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可能这么富(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1029

  “启禀大汗,山海关的探子传来密报!”一个建奴胳膊上站着一只眼神锐利的苍鹰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拿来。”
  皇太极一伸手,那个建奴从鹰脚部拿下一只密封好的小竹筒递给了皇太极。
  皇太极展开一看里面是一只小布条,上下用满语写的满满的。
  “嗯!”皇太极一看到布条上的字顿时气息一变,全然没有了刚才的气若闲庭。
  “快!命令各部调转方向!左翼变右翼,右翼变左翼!去锦州!”
  这章布条上,皇太极看到了什么,他看到了南蛮子的小皇帝,胆大包天的带着三万多大军向着锦州奔来了。
  这是长生天保佑我大金啊!
  哈哈哈哈!
  皇太极突然的对着天空狂笑着。
第146章
鳌拜
  南蛮子的小皇帝,胆大包天的带着不到四万兵马支援锦州,这是什么,这是天赐良机啊。
  皇太极翻开堪舆图,手指在上面划着,细细的推算着明军的行军速度。
  按照明军边军每日六十里的行军速度,南蛮子的小皇帝想要进入锦州怎么也得要五天时间,皇太极再看看自己的位置,不由得心中暗恼,偏离的锦州实在是太远了,就算自己命令大军丢弃辎重,轻装前进也未必能在五天之内拦住小皇帝。
  “可惜!”皇太极一把拍在腿上,满脸的后悔,后悔自己的行军太快,也后悔留在盛京的兵马太少。
  对了盛京!盛京那里还能抽调出一万大军,嗯!可以把留守盛京的五千旗丁还有一万汉军兵马派去拦截小皇帝的后路,不需要他们歼灭明军,只需要把他们退往山海关的退路给封死就好。
  皇太极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凭着留守的那五千旗丁,加上那一万汉军,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歼灭小皇帝大军的任务。
  留守的旗丁都是年纪比较大战力稍弱的二流士卒,而那些汉军就更不用说了,我一个后金勇士可以以一当十,就算他们能与小皇帝的大军一对一,剩下的五千旗丁也没有办法歼灭其余的明军。
  更何况小皇帝身边肯定是最精锐的队伍,五千旗丁恐怕不是对手,就算加上那一万汉军也是起不到什么转变。
  所以皇太极只需要那些兵马把小皇帝的退路给切断就行,只要小皇帝在他们赶到之后没法退去,那么就成功了。
  “都新阿!”皇太极想到这突然对着外面吼道。
  “奴才在!”那个手持鹰的建奴快步走上来。
  皇太极将手里刚写完墨迹干的布条塞入小竹筒交给了进来都新阿。
  “飞鹰传信........”
  手伸到一半,皇太极想到了一个重要的事情,盛京的兵马由谁领率,这个任务可是非同小可,领率之人只得是有大才干的人才行,可是这些人现在都跟在自己身边啊,现在留在盛京留守的都是些碌碌无为之辈,这可如何是好!
  “让各位旗主速来!”皇太极没了人选,现在只能看看各位旗主那里有什么英才留在盛京了。
  于是几匹马飞快的来到了皇太极的大帐前,几位旗主也都是激动的冲入大帐内,南蛮子的小皇帝去了锦州,这个消息几位旗主也是明白代表的意义,一旦我们大金抓住了这个小皇帝,那么好处简直就是无法想象啊。
  “大汗我有一个人选!”突然地阿敏想到了一个好的人选。
  “谁!”皇太极否定了几个人选,正在努力思考中,听到又有了人选顿时猛地抬起头来。
  “苏完部落首领索尔果之孙,我大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卫齐第三子,鳌拜!”阿敏眼神坚定的说道。
  “鳌拜?”
  “鳌拜这个名字好熟悉?”
  “费英东的侄子,是镶黄旗的人。”
  几个旗主回忆起了他们对鳌拜的印象。
  “鳌拜!”皇太极眉头紧锁,片刻之后突然的眉头舒展嘴巴露出的笑容。
  “哈哈哈!好,就是鳌拜!”
  皇太极对这个鳌拜印象可是非常深刻的,不止是因为他是费英东的孙子,还是他镶黄旗的人,最重要的是这个人无论是武力还是头脑都是上上之选,领兵能力皇太极可是考量过,可以说稍加磨练之后必然是我大金一员猛将。
  皇太极先前没有把他想起来,还是因为鳌拜的年纪有点小,再加上没什么战绩,一时间把他忽略了,此时把他想起来,顿时豁然开朗。
  此人要有勇有谋当是此次领军的不二人选。
  “传令,命鳌拜领兵断了南蛮子小皇帝的后路!”
  朱由校此时依旧骑着马在带着三万多小弟在狂奔中,看着左右大军都穿上的暖和厚实的棉鞋,朱由校欣慰的点点头。
  今天不知道什么了,突然地石柱兵和狼兵对自己的态度猛然转变,原本对自己只是单纯的身份上的害怕,可是现在朱由校从他们的眼睛了看到了些别样的意思。
  可能是多了一些感激或者敬畏或者有是其他的把,反正就是感觉到了不一样。
  朱由校还不知道,就是因为他这一个举动可是要把山海关给闹翻了天。
  孙承宗一身着甲就往往外面去,但是却被山海关总兵杨麟一把给拦住了。
  “孙大人,皇上有命,让您镇守山海关,不得擅自出击啊。”杨麟满脸仇大苦深的劝诫道。
  他也没办法了,朱由校临走的时候对他下了圣旨,说若是锦州没有出现城破危机有他的旨意,坚决不允许孙承宗出山海关,若是他没有拦住孙承宗,那么他这个山海关总兵就不用干了,回家奶孩子去吧!
  说实话杨麟现在非常的纠结,因为两边他是谁也得罪不起啊,一个是皇上的老师督师边关的上司,得罪了以后再山海关可就难做了,可是另一个确是当今圣上得罪了立马就能罢了你的官皮。
  两害取其轻,杨麟决定还是拦住孙承宗为好,于是只能死死的抱住了孙承宗不让他出去。
  “你放开老夫!杨麟你这是干什么!”孙承宗毕竟年纪大了一些,力气比不上杨麟始终挣脱不开他的阻拦。
  “孙大人山海关可离不开您的镇守啊,皇上的旨意下官不敢不听,还望孙大人不要难为下官了。”杨麟依旧死死的挡住。
  “杨大人你就这么看着陛下涉险而不阻拦,这是在害了陛下你知道吗!”孙承宗急切的吼道,他现在十分担心锦州的情况,大明可经不起变故了,万一皇上出来什么意外,他就是以身殉国都难以洗脱他的罪过啊!
  想想万一皇上在锦州出了点什么事情,我大明可怎么办啊,朝中还不得乱成一锅粥,皇上啊皇上,你这让老臣可如何是好啊!
  “你给我放开!本官命令你给我放手啊!”孙承宗带着火气吼道。
  “怎么难不成你连上官的命令都不听了吗!老臣要出去找皇上!”孙承宗憋红了脸眉毛竖起:“杨麟若是你再阻拦老夫,老夫定然让你当不成这个山海关的总兵!”
第147章
异变
  可是杨麟不会放手,因为他知道孙承宗说的都是气话,而皇上却是金口玉言的。
  朱由校知道当孙承宗醒来的时候肯定会跟着自己而来,但是他可不想让孙承宗出来,万一孙承宗也跟着自己来锦州了,那么山海关就无人坐镇了,一旦出现了点什么意外,万一再把山海关给丢了那乐子可就大了。
  不要觉得这个是个玩笑,从建奴开始与大明交战以来,唯有一次是从山海关入关的,就是那次吴三桂投降的那次,其余四次入关都是从其他地方饶过去的。
  山海关是京城的防线,天下第一雄关,易守难攻,只要孙承宗坐镇,朱由校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说句难听的,就是朱由校在锦州被人爆锤了,只要山海关还在,他都能有办法安身而退。
  所以他留给了杨麟一道圣旨,如果拦不住孙承宗那就暂时免除他的官职,除非有建奴来袭或者十天之后官复原职。
  说实话杨麟现在很委屈,怎么什么苦活累活得罪人的活皇上都是找自己啊。
  如果朱由校在这并且听到杨麟的心声的话,一定会告诉他为什么你心里还没点逼数吗!
  飞鹰传书速度奇快无比,皇太极的命令才过了大半天盛京就已经接到了指令。
  不得不说建奴的士卒素质还是非常高的,鳌拜带着一万五千士卒连夜轻装出发,向着南方快速行进。
  与此同时,多尔衮也带着五千骑兵向着南方而来,两只军队目的一样,于是一个巨大的钳形向着朱由校掐来。
  第四日中午时分,风尘仆仆的大军终于出现在锦州的郊外,
  南城头上在站岗巡逻的士卒一个个的都是打着十二分的精神,外面现在都是建奴的探马,锦州派出去的探马有一个是一个的都没有回来。
  于是吴襄就停住了这种送死的行为,因为他知道比马上功夫自己这边还是比不上建奴,索性消息已经传到了山海关,只要固守待援就行了。
  所以他只是加强了城头上的守备,只要一见到有什么异常动静,直接击鼓点燃烽火,通知城内就行了。
  “大人你说这建奴这么冷的天又来干嘛来了啊!”一个负责警备的士卒穿着残破的鸳鸯战袄,把手踹在衣袖里抱着一杆掉了漆的长枪抖抖索索的,问着旁边的一个穿着半新不旧的鸳鸯战袄的人。
  “你问我我问谁去!”那个大人不耐烦的说道。
  “大人你说赵大人没事把,他还能不能带着咱们守城啊,没有赵大人我们这些小卒子心里可真是一点底都没有了。”士卒缩着头接着讨好的问道。
  “赵大人的事情也是我这些小喽啰能知道的!你个赵老蔫守好你的城不就得了。”大人眉头一皱,他只不过一个小小的百总,能知道什么,其实他自己心里现在还在打鼓呢。
  “大人。”赵老蔫俏俏的靠近了大人的耳朵小声的问道:“您说咱们能守住吗?”
  “让你守城哪来的这多屁话!”那个大人实在是受不了了,对着赵老蔫骂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