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残(校对)第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746

  然后就听得身后再次吹响哨子,而有人大声喊出新的口令道;“注意对骑六条又十防。”
  “排头更换器械,后列稳住了。”
  张东不由将挑举过肩膀的矛杆给迅速放低下来,而后端用力一戳抵住了泥地,前端径直抵靠在了蹲踞排头兵所斜支的宽牌上沿;几息之间已然做好了对抗冲击的预备动作,自此成为了许多高低层列的拒马阵中的一支。
  然而透过人从缝隙投射出奔走飞驰光阴绰约之间,这些官军的马队却是依旧是虚晃一枪的,再次七八步之外的抵近距离拨马扬尘穿插而过;而让过了许多举刀持矛的步队身形来;又再次与太平军的阵列荜拨劈砍戳刺作响的厮杀成一团。
  很快张东就重新变成了站在最前列挺矛抵刺的参差阵线中的一员,因为那些蹲踞在排头的刀牌手已经乘势扑滚在了地上,而在长出矛杆的掩护下挥动着横刀或是舞动轻便的窄剑,对着当面敌势先头的下三路又刺又砍连削带剁的狠狠肆虐开来;而作为持矛的火长张东,也不用刻意去对着任何具体的敌手,只要能够稳住下盘而保持挺举着矛尖,就自有前后不断的敌人被推挤着自己撞到血淋淋的矛尖上来;然后他就得眼疾手快的奋力挪动矛杆,而从照面那些被戳穿喷血的胸腹臂膀上抽拔出来,而及时在倒下之前继续迎上另一个目标。
  然而时不时还有人被迎面之敌垂死抛投出来的武器,给投死砸伤却是根本无法退避的事情,而张东他们这些前排矛手,亦是只能凭着一股子相互鼓舞的悍劲和血勇,在不断不上前来的牺牲当中坚持下来了。
  “枪笼阵和滚地刀,这不是桂林戍卒惯用的杀伐么,”然后率部掠阵李罕之,亦有新的发现而诧异道。
  “如今居然也有投了贼的长征健儿么。”
  要知道当初庞(勋)铁头可是凭此打穿了大半天下而闯出的赫赫威名;如今他的恩主诸葛使君麾下,亦有一拨随他反正的老桂林戍卒而列举为牙军之序,一切俸料赏赐倍厚于他部呢。
  于是他更加的兴奋起来,还有什么比踹了这些亦是桂林戍卒的战阵,更能体现出麾下这些儿郎骁勇溺战的本事和血性呢。他正待吩咐左右再给这番局面加上一把劲,再添上把火。
  突然城东三门之一的中门上金鼓声大作,城门洞开而箭一般杀出了一支义军的骑兵来;只见他们人人身着鳞铁而头戴铁笠盔,在咆哮声中忽如风逝一般的铺展开来。而那些正在营中奋战的草贼也像是得到了鼓舞而重新从颓势中振奋起来,而建档面的官军给再度被压退了回去十几步。
  “骑卒,居然是骑卒”见到这幕,李罕之有些狰狞和亢奋的脸色,一下之就阴沉了下来。
  “那些人可是信誓旦旦的告诉俺,草贼之中只有既多且虚的步卒和舟师啊……这是哪来的骑卒。”
  据他所知草贼中的骑卒不是一向很稀罕么,并且大都随着贼首黄逆走了么。而他也是凭据河南怀州带出来的五六百骑兵,再加上自募的乡党才得以在那位号称“徐州使君”的诸葛爽麾下获得看重的一席之地。
  虽然这些骑卒数量不算很多且很快就下马列阵,而拿起马鞍上的手弩和连弩对着己方攒射起来了。但是李罕之反而更始倒抽了一口冷气;既会骑马又会用弩的草贼放在过往的草贼军伍当中么,又是何等的精锐啊。这座潭州城里又汇集了多少这般的草贼劲卒啊。
  难道是遇上了那个义军副总管尚让的本队,还是其他那几部以部下骁捷悍勇的军使亲率过来。他第一次有些犹疑和动摇的念头在心中升起来。
  “杨师厚何在”随即李罕之就转身喝到。
  “属下在。”
  一名生得清瘦健硕而跨在马上身形挺立如枪的部将应声道“着你去拦下敌势片刻。”
  “得令。”
  名为杨师厚部将大声应道,而顿时拨马呼喝着从李罕之身侧分走最后待机的上百骑,而顶着箭矢如雨向着这些草贼骑卒的列阵直撞过去,然而这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了。
  虽然这些轻便手弩和连弩的威力尚不足以穿透大多数人的甲衣,但是他们胯下的坐骑就没有这种幸运了;只要头脸胸口中上几支,就不得不哀鸣着带着驭手一起失足摔滚在地,或又是痛呼和畏惧着扬蹄而起把骑手给甩脱在身后的烟尘里。
  然后,就被杨师厚所率的剩余骑兵给狠狠撞入阵中;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却是丝毫不见多少散乱和溃走,却是籍着坐骑的掩护和遮挡在一片人仰马翻之后,硬是这一股官军的冲势拦阻了下来,又反过来将其尽数包抄了进去。
  而这时的李罕之也亲率人马加入到了对营中残余列阵的冲杀当中,而无暇顾及其他了。只见他一马当先的纵横驰骋片刻之后,就已经瞅到了矛丛之间一个替补不及的破绽,大声呼喝着一头撞上去,顿时踹翻踩踏倒了当面数人而打开了一个缺口。
  然后更多的官军骑兵咆哮着驰骋而入,这对于正在苦苦支撑的这营太平将士,则是再度我消彼长的沉重打击;在一波又一波的马力冲撞、推挤、踹踢和踩踏之下,自此他们再也维持不住展现,而迅速被破入的官军骑兵,给斜斜居中的凿穿而左右冲散了开来。
  这时候好容易才收拾了当面之敌的义军骑卒,也堪堪赶了上来再度用箭雨覆盖了官军退换下来的后队,也牵制和阻挠住了官军骑兵更进一步的追杀和击溃之势。
  ……
  与此同时,在刚刚出击中门的城楼上,隆隆的擂鼓声中,尽是奔走往来的身形。
  “报,左一营已出新北门,”“右二营、后一营在小吴门集结待命完毕。”
  “有旗语回复,南岸的暂编第一、第二营正在赶赴而来。”
  端坐在大纛下的显目位置,而权作亲自鼓舞士气的周淮安也在一边在观战,一边也在耳听八方式接收消息,并变成具体发号施令的内容传达出去。
  因为之前大部分兵力都被布置在外围和安排在城中进行后续肃清;因此用来整编那些别部义军的城郊地带,在这股突破防线的官军杀入之后,反而是在措手不及之下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空虚状态和薄弱环节所在了。
  因此,他只能将就近放在身边待命的教导大队和一团亲护军,给优先支派出去纠缠和拖阻住对方的势头;好为后续部队的集结和投入战场争取时间。故而,如今他的身边只剩下用来传令的旗鼓队和半支仪仗而已。堪称是他自身防护最为薄弱的阶段,但是多少城墙本身的加成,守住了上下出入的阶梯之后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而周淮安也只能尽量利用自己拓展到最大极限的扫描能力,掌握到战场当中的一些异动和细节,再通过一支支旗语来传递给城下那些,正在厮杀当中或者是赶来支援的部伍,作为临阵当中的应对手段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延迟率较高的“微操”了。
  虽然城下坚持的那一营太平军义军被打散了,而来去支援的直属团和教导大队,也在仓促转向过来官军大队步军面前转为守势和下风;但是一直紧绷着精神的周淮安反而是松了一口气。因为他在感应范围的边沿当中,至少有好几支营头规模的队伍已经沿着城墙下,或是从城门当中相继冲出来了。
  而且在城上旗鼓的号令下,他们也没有急于添油一般投入战场,而是在堪堪箭及的距离之内重新整队,而排成前紧后松的逐步压迫和推进的阵势。
  于是,刚刚冲散了城郊营盘里最后一股列阵的李罕之,亦已经感觉到了某种空气中弥散的不妙意味了。因为在他的面前赫然出现了更多整队成行的草贼列阵,挺举着明晃晃的刀枪并举着弓弩开始发射,而掩护着那些溃散草贼士卒将他们给轻易收容了下来。
  接下来的时间里,无论他麾下官军部属们如何左冲右突,似乎总是有杀不完的草贼,冲不尽的列阵;随着艳阳高升影子越短的时间推移,那些草贼就像是无穷无尽的聚拢过来,有一次又一次将他们们冲垮,打散的士卒给聚拢,重整起来。
  饶是李罕之素来武勇过人而驰骋战阵当中无往不利,也不免逐渐感受到了某种疲惫和困乏带来的迟钝、滞塞;战至此时此刻,他才赫然萌生了某种强烈的不安和退意。
  显然他被从节帅府收买那些消息给好生的坑了一把。自己如今遇到的已经不是军情邸文中,区区三个杂号军序还三心两意想要反水的草贼了;而是一整只斗志顽强而俨然有序的草贼大军了;但如今既然已无法再攫取道更多的战果,也没法如预期一般的驱使溃军袭夺城,此时不想法子脱走以保存实力,又要更待何时呢。
第三百章
兵战尤翻飞(续)
  然后还没等李罕之让人吹响号角,重新下令混战厮杀中的步骑交替掩护,尝试合力破开一角突走。在呼啸的风声当中,城头上忽然就投射下来一些物件,随即在这些左右腾挪的官军步骑兵当中,厮号哀叫连连地造成了惨烈淋漓的伤亡;因为那是从车弩上发射出来的大箭和投矛,重者几乎是被炸开一蓬血水和迸裂的器脏,或是连人带马被斜向从头到脚的贯穿钉死在地上,然后直挺挺的挂在大箭、矛杆上抽搐着滑落下来。
  还有石砲发射的沉重石球,只要搽上点边际就是骨摧肉烂的无可抵挡,又余势未减的在泥地上弹跳滚动之间,更是将林立的马腿或是人脚毫无差别的打烂、撞断过去。
  却是好容易将器械运过小半个外郭,又奋力搬运上城墙的样子队所属器械,直接略过了调校和观瞄的步骤,而迫不及待的开始对着这些来犯之敌发威了。而身为组匠的白多禄亦在其中,一边奋力卷紧砲架上的转索,一边继续口中暗念着祷言:“愿皇天庇护小人之机准,常得大清净、大自在……不失毫厘之谬。”
  “至此不义之贼,受七种恶处,八种苦楚……皆以厄难而永沦无间。”
  “救苦救难慈悲无际广度生灵,移鼠大天尊法驾圣哉。”
  只听得一声近在咫尺的惨烈哀鸣,正在擎举着李字将旗紧跟在李罕之身边的老旗牌官苛宝,连人带旗的都翻倒了下去;却是他的大腿连同胯下坐骑的腹部都被飞石打得稀烂,进而整个人斜倒在马匹迸挤出的器脏当中披沥挣扎痛呼不起;手中大旗亦是重重的摔脱在了泥尘之中,又被几双大脚踩踏了上去。
  虽然很快就有人驱马上前眼疾手快的重新抄起这面,短时间内亦满是污泥和脚印的将旗,而举过头顶用来的挥舞起来;但是这短短片刻之间将旗失落、士气持续下滑造成的颓势,在那些四面八方草贼阵列步步紧逼和进击之下,却是已然无法挽回任何的先机和主动了。
  而在近距离内被溅上一身血的李罕之,这才注意了留心到城头上升起了一面,绣着“太平”两个火红大字的陌生青色大纛;而他们的战阵如今一路进退拉锯厮杀下来,居然是随着对方的阵脚移动,而已经相当靠近到潭州城墙的距离之内了。
  李罕之不由再度脸色大变而厉声喊道:“吹号聚众,快快随我向外冲出一条。”
  他的话音才未落,然后更多的打击像是骤雨一般的撒落在了他们之中,这次夹杂大箭和短矛之间降临的,不再是沉重的石球和砖块,而是重重落地就爆裂迸射开来的火团和四处溅射、流淌开来的滚油,还有到处翻滚乱窜在人腿和马肚子下熏烧起来的毒烟球;而这些城头器械对与他们士气和斗志的打击,却是更甚于之前的骑步包抄和冲阵厮杀;毕竟当面的敌手还可以抵挡和反击以待变化和转机,但是来自这些重械的打击和威力,还有烈火灼烧和熏蒸的痛楚,却不是人类的肉体凡胎可以抗拒得了……
  于是在李罕之往复奔走的怒吼和鞭策之下,堪堪坚持的士气还是不可避免的崩落下来了;最先是少许转身背对城墙向着野外驰走的零星数骑,然后是十数骑,数十骑、上百骑,最后是全部残存的骑兵也开始抛下步队,而努力摆脱各自的缠战之势,而全力向外逃散而去;这就像是裂开一个小缺口而变成管涌的溃决之势,在犹自奋战的官军当中迅速蔓延开来。但是他们就算逃出去也已经没有太多的机会了,因为在湘水和浏阳水上相继出现的船只,已经开始封锁河面和占据那条简陋的浮桥了。
  “你对真实力量一无所知啊。”
  在城头上看着这一幕的周淮安,突然不由自主冒出这么一句话来。
  然而又过了半个多时辰之后天色再度阴郁和昏暗下来,并且随着隐隐滚动的雷声而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水来;这一刻厮杀到尾声当中的战场,也在雨幕当中一下子变得模糊和扭曲起来;就仿佛是失真的画面一般的,让观测和传令都变得有些困难和延迟起来。
  唯一没有受到影响的只有周淮安只剩下小半截能量战场的扫描。当然了对方失败的结果注定了,剩下来的就是被这场雨水给打扰和影响之下,后续合围包抄中的追击行动和延迟了的具体战果收割了。
  然而在他的感应当中那个专门做了标记的对象,哪怕身上还插着好几支箭杆,却依旧是体征十分旺盛的且战且退,眼看就已经冲出了他的感应范围最远边际去了。好吧,这让周淮安多少有些遗憾起来。
  至少这名骁勇异常的敌将,看起来还是有几分运气和天然警觉;在眼见得大局初定之后周淮安就下令,抽出几架车弩来专门对着那名官军大将所在大概位置不停的放射。结果居然一发都没有正中这个他标记过的目标,反倒是误中副车式得把他身边的旗手,虞候、护兵什么的,给射死射伤了不少。
  不过也多少加速了官军的溃亡,而也再没有人敢聚集在他的身边了。在纷纷扬扬雨幕当中,周淮安也走下了门楼的顶层,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到了城内方面。在雨幕之下的城坊之间也逐渐恢复了平静,余烬袅袅的烟火也被逐一的浇灭,就连喧嚣直上的内城和牙城也是一样。
  “禀告领军,方才有内城残敌乘乱突出。”
  随后,就有身影冲破了雨幕而奔上城头来大声喊道。
  “……已然为葛别将尽数擒获了……如今正当押解过来复命么。”
  原来,却是太平军在城内抽调兵力前往城外应战的同时,牙城里的残敌也出现了异动;于是负责包围和监视牙城內节衙的葛存周,也顺势假意放松了包围而将明面上的人手都抽调去其他地方。
  然后,这些原本堆满柴薪而欲做玉石俱焚姿态的何怀忠一行人等,也在犹豫了片刻之后就冲了出来做那全力逃遁之势;然后就被埋伏个了正着;但是令人意外的是澜山军主何怀忠却不在其中;不过葛存周对此也早就准备而在其他地方布下了暗手。
  因此,不久之后就在一条臭烘烘的暗沟里,找到了穿扮成一名年老奴仆的何怀忠;面对那几名堵住他的探报队少年兵们,他原本还想装傻假痴的蒙混过去;口口声声自己只是一名乘乱逃出来的老仆,结果却是舍不得换掉的上好丝履暴露了他的身份。
  然后,身份败露的他不由暴起伤人想要冲出去脱身,却因为富贵腐蚀了身体和反应,反而被几名少年兵被合力制服弄倒在地,痛打了一阵之后才交给听到吹哨赶来的义军士卒。
  因此,当周淮安见到这位潭州变乱中坑死了许多义军头领的罪魁祸首兼幕后黑手;却是外形污脏衣裳扯如丝缕而面肿如青紫猪头一般可笑,在架拖着军士手中奄然一息的根本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
  “还……还请贵官看在同为……义军兄弟份上,饶……饶俺则个。”
  一见到上座居中的周淮安之后,原本有气无力的何怀忠顿然直挺挺的精神起来,而奋力扑倒在前口齿含糊的厮声道。
  “都是猪油蒙了心窍让俺糊涂一时了,小人必当是做牛做马来生以报答之。”
  “好个义军兄弟啊。”
  周淮安不由有些嫌恶的微微缩回胯角,以免被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抹过的授给抓住,随即失望的摇头冷笑道:“当你为了自个儿荣华富贵叛投朝廷,而对义军同袍狠下毒手的时候,怎么就不知道他们还是兄弟了……真是厚颜无耻之极……真该让所有人都看看你的这番嘴脸。”
  “你……你这虚和尚也不是什么东西……还不是并了孟左军才有如今的局面。”
  何怀忠青紫的脸色愈发深重起来,却是破罐破摔的吆喝起来。
  “又比我好得了多少,难道如今这潭州城内外,还不是你最后占尽了便宜么;又何苦如此咄咄逼人不留后路呢。”
  然后他只能看到帐内一片无动于衷和关爱智障、恨之深切之类的表情,却没有丝毫他想挑拨起来的惊疑和惶乱,慌张之类的情绪。然后才见周淮安似笑非笑的慢条斯理道:“那是因为我做事从来都有底线,知道世间诸事究竟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的基本道理。”
  “更不会为了自己的富贵前程,去肆意牺牲和残害那些,可以用身家性命来信赖和追随我的人;乃至是用他们的尸骨和血泪为垫脚,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你真是大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7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