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时代(校对)第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264

大姐说,“等五一放假再回来吧,俺妈这回不走了,你们多回来几次吧。”
还没等我说什么,姜西就开口说,“好,五一、十一,我们都回来。”
我知道姜西本来就是特别注重亲情的人,自从她妈妈去世之后,她在亲情方面也是有了一种缺失的遗憾,现在她好像在我的家里又找到了那种被亲情包围的温暖感觉。
坐到火车上的时候,姜西又靠在我怀里流眼泪,声音软软地说,“老公,我现在是不是又有妈妈疼我了?还多了两个姐姐疼我?我从小到大特别希望能有个姐姐疼我,现在一下子多了两个呢!真好啊!”
我抓起她的手背,轻轻吻了一下,温柔地说,“是!”
但是我又说,“只要你一直真心爱我,她们就会一直真心地爱你!”
我说出了现实的本质,不管我的家人觉得姜西有多好,只要她对我一但不好了,那么我相信,我的家人立刻就不会对她好了。
姜西抽噎着,“我知道了,你不要太臭屁,家人多了不起是吧!难道没有她们,我对你还能不好了啊?”
我一手抱着江东西,另一只手赶紧把她搂紧,轻哄着,“哪里哪里,我老婆对我的好,不受天时、地利、人和的任何影响。”
姜西笑得一脸幸福地靠在我怀里,“那必须的,不想想费多大劲骗到手的啊!”
“哈哈哈哈!”我笑了,其实我想告诉她,我也套路她了,不过算了,谁套路谁的已经不重要了,如今我们一家三口幸福就好。
这个时候江东西突然声音娇滴滴地开了口,“妈妈就喜欢在爸爸怀里撒娇,羞羞羞!”
“闭嘴!小电灯泡!这是我老公,关你什么事?”姜西假装冷脸冲江东西。
江东西立刻扁着嘴,一脸委屈,眼泪来得特别快,可怜兮兮看着我,“爸爸,我不是小电灯泡,对不对?”
“对对对,你当然不是,你是爸爸的……”
我刚想说出“大宝贝”几个字,结果江东西那双大眼睛就挤出一滴猫尿,委屈地打断我的话说,“我是大电灯泡!”
“噗!”
“哈哈哈哈哈哈!”
我和姜西一下子都笑喷了,我们两个同时分别一起亲上了江东西的脸蛋儿,这下江东西也不哭了,看我们笑得不行,她也跟着“咯咯咯”傻笑,也不知道笑个啥。
………………
2009年到2012年这几年,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似乎大家的日子都挺平稳,且随着国家的发展,个人也都发展的挺迅速的。
金丹接了他爸爸的班,成了上市公司的CEO,但她还一直单身,她跟姜西通电话的时候说,“找男人太麻烦了,跟陌生男人谈恋爱更麻烦,既耽误赚钱的时间,还要迁就对方的不足,现在我更有钱了,看谁都更像是奔着我的钱来的。”
姜西每次都笑笑说,“那你就先别找,缘分还没到!”
金丹还带来了杨琳的消息,说杨琳回到了老家,在那边嫁给了一个很是贫穷,娶不上媳妇的农民,她的生活过得很清贫,但也算是踏实过日子了。
我想,杨琳搞成那个样子,不选择过那种日子,也是没有别的办法了。
刘洋成了某电信公司的CEO,年薪就不用说了,老总级别的,至从毕业他就没离开过那家国企,她爱人已经是大学副教授级别的了。
李进升跟张晶还一直很幸福,大概两个经历过失败和伤痛的人,会更加的珍惜彼此,他们依然过着游历世界的生活,似乎人生也挺潇洒的。
我和杨小军是一个级别的,都是苦逼程序猿,工资虽然也涨了不少,大概税前年薪有三十万左右,但是我们大概每年要扣掉百分之三十的税,所以,实际上到手的也就只有二十万多一点。
周强本来跟我们是一个级别的,可这家伙命好啊,加上他遇见姜西这个贵人了,跟刘欣过了好几年,终于知道刘欣家是地主,然后他内心膨胀了好一阵子,每一次看到我们,就开始吹牛它老丈人家有多少地,有多少房,将来都是他的。
但他吹是吹,他自己的工作,他还是兢兢业业地干着,用他的话说,“我得用我的努力,配得上我老丈人家的财力,以及我老婆的年轻、美貌!”
其实说白了,周强还是一个感恩图报、自强自立的人,所以,刘欣全家过了那么多年,还是对周强特别满意,还说,他家孩子读书成绩好,都是因为周强改变了他们家的基因。
瞧瞧,这样的情况,周强能不幸福吗?
陈立新成为了心脏外科的顶级专家,国内外学者和患者都慕名而来的拜访他,他儿子的哮喘在新西兰呆了几年也好了,跟着她爱人一起回国了。
听说他儿子刚回来时,没法适应这边高强度的学习,着实痛苦了好一阵子,不过在陈立新的刻苦引导下,他儿子不但把学习补上来了,还凭着英语的优势,获得了全年级前五的好成绩。
我时常对姜西说,瞧瞧,学霸的孩子肯定是学霸,根本不用担心江东西的学习情况。
每当这个时候,姜西总是会特别低声地说上一句,“我是学渣呀!”
有一天,我看到了一个帖子,上面说是孩子在入学之前,最好什么都不学,如果学得太多了,孩子都会了,在课堂上孩子对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因此会贪玩,甚至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别的同学,这样的孩子老师不喜欢。
孩子在入学前,就应该尽情地享受属于入学前孩子的美好时光,那就是让孩子尽情地玩儿。帖子还说,这是在职老师写的,很有权威性。
我把这个帖子发给姜西看,姜西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从那时之后,江东西的生活也幸福多了,姜西不再逼着江东西学习,随她撒开了玩儿去,江东西一天秒变疯丫头。
…………
这三四年里,可以说,大家过得都越来越好了,而对于年轻人来说,还是赶上了国家腾飞、房价飞涨的好时候,有一种国家得道,百姓升天的感觉。
2013年江东西要上小学了。
我们家没有北京户口,只能算二表生,但我有在北京交社保,所以,我的孩子可以上我们房子的学区小学。
有一天晚上六、七点钟,姜西带着江东西出去玩了,我在家刷碗,我们毫无防备的时候,老师来家访了,他给了我一个表格让我填,我也没多在意,就随便填了一下,老师态度很好地走了。
等姜西带着江东西玩儿够回来的时候,一进门,她就问,“小区里的人都说老师来家访了是吧?”
我说,“啊!是呀!”
姜西马上紧张地问,“那个家长身份和学历的空格里,你填了什么?”
我想了想说,“我的我就填了职员和硕士啊!你的……我填了网络写手和本科。”
我心想,这没什么毛病吧,成人教育本科也是本科。
结果姜西懊悔地直敲桌子,“哎呀,你干嘛填的那么低调啊?”
我看她的样子觉得好笑,便不以为意地说,“做人低调点好!”这是我的习惯。
姜西掐个腰气得直叹气,“哎呦,哎呦!气死我了,你平时可以低调,但是这时候不能低调,我听邻居们说,学校会根据家长身份来给孩子分班,据说博士和经理级别的会分到有经验的老师班上,普通职员的孩子就分到年轻的、新来的甚至是外聘的老师班上,因为学校觉得学历高的家长不好糊弄。”
“啊?还有这种事啊?是谣言吧?老婆,谣言不可信啊!”
“这种事当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管他是不是谣言呢?你现在也算是个部门小经理了,你就应该填经理,学历应该填研究生,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他没准不知道你是不是博士,就把我们的孩子分到好班了,我的职业,你应该填作家、作家,什么网络写手,听着就没有分量,怎么说我还出版过两本书呢,称之为作家也算是符合身份的吧?”
我被她这么一说,也觉得这种事确实应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特别懊悔自己这一次的低调做人,哪怕只有百分之几的可能害得我大闺女被分到了差老师的班上,我都觉得我犯了不可饶恕的错。
“老婆,对不起!现在还有什么补救的方法吗?”
“补救个屁!只能等着看江东西被分到哪个班了。”
一晃九月份就到了,江东西到了入学的时候。
当她分好班的时候,我问姜西,“咱闺女分到好老师的班了吗?”
姜西一脸面无表情地说,“我也不知道哪个老师是好班,哪个老师是差班啊!”
“哈哈哈哈!”我笑了,“老婆,算了,这都是小事,我们闺女会争气的,就算是差班,她只要自己努力学,成绩也不会差的。”
姜西瘪瘪嘴,看了一眼在一旁认真嗑瓜子的将东西,一脸不抱希望的样子。
江东西开学了,家里离学校很近,我每天上班时把她送去就行了。
看着江东西背着小书包走进学校,我就有一种特别满足的感觉,同时也感慨岁月如梭啊,江东西从八斤九两四,都长这么大个了,回想起她在襁褓中的样子,好像就在昨天似的。
不久后的一天周末,我们一家三口躺在床上赖床时,姜西接到了一个电话,是房产中介的,他问姜西,要不要把我们住的这个房子卖掉。
他说这个房子现在单价已经涨到七万一平米了,我家房子是56.7平米,算下来,要是卖的话,能卖到四百万了。
第111章听我的一次,损失两百万
姜西当时给对方的回复是,“我考虑一下。”
挂上电话,她转头问我,“要不要卖?”
我当时一愣,完全没想到她会问我这种问题,我笑着说,“卖了我们住哪啊?”
姜西目光晦涩地看着我,突然发了一声感叹,“哎呀,我在北京住了十几年,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件事,一,沙尘暴,98年来北京之后,感觉每年秋天窗户上都是一层一层的沙尘暴,听说都是从西北甘肃那边刮来的,后来听说要退耕还林,这几年沙尘暴是越来越少了,然后……大雾霾浩浩荡荡的简直要把人都淹没了。”
她说的这个我也很清楚,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姜西的咽喉炎变得很严重了,一到冬天就会犯病,大把大把吃各种宣肺止咳、润肺清肺的药,可是效果并不明显,孩子也是只要一天不喝水,就会上呼吸道感染。
记得有一次她说,“我这身体不行了,从明天开始,我要出去跑步锻炼身体了。”
我说,“那是好事啊,你一定要坚持啊!”
她举起拳头给自己加油,“一定能坚持的。”
然后,第二天就开始大雾霾,能不出门的人,都尽量躲在家里,逼于无奈要出门的人,也都用厚厚的口罩把自己武装起来,并且雾霾一来就是半个多月,等半个月过去了,姜西想要跑步锻炼身体的激情也没了。
想到这些,我们就都有一种感受,北京是年轻人寻求机会的好地方,但真不是宜居的好地方。
所以,姜西再开口的时候,说得是,“我们没有北京户口,孩子在北京始终是借读,将来到了高考的时候,还得回户口所在地考试,这都是麻烦事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