!
  朱由校再次检索了一下宋应星,发现他今年已经来参加了会试了,只不过没考上。
  宋应星,宋应升,两个人朕都要了,朕这次要享受双飞的快感!
  啊.......哎?是不是哪里不对。
  于是朱由校在这份考卷上面画了一个红色的圆圈,代表着这人已经被录取了,恭喜他成为了三百个贡生中的一个,取得了殿试的入场券。
  看到了宋应升,顿时朱由校就来了兴趣,这次他可得好好的找找,不然把宋应星给漏了,那可就真的是罪过了。
  只见朱由校十分兴奋的开始翻看考卷,颇有一种改卷老师的气势。
  翌日,在朱由校一夜不眠的努力下,皇榜终于张贴了出来。
  酒馆之内已经坐满了考生,今日是放榜的日子,他们现在面上看去基本都是很平静,一个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样子,极力的收敛自己的情绪。
  因为他们是读书人,读书人就不能表现的太过,得有城府,不然以后当官了可怎么办,难倒喜怒都得表现在脸上不成?
  不过他们还是太嫩了,都是表面笑嘻嘻心里mmp。
  看着他们拿茶杯都拿不稳的手,就知道他们的内心其实已经慌成了狗。
  “会试捷报!恭喜南直隶镇江府刘子昂刘老爷戊辰会试高中第三百名!”
  ..........
  “啊!啊啊!”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再也绷不住了,直接从椅子上蹦了起来,然后大吼大叫着。
  “我中啦!我中了!我终于中了啊!”
  “啊啊啊!二十二年了我终于中了!”
  二十二年的努力,他足足考了七次终于是进了,他从一个精神小伙考成了油腻大叔,不知道受了多少的压力,今儿一朝得中可是要疯啊。
  .......................
第569章
两宋兄弟
  这个会试可是与前面的府试乡试不一样,前面的两场是差额选取,多少人中选一个人,但是这个会试虽然是为了殿试做准备,考上了只要自己不作死,那么三百进士排名就一定有自己的一份,哪怕是最后一名那也是进士就能为官一方。
  “四十年的寒窗苦读啊!四十年了啊!”刘子昂喜极而泣,一朝考上顿时那种颓废的感觉一扫而空,整个人都精神了不下十岁。
  幸好自己多多关注了周尚书还有徐尚书的文章啊,不然自己肯定又得名落孙山,刘子昂庆幸不已。
  不过他肯定不知道,他最最重视的那经义并没有为他加分
  他这二十年为了给自己为官之路打好基础,可是研究了不少的官员是怎么做事的,所以在第二场和第三场的时候显得得心应手起来,答题有别与那些小萌新,看得朱由校不住的点头,觉得这个人起码没有那种迂腐之气,也是研究过怎么去搞好民生的。
  于是就给他花了一个红色的问号,写着待定,如果他挑不出来三百名那他就自动晋级了。
  果真朱由校没有挑出来了三百名,真好缺一个他给补上了。
  说来也是巧了,当时待定的可不是他一个,但是为什么偏偏的朱由校就选了他呢,因为他的经义最差,朱由校觉得经义好的都去研究经义了取了也是麻烦,所以找了一个最差的,如此就便宜了他。
  “恭喜恭喜!”他身边的人一个个的都对着他投去了友好的目光,拱手恭喜着。
  不管怎么说以后人家就是官了,做了官那可就与他们这些民有了本质的不同,官老爷可不得提前巴结巴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1/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