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残(校对)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46

  这对柴平母子而言,仿若就是天一下子就塌了下来;因为又乡人提前跑回来报信,他们娘两只能躲在野外的草丛里红着眼睛泪流不止,眼睁睁的看着破家里自己亲手搭建起来的一草一木,片砖块瓦,就这么在那些崔家带来的公人手中,被打砸搜掠一空,就连畦里的菜苗都没有放过,然后再被点燃付之一炬消失在蒸腾的烟火和飘散的黑灰当中。
  然后,不得不踏上逃荒之路他们并没有能够走出存在多远,还是被崔庄放出来的狗给嗅出来了,在没命的奔逃当中他再度失去了母亲,为了引走追上来的恶犬,她故意划破了手跑向了河边,然后以生命中最后一点勇气和决然,抱着扑上来撕咬的恶犬而一起掉进了滚滚的大清河中。
  “存哥儿快走啊。”
  柴平还记得那一刻凄厉哀然最后诀别声。然后随着入夜停止的追索,大自然开始对于他这个农家少年展现出恐怖而残酷的一面。
  夜里的天是那么得黑,风是那么的大,草里的露水是那么的凉,曾经无比熟悉的乡野山林,到了夜里就像是化作了光怪陆离的鬼蜮一般,在无数的阴影和风声当中咆哮着,恐吓着他这个孤身在外的少年人;他的手磨破了,身上被刮城了带血的一条条破缕,蛋挞脚下却不敢停下来,因为他害怕停下来就会被某种不知名的力量,给拖走、吞噬掉;但是真正的危险却是来自于天明,因为又渴又累的他发现自己已经被许多野狗给兜上了;这些吃尸体吃的已经丝毫不怕人的生灵,就这么不紧不慢的尾随在他身后的不远处,并且十分耐心的随他走走停停的;仿佛就等下一刻这顿精疲力尽而气血枯萎的大餐,自己倒在地上而盛宴开幕。
  就在这苟延残喘的最后时刻柴平终于遇到了人,那是一个驻着铁头杖满身打满补丁的游方和尚,不但挥杖赶走了这些犹自不甘心的野狗,还从葫芦里给他喂了几口水,又从怀里掰半块麸饼给他。
  靠着几口水和半块麸饼的支撑,他总算在昏死之前撞到了当初邀请过他家逃荒,据说其实是去投了义军吃大户的老乡;这才有了机缘得以投在了当时号称要天补均平的王大将军的麾下;因此,他也对这个萍水相逢的出家人留下了某种难以忘怀的印象只是最初的时候,他因为年纪太小而人家根本不收,只是给了些许铜钱和干粮就大发了;这也再度坚定了他加入义军当中的决心和意志最后死活白赖的跟随了一路之后,才得以被收纳做了一名“报声小子”,也就是利用年纪小不起眼的身份,潜入到官军控制的城池里去打探消息和散布传言的角色。
  因为在各地基民四起相继响应义军起事之后,官军驻留的城邑里也加紧了对于流民青壮的盘查和驱逐,甚至是宁枉勿纵的时不时大开杀戒,倒是对于女子和孩童,少且还能网开一面而任其往来。
  依靠他从小生活在乡野当中磨练出来的机灵和应变手段,多次有惊无险完成了在官军地盘中的打听、探查和传信等任务,也终于得到了义军上层的看中和认可,而开始让他独自带领一队少年人,为义军转战天下的事业一路奔走前后而屡有建树。
  而在追随义军转战了好一阵子后,他也终于迎来了各路义军合力攻打汝州州城的日子;好容易经过几番周折的血战打败了城外来援的官军,又在内为呼应的义民帮助下城破之后,他就迫不及待的冲进城中的大狱,急不可耐得想要将吃尽了苦头的老爹接出来好好休养和享福一阵子;但是迎接他的,却是空空如也满地污秽和斑驳的栅栏所在。
  最后只在最里空荡荡的烂草堆里翻找到一只满是发黑血迹的破鞋而已;因为随后他才知道,在义军开始攻打汝州之前的数日内,当地素有苛严酷吏名声的此时大人,就以“备寇”和“警摄城中乱党”为由进行清狱,也就是将在押的官犯不分罪名轻重大小,全部拖到门内街头杀了了事;而柴平他老实巴交的爹,则是因为无钱打点狱中牢卒,而被当做杀鸡儆猴的榜样,活生生的折磨死在牢里,最后在公案上只落得一句“畏罪自残、逃避教化”的结果。
  而对于这些时不时瘐死狱中的人犯,留在城里也是污秽和亵渎了大多数贵人和良善之家的眼睛和耳鼻;因此,城外经年日久用来抛投无名尸和饿殍的大乱葬岗,就是这些微贱蝼蚁般的罪人最好去处所在了。
  他最后跪在那里对着已经被野狗给撕扯着不成样子,也完全认不出来的枕籍尸骸,像是失家的野狗般嚎啕哭了一整夜之后,天亮回来就让人惊讶的发现满头都变得灰色了;他实在恨这个好人不得苟活的世道,也由此废弃了“柴存、存哥儿”这个父母曾经给予的“无病无灾好好活下去的”朴素寄望的名字,重新改名为柴平,取义为追随当时的大将军一起平均天下的意思;由此也在官军的悬拿榜文上,造就了一个作价二万四千钱的“灰头将”名号。带着一群小兄弟,随着乞活的大军到处搜寻和捕杀那些疑似官军的存在,尤其是那些玉官府勾结很深的大户、乡绅,几乎是对着这传闻中的“灰头鬼”,各种闻风丧胆而避之不及呢。
  如今在他看来,只要追随黄王将着天下的贪官污吏,以及勾结他们的大户豪强,都给杀光了之后,也许自己这些苦出身和穷人家才有可能获得一条活路呢。但是这次打下了广州而有时间和缓冲安顿下来休整之后,随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开始让他有些困惑和疑虑起来了。
  因为,他见到了那些曾经同生共死而趟过了尸山血海的义军将领当中,有不少人开始变得让他陌生和不认识起来了;因为他们进城后迫不及待退下沾血的战袍衣甲,而穿起了华美光洁的绫罗绸缎,从人多口杂的营房驻地搬到了就近占据下来豪美宅院当中,为自己置办了为数不少的奴仆来服侍;就此为自己居所设立重重森严的门卫,而就连最亲近的老部下也要几经通报才得见;并开始驱使着顶盔贯甲的士卒,举旗持幡在前方开路和清道,作为日常出入必不可少的排场和仪仗,甚至是学着那些曾经为他么所厌弃和鄙视的,官宦富贵大户在内的体面人家和所谓上等人物,日常的说话举止的做派一般。
  就像是他手亲手看下头来的那些贪官污吏,或又是敲骨吸髓吃人不见血的豪强大户,又死灰复燃或是阴魂不散的附身到这些昔日的好兄弟,好儿郎的身上去了一般。
  柴平正在思虑和缅怀当中缓缓骑行着,就见前方已经隐约露出了自己此次目的地的所在。
第二十二章
升职?(下)
  出示了代表身份的信物之后,柴平下马牵挽着缓缓穿过看起来有些焕然一新的营门,上面明显被加固过而且安上了不明用途的尖锐器物,下面原本浅浅的沟壑也被加深到了过腰;原本只有大大咧咧站在上头稀稀拉拉的弓手哨位,也变成了好几个由弓手和排兵组成的游哨小伙,看起来颇为精神和警惕的注视外间的各条来路和田野。
  然后他又发现自己走过来的地方,似乎都变得整齐和干净了许多,没有其他营盘当中常见的积水和污泥,只有一层软绵绵的细沙在脚下淅淅作响,还可以听到边上浅沟颤颤的流水细声。
  既没有到处乱跑鸡鸭猪羊以及散落的各种秽物和垃圾,也不见到处晾晒在营帐和棚户之间的花花绿绿衣物,更别说还有各种脏东西隔夜混杂起来的浓重异味,只有淡淡类似河岸边新鲜水草的湿润气息。
  而在棚子和房舍的屋檐下,还有某些地方用生石灰铺撒过的痕迹和气味;在灰线圈绕的范围内各种洗干净的大小容器,也整齐码放在露天里阴干;这不由让柴平也生出些许匪夷所思的错乱知觉来;这还是城外杂乱纷繁的野营么,简直就像是到了内城官军的驻防地一般。
  他明明在不久之前还来过一次才是的。
  此时乃是正午餐后的时光,但无论是伙房还是饭堂,或又是棚子当中他所熟悉的那些人大都不见了;仅有少数陌生的面孔在平整过的空地上进行操行,或是围着几处帐队出入劳作着;他们无论是操行还是做事都是一板一眼的,对柴平这个入营者也只是多少瞥了一眼,就各自继续的不闻不问或是无动于衷的样子。
  这不由让他积聚了更多的疑问和心思下来,然后他好容易从熟人哪儿打听到了,其实营中剩下的大多数人,都已经争相聚集在了新开辟出来的最大仓房之中。
  “今日又到和尚讲古了。”
  “千万莫要错过了去。”
  “住嘴,还和尚和尚的。”
  “该改口叫副管营了。”
  “还是叫和尚先生的亲近。”
  伴随着这些赶过来的议论纷纷声,柴平也被引到了一所硕大的仓房当中;这里除了常见的口臭与汗水之外,还弥漫着艾草点燃后有熏蒸过的味道。而在正中用家具堆起来的台子上,那个“和尚”正在用一种抑扬顿挫声调和绘声绘色的语气,比划和述说着什么。
  “话说那黑厮,抡起钵大的拳头。”
  “又抡起那大虫的后爪,摔了个大泼风。”
  “铁牛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而随着对方的一言一行,底下众人再次爆发出低低的叹息和嗡鸣声,却居然没有多少交头接耳的嘈杂声,而像是被磁石吸引了一般全神贯注在那“和尚”身上,看起来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柴平本想上前对着前排的王蟠说些什么,但是“铁牛”这个似曾相识的名字却让他不禁停下来了脚步,仔细聆听起这个李铁牛手撕六条大虫为母报仇,而上山落草的故事。
  结果,站在人群后面他本想是姑且听一听,未想居然就此听的入迷了就暂且忘了来时的初衷和目的,结果直到天色有些放暗下来,才在周围一片意犹未尽的叹息声、骤然轰然大声讨论,争吵当中给恍然清醒过来。
  自从离家参加了义军之后,自己已经有多少年没有这么放松和懈怠过了,柴平不由有些惊醒和自责的走向了被簇拥在人群当中的“和尚”……
  “什么请我去参加超度法事?。”
  然后,周淮安不由的自嘲笑了笑,居然差点就忘了自己还有个和尚的假身份;而显然这是普罗大众还是相当愚氓蒙昧,而对于无法解释神秘主义抱有敬畏之心的古代。作为杀官造反的农民起义军当中,自然也不能有所例外的。
  当然了,以他现在在怒风营里短暂鹊起的身份,还是没有太多理由拒绝这个邀请的。只是他也听出了其中的细节,是去参加超度那就意味着可能是复数以上的集体行为了,这算是某种试探还是考验么。
  在激活起来无形运算能力辅助下,他也飞快转念思考起来各种利害关系的得失取舍,不过信息实在太少,而对方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意味,也实在难以向不利的地方进行判断。
  行走在前往广州城的道路上,看来义军这段时间的开仓放赈还是有所效果的,那些倒在路上的饿殍和行尸走肉般的大股流民,已经基本消失不见了;就连曾经沦为战场的地方,也被一片又一片新翻的土色所取代,大片曾经以为战火而荒废一时的田亩和果园,也重新出现了稀稀拉拉劳作的身形。
  但是同样在广州城中,这些义军将领们耽于安乐和享受的迹象,也随着街头上交驰而过花里胡哨的车马,还有其间大白天公然飘扬而过的酒味和脂粉味,开始弥散在这座大型的港埠之城当中。
  但不管怎么说,广州城中已经恢复了基本的秩序,哪怕是在农民军主导之下的相当简单粗放的秩序;曾经无所不在巡逻队伍已经减少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下层人等和各种贩夫走卒,已经可以形色如常的行走如织在街上;各色酒楼茶肆恢复了部分人气而出入不断,商铺行栈也大多重新开业,虽然看起来生意寥寥的;偶然会有几颗新旧不一血迹未干的人头,挂在街口的哨卡边上;时不时还有一些人带着枷游街而过,而引起一片哄笑和叫喊声,甚至还有成群的孩童追逐期间唾沫掷石,他们身上变得褴褛的丝袍和锦缎,显然代表着之前的生活品质和地位。
  这是已经开始清算官宦、富商和大户人家了么;不过回想起来这也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情,毕竟南下义军号称十数万之众,在打下了广州城之后虽然所获无算,但是用来供养和维持这么多人的人吃马嚼,还免不了要面临坐吃山空的问题。
  尤其是在没有稳定下来的地盘,所提供的物资生产和财赋、人力来源的情况下,粗放的任由各部自行扩充兵员,迟早要产生一系列问题和麻烦的;因此在周怀安看来,这种相对的平静和粗放的秩序,未免又带有某种虚浮的意味;因为谁也不知道将来在现实的需要下,义军会不会将钱粮淄用的需要,继续扩大加征到这些普通的额平民百姓身上呢。
  随即他又不禁自嘲道“我这算不算是赚白菜的钱,操着卖粉的心呢”,他如此胡思乱想着,在胯下慢腾腾踏踏起伏的驴子代步下,很快就来到了一处位于城门附近的小寺院——寿光寺。
  据闻是一位刚刚死去的义军资深将领,就停灵在这儿而等待来自佛门僧人的最后超度。随之而来的,还有一部北向驻防的义军,新近在韶州境内遭受大败的消息。
  据柴平口中透露的说辞,是唐廷的荆南节度使王铎,所举荐名将李晟之孙李系将兵五万屯潭州,进而分兵南下支援被围攻的韶州;结果负责围困和夺取韶关重镇的义军老将孙燕年当场战死,余部大溃而尽皆丧亡,仅以亲近拼死抢得尸身逃归。
第二十三章
变化(上)
  作为广州上百所禅林、庵堂和供奉地之中,名不见经传的寿光寺小小的四方院内,只有几颗古树苍荫和一丛开放正盛的梧桐木,虽然周围一片破败喧闹的场景,但是身处其中却是有几分闹中取静的意味。
  在百无聊赖的等候和通传期间,周淮安也得以见到了怒风营以外的义军将领,形形色色除去留在外间的护兵和跟随之外,也有大几十号人,有老有少有高有壮的相继鱼贯出入着,多少显示出了这位阵亡义军老将的人脉和渊源。
  周淮安也得以在近距离的机会当中,消耗已经为数不多的能量储备,对他们进行扫描造像,并配合他们身边的只言片语一起,存入到近日才逐渐恢复小部分辅助功能的数据库当中,算是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
  虽然大多数都把等在附近的周淮安,其中也有偶然个别几个经过的时候,多看了他一眼而似乎已经知晓和提及到了这个有些古怪的和尚,也被周淮安打上额外的标记算是日后的重点对象;就这么听着一墙之隔的隐约交谈和争论,一直等了大半个时辰之后,里面各种嗓门的喧闹声才再次变成相继走出来,呼朋唤伴的四散人流,然后不远处处的门褴里一个熟悉的脚步声靠近过来,对周淮安招了招手。
  “孟都头,这位便是我说的那和尚。”
  柴校尉将他引到一名粗胖男子身前,开声介绍到。
  “如今添为怒风营的副管。”
  周淮安故作略微自豪的补充道。
  “这位副管竟然是出家人?”
  对方略微惊异的看了眼周淮安。
  “真是稀罕了。”
  “其实,不论在家出家,亦是修行之法啊。”
  周淮安打蛇顺棍上的感叹道。
  “只要心怀道理,哪怕刀山火海亦是乐土啊。”
  “我就是不喜欢你们和尚这些;了,”孟都头却是不由咧嘴道“说个话都要七拐八绕的不利落。”
  然而,那个柴校尉却是眼中闪过一丝异样,嘴巴动了动却还是没有开口说出什么来。
  接下来孟都头引着周淮安,用力推开满是香烟气息和霉灰味的小殿大门,就见到好些个穿着僧衣的身影,在惊惧和惶恐的表情当中转身过来。
  “兀那和尚,你们有新伴了。”
  这是李鬼遇上李逵了么,人模狗样重新穿上衣袍的周淮安,居然见到了真正的和尚。虽然也是经过某种途径给弄过来的,只是对方脸上的青肿痕迹看起来这个经过不怎么令人愉快。
  还就这么派过来给周淮安搭伴一起玩超度了,这可就十分有意思了,难道这又是新一轮的变相试探手段么。
  “既然你是义军的老人……又是小柴请来的”那位孟都头就紧接着道。
  “那接下来的事情,便有你来操持好了。”
  “也省的这些满口慈悲的贼秃,私下里阴奉阳违的不上心”“当了贼秃什么的,俺可不是说你。”
  “既然能做怒风队那群河南佬的副管,那也是咋义军的自己人了”“这厮若是不老实,或是敢偷滑懒散什么。”
  说到这里,他不由哼哼两声,显然对这些和尚深不感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