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的土著好凶猛(校对)第3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1/741

  这才是今天的重头戏,基本上世盟各国对其他国家的优势除了曙光方面,大部分也都集中在这一块。
  前面的危险早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事情了,到了如今,国家已经提高到应对的极限标准,再拔高就会打乱全国人民正常生活了。
  由于占了情报信息的先机,先各大国相互有默契的情况下,国内资源收紧,外部资源进口,使得几国的进展远超其他国家。
  政治的残酷性也在这一点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为了本国利益,国际道义有时候显得如此脆弱。
  在场的人都不是普通小年轻,阅历之丰富早就不会为了这种事皱眉头,我自己国家的人民尚且没有信心完全保障,哪有余力管别人,只不过为了日后好相见,做的不算过分罢了,而且经济上的物资收购也给予了很可观的利润。
  随着陶行知口述,终于来到最关心的部分。
  一张国家地图出现在屏幕,其上密密麻麻分布着无数光点,有大有小也有各种颜色。
  “超级工程计划进度如下。”
  “首先说军备设施,根据军备优先原则,隐蔽兵工厂已经移建中的有12座,此外对原有的地面大型军事装备工厂的防护建设也同步进行,总体完成度在67%。”
  “各类兵器和配套的子弹、火炮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根据需求,处于二十四小时饱和生产状态,预定储备区40%满仓,粮食储备基本符合进度计划。”
  说到这,地图上的光点更亮了一些,可以看到上面绿点少得可怜,最多的是黄点,红点比绿点多一些。
  “这是两百座超级人防基地进度图显。”
  有的在地底,有的位于山体,夸张一点的还有河流下方或者连通入海口的。
  “100%建设完成并可以投入使用的新型基地,现在一个都没有,进度最快的嘉城基地,也仅仅是外防护建立完成,覆土回填工作和伪装工作尚未展开,外部防御体系兵器安装进度也才一半,而地面及地下对接通道则进度更差……”
  下面已经是一片叹气声,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就算是神奇的华国速度,也无法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变戏法。
  “我们已经竭尽所能了……”
第283章
防御大计
  不过尽管如此,大家还是明白,这也已经很了不得了。
  陶行知停歇了一下然后继续。
  “所有工地基本全都处于是24小时饱和施工状态,工人以三倍于常规要求的数量实行三班倒工作,并且大量使用完成品材料和金属焊接材料,尽量省去灌注施工,或分段避开等措施……”
  “值得欣慰的是,在前期,我们经历了解决技术难点的经验积累过程后,超级工程的施工速度正在逐步加快,效率也在越来越高,只要明年能位置相对稳定的环境,那么到时候数百个建设目标,就会迎来验收高峰期!”
  这点会议室里的所有人还是认可的,以华国目前的状况,外加同国际社会和同曙光协会的加深交流,只要没有太夸张的突发情况,这个目标绝对可以实现。
  “不过,数量还是少了啊……”
  一名住建部门的领导在下面感叹了一句。
  没办法,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即便加上后续跟上的数百个卫星基地计划,依然不可能让全国人都处于庇护之下。
  首要保护的自然是高精尖领域人才和战斗人员家属。
  “没错,但在不知道以后局势究竟会恶化到什么程度的前提下,首先得保障在最极端情况下我们依然有反击之力,此外,我们也还是有数种补救方案的。”
  大家都知道所谓补救方案是什么。
  就是“城卫圈计划”。
  但其实那不过是依托一些重镇,建立外围密密麻麻的防御点,内部则以扫荡方式“定期消毒”。
  “城卫圈计划,和其中的关键,以我们所有应对过的异变事件为依据研制的——移动式组装防御兵站!”
  这其中的一个小插曲是,移动兵站的设想也是询问过曙光协会的,毕竟当时设计的时候很担心会无用,在得到肯定答复才立的项。
  陶行知加大了一丝声音,用激光笔指着屏幕上的一个军事装备。
  “很高兴告诉大家,兵站已经试验完成,批量生产工作已经进入审批阶段。”
  屏幕上,进队也呈现鸟瞰式拉进,一个组合军事单位出现在所有人眼前。
  每个兵站整体有五两集装箱大卡组成,并配合一辆大臂力吊车。
  三维演示中,五辆集装箱卡车内还会各自带一辆小型起重车辆,以模块化组装和吊装的形式搭建兵站。
  运输车不限于卡车,甚至还能换成履带这两,只不过模块分装使得载具数量需要增加。
  常规情况下,组装完成的时间是2个小时,而拆卸则顶多半个小时,遇上紧急情况,可以只拆卸关键活力武器,其他分体可以舍弃,则不需要5分钟。
  成型后是一个梯形柱体外观,组成后高度6米,长15米,宽8米,分上下两层,底部和顶部都覆盖金属装甲,前后上下各面复合装甲厚度均为100毫米,外设配备高压电近卫圈。
  主要武装有顶端两门射速每分钟6000发的30毫米高火力陆基近防炮,和顶端两门120毫米高精度滑膛炮塔,机枪位更是多达12个并且可拆卸更换。
  此外还会拥有火箭弹发射台和照明设备,也留存了照明弹炮口。
  每个移动式组装防御兵站配备三十名精锐士兵。
  而在兵站外围,根据实际情况还会有坦克装甲车等单位。
  陶行知的激光笔一按,屏幕上以一个模拟城市为例,在外围星星点点密布数量众多的兵站。
  钢铁狰狞!
  这是移动式组装防御兵站首次在很多人面前以图文形式亮相,众人心中都是类似的词汇。
  “每一座武装兵站,在理想化情况下,配合空地其他近程远程军事力量辅助,可以控制两公里区域……”
  说到这,陶行知顿了一下。
  “这比傻傻的建立墙壁要可靠得多了!”
  这个问题早就有所探讨,如果想要建立墙壁,必然是一个可能远超在建基地工程的超级项目,其漫长的距离使得隐蔽性首先荡然无存,而防守这种墙壁需要的兵力也是天文数字。
  就这还只是一城之地,如果墙破则更了不得,直接白搭。
  而移动式组装防御兵站的出现,才是最好的选择。
  其机动性可以保证短时间内对预定城市区域实现外围防御圈,也可以根据情况变化,长途奔袭到达重点区域实现火力封锁。
  以三角阵型登峦叠嶂排布在需要防御的区域,形成火力墙,会大大减少兵力压力。
  最重要的是,它完全可以隐蔽生产,并且提前在城市周边乃至内部慢慢堆积到足够数量。
  说完这些,陶行知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习惯性的摸摸口袋。
  ‘好想抽烟……’
  在座所有人,不论是领导还是普通特工,不论是进化者还是非进化者,都能感受到这种武器的力量感。
  等场内稍稍平复,陶行知也继续了下去。
  “另外,除了常规征兵工作,适龄老兵的召回工作,将会在整体准备进度超过70%的时候展开,到时候,如果黑暗之潮尚未有全面爆发迹象……”
  说到这,陶行知笑了一下。
  “为尽量稳定社会,届时世盟内部会相互演一出大戏,基本上就是各国矛盾处于激化边缘,可能会爆发战争的那种对峙情况,而以此为契机,世盟各国会召回适龄老兵并展开大规模军事训练。”
  这也是今天会议难得可以让大家开口一笑的时候,不管这笑话是不是很冷,好歹可以缓解一下脸部肌肉。
  随后的内容则是转移到进化者等方面。
  目前特安组从军队或者民间征召的进化者,不算刘越等几个因为贤者之石的作用产生中的人,其他进化者数量大概是三十名,大多处于年幼或者年轻群体,老年人基本没有。
  虽然看似不多,但依然呈现出明显的递增。
  其中军队中的是定期筛选提前发现的,而民间则大多因为自己身体异常,心慌之下前去体检之后被发现,然后特安组上门。
  在这之中,特安组已经摸出了一个规律,上门的如果是普通人,多半得费一番口舌,但如果是黄久天之类的进化者前去,就比较戏剧化了。
  一长串的特殊的解释直接不用,简单直白的告诉人家,我们就是小说中的“龙组”,则屡试不爽,还大多很兴奋。
  此外,全民安全疏散的教育,也将在适当时机展开,从学校、公司、社区街道和电视等方方面面入手,并适当调整先后有限次序。
  等到对内的一切事物过去,陶行知才提到了之前日国的“海神之怒”事件。
  再次提到重视同曙光协会的交流之后,也都庆幸地球上也存在超凡势力,就算现在合作还算不上十分紧密,也让人平添不少底气,其中典型依然是京都战役。
  可以说,整个会议,总结也是新计划的延伸汇报,让参与整个华国备战防卫圈的要害部门和人员,清楚的了解到本国目前的准备。
  既是安定也是鞭策,而一些不方便直接出面的大领导,有的则通过视频设备观看直播,实在抽不开身的,则会有专人录播等其有空再看。
  在普通人民大众不知情的情况下,国家这台超级机器已经暗自全力运作,为了防御大计,展开自立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备战工作。
  美国、英国、法国、俄国、乌国,世盟各国各自的总结和准备全都马不停蹄,互通有无也相互学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1/7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