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残(校对)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746

  而在广州内城之间,也想起了此起彼伏的叫喊和嘶吼声,如果从番山上望下去的话,可以看到一队队巡哨的骑兵和背弓跨刀紧随的步队,在街道上飞速奔走而过,或又是若干被押解着垂头丧气当街而过的身影。
  而在番山顶上,高大挺拔的木棉树下的草亭里,满脸肃容的百万义军都统、冲天大将军黄巢,也在目不斜视的观望着山下的动静,一边听取奔走往来的帐下虞侯、军士的回报。
  “秉黄王,飞云都、神雀都已经弹压完毕了。”
  “秉黄王,胡录营、飞节营的骚变已经平息。”
  “秉黄王,花尾坊至银屏坊之间已经肃清。”
  “东门外回报,前率后厢副郎将郭言,右厢骑都将孙飞柏称,唯以大将军府之命是从。”
  “西郊外顺时坊神健军驻地已开营,捆了军主白思雁束手就擒了。”
  听到这里,黄巢的表情才微有松动下来,转对左右道。
  “军府內又当如何了。”
  “回黄王的话,六曹两院中的大都已经拿下了。”
  一名相貌森俊黝黑的部将道。
  “唯有李司马、陈判司和几位推事、巡官,公干或是宴饮未归,故而尚在城中搜捕。”
  “这些苟且之辈,受的是我军府的职事……却做的事私私相受的勾当”黄巢微微哼了一声道“若不是有此番露出的额把柄和由头的话,只怕还要坐视此辈逍遥下去。”
  “接下来,就剩下西路军前的一些手尾了吧。”
  “既然息兵之议初成,也该好好整肃一番军中了。”
  “只是怒风营那头什么意思……诉之与军府之前,就先弄的众人皆知。”
  黄巢脸色微有不虞的道“生怕我未能公平处置这事么。”
  “害的我一番布置不得不防提前发动起来。”
  “紫脸儿好歹也是军府名下的差遣……就这么信不过么。”
  “可是这生事的丁会,不也是军府名下出去的吗?”
  在旁的军府长史黄瑞,却是不动声色的接口笑到。
  这一刻,他却是想起了对方托人辗转送到门上的那件东西。那是一双水色云纹的玉璧,以及“不求偏帮任何人,只要说句公道话”的请求而已。
  “怕是有人觉得这是大兄的授意,或是默许的勾当呢。”
  “显然军府之前统一号令的举措……还是做的有些不足。”
  “这才会有人藉此生事出来啊……反正最后骂的都是大兄不是。”
  “岂有此理,”黄巢重重了拍下案子。
  “此辈把军府当作了什么,以逞私欲的所在么。”
  ……
  而在潮阳城中,这种战斗间短暂的清闲和安逸也没有能够持续多久;从循州归来没多久的周淮安,也不得不面临和处置一个突发的状况。
  因为不久之前乱战的缘故,再加上这几天不断下了几场的雨水,潮阳城中的义军营地当中,也突然冒出了疫症的征兆和端倪。
  这一次,出现问题的居然是来自右分营的人马,而且在驻队和战兵当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这也让身为都头却未能严格督促和执行,基本卫生措施和防疫之法的已故都头林子权,被周淮安借题发挥在内部军议上给当面骂得狗血淋头。
  不过,好在目前出现的还只是最普通的痢(疾)症而已;在各分营隔离了相关人等,又隔断了水源和排泄物的传播途径之后,就很快控制住了局面;虽然又上百人因此失去行动能力,但是除了最严重的拉虚脱之外,并没有人因此死亡。
  但是,剩下的新都头老关、成大咬他们,却是难免心有余悸的无比郑重其事起来,而督促着各营鸡飞狗跳的进行再次的盘查和清理活动;因为据他们的说法,当初在河南和荆湖的时候,因为这貌似不起眼的痢症爆发,一度死掉的兄弟可是比被官军杀死的还多呢。
  而周淮安这才发现自己又陷入了一个思维的误区;对现代人来说不过是普通腹泻症状的痢疾,放在古代这些因为长期饥寒交迫而缺少营养,连带抵抗力都严重下降的农民军身上,却是相当要命和可怕的事情。甚至在周淮安主动提及之前,他们都不知道坚持喝烧开的水,可预防大多数流行病的常识。
  有了这时疫的契机,他也得以力排众议的在第三大辎重队名下,新设立了一个主要是由义军所收留的女性所构成的护工队;这些女性的来源和背景比较杂,但是无一例外都是因为官军或是土团的肆虐过留下的受害者;其中大多数被解救出来就给点粮食布匹什么的,就派人送还回乡去或是让家人来领回去团聚;但是还是有相当比例的女性,在遭遇了这种惨痛的事情之后,却发现自己已经家破人亡而无处可去了,又举目无亲的没有了生计来源,所以被暂时留在队伍当中做些杂活什么的,一路转战过来陆陆续续的积累下来也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再加上这次从潮阳城里所解救的那一大批人货,同样也有许多无家可归的女人;她们的安置问题就重新摆到了,开始真正当家和掌权周淮安的桌子上。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饱经患难的女性和那些被义军收留的孤儿一样,有着天然可以被发动起来的阶级觉悟和对官府的仇恨;所以,周淮安并不觉得她们会成为别人口中抱怨的累赘和拖累,而干脆将其编队起来进行简单的军事化管理,平时就负责营中缝补浆洗之类的琐碎杂务;驻留时分组生产被褥衣帽鞋袜之类的后勤军需,或又是简单的教导之后,充作伤病营的护理和服务人员。
  周淮安还专门为此制定了相应的简单流程和制度,并以此为长久维持下去的基础;反正只要义军有地盘的话,就根本不差她们这几百张嘴巴的基本衣食;但是带来的士气、后勤等其他方面的隐性加成和好去却是长久存在的。
  快过年了,作为两只小猫的爹,事情也开始变得繁多起来,所以有间歇性的停更,还请大家见谅了
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气1
  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地盘,哪怕可能是临时性的地盘之后,周淮安也有时间开始琢磨更多的新玩意,来改善自身的环境和周边的条件了;比如在继初始版干焙纸包的压缩干粮块、罐装的炒米和炒面之后,继续试制出来的便携口粮第三版;将各种就地收集到的各类谷物捣烂烹熟成浓浆,加入焙制的干菜和熏肉碎末,研磨过的骨粉、豆粕和油渣,然后压制烘干成一块块密实之极而可以贮存较长时间的硬饼干;虽然最后做出来的成品,依旧是重油重盐的粗劣口感,但是在热量提供和营养成分,还有吸收效率又是有所不同程度的提高了。然后再按照一餐、一天、三天、七天、十天的份,裹在简易定装的纸包內,搭配包括一小块灰乎乎的粗板糖,一片化汤调味的浓缩酱干,只要有一点点水就可以配合进食了。
  用整桶或是坛罐装作为容器,则可以提供至少一队或是一火人的一整天口粮消耗所需。虽然长时间吃下来也许会导致肠胃和口味上的问题;但也等于节省下了在野外正常行军或是突进途中,在炊火上所花费的时间和气力,而让士卒有更多的闲余和精神用来,执行备敌和警戒等的其他勤务事项。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周淮安甚至想要提取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亚硝酸盐,尤其是这靠近海边而普遍存在大量腌制品的地区;虽然在后世的食品条例和常人观念里,对这东西视为洪水猛兽一般的事物;但是对于肉类的保鲜和防腐,却是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而在近现代的军队补给体系当中,扮演者相当重要的角色。
  至少在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也还没有足够的寿命能够活到,让致癌物质积累成病变的机会;但是相对于那些因为物流和交通不畅,而只能霉坏或是烂在土地里剩余农产品;一点点防腐剂的添加成分,却可以让这些东西发挥出更多的附加价值,或是救活更多世上饥饿之人的姓命。
  所以,下一步在海边寻找合适的位置,实践性建造卤水分级的盐田和天然风干的晒场,来取代传统烧煮海水取盐的古法,顺便还能在想对精致的食盐之外,提炼出一些有用的副产品成分来。毕竟,周淮安已经受够了那种带有海水腥涩味的所谓上品青盐了,每次还得重新熬煮过滤沉淀之后,才能作为做菜的调料。
  此外,还有一件新制作出来的改进版纸甲;因为潮阳城附近也抄得好几家较大造纸作坊,获得了大批的原料和工具,因此不再用原本不怎么防水的浆糊纸板手段来应付了;只要把当地所产的桑皮纸和草麻纸,一层层交替刷上桐油作为粘合剂再叠打起来,直到毫无间隙和肉眼可见气泡,就算成了一件更加轻便的纸甲部件。只要不是长时间直接浸泡在水里,就基本不会损坏或剥落。
  目前通过工匠们分门别类的手工流水线,大概可每天生产出一百多领;这样就可以作为少量镶铁甲和部分皮甲之外的过渡,逐步把那些相对沉重的麻片竹甲什么的,淘汰给驻队使用。
  下一步周淮安还想搞出个简易的畜力带动的机械,甚至是利用水力的机关,才不枉超前了上千年的眼界和见识。
  然后是收集当地取材相对简便而廉价的草药方子,制作出便携而量大的丸散来;主要是针对外伤的创药和跌打油膏,以及内服治疗中暑、腹泻等肠胃不调症状的药丸,用来驱除蚊虫兼做治疗皮肤病的外敷药粉等几个组要类别。
  这样,就算是没有受过传统的医科传授,而只会用一些简单的伤口缝合、绷带止血,或是开水消毒、石灰和醋熏来杀菌防疫的半吊子速成救护兵,也可以依靠这些现成的万应药和安慰剂成分,履行相对有限的部分医者职责。
  这些东西原本的初衷,是为了自己日后脱离农民军跑路时,提供的便利和预先准备手段;但是现在改变主意之后,照样可以成为间接加强手下这支军队的物质条件。
  虽然这么发展下来,还是未免有些畸形和短板的趋势;但是哪怕是不平衡的瘸腿走路式发展,也比之前茫然不知所谓一潭死水的好。然后,就是一件周淮安构思了有段时间的项目。之前是因为一直没有较长的空隙,也没有足够安定的周边环境来确保相应的保密措施,现在总算是条件基本成熟了。
  籍着搜集和制作便携药方和制品的理由,下令让人搜遍了潮阳城的药铺和山货铺之后,周淮安很快就聚齐自己所需的基本材料;像这种水陆交汇的地区要冲,各种物资的汇聚还是相对的齐备和充足的,尤其是还有海外舶来物产的持续来源下。
  至少,在这个时代流行的《唐本草》里,硫磺是用来治疗溃创和皮肤病的外敷药成分,即“硫磺主诸疮病,水亦宜然。”;而硝石则是用来治疗五脏积热、胃胀闭等內症的。又被称为阴盐、朴消等;像这个时代用来治疗金疮的黄丹粉,就是用红铅、硫磺、硝石等合炼而成。
  至于木炭就更加简单了,只要保证充分密闭后的燃烧火候就行。随便哪一个有经验的烧炭人,都可以解决和提供的。有时候科技发展的瓶颈和代差,就是差那么一层没能被点破的薄薄隔膜。
  然后,就是在木臼里进一步精研和提纯之后,湿制阴干成相对均匀而能够充分燃烧的细小颗粒。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按照后世网络流传大致“七硝、二硫、一木炭”的比例配方,进行细微配比的调整和相应激发实验,以找出速燃效率最好得配方。
  当然了,因为自己掌握的土地、人口和资源产出都相对有限,目前这种东西还不具备量产的可能性;也就是先炮制个几百斤、上千斤出来,作为傍身的秘密手段或是偶然出其不意的使用上一、两次的临阵实验。
  但是只要是将来的条件成熟,有了足够的原料和产量来源的话,那很容易就可以将部队编制当中的投火队,直接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掷弹兵,没错,就是掷弹兵;在合格的枪管钻孔和铸炮技术批量成型之前,其实是完全可以用人力或是器械投掷的燃烧物和爆炸物来过渡的。
  这也是一种以防万一的预备手段,一旦广府方面事有不谐的话,也许过来的就是讨伐大军了;少量的爆炸物加上投掷的燃烧物,就是一种坚守对抗下去迫使对方妥协的有力武器了。正所谓是军事斗争和有礼有节的交涉手段,两手都要准备两手相辅相成才是。
  事多心烦,暂时只有这些了,是在是抱歉啊
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气2
  时间一晃又是一旬过去了,来自广府方面却是依旧是消息不明的混沌,似乎就此默认了怒风营的现状。
  而潮阳城外,一行简装的人当中。
  “小七啊,你要明白一件事亲”周淮安对着跟在身边的半大少年道。
  “让你一直负责我的生活起居这些杂使事情,是在太过浪费了。”
  “我教给你的那些东西可不是为了给人做奴仆使唤的,应该在其他地方派上更多的用场才是。”
  “一切听管头的就是了。”
  小七毫不犹豫的道。
  “管头要俺做啥,俺就做啥,只要对管头有用就行。”
  “好,跟着我给你找个接手的。”
  周淮安颇为赞许的道。
  “然后你就把少年队和探报队那头的事情担负起来。”
  “将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你去接手呢。”
  周淮安这倒不是空穴来风,或是纯粹给他画大饼什么的,而是有现实的需要。
  事实上,为了有效掌握这只部队,不但是学徒队的那几十号人已经被换了一茬,就连直属队的成员也被交叉指派出去大半,以充任和填补最底层的火长、队副之类的位置。作为最早跟随自己的小七去向,也只是其中必然产生的一环而已。
  事实上,就连元静、廖远这些文职佐僚人员也不能例外,他们虽然没有被直接给指派出去,但是也分摊到了更多的职责和任务,以协助自己对这只乱后重整的义军武装,进行直接或是间接意义上的调整和改造工作,以更加符合自己的要求和谋求方向。
  比如,既然掌握了一只成建制的武装力量,就要开始发展组织作用,乃至发挥出理念上的力量了;比如尝试在地方上初步建立起来,负责进行集体手工劳作(工场)和农业生产的各级合作社(农场),和军队中的底层士卒组织——互助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7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