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可能这么富(校对)第10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2/1029

  1623年穆拉德四世在宫内密谋下登基,那个时候的穆拉德四世只有十一岁,因为年纪小只能由柯塞姆苏丹代为统治。
  在他初登位时,穆拉德四世以为年纪太小于是开始受到家人的控制,由柯塞姆苏丹垂帘听政,通过大太监穆斯塔法·阿加进行统治。奥斯曼帝国在这时处于无政府状态,政治和财政一片混乱。与此同时,安纳托利亚和鲁米利的大部分地区被各省的叛乱者所控制。1624年,因巴格达的一支耶里切尼部队叛乱,萨非波斯沙阿阿巴斯一世乘机入侵该地,并占领巴格达、巴士拉在内的两河流域土地。
  但是1632年,他在近卫军和法官们的全力支持下,平息了耶里切尼军团的叛乱,使首都和各省区的秩序得以恢复。他随即解散耶尼塞里军团,废除向基督教各国征集儿童以补充军源的惯例,重新组建了新军。他以铁腕治理国家,摆脱了其前几任苏丹执政时期后宫统治的局面,使国情有所好转平息耶里切尼军团叛乱,随后开始亲政。穆拉德的统治以铁腕著称,他严禁酒精、烟草及咖啡的贩卖,试图压制腐败问题。在军事上重建新军,稳定安纳托利亚的秩序,并两度亲征萨非波斯,攻克哈马丹、埃里温、大不里士及巴格达等地,并且永久性地收回了两河流域。
  后面这位穆拉德四世又趁波兰与俄国进行斯摩棱斯克战争时,派阿巴扎·穆罕默德率军北上发起攻势。波立联邦在盖特曼斯坦尼斯瓦夫·科涅茨波尔斯基的指挥下,成功抵御奥斯曼人进攻。1634年的时候正准备亲征的穆拉德四世接受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四世的和平提议,以便专心于对波斯的战事。在和约中,两国同意重新限制哥萨克和克里米亚鞑靼人在边界地带的劫掠活动。不过,穆拉德四世拒绝了拆毁沿边要塞的要求。
  可以这么说,这位奥斯曼苏丹虽然很是残暴。
  但是不得不说,他的能力和残暴也是成正比的,在是一个暴君的同时,他也是一名很有能力的君主。
  尤其是在战争的方面。
  他可不是那种瞎指挥,相反,他可能在战术的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在战略的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
  他派军队阻拦明军进攻。
  路线在战略上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谁让他遇到的是开了挂的明军啊。
  在明军西征军的优势火力之下,奥斯曼的军队根本没有什么还手之力。
  只可惜当穆拉德四世反应过来之后,已经是没有什么用处了,亚洲这边的军队完蛋了。
  现在穆拉德四世吸取了教训,他准备坚守不出,靠着君士但丁堡强大的城防消耗明军。
  因为他明白,明军远道而来,补给线很是漫长。
  只要自己守住了君士但丁堡,他们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无法进入欧罗巴。
  不要多,只要能守住这一个冬天。
  明军必将遭受重大打击,几十万人在这里过冬可不是一件小事,那恐怖的冬天足可以交明军重新做人了。
  到时候明军补给线断裂,自然就是不攻自破,等待他们的必将是走向死亡。
  不得不说,穆拉德四世制定的这个战略确实没问题,按照常规来说君士但丁堡的防御之坚固想要守问题不大。
  这个君士但丁堡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西岸,就是因为这条狭窄的海峡将东南欧洲与亚洲分隔开来。
  这座城市的本身就坐落在一片小山丘上,南边是马尔马拉海,北边是金角湾,东边扼守赫勒斯滂海峡的入口,西边居高临下俯瞰色雷斯平原。
  整个城区宛如一座天造地设的要塞,易守难攻。
  不仅如此,君士但丁堡还是奥斯曼最重要的军事与小亚细亚地区军事公路的交汇点,是通往亚洲的必经之地,也是从黑海前往爱琴海的唯一通路。此外,城北的金角湾是一处条件极佳的自然港湾,全长约10公里,主航道宽约460米,并有多处分支水道,可供船只停泊。自古以来就是世界各地商船汇集的地方,给当地居民带来财富,因此被称为“金角”。
  君士坦丁堡城以皇宫为起点,君士坦丁一世修筑的城墙分成两路,向西延伸。由于君士坦丁堡的南北两边都濒临大海,因此这两段城墙的高度只有12到15米,整个城市坐落在城墙后面的山丘之上,远来的商船从海上就可以望见。
  君士坦丁城墙的西边修筑了城墙,由于城外就是色雷斯平原,因此这段城防系统被设计得复杂无比。这段城墙从外向内依次为外护墙、护城河、护城河内墙、陡坡护壁、外城台、外城墙、内城台、内城墙。
  外城墙高约8米,内城墙高约12至20米。城墙外侧陡立,用花岗岩巨石砌成,墙顶为人行道和作战平台,并有雉堞掩护士兵。城墙内侧为斜坡,有岩石护墙、藏兵洞和仓库。外城墙和内城墙上耸立着96座塔楼、三百多座角楼和碉堡,塔楼凸出城墙约5米,平均间距60多米,形成强大的火力支援系统。城墙外为宽约18米的护城河。
  当年奥斯曼的穆罕默德计划进攻君士但丁堡,当他开始攻击狄奥多西城墙的时候可是吃了大亏,因为他面对的是一连串错综复杂的城墙及壕沟,保护君士坦丁堡唯一没有被水面包围的西面部分。
  穆罕默德以大炮攻击城墙,但是却没有什么用处。大炮并不能给城墙造成多少伤害,拜占庭的守军能够在每次炮轰后修补大部分的破坏。与此同时,穆罕默德的舰队被拜占庭人放置的横江铁索阻拦,无法进入金角湾。为了绕过铁索,穆罕默德在金角湾北岸的加拉塔建造了一条陆上船槽,以涂上油脂的圆木建成,船只被拖过船槽,进入金角湾。这样便能阻止热那亚的船只运送补给品,亦打击了拜占庭守军的士气,但是城墙还是攻不破。
  奥斯曼人曾向城墙发动多次正面攻击,但被击退兼损失惨重。
  然后奥斯曼人开始挖掘地道,试图穿过城墙,但是君士但丁堡的守军却洞悉了奥斯曼人的意图,也挖掘了地道让守军进入地道把敌人消灭。
  虽然最后君士但丁堡还是被攻破了,但是靠的是这座坚城那个时候守军人手不足,然后再加上当时奥斯曼人的诡计和不可描述的运气。
  但是就目前来看,这一切和明军都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明军面对的君士但丁堡是一个完整城防的君士但丁堡,一个有着超过三十万军队的军士但丁堡。
  最后这只能说是我军时运不济啊。
第1477章
开干!
  其实说实话,对于这君士但丁堡,曹变蛟还是有些忌惮的,从军这么多年了,可以说这是他面对的最难打的一座城市。
  不论是参加建奴战役还是南方三年平乱,都没有如此坚固才城防,也没有打过如此困难的战斗,君士但丁堡选择的这个地方,简直就是易守难攻,真的让曹变蛟有些棘手啊。
  为了能够攻下这里,曹变蛟仔细的研究了当年奥斯曼人是怎么击败拜占庭人的。
  但是曹变蛟发现,虽然当时守卫这里的士兵战力悬殊,但是穆罕默德二世心里还是有的很大的顾忌的,因为几百年前穆拉维叶也大举进攻君士坦丁堡,结果被一种叫做希腊火的东西。还有冬季的严寒之下,就把把几十万大军给击溃了。
  在此之前而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也从未被正面击溃过。
  当时守城的士兵主要是苏格兰雇佣兵,能参加这种战争的要不是亡命之徒,就是宗教狂热者,战斗力非凡。
  所以穆罕默德二世明白,战争是必须尽快结束的,君士坦丁堡其实很弱小,但是他背后的宗教世界很大。君士坦丁十一也不是没有像罗马教皇求救的,只是罗马教皇要求他们取消牧首,然后东西教会合并,结果被君堡牧首拒绝了,他们认为君士坦丁堡能防止异教徒,只要异教徒进入君堡,天使将会下凡把异教徒杀光。而罗马教皇和西方世界其实都在犹豫要不要发动十字军的,如果真的发动了,穆罕默德二世难保不会有大麻烦。
  君士但丁堡的防守坚固曹变蛟大明带来的资料就能就能看到,一边是达达尼尔海峡,一边是双高城市,在达达尼尔奥斯曼人甚至还占不到优势。所以如果这个时候有人稍微的支援一点能够出兵,君士但丁堡还真的能撑得住,而且一旦到了冬天,对穆罕默德二世来说将是极大的灾难。最后,能赢全靠巨型火炮。
  目前已经进入了九月份,天气逐渐的变得冷了起来,这里的地域比较特殊,进入冬天的时要比大明早一两个月,而且这里的冬天可比大明要寒冷的多。
  虽然后方已经开始向这里大量的转运棉衣皮鞋,还有其他种种的御寒物资了,但是曹变蛟明白这里的冬天可不是开玩笑的。
  一旦在进入十一月份之前拿不下君士但丁堡,那么他面对的就是进退不得,到时候寒冷的冬天将会好好的把他教训一顿。
  虽然大明那边准备了不少的御寒物资,但是这里的冬天真的很可怕,从当地人的嘴里曹变蛟了解了一下。
  就算后面发来的御寒物资很充足,但是这也仅仅是够大军在野外消耗十天半月的,真的进入了冬天大军只能撤退向科贾埃利了。
  如果大军还留在野外,消耗的物资后面跟不上就不说了,到时候也无法进攻,明军不撤退就只能陷入进退两难的抉择之中。
  如此等到开春天暖和起来,到时候明军遇到的困难更多,因为到时候已经进行全国作战动员的奥斯曼人肯定比现在更加的强大。
  从现在到冬天过去,起码要经历半年的时间,到时候奥斯曼人一定会大力的征调军队,然后加强君士但丁堡的防守。
  到了春天明军再想要进攻,面对的可就不是奥斯曼人三十万的军队了,可能八十万一百万曹变蛟都不会觉得奇怪。
  两个月攻下这里,这是曹变蛟给自己制定的时间表。
  其实在君士但丁堡面前头疼的可不止自己一个,就好像曹变蛟比较熟悉的一个人,当时他与自己的内心处境也差不多吧。
  这个人就是当时到大明的最大敌人之一的帖木儿汗国的大汗,当时这位中亚的最强者帖木儿在安卡拉击败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在安卡拉战役中,帖木儿全歼奥斯曼近卫军,俘虏其君主绰号“闪电”的巴耶济德,把帝国的疆域扩张到了小亚细亚半岛,但是就在奥斯曼帝国臣服帖木儿之后,帖木儿却没有继续西征欧罗巴,而是率军返回自己的老巢河中地区,在这里精心备战,准备东征明朝,
  你说这个帖木儿为何不继续西征欧罗巴,却非要转头的去进攻大明呢?
  因为帖木儿自己也知道自己根本无法攻克君士坦丁堡,帖木儿在击败奥斯曼人之后,帖木儿汗国的领土和君士坦丁堡已经是隔海相望了,如果帖木儿选择继续西征的话,必定要走海路进攻君士坦丁堡,虽然当时拜占庭已经开始衰落,但是君士坦丁堡的城防建设还是非常坚固的,并且帖木儿帝国没有强大的海军,根本无法大量运输兵员攻克君士坦丁堡。
  就算当时的欧罗巴北部的罗斯人和立陶宛公国已经被鞑靼人给扫平了,这个时候的欧罗巴等于是门户大开,但是帖木儿依旧是放弃了这个征服欧罗巴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多少年了,从未有人能够从南面跨过海峡攻破君士但丁堡,唯一有数的几次君士但丁堡被攻破,那还是当时他们帝国最虚弱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
  当然最重要的是攻破君士但丁堡的敌人,全部来自北方。
  不得不说,君士但丁堡被称之为亚洲进入欧罗巴最坚固的大门一点也没错。
  其实曹变蛟也明白,从这里进入欧罗巴是亚洲进入欧罗巴最难的一条路,可是也是最简单的一条路,如果从北边走,从俄罗斯走进入欧罗巴相对来说没有多少坚固的城防,但是却会极大的拉开明军的补给线。
  就是现在明军的补给线上还有还几百万人在维护,要是从北边走,可能就把大明给拖垮了。
  放眼大几千里的无人区,再加上没有任何的道路,简直就是后勤的禁区。
  连续三天时间,曹变蛟和一应师长级以上军官,外加参谋部还有海军的人就在这里商议着如何进攻君士但丁堡的计划。
  这三天时间这些军官们一个个的就在这里也不出去,除了方便的时候,然后就是嘴里叼着烟,指着沙盘模拟攻城的计划。
  三天之后计划出来了,地上的烟屁股也足够把一个人给埋了,就看到这个大帐四周滚滚浓烟,不知道的还以为里面着火了。
  准备,开干!
第1478章
火炮洞拐洞
  作战方案一制定完成,于是进攻开始,海军也开始了忙活起来。
  这套作战方案明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君士但丁堡的北边陆地进攻,打破军事但丁堡的城防,另一部分从东边的金角湾进攻。
  当然在南面的海域上,明军的战舰也不会闲着,舰队的战舰也会游荡在海峡上,对奥斯曼人火炮骚扰。
  反正这次是明军西征军成军一来最大的战役,曹变蛟是动用了一切能够动用的力量了。
  第一师师长程玉龙和思政官冯鑫登上了一处搭建起来的高台子,在他的下面是一万五千多人的第一师。
  他们第一师将作为这次进攻的主力部队,所以战前两位师长级主官要召开一场誓师大会。
  程玉龙和冯鑫站在台上,看着下面一眼望不到头的将士们,顿时有一种敢叫板天地的豪迈由心而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2/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