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可能这么富(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1029

  钦差的马车来到了望东楼之前停下,知府杨远程连忙小跑着到了钦差马车跟前为张应承掀开了帘子,满脸堆笑讨好的请他下马车。
  虽然官位上他乃是一个知府,正五品的官阶,马车上面的陕西道御史不过就是一个正六品,可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情况是不能在这里出现的。
  人家官位是比不上知府,可是人家是钦差,而且还是管着他们陕西道的御史。
  钦差是什么,钦差那代表的就是皇帝,不管你在地方上任什么官位,到了钦差面前那都是下官,更不要说陕西道御史平日里就能拿捏他们了,万一哪天得罪了他们给自己搞一个调查,你说怎么办,这年头谁的皮股下面不是一堆的屎啊。
  所以这个杨远程把自己的姿态放的可是足够的低了,毫无一地府尊的威严。
  马车上端坐的张应承察觉到了杨远程的动作,于是睁开了眼睛,面无表情的扶住杨远程伸过来的手,然后下了马车。
  “杨大人,客气了,怎么敢劳烦一地府尊为本官掀帘子呢。”张应承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应该的,应该的,钦差大人远道而来,下官只是进一点绵薄之力,当不得什么,当不得什么。”杨远程低着头把自己的姿态放的特别低。
  “杨大人这是哪儿?”张应承抬起头看了看前方,那个装修的富丽堂皇却有古色古香的大门问道。
  “望东楼,杨大人您请看!”杨远程一指前面的匾额说道。
  张应承顺着杨远程的手指看去,发现了龙飞凤舞的三个金色大字在匾额上。
  这个字怎么说呢,笔法锋劲有力,下笔之人必然是一个书法大家,而且这个字,在张应承看来却十分的熟悉,好像自己在什么地方见过似的,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杨远程也看到了张应承的在思考,于是嘴角微微带这一丝得意。
  “张大人此乃当朝阁老来阁老的亲笔题字,望东楼!”杨远程伸着手一个字一个字大声的为张应承介绍道。
  听到是来道宗的题字,一直表现的都是古井无波的张应承终于表现出了第二种表情。
  “原来是来阁老的题字,我说为何如此的熟悉,当朝书法之中,来阁老的字可为一家,本官真是糊涂了,天天看来阁老的字怎么今儿就不认识了,真是罪过罪过啊。”张应承好像自嘲似的摇摇头。
  可是从他的话中也透露出了几个信息,那就是他与来阁老是有些熟悉的,不然怎么会天天看到来阁老的字呢。
  不过杨远程却觉得这位钦差就是在夸大,他就算在自己面前是高高在上的样子,可是在京城就什么都不是了。
  不过看着这位京城来的张大人看这牌匾若有所思的样子,杨远程就知道自己的强力武器又奏效了。
  这个望东楼便是他的产业,而上面的那副字也是他好容易得来当做自己的靠山的。
  按理说一副字怎么能当靠山呢,可是偏偏的这幅字就可以。
  没错字本身是不能当靠山的,可是这也要分这个字是谁的手笔啊,当朝阁老次辅大人的字迹这可就不是一般字了,这就是靠山。
  一位阁老能轻易的给人写字吗?而且还被人堂而皇之的挂在这里做商业用途,可以肯定这个酒楼就不是一般人开的啊。
  如此这个地位可不就哗哗哗的提高了。
  他杨远程是怎么做到这个西安府知府的,又是这么在这里成为一个土皇帝而没人眼红坏事的,这些年靠的就是这幅字的威力啊。
  果真当张应承仔细的看过这幅字之后,看到上面的印戳确定无疑就是来道宗的,顿时他变了脸色,变得和蔼可亲起来。
  “好字好字啊,这应该是来阁老前些年写的字吧,不知杨大人可知这间主人是谁,本官甚是喜欢,若是可以,不知道这间主人可否割爱?”张应承旁敲侧击的打听着。
  杨远程脑筋子一转,终于正事来了。
  “张大人,这间酒楼便是下官家里的一些小产业,只是上面的那副字乃是长者所赐,下官实在是不敢擅自处置,若是不然,待小弟上京城向长者询问,再做定夺如何?”杨远程很是谦卑的拱手回道。
  “哎呀你看看,为兄也就是随便说说罢了,长者所赐,若是为兄讨要这岂不是冒犯了长者,万万不可,你这让为兄回京怎么见来阁老啊,不可不可。“张应承连连摇手,他刚才也就是旁敲侧击的想要见见这个酒楼的东家,若是真的去要,那岂不是不识抬举。
  这幅字挂在这里必然是来阁老知道的,是为了提携后辈,这要是被来阁老知道了,自己可就在真的得罪了他。、
  怎么回事,强取豪夺自己后辈的东西是不是,你的官位还要不要了!
  “杨大人你是地主,看来为兄这几日都要靠你这位父母官了。”张应承就好像与杨远程多熟悉似的子啊一起称兄道弟了。
  这是什么,这就是这幅字的力量啊。
  西安府城北算是这里最穷的区域了,尤其的最北边的那都是贫民窟,
  刘能家就在这里,一辆外表很普通的马车在这里都是稀罕物,一群穿的破烂烂光着小脚的小孩子围着马车好奇的打转着。
  “去去一边去!走开点,马车压到你们!”刘能无奈的驱赶着。
  可是孩子们却还是用那好奇的眼睛看着这辆与这里格格不入的马车。
  这个时代的马车可是比后世的小汽车还要稀罕,这就好比六七十年代的民房来了一辆小轿车一样。
  在刘能的指引下,三人一马车来到了一个破院子前,有多破呢,最完整的也就是那扇门了,墙都塌了小半边,稍微用点力都能爬过去。
第558章
喜不自禁
  “家小简陋,还望两位不要介意。”刘能有些不好意思的摇了摇头,对于自己的家太破了,玷污了两个人身份而感到羞愧。
  这便是一个小人物的淳朴,并不会因为你有权有势就想要求你什么,就算邀请人家来你家也只会觉得自己家配不上人家而羞愧。
  “无妨,无妨,也不嫌丢人,实话跟你说我家未必就比你家好到哪里去。”孙定安苦笑了一下,他说的确实是实话,自己是在那次宴会上怒指陛下之后,生活完全才被改变了。
  在没有怒指陛下之前完全是靠着那一点微薄的薪俸活着,而且时长还会拖欠,需要自己的老母亲和内人接一点针线活或者浆洗衣服补贴家用。
  这个是真的,老百姓绝对想不到他一个翰林院的修撰,竟然会落魄到让老母亲和内人去做一些体力活的地步。
  每每想到老母亲和内人每日就着那昏暗的油灯缝补衣服的日子,孙定安就觉得自己特别没用,进学十几载,掏空了家底,卖掉了老家的田产,赴京赶考,虽然高中但是却没有给家里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而且还比在老家的时候更穷了,好歹在老家的时候家里还有一百几十亩上好的水田,衣食无忧还有盈余。
  可是到了京城才知道,京城虽好居大不易啊,反正什么都贵,什么都要钱,而且一个破破烂烂没有两间房的小宅子都需要变卖全部的家资。
  虽有薪俸但是物价奇高,吃喝勉强,衣物也是缝缝补补又三年,只有官服不可丢了朝廷威严才咬咬牙做了新的。
  可是他有自己的坚持,虽然日子过得清贫,然却有贤妻良母,她们都支持自己的原则,宁愿饿死也绝对不接受不义之财。
  若不是当今陛下圣明,自己恐怕日子过得会更艰难。
  想起那次怒指陛下之后,他的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家里住上了两进的大院子,内人也能做得起新衣了,就连孩儿也不必在盯着那小糖果子馋的流口水而不得一尝了。
  如此他感慨万千,陛下乃当世圣君,自己当以命效之。
  这便是知遇之恩,孙定安也有拳拳报国之心,虽然在翰林院接触不到什么实际公事,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就甘愿于此,他也是希望可以做一些有利有朝廷的事情的。
  所以朱由校给他了物质,免除了他家人还有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再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可以铲除奸臣的机会,你说他孙定安能不激动吗,能不为朱由校干到死吗。
  要不后世怎么有这么个说法。
  月薪只有一千的时候:老板,我是你爹。月薪只有两千的时候:老板,wqnmgb。月薪变成五千的时候:这个老板脑子有坑,糊弄糊弄完了。
  当月薪超过一万的时候可就不一样了:老板说的有点问题,但我不说话。
  月薪两万的时候:老板说啥就是啥吧,给钱就行,月薪三万万:老板说什么都是对,如果有人错了,那一定是我。月薪五万:加班是什么?我可以一直上班的。
  最后一直到月薪超过五十万:公司就是我家,谁敢说我老板的坏话我跟他没完!
  那月薪超过了一百万呢?
  老板是我爹!就算是抽我那都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一切都是为了我好!
  所以说想要一个人为你效命,不止是要给钱,还要给事情做,能做一百万月薪的事业肯定是远远的大于一万月薪的事业的。
  百余里看着孙定安看着这个大门热泪盈眶的样子,十分的不解。
  这位孙大人是什么情况?看一个小小的破门都能激动的要哭,果真自己读不了书啊,感情原因在这里。
  看门不是门,人家看到的是心。
  而自己,只想着一脚把这个碍事的破门给踹飞了。
  无他,职业病而。
  在外面锦衣卫什么大门不大门的,只要去老百姓家抓人,自己都是直接飞起一脚踢飞的好嘛。
  当然了大宅院的就不行,那玩意结实的可以用攻城锤了。
  “孙大人您要节哀啊。”百余里也是一脸悲苦的拍了拍孙定安的胳膊,不管怎么说人家都要哭了,自己上去安慰安慰也是应该的。
  睹物思情嘛,文人最爱做这种事情了,他能理解。
  “没事没事,就是........嗯?”孙定安就麻爪了,自己节哀个鬼啊。
  于是刘能快哭了,自己家再破也不值得这位大人哭吧。
  刘能硬着头皮把二人给请了进去。
  “娘!我回来了!”一进门刘能便朝着院子里面吼道。
  “回来了!怎么还带着客人啊,快快里面进来坐。”里屋出来了一个满头白发,皮肤粗糙如刀割枯枝一般的老妇人,一看到来人了立马的就热情的招呼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