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时代(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264

我即便在睡梦中也能听出这是姜西的声音,猛然惊醒,我看到姜西满头大汗地喘粗气。
“老婆你做噩梦了啊”?
我赶紧把她紧紧抱在怀里,然后伸手给她抹了一把额头的汗。当她反应过来后,她也立刻抱紧了我的腰。
“老公!”
“怎么了?”
“咳!”她叹了口气,“我梦见你因为报假账被抓走了,留了案底,出来后没有公司要你了。”
“老婆!”我顺了顺她的后背,不以为然地说,“你多虑了,不存在的事。”
“不不不,老公,我会做这种噩梦,就是代表我因为心虚而担惊受怕,那为什么会心虚和害怕呢?就是因为这个事情是……错的,我们不应该做”!
“错的”两个字被她咬得特别重。
“老婆我觉得这件事真的是多想了,你看我那些同事……”。
“老公不要看他们……”她突然一脸认真地冲我摆手,“没错,这世上有很多这样的事,看起来挺小的,但就是有问题的,你还记得我以前跟你说过的话吗?每个人在这世上活着,做得每一件事情都要还的,只是有些还的方式能看到,而有些还的方式看不到而已,人在做,天在看,我们没办法去管别人,但是我们一定要管好自己……”。
她这样苦口婆心地劝说,我心已经凉半截了,估摸着她是不可能同意让我报销那些买来的发票了。
我便妥协般地说,“那行吧,买来的发票我不报了,只是……损失了……两千块钱!”
我真的很心疼钱,同时我也担心姜西会怪我没有跟她商量就买了两千元的发票,但我怎么都没想到的是……
姜西一脸义正言辞地说,“两千块钱不算什么,就当买个教训,并且我要你,不光这买来的发票不要报,我们全家吃饭的发票也不要报,你不要管领导和同事说什么,他们说什么你都不吭声就行了,反正你也不去公司,也不怎么跟同事来往,领导也不能因为这个原因把你开除了,江东,我希望你还做你自己,即便这一生我们生在这个社会大染缸里,没办法完全做到一尘不染,但我们至少应该努力去靠近那颗为心无愧的心,至少我们半夜睡在床上的时候,不会像我这样被噩梦惊醒。”
说得真好,可是,你倒是早说啊!早说,我就不带全家出去吃了,这个月吃进去了三千多块钱啊,加上两千块钱买发票的钱,如果全部不报销了,我们家这个月就损失五千多块钱了啊!
“老婆,我们真的要损失五千块钱吗?”
姜西又说,“老公,五千块钱不算什么……”。
我斜眼看着她,心想:老婆,你现在可真是胖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火了呢,可惜……
“如果你真的出点什么事,就算这种事不会坐牢,给你留个案底,或者行业通告一声,你损失何止这五千块钱啊?”
这话当然是有道理的,有时候人之所以会犯错,除了因为身在大染缸里想要做到独善其身不容易,还因为贪心不足而做出因小失大的傻事。
咳!我就是一个没主意的人,我会受同事的思想影响,但我老婆一说,我又很容易被她说服了,算了,还是听老婆的话吧,即便得罪了同事,得罪了领导,我依然能安心睡大觉,工作没了,我还可以找,再难也有机会找到,要是名声和前路没了,那可真的花多少钱也挽回不了了。
第三天,我乖乖听老婆的话,依然按照以往花了多少就报销多少,看着手上没用的五千块钱的废纸,我的心啊,滴了好几滴血似的,疼得一下午都不爱讲话,就是后悔,早知道不去吃那么多次饭店了,早知道不买两千元的发票了。
姜西看出我心情不好,晚上刻意做了我喜欢吃的烧茄子、抄绿豆饼、盐豆子、煎饼,好久没有好好在家吃了,我们一家三口这顿家常饭吃得特别香,也特别踏实。
果然到月初的时候,我接到了陈总的电话,他虽然没有很严肃的批评我,但话里话外意思说我死脑筋。
我本来想跟他们争论一番的,我想把姜西对我说的那些话对他们也说一遍,让他们无地自容,可姜西在我旁边阻止了我。
她给我发了信息让我看:在公司,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因为你不知道小人会做出什么阴损的事。
我听了她的话,把要对陈总的话咽了回去,正不知道该说什么能够阻止陈总滔滔不绝的时候,姜西又给我发了信息:你跟他说,我们家在北京二环内有套房子,价值七百多万,所以,就不在乎这点报销钱,就想该报多少就报多少,免得以后被查了麻烦!
我按照姜西的原话说了,陈总立马不吭声了,然后我们俩还客气地寒暄了一下,挂了电话。
姜西这话我事后分析,觉得可真不是一般的有水平啊,首先告诉陈总,不要瞧不起人,我也是土豪,不在乎这点报销钱,其次,也提醒陈总低调点,现在没出麻烦,不代表以后没有人查。
陈总也是个精明人,一下就听明白了,所以收敛了语气,挂了电话。
嗯!事情就这样圆满的解决了,除了我们家损失了五千块钱,随时想起来,我都有种随时肝疼儿的感觉。
之后我依然报该报销的,而他们依然报两三万,我心里其实有一点时间是不平衡的,一方面担心我没跟大家同流合污,不知道哪一天,陈总如果跟上头说我一些坏话,我的工作可能就丢了,另一方面,我心里也有点不平衡,他们都每月白白赚那么多钱,只有我没赚到……
直到半年后,发生了一件事,我的心理终于平衡了,我也才终于真正明白了姜西说那番话的含义。
原来,不是属于你的东西,你真的别去拿,就像大张伟唱的那首歌:拿了我的东西还回来,吃了我的东西吐出来!
第136章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很多外企大公司,虽然在中国有很多不同城市的分部,但不同城市之间负责的客户和项目不同,甚至每个员工负责的客户区别都很大,大公司的中层员工工资偏高,但也是人尽其用,一个钉一个卯,以前是一个人当一个人用,现在恨不得拿一个人当十个人用,也正因为这样,可能一两个人就会负责、服务一个上千万甚至更多钱的客户方的几个员工,这样,关于请吃饭的事,弹性就非常的大,所以就有空可钻。
另外,外企的财务负责人也有很多都是身在国外的外国人,就比如我这家公司就是,那些财务人员在审核发票账单的时候,其实能看懂几分都不好说,因此,各大公司的员工多报销的情况真不少,却依然没有人查。
国内曾经上过采访新闻的,格x公司老板无意间发现自己的员工,每天自己出去吃饭回来还报销,后来整顿了,每一个员工报账的每一分钱,都要写出合理的明细,打那之后报销的钱就少了很多,而这事都是多少年之后,大老板亲自发现的,所以,如果不是大老板亲自发现,根本没有人上报这些事。
然而,这一次陈总和张旭这两条大鱼,以及连带着张扬和刘刚这两只小虾米,一起翻船的原因是,陈总的一个贴身秘书,因为想报销的钱有点多,被陈总训斥了一顿,秘书一气之下辞职了。
但因为她心里有气,辞职之前收集了证据举报了陈总和张旭,公司这才加以重视,认真测查了这件事。
其他部门的人员也有,只是我不熟悉的人便也不多关心,而我们部门除了我,剩下那四个人被一锅端了,无补偿辞退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把报销的钱退回去,至于细节是怎么处理的,我就不是很清楚,听说陈总带头跟上头谈判了好几天,最终是他们把吞了的钱退回去,公司不做法律追究,以及不做行业内通报,大概每个人吐了二三十万不等。
那年是2016年,发季度奖的时候,我收到了比之前多双倍的奖金,我想公司一查,便知道,我是那个最老实的,不玩儿猫腻的人。
事后刘刚和张扬也都有跟我联系过,他们说,一开始听说被举报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是我干的,后来陈总发觉了自己秘书有问题,等到事情查清楚时,就更加清楚是谁举报的了。
那天刘刚和张扬约我一起吃饭,跟我说了不少心里话。
“江东啊,跟你说,我们肠子都悔青了,报销过的钱都退回去了,主要我们报销的钱,也不都是买来的发票,有很大一部分是带家人和朋友吃饭的,再加上买发票的钱,这真是偷鸡不着蚀了一大把米,还把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丢了。”
刘刚一脸丧气地喝了一口啤酒说。
张扬也满脸愁容,“哎呀,真没想到会这样,原想着,财务在印度,根本没人查得出来,结果怎么都没想到,百密一疏,问题竟然从陈总秘书身上出来了,要是没人举报,一辈子都不会有事。”
听到他们这样的话,我就对我老婆的话感触更深,很多事,好像冥冥中自有注定,你以为不会被人发现,但可能真的就是时辰未到,等到了时候,一些见不得光的事,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被曝光在光明之下,而令犯错的人无处隐藏。
“江东啊,我们俩这次来找你,还有一个目的,南京城市小,我们会的技术又有限,现在我们已经在家里失业两个多月了,上有老下有小要养,还有巨额房贷要还,我们实在有点熬不住了,就想来问问你,有没有工作的路子?想着你不是从北京来的吗?北京那边机会应该会很多吧,我们如今在南京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就是只要有工作就行,让我们去哪都行,江东你帮我们问问吧?”刘刚说完眼圈都红了。
“是呀,现在只要有工作,哪怕让我去西藏我都去,一家老小等着我赚钱,快顶不住了。”张扬也一脸焦急,无奈的样子。
我特别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因为我也曾经经历过没工作的痛苦。
我马上说,“我这就给你们问问,但是,你们要保证,如果我给你们介绍成了工作,你们不能再干违规的事,否则你们就是打我的脸,还连累我朋友。”
“哎呀江东,这一点根本不用你说,我们这辈子再也不会干那种事了,这还是公司对我们宽容呢,要不然坐牢都有可能,所以,这次真的是得到教训了,以后,就算任何人跟我说,那样做不会有风险,我都不会去做了。”张扬立刻表态。
刘刚也马上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哪还敢那么干啊,咱也都是小老百姓,普通人,有份好的工作,养家糊口多不容易啊!”
他们都表态之后,我便说,“行,我发动北京所有认识的同行,来帮你们问,但不保证能成。”
张扬说,“这还用你说,你又不是开公司的,你只要帮我们问,我们就已经很感激了。”
我对他们的急切感同身受,于是马上当着他们的面开始跟北京的同行联系,又像上次一样,挨个都打了一遍电话,并且有一些心里有点谱的,我就把他们的简历给发过去了,然后等消息。
刘刚和张扬看我真的在实心实意帮助他们,感动得不得了。
等喝完酒,他们准备从饭店回家时,我就接到了孙政东的反馈电话。
这个孙政东,就是之前跟我发生了一点小摩擦,后来还介绍我来南京工作的那个人,表面上感觉不是很好相处,但实际上是个大度又热心肠的人,我很感激他。
接了电话,我先跟他客气了一番,“我在南京的工作很好,非常感谢你,你这又有消息了啊?”
其实大家都是成年人,有些事不用说也懂,当你求一个人办事的时候,有些人答应得特别好,但挂了电话就没消息了,有些人真的替你去操心了,没成功也会告诉你一声,谁是真小人,谁是假好人,谁又是把你当朋友的人,大部分时候一个电话就能验证出来,当然不排除有个别特殊情况。
而像孙政东这种,挂了电话就给你联系去的,真的特别少,所以,我也越发觉得他是值得珍惜的朋友。
他笑着说,“我给你问了好几家公司的老同事,现在就顺x这家外包公司缺人,因为是外包公司嘛,他招来的人,可以分配到不同的大公司去。”
“哦!那真是太好了,我这两个同事的简历,你能帮着递一下吗?”我立刻问。
当我问出这话的时候,刘刚和张扬眼睛都发亮了。
孙政东说,“你以前不是在顺x干过吗?你应该也认识那边的人吧?”
我笑了笑说,“别提了,我认识的都是一些小虾米,而且我社交能力差,刚才问了一圈,都说没招人。”
“哦!这样的话,那简历我给递上去吧,如果面试成功了,公司那边还会给我一些介绍费呢,到时候我分你一半!”
我笑着说,“这个真不用,你自己收着就好了,我只要能帮着朋友找到工作就很开心了,介绍费是你应得的。”
“行!我觉得之前看的你这两个朋友的简历还不错,顺x招人条件相对宽松,因为他们需要不同工种的技术人员,反正一般只要不太差,都能安排下去。”
“嗯!真是太感谢你了孙政东!”
“客气啥,以后说不定我还有求你的时候,我老婆就是南京本地人。”
我立刻说,“只要你有事尽管开口,我一定第一时间帮你做好。”
“o了,有你这句话就行了。”
挂上电话,刘刚和张扬都一脸期待地看着我。
张扬问,“机会大吗?要能去北京真的太好了,至少比一些小地方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