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可能这么富(校对)第3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3/1029

  “所有诸位爱卿,这监考官之制度今年乃是第一次,以后也都将成为定例,不知可否明白?”朱由校问道。
  下面的官员们一个个的如有所思的点点头,他们倒是没想着要反对这个监考官制度,相反他们觉得这个还蛮有道理的,陛下总算是做了一件有利于社稷的事情。
  只不过这个监考官究竟是什么权利,与主考官怎么划分呢?
  “陛下,臣请问这个监考官若是与主考官有了分歧该如何是好?”下面一个红色官袍的人出列揖手问道。
  “若是学问上的问题当以主考官为主,若是非学问上的事情当以监考官为主。”朱由校老神在在的坐在龙椅上解释道。
  他觉得这个责权划分倒是没什么问题,各司其职,主考之负责改卷分级,其余的事情都是监考官的了。
  “启奏陛下这如何分学问之外学问之内呢?”又有人不解了,这个职权还是要搞清楚为好,不然起了争执可就麻烦了。
  “凡是考卷考生作答之处为主考官之职权范围,作答之外为监考官职权范围。”朱由校目视前方语气不急不缓的回道。
  这下子下面的官员懂了,这个主考官以后将只能管考卷之上的作答了,至于考生情况如何将是监考官的事情,那这个职权不可谓不大了,直接将主考官的一部分职权给拿走。
  以后确定谁能考得上是主考官的事情,决定谁考不上那是监考官的事情了。
  这就有点类似与后世的公考一样,笔试面试是主考官的事情,这个政治审查那就是监考官的事情了。
  这么一来,以后哪怕是主考官觉得这个考生学识不错可以取,但是监考官就可以以这个考生对大明不利为理由直接拒绝录取他,否掉主考官的录取意见。
  这么一来以后举子们头上可不就多出了一座大山嘛,但是这又与他们这些已经通过了科举的人有什么关系呢?
  多个职位多个人啊,原本只有两个主考,他们只能选择去争这两个职位,可是现在多出了一个监考官,那么他们可以选择的面就广了,如此竞争也就没那么激烈了不是。
  所以这个第一任陛下亲自担任也不是什么不可以的事情了,如此一来.......
  “陛下圣明!”
  皆大欢喜的事情,反对是不可能反对的,陛下那么圣明,为我们谋福利多好的事情啊。
  “如此就这么着吧,退朝!”
  事情说完了,朱由校一甩衣袖带着小猴子离开了。
  “陛下!“一回到乾清宫,只看到阴暗处窜出来一个老太监。
  “有河南的情报没有?”朱由校一见这个太监便对着他伸出了手。
  “陛下河南的情况都写在这里了。”老太监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竹筒子递给了朱由校。
  朱由校拿到了这个竹筒,去掉上面的蜂蜡,然后展开之后又拿出一瓶褐色的药水细细的涂抹在了上面。
  只见药水抹在上面之后,顿时白纸上开始显现出字迹来。
  朱由校拿着纸开始看起来,而小猴子也继续的在把剩下的几张纸涂抹上药水。
  由于上面的信息很是关键,朱由校并没有像往常那样一目十行的看,而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去品味,唯恐从中落下了什么重要的消息。
  只见这乾清宫御书房之内,一个面白无须但绝对不是太监的年轻人拿着一张纸,眼神犀利眉头微微皱起,十分认真的在想着什么,一只手的手指还无意识的在御案上比划着。
  半个时辰之后朱由校放下了手里的资料,闭上双眼后背靠在那舒服的沙发改良版龙椅上静静的思考着,八只手指交叉重叠,两根大拇指在一起相互的转圈。
  事情与他料想的差不多,河南果真有人坐不住了,可是没想到竟然会是朱聿键,这个可真的是出乎意料之外。
  按着这个时间点,朱聿键现在应该与他的倒霉鬼父亲一起被关押着,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可是没想到他竟然脱身了,而且还要造朕的反!
  “朱聿键幕后的人你们没有查到吗?“朱由校问道。
  “回禀陛下,微臣无能........”老太监低着头,他确实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可是这个幕后之人隐藏的实在是太深了,而且行事特别小心,他使出了十八般力气都没有查出来,只是根据一些蛛丝马迹判断那些人一定是从南方来的。
  “江南的口音?”朱由校手指在龙椅扶手上无规律的敲击着,果然是他们坐不住了啊。
  河南距离他们实在是太近了,若是自己的能完全的掌控住河南,那好处简直不要太多啊,拿出一份地图,河南的位置正好处于大明的节点,下面对接的是湖广,东面对接的是山东南直隶。
  如果自己调动十万大军驻扎在汝宁府,那么南直隶还敢瞎蹦跶吗。
  到时候主动权将会被彻底的掌握在自己手里,缺粮食了去湖广,缺钱了去山东南直隶,粮食和银子触手可得。
  这就是等于拿着一把刀直接插入了他们的心脏啊。
  江南的那些人不可能全是傻子,其中肯定有高人明白朕的意思,可惜啊,朕要的就是他看穿自己的套路。
第543章
朱由校的谋划
  为什么要说朱由校要的就是他们看穿自己的部署呢?
  因为朱由校知道,他们就算看穿了自己的部署也无济于事。
  他们看穿了自己的目的之后,必定会想办法阻止,然而想要阻止就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京城阻止,还有一个是在地方上阻止。
  京城阻止,那就只能想尽方法的去参奏魏忠贤,让皇帝亲自下旨把魏忠贤给召回,当然了,若是能干掉就再好不过了。
  于是这段时间朱由校的小御膳房里面,引火的材料可是接连不断啊,什么魏忠贤迫害忠良啊,什么魏忠贤残害百姓,什么魏忠贤侮辱皇室就是侮辱陛下啦,这种奏疏朱由校根本就数不过来有多少。
  这些朱由校都没管过什么,最近又冒出来一个更厉害的说法,就是魏忠贤准备造反,他得到了一个秘方,就是用五百童男的那个小小的可大可小,可软可硬,可出水可出奇怪液体的东西,来补足自己的的缺陷。
  这样魏忠贤就从一个不完整的太监,进化成了一个完整的太监,哦不!应该说是完整的男人了。
  不仅如此魏忠贤还在河南搞了几百个女子,听说孩子都有了,你说他想干嘛?
  想想看魏忠贤手里可是有着一万多精兵强将啊,而且银子也不缺,京城还有众多的羽党,这要是太监做腻了想要干个皇帝什么的当当,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啊。
  一辈子奴婢做够了,可不得翻身奴婢把歌唱,也当个主子什么的吗?
  他们那些人想着,不管皇帝对魏忠贤有多么的信任,但是不要忘记了他始终是个皇帝,身为皇帝与生俱来的便是不敢完全的相信别人,天生的多疑。
  如此一个有权势有钱财有兵权的人,以前是个太监陛下无需担心,现在人家不是太监了而且孩子都不知道要有多少个了,陛下您还不担心您皮股下面的位置吗?
  不管陛下现在怎么想,他们天天的就这么上,只要陛下心里有一丝怀疑,那么他们就成功的把那个干掉魏忠贤的种子埋在了陛下的心里。
  这颗种子会一点一点的生长,而他们坚持不懈的奏疏就是种子生长的养分,他们就不信了,陛下天天看天天看,就不会被他们给洗脑?
  等到这个种子长成大树的时候那就是魏忠贤的死期了。
  可是他们却发现无论自己说的多么的胡扯,多么的危急,陛下始终没有提到过魏忠贤,这可就让他们等不了了,再这么下去河南可就被陛下给占完了。
  于是地方上的第二种办法就出来了。
  那就是反抗,只要河南一乱出了大事,陛下若是不处理魏忠贤那没法与天下百姓交代啊。
  可是不管怎么说魏忠贤手里都有一万多的精兵强将,这个小规模的动乱,人家动动嘴皮子可能就镇压了。
  那么到最后他们只能铤而走险,支持一个藩王造反,让河南整个的都乱起来,一来可以逼迫陛下吐出之前的所得,二来又能为自己除掉敌人。
  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他们又不会直接出面,保证查不到他们头上去。
  果然这一步步的走在朱由校的算计之内。
  他之所以闭口不提魏忠贤,就是想要那些人使用第二种办法,
  那就是造反!
  朱由校为什么要给魏忠贤一万多的兵马,八千内操,两千锦衣卫精锐,四千勇士营精锐,不要小看了这些兵马,也不要以为这内操军不过是一些武装太监就轻视了,朱由校见过之后才明白,这太监军还真的不那么一般。
  魏忠贤为了把这些个武装太监练出样子来,给他们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那身子骨都养出来了,而且还有能人操练,战力不比勇士营差,要不是情况特殊朱由校都不舍得派出去。
  这零零碎碎加起来一万五千人的队伍,可不是一般人能拿下来的。
  他们想要在河南闹出动静惹出大乱子,可不得召集多多的人,人从哪里来,那只能想办法把他们能召集出来的人全部动用了。
  如此不需要朱由校去找,人头就乖乖的往他手里送了。
  等乱起来之后,朱由校可以命令大军南下,相信五万天诛军足够弹压河南了,到时候一网打尽,河南将会被彻底的纳入朱由校的控制之下。
  这叫不破不立,先把河南一地给破了,之后再在这个地方上立新规矩可就容易多了。
  其实朱由校本不想这样,都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可偏偏朱由校就是那个穿鞋的啊,而且还是大明这么一个大鞋子。
  表面团花似锦,内部一团臭狗屎。
  但是你要是真的想彻底的打破了,那才是真的愚蠢。
  因为朱由校是大明的皇帝,天下谁都能打破这个鞋子,唯独他不能,因为打破了这个鞋子他只有损失没有得利,得利的人只能是外族,还有一些野心家。
  但是也不能打破,不打破那就是死路一条。
  但是怎么打破这也是一个问题,朱由校慢慢的计划他终于想通了,那就是逐个替换,整个鞋子都坏了那这个鞋子还在自己的脚上。
  咱可以逐个替换啊,今儿换个鞋面,明儿换个脚后跟,这样慢慢的新鞋子不就被替换出来了吗。
  而且还不需要把原本的鞋子给踢了,好好的穿鞋者被搞成了光脚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3/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