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残(校对)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746

  不过,他也由此发现了一件颇为意外的事情,自己体内那套不知名的辅助系统,居然也可以通过喝酒来补充能量;只是在喝寥糟的时候实在太过微乎其微的不甚明显;然后在却之不过后品尝到一盏过滤后,就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甚至就连能量上限都有所提高了那么一丝丝。
  这就实在太令人意外了,而且按照他体内辅助功能的提示,还要尽可能采集/摄入更多的特殊样本,来触发和提升半调子系统的恢复程度;难不成自己日后还要向史上某个,读作“诗仙”写作“大醉猫”的前辈学习,而就此踏上品尝天下美酒佳肴的不归路(误)么。
  不过,接着这个总也不能喝醉的意外发现,通过这两位慢慢放开胸怀说话,而有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意味的义军中层;周淮安也总算是在只言片语的信息收集当中,补全了大部分义军军队架构的印象和大致轮廓。
  比如黄巢的大军虽然起于河南大旱的饥民,但因为南下过程当中屡战屡复的经验教训,因为在军制上吸收了相当程度被击溃的官军旧属,而呈现出比较规范和整齐的建制来。
  现如今,虽然各部农民起义军的规模大小不一,但一旦投入黄巢麾下之后,都是按照唐朝官军“营、团、旅、队、火”的旧制来编成和使用的;无论多寡都是若干营则成一军序,若干军序则归为一翼,择其兵强者为军主、翼率。
  因此,义军声势最胜时曾经号称七翼到十一翼之众,而遍地都是揭竿而起的响应之徒,时称“海内义军都统”“百万义兵都统”;但是经过自北而南这一路的转战的损失和叛逃、分裂之后,可以说是力量衰减和更替的是非厉害。
  尤其是损失惨重的大庾岭之战,足足数十位义军将领见势不妙,而率部投献镇海节度使高骈;事实上,最后得以追随黄巢南下夺取广州的,只剩下左、中、后三翼,十几个大小军序的旗号而已。
  而比较精锐的部分,则是依照藩镇旧例专门别设为“XX都”,其中定额不等但介于营团之间而别给淄粮甲械乃至有额外的犒赏;平时统一划归到所谓冲天大将军府名下差遣,而在战时需要指使到各军主、翼率的直接配下。
  正是因为依靠这一套逐渐在战斗中成型的军制,黄巢才能在中原各路官军的轮番围剿/放水之下,屡败屡战屡覆屡起威名不坠的重要原因;当然了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各地藩镇的坐望自保和养贼自重的普遍态度,与后世红军长征中的沿途各路军阀,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周淮安还了解到目前的冲天大将军府,其实仿照前朝开府仪同三司的故智,另设有相对粗糙的官制。
  不过,只是在“冲天大将军”“百万义军都统”的名下,照葫芦画瓢的效法各路藩镇而别设一些,诸如长史、司马、别驾、掌书记、支使、判官、推官、巡官之类的头衔,但是职分和管辖都是相当的混乱且含糊不清;其中既有临时委任的地方职事,也有负责专门的领域,实际上职权范围各种重合和模糊的地方也很多,甚至在同样的头衔之下也有不同管辖,或者干脆就是个虚头巴脑的挂名和级别而已;只是在一片奔走转战的形势之下没有人会在意而已。
  虽然前后足足委任了数百号官属,但是其中真正比较有用的,大概也就是以幕僚身份聚集在黄巢身边的数十号人而已;而级别最高的则是以掌书记身份,为黄巢筹谋的本家族兄黄邺,和行军左长史张俊如为代表的故旧渊源;他们同时也是这次城中变乱,一度被重点刺杀的目标和对象之一;因此,才被当作某种附带的秘闻和内情,向周淮安有所提及到道。
  “凭的俺们也说得够多了罢。”
  “却不知道和尚兄弟。”
  看起来很有些醉意酣然的曹师雄,突然拍着敞开衣襟的胸口道。
  “愿意和俺结拜不。”
  “什么。”
  正在酒精作用下装醉的周淮安,也不由的大吃了一惊,这算是什么,拉近关系的笼络手段么。
第四十七章
后续3
  “这怎的敢攀附。”
  周淮安不由的连声道。
  “在下不过区区一营管而已。”
  “和尚兄弟虽然与我初见未久。”
  醉意熏然的曹师雄却是满脸诚挚的道“却是一见如故,倾慕之心大大有之啊。”
  “只觉若能,有你时时在旁耳提面醒就好了。”
  “还请不吝赐教一二才好呢。”
  “既然一见如故,那有事情就尽管交代好了。”
  周淮安心道这怎么可以,连忙婉拒道“又何必拘于什么的兄弟之名呢”“能够交上这个朋友,已经是我的幸事”“一时之间,实在不敢奢求太多了。”
  毕竟,他将来是要跑路的,怎们还好与人结拜兄弟什么的,徒多羁绊和牵扯出来呢;而且在这时代结拜兄弟可不是什么等闲事情,是类似于盟誓一般具有道德和伦理上的约束性。虽然也有不乏背弃的例子,但是都要付出相应代价和损失的,“曹兄弟你有些醉了啊,”这时候,柴校尉也终于开口搭话道了。
  “若只是想要亲近的话,日后可有的是的大把时日啊。”
  “却又何须急在这一时呢。”
  当然了,说这话的时候他的心中自然是另有一番滋味;却是不确定式隐隐觉得,似乎自己看上和关注的东西,有为人所截胡的可能性。
  “却是俺孟浪了”曹师雄这会也反应了过来,顿时再次往自己嘴里灌了一大碗酒。
  “一时酒上头了有些心切起来。”
  “望和尚兄弟不要往心里去才是。”
  “怎么会。”
  周淮安不由顺势打起了哈哈。
  “曹兄弟这番张开胸怀的率直之言,乃真性情。”
  “却是令我感怀良深又汗然呢。”
  然后总算是将一片融洽的气氛重新圆了回来,然后曹师雄又大声的招呼起来,让人上醒酒的小菜和茶汤。
  随着几叠酸咸十足的醋姜、醋芹和酸笋头,还有一大锅子加了茱萸和藤椒的鱼汤,被分发到各自的桌案上,略带腥鲜和麻敦的辣味入口之后,不由得让人精神一振而耳聪目明了不少。
  周淮安却是感觉到体内的辅助系统居然有所提示,这是富含蛋白胶质和其他营养物资较高的食材,虽然不知道是什么鱼,在处理腥味上也是有所欠缺,但还是禁不住他接连舀了几碗连肉带汤的吃掉。
  只是感觉自己的画风,眼看又从“大醉猫”的路数,向着“舌尖上的唐朝”开始转变了。
  这时,就听得楼下传来哗声一片的招呼和行礼的动静,“兄弟,恕俺来得晚了。”
  在某种先闻其声的爽朗嗓门当中,周淮安就见一个风风火火的身影,蹬蹬的从楼下快步走上前来。
  “军府那头临时有些手尾要交代。”
  那人怕没有四十出头,生的方面阔口而眉粗眼大,只有不辨身份的宽松褚袍和包头而已,脸颊和额头上的几道旧疤,让他充满了沧桑十足的味道;周淮安也不由得心中一动,只怕这一位才是今天请酒招待的正主儿把。
  “某家王重隐,暂提领后厢诸事。”
  他抢先一步自我介绍道。
  “你便是那个善于识人辨事的和尚么”“久仰大名了,却是吝得一见啊。”
  “听说你慧眼如电,当初不但能看人底细,就连混在奸细都能辨识出来啊。”
  “今朝却是果然再度建功了……还送了我兄弟一个好大机会呢。”
  “少不得要在这儿敬上你一大杯呢。”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之后,他才端起大腕一饮而尽,然后抹着下须的残酒而目光灼灼的看着周淮安。
  “郎将实在是过誉了。”
  周淮安半谦半苦笑的举盏回应道。
  “真要有传闻的那些神奇和本事,我又何须到这地步。”
  “早就拿着这些足以登堂入室的好处,享受荣华富贵去了”“说起来一半是机缘巧合,一半是天性使然而已。”
  “无非就是自小养的心细毛病,习惯了凡是多观察几分而已。”
  “尽然不知,已经被以讹传讹城这个地步了。”
  “也是这个理儿”对方微微的颔首道,算是接受了这个说法。
  “不过能够这种入微的本事和心思,亦是我义军种少有的人才了”“也是黄王大业的幸事啊。”
  “实在愧不敢当,不过是因缘际会之下”这一顶恭维?捧杀?士卒的大帽子扣下来,周淮安也实在不敢接盘。
  “做了些末微事情,当不上这些赞誉的。”
  然后,他做出一副真心诚意的道“如今黄王大业的有所成就,主要靠得还是王将军、曹别将、柴校尉为首的无数义军将士。”
  “为了穷苦人的活路,而前赴后继的流血牺牲才有所结果的呀”“我不过是受用了义军的些许遗泽,然后顺势有所报效和答谢而已。”
  “说得好。”
  王崇隐顿然肃敬起来,而拿起倒满了酒碗。
  “让我们且敬那些为了给伙儿争一条活路,而倒在这一路过来的将士们。”
  然后其他人也纷纷响应道。
  “敬死难的兄弟们。”
  “敬黄王成就的大业。”
  “敬这让人不得不造反的该死世道。”
  “敬那朝廷那些狗贼不得好死。”
  “。”
  饶是周淮安有体内慢性降解酒精的辅助能力,但是这一轮练敬下来还是让他有些作茧自缚的,重新感觉到了某种眩晕和摇晃的重影。
  “敢问和尚兄弟的俗家姓氏几何,又当如何称呼字号”这位后厢郎将王崇隐,才顺势又道“日后也好亲近一二才是。”
  “姓虚,日常那还请称我之行好了,字曰一个渊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7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