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7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7/1157

  故而,他们将会是建生军和工程团监管下,负责在辽西一带开山修路的主要献城劳力;如果还能活下来的话,那就可以进入南方沿海平原甚至的屯围和军庄里,充作最底层的奴工;
  用下半生时光的苦役和表现,来慢慢赎回自己的额自由和人身权利,这样说不定有生之年的最后时光,还能过上或长或短正常人水准的生活。
  ……
  海州,郁洲大港。
  站在巨大海船的弦干边上,一名全身罩在素色披风里,却难掩欺霜赛雪的少女,在一众人等的环绕之下,有些茫然的四顾着完全陌生的地界,用细若蚊喃的声音自言自语道。
  “这里就是淮东么……”
  笼罩在淡淡薄雾和烟尘里,纷忙而充满活力的海边港城,几乎没有一个闲着的人,也没有任何流民和乞丐存在迹象。
  每个人的脚步都是行色匆匆的,一刻也不停息的穿流在港城之中,时刻洋溢在空气中的是此起彼伏的劳做号子。
  由踢踏的骡马拉动的成串沉重车厢,带着某种巨大的力量和惯性,从纵横交错的轨道上轰鸣而过。
  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出入港湾的大小船只,像是蛛网一般延伸进海中的驳船地和栈桥,密密匝匝的如林桅杆和横纵如云的帆幅,在海潮之间几乎蜿蜒的看不到边。
  甚至一度让人生出某种错觉,这里其实还是在他所熟悉的广府境内,下关或是花尾等几处最大的码头和港市之一。
  这林林总总的一切,与她沿途过来不经意间的各色所见所闻,几乎完全是颠倒过来的两个世界和见闻了。也是一种全新的感官冲击和震撼了。
  只是在锣鼓开道旗帜招展的仪仗和整齐肃立的卫队当中,却没有能够见到那个熟悉而亲切的身影。
  她隐约小儿女心思的期许,就不免变成了惆怅和失落,坎坷不安又患得患失起来,还参杂着一丝丝的窃喜和雀跃的……
  种种徘徊交错的复杂心情,最终在少女稚嫩而娇媚的面庞上,变成小嘴张了张后吐出“唔”的一声,轻飘飘的叹息来。
  只是些许惆怅和失落很快就变成了,女孩儿某种本能的自我辩解和开脱:他一定是很忙碌的日理万机,才没有办法脱身前来。
  而坎坷不安则是对于自己,能不能帮上对方的某种自信不足;虽然在广府的罗氏大宅里,她很有些努力学习处理和掌握,家中庞大而繁杂的事务;
  但是哪怕在母亲的教导和帮助下,他还是没有颇为沮丧的发现,自己还是没办法和那位,公认天资卓异而富有才情的宇文小主母,所相提并论的。
  因此,当她被家里一致表决通过,作为家里的代表前来淮东探亲的时候,她却在担心自己能否做好,又担忧是否会因此影响了那个男人的风评和名声。
  而且在她出来的时候,他的母亲多年前的宿疾又再犯了,而不得不放下手中操持的一切,到外海充满温暖阳光和海风的对方去修养上好一阵子。
  这不由有加剧了她的担忧和牵挂,正所谓是父母卧病不远游;但是出于某种责任感和对于如今身份使命的认同,才在前呼后拥的保护下,这辈子第一次踏上了这个漫漫的北上路途。
  当然了,暗中能够让她微微窃喜的是,自然是终于有机会和那个仰慕的人,名正言顺的独处在一起,那将会是令人羞涩又期待的时光和回忆吧,想到这里小脸儿不由微微的烫红起来。
  要知道,她还很小就做这个一个梦,梦想有人能够将她和他的母亲,从哪些讨厌的烦扰和困惑当中解脱出来的,而且这人一定是个威风凛凛的大英雄;就像是传说中的圣祖梁公那般的年轻有为。
  又像是她看过并且寄予无数浮想联翩的,中外传说英雄志异和著名历史典故中的人物一般。
  拥有大都督,大将军一般的远大前程,不世的才华和功绩,然后就如同神兵天降一般的出现在她们的面前,一次次将她们从一切阴霭和恐惧当中拯救出来。
  只可惜自己实在是太过害羞和胆怯了,差点儿就彻底错过了。
  “你要加油啊,湄湄……”
  她如此握紧小拳,暗自对着自己鼓励和打气道。
  “抓住机会……”
  “小夫人安好……”
  这时候,早已等候多时的亲兵团都尉和虞侯长,联袂迎了上来,对着少女躬身行礼道。
  “大帅月前就领兵在外,而征战至今未归……”
  “是为不能亲自相接……而另属下人等代行其劳……”
  “因此,不好大张旗鼓而稍简其事……”
  “还请小夫人见谅则个……”
  “如今一应车马和听唤人手,都已经备好多时了……”
  “若有什么不便和要求,尽管吩咐我等……”
  “务必使得贵人满意才是……”
  虽然口头说是稍简其事,但实际上在护卫力量上却是出动了,亲直营的两个团和一整只马队来开道;
  光是供沿途使用的,十几辆各式功能的马车及其配属人员,从具体的排场上说,比主帅日常出行巡游地方的规模,还要大上一些的。
  虽然说这还和那位镇帅,平时严格控制出行的细节和规模,坚决避免扰民的作风有关,但对另外一些有心人来说,也可见其重视和宠爱的程度了。
第786章
萌动(十一)
  虽然又除了更多的意外状况和收获,但我还是决定班师了。
  在此之前还要处理掉一个手尾。因为,来自北地联合的使者,也终于出现在我的面前。
  当然了说是北地联合,其实就是一个自己玩自己的松散联盟,并没有详细的章程和盟约,也没有像罗氏或是薛氏那般,太过强大的核心和主导势力。
  当初以不愿意继续响应和参与,薛氏和罗氏这两大势力,旷日持久的世代征战为由,逐步从这两家掌控的局面下脱离出来,自成一个松散自保的联合体。
  而薛氏和罗氏两大势力的仇怨,也让他们各自无法放下手中的对峙,转而用全力去对付这个新生事物,结果就让这个临时性的奇葩产物,变成长期存留下来的既成事实。
  而对面薛罗两大世族的纷争,他们的态度和立场也是不尽相同的;自有长期置身事外而作壁上观的诸侯,也有各自藕断丝连暗通曲款,而通过在这两大势力之间加码投注,而谋取相应好处的藩家。
  而在平时也是分成好几个地域性的派系,相互侵轧和争夺资源,只有在受到外部压力的时候,才会暂时放下分歧和纷争,做出一致对外的态度来。
  相较于早年孤立于中原的纷乱,而在边角一隅长期做壁上观的安东诸侯,某种意义上的缩水版。
  而根据罗氏方面得到的情况通报,目前的北方联合,其实也没有足够的力量,聚合起来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对外攻略。
  理由很简单,之前在来自北朝的劝诱之下,北地联合中大概有二三十家诸侯,宣誓出兵讨伐相对空虚的塞外草原,掳回的牛羊人口无算,而至今还没有归还的迹象呢。
  这也是当初藩主罗湛基,不惜力排众议与宿敌薛氏妥协和联姻,打算全力解决这些墙头草的重要缘故之一。
  只是阴差阳错的变成现今的局面,老对手薛氏固然不存在了,但是罗氏却也没有更多力量,进行对外征拓,甚至还因为本家的内乱和纷争,导致力量严重的分裂。
  正所谓是时势使然,真是令人磋叹啊。
  因此,这次前来的信使,也只是这个松散的北地联盟中,代表西南耀州一带,以褚氏为首的九家诸侯势力而已。
  不过,到了他们这个层面的身份,就不值得我亲自一见了。
  我直接打发薛徽言去负责相应的交涉,我只要根据反馈回来的消息,有所取舍的做出决定就好。
  这一回对方开出了,除了直接割地以外,诸多赔款和补偿性的条件。
  一方面是乞求我军,能够停止在耀州境内的惩罚性作战,因为据说由此造成的流亡人潮,已经扩散影响到邻近的其他数个州,造成了地方上的动荡不安。
  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能够按照以往诸侯相争的惯例,以相应身份地位的代价,赎回那些被俘的高层和家族成员。
  要知道这一次被俘的人员中,足足有三位现任的藩主,以及数倍于此的家族重要成员,家臣部属等等,虽然大都是中下等的诸侯之家;
  但正所谓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道理,他们还是愿意拿出足够的代价来,保住自己的权势和性命。尤其是这被俘的三家藩主。
  大多数诸侯之家内部也不见得都是一团和气的,在藩主陷敌而无法履行职责的情况下,同样有可能内部权利和家世传承,由此转移的变故。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这场交涉停战的成功与否,他们可比我还要着急的多。
  毕竟,财帛物资什么的交割出去之后固然令人肉痛,但只要地盘和人口还在,就能慢慢的收刮积攒回来;
  可一旦他们被视作死人,而另行推出当家人的话,那失去的不单是名位和权势,妻妾儿女都要寄人篱下,或是便宜别人了。
  而这次是由各家代表凑在一起组团前来的,不过这也给了我方某种操作的空间和机会。
  我直接指示薛徽言,坚决不接受团体谈判,而只能单独一家一家的分开来谈条件。
  这样,就算他们有什么共同进退的口头约定,但是在各家的诉求和条件都有一所差别的情况下,很容易我从中一步步的加码和摸清对方的底限。
  就算是在某种需要坚持的底线上,只要有一家出现了动摇和妥协,就可以以次为突破口和要挟的凭据,将其他人拉到更低的心理底限和层面上去。
  只是我对他们提出的大多数条款并不感兴趣。
  毕竟,如今经过在安东的一路征战下来,普通的钱帛财货什么的对我来说,已经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而他们能够甲械兵器还没有我缴获的好;未加工过的玉石、宝石、金沙等特色矿产什么的运回去性价比也不够高;至于他们所能够提供的年轻女子,那只有几百号人而已。
  因此最后所有的条件,归结在了一个大宗项目上,就是用当地所产或是掳获至山外草原的畜马,特别是各种驮马和战马最优先,来作为停战的赔款和相应人等的赎身之资。
  而不足和差额的部分,我才不管他们用什么手段和渠道,偷也好抢也罢,想办法批量购买,还是发动战事去勒索、夺占。
  只要各家分摊下来,能够达到我想要的数量和平均水准就行。
  这样一方面可以补充我的部队,随军代步和后勤运力的需求;另一方面调减淘汰下来的畜群,也可以充实到南方的屯垦开发工作中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7/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