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残(校对)第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1/746

  王蟠点点头,然后又追问道。
  如今随着太平军掌控的地盘益大,而作为最为稳定的岭东十三州一府当中,也不可避免在日趋严密的治理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贪腐和舞弊,枉法徇私之类的形迹了。
  此外就是一些怠工耍滑、以次充好,偷拿多占,虚耗浪费之类的过失和错误,亦有留司下专门的风纪院及相应的风纪员,来进行巡察和处置。而这些,正好都在王蟠此时兼领的监察地方的职责当中。
  只是因为他几乎闭门不出的缘故,这些私下里想要求情之人,几乎找不到多少闻达于前的门路,而只能在他这些已经位数不对,可以登堂入室拜会的故旧身上打些主意了。
  “将头儿可真是明鉴分毫啊。”
  然而,周庞此时的眼神,也慢慢变得坚定而陌生起来。
  “其实我只想问明将头一桩事情而已。或者说是,从你这儿求个一劳永逸的法子才是呢。”
  与此同时。在穿街过巷打着火把的队列当中,全身披挂把肚腩处勒得紧紧,而有些喘不过气来的前义军头领南齐云;也在骂骂咧咧的催促着,用抬着自己的亲随。
  他乃是草莽中的出身,很小就随着饥荒中的村人,干起了劫道的营生。就此一直干到了成年,又弄死了压着自己的老头领,而在郓州大野泽下游的活动。
  后来王大将军兴兵过境,他也乘机并了前来商量对策的几股贼寇头领,就此拉起了一班人马前往投奔。因为他彪悍敢战又喜欢纵容手下寇掠的作风,就此落下专门的别号“南山贼”。
  后来补天王大将军兵败身死在黄梅,他却得以侥幸从官军的重围中之身脱走出来,重归到冲天黄大将军的麾下;又经历了许多事情,相继被打散了好几次队伍,起起落落的依旧是个中层头领的身份而已;于是在江州会盟时,他痛定思痛之后,决定带着这些年搜括来的身家,连同将部下们的归属为代价换到的资用;一起登船南下来到了这繁花四季的广府之地。
  他也就此很是过上了一番逍遥自在的上等人生活;只是钱总会是越花越少,而他同样也不善于理财置业;更舍不得将财帛投到海社、联号去,细水长流的慢慢孳息。而是听信了自己某个牙人介绍的番商,想要求取一番短而快捷的暴利。
  然后,就在没有然后了;船一出海就了无音讯了,牙人也同样是人间蒸发了。虽然剩下的身家和产业,还是足以让他个人余生过上富家翁的生活;但是对于已经习惯了维持着部曲和奴婢成群,前呼后拥排场和奉承不断的他,却是一个难以忍受的落差。
  于是,他本能的想要用熟悉的刀子,把一切给重新抢回来,却发现自己已经在安逸的生活当中,失去了大多数的凭仗,而被各种律法和规矩给约束住了。
  而后,又发生他手下自发重抄旧业做那入室劫夺的勾当,却才到事主门外就很快就被宵禁的巡兵,给捉拿和镇压了下去。但这也同样启发到了他,产生某种做些什么来彻底改变现状的念头。
  然后,又有人鞍子上们前来穿针引线,他就自然而然与那些各自有所诉求的人等,相互串联和抱团在了一起;为此又暗中散尽了身家,聚集了还能姑且拿得动刀剑的人手,就此谋一番功成名就的大事了。
  想到这里,他再次打量了沿街坊区内一番灯火通明、丝竹缭绕而恍然未觉的动静,只要这次事成之后,就可以对他们予取予夺了。不由的心潮澎湃而一发的振作精神起来。
  眼见得他们眼前豁然开朗,而只剩下一条空荡荡的宽街;以及不远处已然是门户大开的馆园所在。这就是他们这次行事的目标所在了。还有人站在门内外摇动着灯笼,奋力向他们招呼着什么。
  南齐云不由的心中大定,而对着身后低声鼓舞道:“孩儿们,是大口吃肉还是吃土啃草,就看这一着了。”
  而在王蟠会客的庭室之中,周庞的表情和语气已然变得有些激烈起来。
  “您在不站出来说句话,再不为大伙儿表个态的话;咋们这些老兄弟,都要被军中拔举出来的那些少年人,讲习所出来那些形形色色的贩夫走卒之辈,给挤兑光了啊。”
  “我们吃苦受累,豁出命来拼了这些年究竟又是为了什么啊……不就是为了做人上人,享用荣华富贵的日子么;在他麾下一路辛苦到头来,他就拿着越来越多的规矩,把咱这些指望都给夺了去。”
  “区区一个屯所官和荣养院,就把我们给应付和打发了去么,就算想多赚点财帛弄些凭仗,也有人指手画脚的告诫再三……我们这也是没有法子的法子。难道被人当作泥捏土塑的任意在地上踩么。”
  “正好之前到广府退养的那些人,也委实不服他定下的规矩和对待的手段,自然是正好呼应起来令世人都能晓得我们的心意和态度。”
  “现在就差您能站出来,给大伙儿鼓鼓劲做个示范了。”
  这时候,就像是在呼应他的说辞一般的,外间渐渐想起了某种隐隐的嘈杂纷乱的声嚣来。
  “这便是你们的真正心意和诉求所在么。”
  王蟠却是重重叹了一口气,他只觉得自己在这个晚上叹气的次数,比兵马戎禄的前半生还要多的多。
  “还请将头放心,无论如何我们都会一力周全和保障你的左右……,”周庞亦是露出某种略微诚恳的得色道。
  “你所说的周全和保障,就是私下骗开门户,带人进来去攫夺我的妻儿为质。”
  听到这话,王蟠却是一扫虚弱之态,目光灼灼的透射在了他的脸上。
  “将头误会了,这是……什么意思……都到了这一步了,还请将头赶快认清形势,快做决断才是,不要为了那个人的缘故耽误了自身啊……不若闹到场面难看,我也不好委你多所什么了啊。”
  周庞不由错愕,又夹杂几丝恼怒道。
  “须得认清形势的,应当是你啊……多年的老兄弟走到这一步,却不是我所愿见的。”
  王蟠却是用一种让人有些心悸的平静眼神,看着他淡然道。
  这一刻周庞已经注意到了,远处的这些喧闹声固然是越来越响,但是却没有丝毫靠近的迹象,反而是正在逐渐远去一般的。然后,周庞就看到了数个走进来披挂齐全的熟悉身影。
  “周屯官可还安好呼,至少你带来的那些人都不好了……可是费了我的一番功夫啊。”
  “你们,你们怎么会……这不可能,无论是韶关和蕉岭关,还是潮循的人马,都毫无动静的……你们又能凭什么?”
  他惊得一跳而起,就连墩子都撞倒在茵席上。
  “对付你们这些鼠辈,又何须触动各处守关和驻要的兵马……只消发动广府境内的五镇驻队,及二十八屯巡护子弟便可。”
  为首的中军虞侯陈肚儿,上前的冷笑道。
  刹那间周庞已然反应过来,而抄起案几奋力向着王蟠方位砸去,做出那攻敌必救之事;与此同时却是围魏救赵式的,使出全身的气力向外撞开隔窗而去,然后又变成了凄厉的惨叫声。
  “王兄弟,这才安顿下来过上几天好日子。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好生的过下去呢……这种无需烦劳更多而安生优裕的日子难道不好么。”
  听着来自城坊当中隐隐约约的厮杀声,形容消瘦表情有些伤神的王蟠继续叹道:“无非就是人心不足、得陇望蜀、欲堑难填的道理而已……只是有的人看得清自身的能耐,有的则是志大才疏却不甘寂寞,妄求更多而已”须发俱灰的王崇隐亦是深有感叹的道“那不晓得崇隐兄,当初又是作何想法呢。”
  王蟠却是意有所指的换了个称谓道。
  “就算有所想法又能如何;周兄弟的治下可是周密森严的,根本容不下异心之辈的施展余地。因此,就算是偶有想法也只是想法而已。”
  王崇隐却是不以为意的笑笑说。
  “再说了,当初曾有的想法已然是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抓住眼前的机缘不是。”
  “王兄弟说得甚是,过去不可回,将来亦可期,自当是更多的着眼当下才是……其实在此之前,许多人都明里暗中偷问过我是否甘心呼。”
  王蟠赫然一笑道。
  “却不知晓,当初周兄弟应承我要令怒苍军再起于这天下,令所见饥苦煎熬之人皆得以安生。这一路行来他已然加倍履诺了;我自当是也要循守义信道理,替他看好这大后方的基业才是啊。”
  “如今这偌大的局面和事业,大可以没有我王雷子,尚有他人可以分劳之,可万万不能没有周兄弟来带领大伙儿啊……要不是他,俺们还不晓得哪天就填在某处沟壑里,又何来这生养儿女天伦可期的好日子呢。”
  “我若不知足也不晓得本分所在的话,岂不是连眼前的福报和恩德都守不住了……对了王兄弟啊。”
  说到这里,王蟠再度换了个表情对着王崇隐道。
  “我送去江州的文书有所回复了,新设于鄂州的戍防区,正需要位老成稳重之人来坐镇,以备江北残余的官军为患……只是还须得在军中修习一些科目。”
  “多谢留守的一番良苦用心,多谢领军的看重;某自当是戮力报效于前,用心修习其后。”
  王崇隐顿然心中明朗起来而拱手拜谢道;自己这算是通过了对方的考验和试炼了吧。
第四百三十八章
远道不可思
  广州子(内)城的正街上,另一名义军首领马千竹,也在指挥着手下搜罗各种物件,就地轧制成各种攀梯和撞木,好要一鼓作气冲开留司府衙内,依旧封闭着得第二重的大门。
  比起那些只顾眼前或是为利所动的同伙们,他的目标和期望值可要远大得多。要知道他原本就是一个被裹挟从贼的斗升小吏出身,虽然长时间身在贼中,却是做梦都想着被朝廷招安,就此从贼众变成正编的官军,然后有次在官府的体制内过上居于人上,前呼后拥、作威作福的好日子了。
  因此当他同样交卸了良莠不齐的部属,带着一干亲信来到广府之后,却是并不满足于眼下富贵安逸的生活,而是更加渴求起权柄与名位来。
  因此,他固然是一面与昔日的部旧和上官始终保持着联系不断,另一面也在暗中以游宴、赏玩的由头,时不时的召集和串联那些同样经历的前义军头领们;乃至与他们游猎与山野,来秘密磋商和操练、维持部伍。
  这样,一旦黄王为首的大将军府被朝廷招安而藩镇一路之后,他也能够凭借广府这边所掌握的局面,从中分到一杯羹而成为刺史、防御、团练使之尊位,那可真是得偿所愿了。
  然而他的畅想却被一阵刺鼻的焦臭给熏醒了过来。然后才发现,随着一阵渐渐弥散开来的烟雾,后方正在准备的那些攻城器械,却是在火光重重中莫名的烧了起来。
  “混账东西,这是怎么搞的……不看着点么。”
  只是他呵斥的话音未落,又见而后队之中更是变得嘈杂喧闹起来,又在人影绰约的混战厮杀成一片。
  眼见得这些杂合之众,尚没有来得及合力攻打府衙所在,却是先自相残杀的内讧起来;这简直把马千竹给气坏了。他虽然也动过类似的念头,但好歹是等到事成之后,再以分赃之名将头领们聚起来,以伏兵杀尽之而兼并其行伍,成为最后的赢家。
  “米郎,你到底在做什么……得了失心疯么,还不快停手下来,与我分销”气急败坏带队而还的马千竹,对着最近一名正冲杀起劲的头领喊道。
  “当然是断了你们这些图谋不轨的贼人退路了。”
  名为米郎的头领却是丝毫不停手中刀剑,而大声凛然道。
  “我米氏可是满门忠义,大侄子米宝就效力于军上帐中。若不是为了将彼辈尽数引出来一网打尽,又怎会与你这个乱贼之首虚以逶迤呢。”
  他的这句话,就像是一个催化剂一般的引发了连锁反应似得动静,随即就有人连忙叫喊起来:“凡是社调科的,向我靠拢。”
  “巡禁队的人手,在我这里集结。”
  “我乃留司的线报。”
  “我是海舶司的自己人,”在这一阵子此起彼伏的叫喊声之后,这股足足有数千人的反乱武装,就已然四分五裂得在左冲右突的厮杀中,脱离了一小半出来。他们几乎分别占据了街道和衙前广场的各处出入街口;随后与之呼应的,则是在密集响起的哨子声中,以及一片大亮起来的火光当中,密密麻麻站满了墙头、房顶的弓弩手,刹那间就攻守移位着,将这些叛乱德武装人员给反包围了起来。
  而站在禺山之上的第八(预备)军左厢都尉钟翼,也在冷眼观望着这一切。这群的利欲熏心之辈,想要作乱选什么地方不好,偏偏选在这个太平军经营最多核心和枢纽的广府之地。
  要是在其他作乱起来的话,或许还要花时间来分派和调集人马进行讨伐;也许要付出一些地方被扰乱和破坏的代价,但是选在作为屯田模范区和兵役组织、里坊动员样板的广府境内,那是自陷于绝地的行为了。
  而且,在这广州城内任何大股的兵械、物资和粮食供给的动向,真当是巡禁队和社调科、统筹科、普计房等处都是瞎子、聋子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1/7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