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残(校对)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746

  然后又转头对着曲荣几乎是斩钉截铁的道“为族中存亡计,某早就不惜此身了。”
  好吧,他显然是误会了什么而把自己当作了某种变相的人质了;不过周淮安也没有可以去纠正他的意思。
  这样话的又一个小有名气的历史人物入手了;虽然哪怕只是偏据一隅的小军阀格局,但也多少带有时代气运之子的资质了。就不知道日后吧他们收集全了,会不会召唤出神龙还是魔法少女来。
第二百零一章
南天
  不日之后,周淮安已经站在一艘大海舶雕文漆彩的船首上,看着一望无垠的海平面和远处如隐若现的地平线,那是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的分野。
  如今的三江巡防军/怒风营,在与广府连为一体的经济条件改善和产出稳步提升的情况下,实际上已经扩充到了战兵十营了;差不多是六到八户养一兵的比例。所以大可以抽调出相对满员齐装的五营人马来,做那渡海而击的驰援安南之举。
  事实上在这段时间里周淮安借着自己的职权便利和留守司的名义,位于珠江流域和潮汕平原內的土蛮势力,已经被轮番练兵的义军所部给清剿得七七八八;先后有数十个居于偏僻险要的寨子和聚落,被焚掠摧毁或是被强制迁徙到特定的编管区內,最少贡献了两三万口的廉价劳力了。
  此外,大抵还有数量更多实力和规模较小,而影响有限或是夷汉杂居的山中村寨,摄于大势对义军表示出了顺服和遵从之意;而按照比例差遣出了一些青壮男女,到山下的工场、矿山和田庄中干活,姑且充作有偿的劳役换回盐巴、铁器等民生物用;也算是将日常生活所需的命脉,变相控制在义军简略的经济体系当中。
  因此在北边闽地打成一片无暇他顾,只要守住江西方面韶关山口和狭道天险的情况下;靠剩下不满编的五个营,外加上二十几团的轻装驻队,完全就可以控制的住基本局面。而且就算是作为运载部队的船只也是现成,原本就是为了锻炼水师的预备役,而存在专属近岸航运队伍。
  尽管如此,在整备行装出海并且获得留守司有限的帮助,还是耗费了周淮安的数天时间才得以成行。
  只是在出海之后没有多久,周淮安就有些后悔了;毕竟相比后世那些平稳舒适设备齐全的渡海邮轮,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海船船舱里,依旧是阴暗潮湿到处漏水的典型代表;更别说因为船体浮载力有限,而导致的明显摇曳与晃动了;哪怕是在看似风平浪静的海面上依旧是如此。
  因此,在这十几条大海船上的义军士卒,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某种晕船的现象了。还有一些人因为饮食不调的水土不服,而出现了上吐下泻症状,这时候当初搜罗了全广州城所准备的,各种丸散油膏(万金油、行军散、伤创白药等)的应急药物就得以派上用场了。
  此外,周淮安的这艘座船上别号“老螃蟹”的资深船头,还给他献上了一个可以缓解航海症状的土方子。就是用活鱼身体里挤压出来的半透明汁液,含着姜片一起喝下去;虽然个中奇腥的滋味简直让人入口既呕,但是许多人坚持或是被迫喝了吐,吐了喝数次之后,那种在船上举步维艰的恶心和眩晕症状,还真的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然后再吃一些粥水和糕饼糊糊,很容易就胃口大开的慢慢恢复过来了。
  而在这次海上相对单调枯寂的航行过程当中,船上唯一的乐趣就是在舷边垂竿钓鱼,或又是拿那些盘旋在船尾涡流上方的海鸟什么的射击练手,或又是在那不停摇曳的甲板上做那角抵、搏击之戏,来且做慢性的适应训练了。
  好在从广州前往安南,本身就是一条自秦汉以来就已经通航往来的相当成熟航线,又有贴着近岸的大陆边沿为参照,还有一些民间所建造的高塔,在夜间可以通过顶端的隐隐灯火提供方向上的指引;所以在一年四季的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条航路只要两三天就可以往来一次了。
  尽管如此,在路过安南最东端的陆州(今越南东兴市附近)之时,还是遭遇了一场不小的暴雨和风潮;那种人力有尽渺然于天地伟力之间,而形同无根飘萍的空虚和无力感简直让人绝望。
  所以周淮安和他的部下们,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些海上人家为什么会在船尾专设的神龛里,供奉上中土的妈祖、龙王,外域的海君和水神之类,形形色色名目繁多的信仰对象。
  然后,突然之间的风停雨散之后,许多高耸峭立于海面,大者如奇峰料峭、小者入剑插刀削,森绿茂然其上的大小岛屿,就开始呈现在了周淮安所在的船队面前了;根据他在后世的经验和见识判断,这里应该就是后世被称为“海上桂林”的下龙湾附近了;又多停留了大半天时间才等到因为风雨而偏离方向,又花了些功夫才重新回到恒昌航路上的另外几条大船。
  只是,这个时代的下龙湾显然少了后世作为旅游胜地,游艇舟幅四布的喧嚣与写意,却多了许多原始风貌的原汁原味;当然了这里也是各种海匪水盗、走私贩子和渔户,混迹其中藏身匿迹的所在地。
  所以日常商旅在行船之时,总会遇到一些不明意味的窥探和尾随者;就算是周淮安所在的这只不大不小的船队也没有例外;他有时候甚至可以利用过人的眼力,看到某处岛屿上莫名升起的淡淡烟迹。却是让周淮安在欣赏沿途的原始风光同时,也不由想起后世所闻关于唐代海盗的一些事迹了。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开元年间的大海盗,人称“冯老龙”的一代奇人冯若芳了。他同时也是朝廷羁縻属下的海南岛万州大首领,兼当地最大的奴隶主和附近的海盗头子。他甚至供养过因为海难漂流至崖州大名鼎鼎的高僧鉴真和尚,并资助他第六次成功东渡日本的传法之行。
  因此,在唐代日本真人无开《唐大和上东征传》里称:“若芳每年常劫波斯舶(指古代从波斯即今伊朗到东方来的船舶)二、三艘,取物为己货,掠人为奴婢。”也就是说这厮专门抢掠外来的胡人,而与东土的唐船无犯。
  “其奴婢居处南北三日行,东西五日行,村村相次,总是若芳奴婢之(住)处也。”,“若芳会客,常用乳头香为灯烛,一烧一百余斤。其宅后,若芳木露积如山,其余财物,亦称此焉。”由此可见其豪富玉奢靡的所在了。
  此外,后来又有唐文宗时(827--840年在位)振州(治所在今三亚市崖城镇)的大富豪和海盗陈武振。史称其“家累万金,为海中大豪,犀、象、玳瑁仓库数百”,连当时海南岛最高军政长官——琼、崖、儋、万安五州招讨使韦公干都以兄事之。
  其财富都从海上遇风被漂进振州境内的西域(指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美东部和非洲北部地区)商船上抢劫而来的。不过在此之后,随着唐朝的国势日颓,似乎也就再没有像样闻诸于世的海盗势力了。
  反倒是来自南天竺、骠国、水陆真腊、室利佛逝、诃陵、婆齐、注辇、林邑之类的海盗杂流,零星有自言片语通过受害者而偶闻于世间。不过,这些势力各有自己的活动范围,而没有多少机会跑到从属于唐朝势力范围的安南沿海来的。
  然而,就像是某种意义上“说曹操,曹操到“的乌鸦嘴式心想事成一般的,就在刚航行过安南地方标志性的海岸参照物——东汉时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所立营兵堆过“京观”的军山崖;前头的船只很快就传来了发现异样情况的旗语和镜片闪光。
  然后再航行过曲折海岸线的下一个大岬角之后,周淮安也看到了远处淡淡升起的烟痕,还有如游鱼一般隐约出没在海面上的细细黑点。根据他加倍放大到极致的视野。
  那是一艘正在被围攻的昆仑舶,旁边至少有十数艘较小的攀附其上;而有蝼蚁一般的人赤膊短胯聚附其间,而用刀斧弓矢往来攻杀不休。好吧,这种接舷跳帮的战斗方式,显然是这个时代海战当中的常态和主流了。
  还没等周淮安这边作出什么的反应,岬角边上又有数艘类似的条形翘头快船,全力张帆划桨而向着最前头的海船冲了过来;上面还拼命摇晃着几具花里胡哨的旗幡,还有人持刀举刃牵揽高高的站在船舷和帆桅,做出种种的挥舞姿态。
  “这又是什么意思。”
  周淮安有些明知故问的道。
  “难不成是在威吓和驱逐我等呢”“正如上官所言,此辈中颇多妄自专大之流呢。”
  别号“老螃蟹”而有些未老先衰式满脸褶子的黑瘦船头道。
  “或又是某种虚张声势的作态,也未可知呢。”
  根据船上这位经年老船头的解释,此类做出某种威吓和恐吓的姿态,却是在欲使路过的船只不要过多掺手其间的争斗,不然就是不死不休的态度云云。
  要是正常路过的海船,或许还会知难而退的不欲多事;但是正逢周淮安麾下的出阵之师,哪有遇到威胁就轻易退却的道理,那是有伤士气和开局的兆头的;“挂旗传令各船分属人马,就地整装备战应敌。”
  随即他就对着身边的值守虞侯兼旗牌官米宝下令道。
  “后队各船加紧跟上,前出各船先行展开海面迎击。”
  “中军各船随我迂回外海后方……我们要打上一场利落的开门红了”而在旁待命的曲承裕,却是在脸上欲言又止的闪过一丝复杂的表情来。
  谢谢风衣4000的订正,这段时间别字似乎又多了起来
第二百零二章
南天2
  这场遭遇战或者说是冲突,也之秩序了小半天的时光,就在夜幕的昏色到来之前就结束了。
  数层高的大海舶对单层覆顶式的小长船,站在干舷边上居高临下压制对方的费力仰攻;只见发箭如雨飞而击坠如雨点下,残肢断体和船板碎片荡漾在血色来不及冲淡的海水当中,几乎完全就是一边倒的屠宰和杀戮情形。
  船上有的是改造过的铁单弩和连弩,还有陆战用的毒烟火球和火油罐,以及配套的小型投掷器,以及若干固定在船上权做临时武装的车弩(床弩);这可是在《卫公兵法·攻守战具》里号称:“其牙一发,诸箭齐起,及七百步。所中城垒,无不摧陨,楼櫓亦颠坠”的大杀器啊……
  所在船体本身没有什么问题的情况下,根本不休这种近战跳帮式的海战。反倒是对方所使用的木质硬帆和缆具什么的,却是很好的天然引火物;而这种快船的船体结构强度也是相当有限的。无论是遭到撞击,还是用车弩射击水线下,都很容易产生破裂而进水翻沉。
  因此,正攀咬和固定在那艘昆仑舶上的那十几条大小梭形长船,几乎没有得到脱离和反应过来的机会,就已经被缓缓靠拢过来的几艘大海舶,给轻易的碾压进水里或又是撞翻、掀倒、撕裂在海浪之中。
  于是,除了最初迎击的那几条狭长帆桨快船当中,有两只落后的见机得快而不管不顾的拼命掉头逃走之外;剩下的敌船几乎都被海面上逐渐靠拢起来下锚的大海舶,给团团围攻个正着而不得走脱了。
  然后,这些由大船锚定在海面上,所构成的临时堡垒和火力投射平台,根本没有给对方多少跳板近战的机会,就将他们给拦截击杀在了高出水线的干舷之下了;就算偶有少数挥舞着搭钩和绳缆的漏网之鱼,逞着一时之勇侥幸爬上来,也难逃整好以暇的刀矛齐下,被重新戳翻、剁死而跌落下去。
  很快大多数困在原地进退不得的梭形长船,不是倾覆就是着火烧成一片。而开始有人竞相跳海试图潜游逃亡,却又成了船上强弓劲弩继续攒射的活靶子了;事实上在这片远离岸边的海面上,已经是强弩之末的他们也根本游不出多远来就不得不沉入海底,或是奄奄一息抱着碎片的挺尸漂浮在海上,而成为放下追击小船的俘获。
  最后,就只剩下其中一只最大的梭形帆浆快船,还夹杂在一片密密麻麻随波荡漾的残骸当中左冲右突的,困兽犹斗试图继续反抗下去;周淮安也没有心思再在对方身上,浪费更多的时间和制造多余的意外损伤了;“车弩和毒火球准备好了么,发出旗语快点送它上路吧。”
  随后,就见那几艘靠得最近的大海舶之上,飞出了拖着浓重烟迹的火球和飞驰如电的成片巨矢,狠狠的击砸在了这艘帆桨快船之上;霎那间在惨叫声中烧成一片的上层建筑,连同水线下被击穿的破口所倾倒出来的人体和杂物,构成了这最后一股海匪终末的一幕。
  突然底舱下有人回报听到了异样的动静,对方居然有人潜入船下来进行那凿船之举,这显然也是对方在绝望之下的最后垂死挣扎了;只是这是用来远航的大海船,在龙骨下有数层肋板包裹而成的船壳,而不是河船那种相对结构轻薄的事物;至少潜在无法借力的水里时,光靠一些刀斧短时间内是没法取得成果的。
  而且,在周淮安这艘海舶还颇为奢侈的用了包铜皮的船底,来防漏防渗兼带隔绝那些附生的藤壶之属;所以这些来自水下的袭击注定是徒劳的努力;当然了,周淮安对此也不是听之任之而毫无对策对策;根据在索马里附近的海域,见过那些国内油轮对付那些简陋海盗的经验;他让人放下小船去往船边张开几张带钩连在一起的大网,而从两边划动着拖过船底,顿时就捞鱼一样的缠裹住十几具挣扎的人体而拖出水面来。
  然后靠拢的各船相继放下小船,而汇聚道周淮安的坐船上,逐一通报起具体的伤亡和损失来。可以说除了一些器械上的消耗之外,人员的损伤缺失微乎其微的。
  因为主要的战斗是站在船舷边上,在手牌的掩护下对着敌船放箭的杀伤模式;所以相比被攒射和火烧得飘满浮尸和碎片的那十几条敌船,最后己方付出的伤亡是以两位数来计算;而且其中还有半数是因为在船上站不稳,而跌倒或是撞倒其他东西才造成的损伤。
  至于那些贼寇所用猎弓、木弩什么的,就根本射不透聚集在甲板上义军士卒穿戴好的甲衣,而只能伤到一些露在外的手臂肩膀什么的;反倒是那些奋力投掷出来的手斧、梭镖、短矛什么的,还有些真正的威胁;只可惜相应的射程未免太近,而绝大多数都落在了舷干下的船壳上了。
  最后才轮到那艘看起来死伤累累而遍体鳞伤的昆仑舶上幸存者的处置;随后就有一小船人被带到了周淮安的坐船上;领头是一名深肤凹目宽袍大缠头的番人,对着卫士环立之下立坐甲板中的周淮安,握胸鞠身道用一种古怪的腔调道:“外番下臣,谢过上国大人的援手了。”
  按照接下来结结巴巴的自我介绍,这名番人却是来自狮子国/僧伽罗(斯里兰卡)的一名当地贵姓,名叫宾加纳,多年前也曾经过入贡东土一次;此番却是代表管领十一城主的家族,载满来自天竺沿岸的宝货特产,前来谋取通商之行,此外还有船上一些沿途上船的一些乘客和商旅之类,就不一而述了。
  只是在对方的随从当中,突然有人突然有些难以置信的惊喜叫了起来。
  “恩公,是恩公么。”
  却是一个小包头的矮胖身影,在身前卫士推搡下拼命的对着周淮安挥手引起注意道。
  “我是山诺啊,就是那个被您救了一命的山诺。”
  “且放他过来问话吧。”
  周淮安点点头道。
  “果真是恩公在上啊……如今却是威风八面的好令人羡煞了。”
  名为山诺的矮胖子,抹着脑门上的汗水道“怕不是一方守臣了吧……竟还记得小人真是五感銘内啊。”
  然后几句简单攀谈,才知道在那次变乱里失去了大部分家当和人手之后,他居然由此想法子找船出海还弄了一个通译的差事。虽然在广州是没法再呆下去了,但总算是在交州开始新的生活和事业了。
  而这艘昆仑舶抵达交州之后,原本已经售卖了部分货物,然后又想向广州而去,但却受到了当地商人和港埠管理的劝阻,声称那里极其危险而专劫杀外藩人等云云;但是作为船主的宾加纳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和想法,在将信将疑之余还是坚持出海了,结果就开门不利的遇上这种事情,差点儿就遭了全船覆灭之灾了了。
  因为在之前的抵抗当中船上的人员伤亡不少,再加上船身和帆缆等处颇多受损而不宜继续远航的缘故,所在在周淮安的建议下,很容易就接受了就近随这义军的船队,转回交州港去修缮和补充一番再出发的建议。
  然后回到昆仑舶上的对方,又紧接着从船舱内搬了几十个藤编的大箱子,撑着划子传送了过来,声称是作为对上国大人及其部属不吝援手的谢礼云云;周淮安也毫不客气的收了下来以安其心。
  “我可以信你么”在此交割期间,周淮安私下里对着山诺道。
  “还请恩公尽管吩咐就是了。”
  他顿然有些惊讶和紧张道。
  “只是我在交州才被聘上船的,只怕是所知不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7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