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8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5/1157

  而在此刻,他的弟弟门下侍郎杨璟,亦步亦趋的紧随身后,向他报告最新的进展和见闻。
  相比还有些许事情可管的杨嗣,杨璟所在的省台部寺监院体系,可谓是大多数都沦为了荣养勋旧元老的清闲之处了。
  “杨可世那儿做的相当不错……”
  “已然数度击退了南蛮子的进兵……”
  “只是虽却其锋,却是未能伤筋动骨其根本的……”
  “在战阵上,但是还折损了几个新加入军中的族亲……”
  “是啊,真是干的不错啊……”
  杨嗣语气复杂的叹息道。
  “戳力为公的楷模啊……”
  “此外,张(德坤)招讨在许州和陈州,亦是有所斩获……”
  杨璟继续道来。
  “只是尚不敢奉诏回洛都面圣述职……”
  “又是一个李司空的故事么……”
  他有些语气嘲讽的隐晦道。
  前朝天宝到乾元年间的名将李光弼,可谓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首要元勋之一,战功甚至犹在另一位郭子仪之上,最终官至右枢密使,拜司空,太子少保,而居于天下武人最顶端的位置。
  只是后来正当那位被称为“女中尧舜”的沈太后,保扶幼君专国数代而权柄喧赫,在她的阳谋手段之下,不但号称“一身开两朝,旋灭数十国”“无地藩主”“代牧宗藩”的权臣梁公,被迫远走域外回乡养老。
  而名将郭子仪更是只能躲在府邸里装病等死,生性强硬的李光弼也没有能够坚持多久,就自请出外经略塞外善后事宜了。
  到了晚年他一直惧为宦官所谗,而终身再也不肯奉诏回京。最终得以病死在九原的任上,年五十七岁。
  不过正因为如此,才有他们这些大内总管的人群,私下帷幄筹谋的空间和余地啊。不为自己了然无望的前程与权势,也要为了子孙身后有所计定的。
  虽然失去了大部分的权柄,但是多年任上培养起来的人脉和渊源,却是那个容易抹除掉的,而且很多冠以军国机要之名的东西,也无法完全绕过他这个兵部尚书。
  比如,对南朝秘密派出的那个使团,虽然只是担负着虚与委蛇拖延时间的一次性任务,但是丝毫不妨碍他籍着杨璟之手,在其中落子和发挥真正的用处。
第853章
风动(八)
  洛都附近的一处新筑未久的子垒当中。
  李处温看着被放回来的儿子李爽,很有些唏嘘感触和又是百味繁杂。
  他自从所领的怀庆军覆灭,而本人依靠装死仅以身免逃回来之后;就在没有当过正任的领兵官了,只能在几个副职和虚衔迁来转去的蹉跎度日。
  现在总算因为洛都因为扩充新军马的需要,而重新把他启用出来独领一部了,据说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是右枢密使的张叔夜,在其中倒是为他说了几句好话,也让他由衷的感激不已。
  只要不要去再度面对那只“满万不可敌”,强撼他们火器坚阵的话;在这乱世之中还有什么比手中掌握的兵权,更人让人感觉安心和可靠的事物呢。虽然他麾下的这部兴定军,才不过在编三四千人,而且过半是新募之卒。
  只是他的目光落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却又变成某种担忧和惊惧。
  他本以为儿子李爽也死在了阵中,但却没想到是被那些淮东军俘获后,做了大半年苦工才被甄别出来,又当做战利品转送给了江宁方面。这一次却是作为带着口信的变相信使,给放了回来。
  儿子还或者固然是好事,但是变成敌国的密使,就不是那么令人愉快的事情了。
  这不由让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冲突,难道要把他交出去来证明自己的忠诚和大义凛然么,但他又在自己心底隐隐抗拒着,只觉得这么做未必能够有预期的好处和结果。
  他虽然是在军中也堪称上下逢源的人物,对上官固然舍得放下身段去逢迎营钻,对需要卖命的部属也努力为他们争取条件,在日常不至于太过苛待,维持了基本六七成员额的战力,也保证了比普遍水准多一线的战斗力和士气。是以他得以中下等将门的出身,一步步的走到现在的位置上,哪怕几经丧师破军的挫折,而依旧以宿将的身份在国朝军中屹立不倒。
  但他同样不是一个意志格外坚定而宁愿一条道走到黑,不惜赌上一切也要为国朝鞠躬尽瘁的死忠之辈。像杨可世那般的一门亲族为国死没数十口的范例,他自然是无法做到的。更何况,他对于这次战事始终有着一种难以名言的担忧和隐惧。
  虽然这一次都畿道保卫战的局面,比起上一次南朝来袭时,看起来不知道好了多少,既没有三路围攻的大军,都畿道内的兵马也更加整好以暇,有更多的坚垒城壁可以从容以待。
  但却在一些细节上,却依旧难掩外强中干,回光返照的味道;作为参与执行的军队中的已远,他可是亲眼看到为了集中物资和人力,无数外道迁移安定下来没多久的人家被强行拆散,充作军役;家家户户最后一点做种的粮食都给搜刮出来,以资军用;无数重新开垦没几年的良田沃野,连同上面的还没来得及收获的作物,都被清野坚壁为名而付之一炬……
  他甚至隐约有所耳闻,这一次为了酬赏和换取那些西军入关参战的武力支持,就连一贯作为洛都朝廷当权者直接控制下基本盘的河东、云中、河北等大后方,也被反复的许诺出去作为保证和安置。
  这几乎是变相杀鸡取卵式透支将来的所有一切,拿来赌这场战事和相应国运了;虽然摄政就任这些年来亦是采取了不少革新汰弊的举措,但是一切都是建立在举国已经被打得残破不堪的老底子上,人心思安而稍稍休养生息的成果而已。
  然而那些负责具体执行的人,显然是不会告诉现任的摄政,这些无关紧要的琐事和细节了。而其他有所知情的人也不会刻意触碰这个禁区,至于些许同情良心和斗升小民的生死什么的,有这场迫在眉睫的举国大战更加要紧么。
  而且他更担心的是根据前方的灵犀消息,南朝的军队当中已经出现了批量成建制的火器部队,而且不再是前次北伐中那种诸多大型器械,相对笨重迟缓的神机军那种作战模式,而是众多持有火铳的密集列阵推进,并且辅以沉重的阔口炮来攻坚破垒;
  南军每每攻克一处,就马上安排相应铳军驻守其中,作战战局的支撑点;虽然火铳在野战当中以善守不善攻著称,但是一旦有了坚垒和工事的屏护,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因此南军的攻势虽然进展缓慢,步步推进之下却是让官军反攻夺还的努力,变得愈加困难而艰巨起来。
  他自有内部消息称,本朝大将兼他的故交杨可世刚刚取得一场反击的大捷,最后就是在他们面前受挫而未尽全功的。
  虽然他是个功利主义者,但不觉的在这个时候把自己儿子交出去,能够得到什么期望的东西。是口头的答谢和名誉上的嘉奖,或者是将他们派往前线唯一更多的重任?……
  “好吧……”
  李处温还是放下心中的举借和徘徊,对着李爽道。
  “姑且说来,他们寓意何为……”
  “现今,已不是他们寓意何为……”
  李爽有些拘束和谨慎道。
  “而是我等将何去何从了……”
  “这亦是杨侍郎和饶大夫的所托之言……”
  李处温的眼眸不禁微微缩了一下,就连朝臣之中都已经有人站出来了么,着看起来这洛都城中躲在幕后推动的能量也不在少数啊。
  只是。自从当年出了水门都指挥陈贤元,临阵开城投敌的事件之后;大元帅府就加强对麾下军将所部的监控和防备;因此这些年下来军中屡有阴事不密或是私有怨望者,泄露出去被夺职论罪,乃是捕风捉影的拷打讯问中丢了性命的亦是大有人在的。
  而李处温手下这只人马当中,真正可以信赖的人手也不过是,族弟李处能为首的部曲家将数百人,在那些新补进来的大部分人马当中,却还不知道有多少是来自上头安插的眼线呢。
  他还不想这么随随便便的将自己的身家前程搭进去呢。
  “阿爷明鉴……”
  李爽再度开口道。
  “维今对方亦有上中下三选之道……”
  李处温眉头挑了挑却是忍下了打断的欲望,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来。
  “上上之选,乃是阿爷出防镇要之时……及时反正以为前驱。”
  “则以首献之功,最少封公拜候,以节度使优容之而于海外世代食邑……”
  说到这里李爽顿了顿,看了眼面无表情的李处温又道。
  “中流之选,则是两军对阵之时,阿爷能够及时呼应旗号而当先率部抽身而走……”
  “这样避免了对阵交兵之恶。则有襄助之功可为世爵,授观察、经略之实要……”
  “那下选又是什么呢……”
  李处温终于开口道。
  “下选便是……”
  李爽犹豫了一下,才继续道。
  “只需阿爷自避兵锋而伺机向北……”
  “夺下河阳桥而入河北或是河东自据一地……”
  “则彼辈以阿爷所据有的多寡,事后追认相应的职级和名分……”
  李处温深深吸了一口气,对他来说这上中下三选的意义和价值,却正好是倒过头来,为他量身打量的一般;然后,又只觉得似乎有些认不出这个曾经并肩上阵,厮杀掩护在身前的儿子来了。
  “那你呢……”
  他有些意味深长的看着李爽道。
  “又有什么条件和处置呢……”
  “阿爷果然明鉴……”
  李爽苦笑了一下。
  “孩儿已经私下迎取了广缘候崔氏女,并且有孕在身了……”
  “只待事成之后入主秘书监事……”
  “明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5/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