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新诗(校对)第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8


他走,低声有力的唱着,走到那以血为花的林畔河边。
哪一块土都可以死,
只不教亡国奴做了头衔。
载一九三八年六月《民族诗坛》第二辑
新诗
剑北篇

《剑北篇》的设计与写法,略见于致友人函中,附录于后,即不另赘。
此诗于廿九年二月中动笔,至七月初,成二十段,约二千五百行。七八两月写《张自忠》剧本,诗暂停。九十两月复得七段。十一月由乡入城,事忙心乱,无从写诗,又暂放置。时写时停,一年间仅成二十七段,共三千余行。所余材料,仅足再写十几段,连已成之廿七段,或可共得六千行。因句句有韵的关系,六千行中颇有长句,若拆散了另行排列,亦可足万行之数——本来是想写成一万行的。卅年春初,因贫血,患头晕,一切工作都停顿下来。何时能把此篇写完,简直不敢想,因为直到如今,身体还是不好,而写诗又是极费力气的事。现在,先把已写好的廿七段付印成册,希望有朝一日总会补齐。
草此诗时,文艺界对“民族形式”问题,讨论甚烈,故用韵设词,多取法旧规,为新旧相融的试验。诗中音节,或有可取之处,词汇则嫌陈语过多,失去不少新诗的气味。行行用韵,最为苯拙:为了韵,每每不能畅所欲言,时有呆滞之处。为了韵,乃写得很慢,费力而不讨好。句句押韵,弊已如此,而每段又一韵到底,更足使读者透不过气;变化既少,自乏跌宕之致。
老舍、卅,十一,卅。
小引
在中华复兴的大路上,
我四过西安,三宿平凉,
——象浪子,啊,多少世代的流浪,
去探望民族的故乡——
到日月山前的草原上,
到周秦陵墓两旁的
古战场,而今哪,又成了战场,
去慰问抗战英雄们的健康!
一路上,车声炮响,
并掩不住抗战的歌唱:
在城镇,在塞外,在村庄,
中华儿女都高唱着奋起救亡;
用头颅与热血保证希望,
今日的长城建在人心上!
到处,人影旗光,风尘浩荡,
我遇上中华的铁汉开往前方;
任凭乌纱岭上的积雪十丈,
还是瀚海里的亘古饥荒,
都拦不住健儿的前进,健儿的歌唱;
无边的兴奋,在未到战场,
先战胜了饥渴风箱!
看,英雄们,伞大的竹笠歪在头上,
头上是汗,手中是枪,
从新开的大路上,
从古代栈道的两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