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7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9/1157

  还有一个驻地当中,亦有人如此高呼道。
  “我辈我又河须再苦苦缩衣节食,竭力供养和维持罗氏呢……”
  “本家的藩下领有,应该有更好的前程和将来……”
  “为后世子孙计……”
  又有驻地中,某人如此鼓动到。
  “一了百了,永绝后患……”
  “此事不乘势而起,更待何时……”
  当夜,驻留在东山城中的各家诸侯大乱不止,争相攻杀之而虽然罗氏弹压而不能制,亦天明之日,已是大都散尽而各自出走。
第774章
忧乱(九)
  沥沥滴滴的稀疏雨雾,冲不散焦臭与血腥味。
  重新被打成一片废墟,而烟火袅袅的东山城外。罗氏驻留的营地里,却是一片的愁云惨淡和紧张忧乱的气氛。
  虽然这场突如其来,不知情由,也不知道如何引发的变乱,除了现在城中的信任东山城主罗仓年,及其下属数百人,以及若干军民百姓之外;罗氏本阵的势力,可以说是大致无损。
  但是因为归家在即,自上而下弥漫的懈怠和轻疏,失去对局面的掌控后,而导致事态的彻底败坏,由此丢掉的权威和人望,却是难以用损失来计量的。
  作为新城之盟支柱的六家诸侯,几乎不同程度的遭到了袭击,并被卷入乱战当中,至少有三家的驻地被攻破而崩溃;另有两家也是损失不小,家族的领头人一死一重伤,还有一家干脆不告而走,连夜出奔了。
  而在此期间,他们甚至没有主动向罗氏这里求援过……
  甚至在罗氏本阵中,还有真真假假传闻和谣言说,这其实是本家挑起纷争而借刀杀人,削弱各家诸侯势力的伎俩。
  因此,最后就连那些罗氏的附庸,也不可避免的居然只剩下六七家小诸侯,因为靠的邻近,才被罗藩给强行约束住。
  是以,汇聚在东山城附近的六七万大军,转眼之间就少了一半以上,更糟糕的是这些溃散或是出奔的诸侯势力们,都还在罗氏的领地上。
  相互之间也少不得纪念的仇怨与嫌隙,只是被罗氏用大一名分,共同的礼遇和一致的目标给强行统合起来,现在失去了约束之后,还不知道会发生怎么样的事情,又会如何的肆虐地方。
  这对原本就在这场阴差阳错的战事中,消耗了极大的资源和人力,还需要花费大气力,来在新占据地区休养生息,生聚实力的罗藩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光是事后肃清那些溃散在罗氏领地内的散兵游勇,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不管这场阴谋是谁人挑起来的,都无疑是打在高奏凯歌的罗氏软肋之上。
  藩主罗湛基更是在听取汇报的当场,难以自言的吐了口血,辛辛苦苦一贯以来的努力和筹划,居然就这么泡汤了大半。
  没有了这些预期新城之盟的诸侯们,他好容易积蓄起来的大势和名分,就不免要严重缩水了。
  但至少他还是罗氏的藩主,还是带领罗藩实现了历代先人孜孜以求的宿怨,覆灭了宿敌薛氏的当代罗氏藩主罗湛基。坐拥本家三万大军的唯一统帅。
  “召回罗允孝所部……”
  “联系淮东军……”
  这是他在撑着不让自己在部众面前倒下之前,用尽全身气力和正常语调,所交代的最后两句话。
  这时候,在藩主不能出面视事的情况下,罗氏大军内部,因为当初高层损失过半,而大量简拔新进,导致的缺乏权威和无法服众的问题和矛盾,就一下子爆发出来了。
  ……
  辽西,盘州。
  我正在烟尘滚滚的沿海平原上,查看组建未久的骑兵团队与新编三营步队的合成训练。
  不愧是常年作战的藩家子弟老底子,短时之内这只骑兵队已经有了最基本的架构和战斗力了。
  因为,他们本身就多少有骑马作战的底子和经验,因此,剩下的主要就是步调协同和战场组织的训练。
  虽然期间也闹出不少事情来,比如相互之间打架斗殴什么的,还有人受不了严格的军纪约束,而想要“我轻轻地来偷偷的走,不带走一片云彩”式的试图跑掉什么的;
  但都被淮东军已经成型的强大暴力机器,毫不犹豫给从内部严厉的镇压下去;试图做逃兵的人也被松山堡一线的部队拦截,重新捉住而变成营墙上示众的人体标本。
  但是更多的人还是初步习惯了,这种严格残酷的要求和标准之下,在优厚的薪饷和待遇的激励下,拼命驱使和压榨自身和坐骑的潜力,熟悉新战术和集群协同的日常。
  故而,用来对阵北朝的骑兵,或许还有些差距;但是用作小股的游哨和前哨战,以及对于步军的集团冲阵,已经是没有太大问题了。
  只可惜,这种乘机瞧别人家墙角的好事,不可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然我倒愿意在这辽西再多呆一段时间。
  虽然天气渐热,但是显然这里比水系繁多,而有些潮湿的淮东,在夏季里要凉爽的多很适合作为度暑的地方。
  但不管怎么说,我离开自己基本盘跑来刷安东副本,一转眼也有好几个月了;虽然淮东各项事业,都已经走入正轨,但身为主帅大半年老不在任上,也不是个事儿。
  而且这些安东骑兵,也必须打散分开与淮东现有的骑兵参杂使用,不然单独让他们成军一部,很容易就抱团出新的小山头来。
  所以,这些新募的骑兵也要一起带回到淮东体系内去,这样内有淮东大环境的熔炉,外有经过郓州——宋州前线的磨合和锻炼,就可以派上不少用场的。
  至于平卢道方面的事情,我已经派人联系了那位潜在的盟友,据河北道大半自立的张邦昌,相信他自由处断和动作。
  虽然他在军略上也就是那么回事,但在运用手段和权谋捡便宜占好处的方面上,却是不落人后的。这样,原本就是实力大损的平卢道方面,至少可以消停上更长的时间。
  只是他新近果断干了一件事情,把黄河对岸的隶州全境,以及沧州沿海都让了出来,作为淮东方面的自由活动区域。
  然后作为回应和后续的安排,淮东方面由第二兵马使张立铮,亲自带队在沧州的盐山县登陆,以四营兵力突袭了那只占据清池城,打着故刑州军旗号的武装所在地。
  结果令人意外的是,在短暂的数度接触之后,这些地方武装几乎是望风而走,不敢一战,最终在清池城内,居然成功逼降和吞并了这只足有上万人的地方武装。
  里面居然还真的有不少,乃是当初我们转战河北时,用留下的甲械武装起来的所谓“刑州军”旧属。
  这样下来,关于这只降服力量的何去何从,淮东方面又面临了多个选择:
  最后,我综合了多种建议之后初步有所决定。将这只颇有渊源的刑州军,就地解除武装打散,人口全部带回到实在太过浪费了这个地缘势力;还不如继续扶持下去,以便在河北道变相拥有了一块新的飞地,和随时可以介入的要点。
  这样,只要适当的援助再加以就地编遣,尽量裁汰老弱而以淮东的士官老卒充斥其间,就可以继续以较小的代价维持下去。而且,当地虽然土地贫瘠所产不丰,但却是最传统的长芦盐场的所在。就算不能用于开发,也可以断绝了敌方势力,获得当地盐务之利的机会。
  只是其中两个领头人的名字,让我很有些恍然相识;因为一个叫吴用,一个叫呼延灼,据说对于占据河北方面的张邦昌,很有些苦大仇深的意味。也是拒不接受招安的死硬派,这才得以便宜了我的淮东军。
  我想到这里的时候,突然发现远处一骑绝尘而来。
  “开义城急报……”
  我很有些无语的看着面前的急报。这可谓是无巧不成双了。
  我这都准备打包启行回淮东了,这就给我闹出事情来了。
  明明看起来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的情况下,安东大罗氏那里又出意外了。
第775章
忧乱(十)
  重新整队出发,只花了半天时间,因为大部分起行的工作,都已经准备完成了,只是在大方向上发生了变化。
  当然了,就是预期抵达海港的船队,少不得要空跑一趟了。
  不过也算不上是空跑,只是提前把当地搜刮的物资财货给提前载回去,然后再输送一批新的人手和粮草过来而已。
  这一次随我出发北上,除了我的本阵五千之外,还加上刚扩编到三千人马的松山镇镇兵四营,安东兵为主的防戍营一营,足足有九千人马。
  剩下的两个新编主战营,两个暂编防戍营,外加新编成的若干马队,则继续留守地方,一方面搜括那些逃进山里或是藏匿起来的人口,另一方面则是监控营州方面的动向。
  大队人马沿着靠近海岸的大路,仅用了一天时间,很快就抵达了辽西郡境内,然后就发现那些城邑、堡寨,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少许人在驻守。
  而这些本该在当地堵截和围剿,那些逃入医巫闾山薛氏残党的,各只部队和旗号都不见了。
  而作为当地治所的开义城内,也是人气萧疏而守军无几。
  然后进入开义城,见到了留守的辽西别驾金富试我才知道,据说在两天前包括广乐军镇防使、辽西长史罗允孝,辽西司马罗襄贤在内一干将领,就已经提前带着大部人马匆匆出发,向东山城奔走去了。
  因此,我只要沿着他们所留下的痕迹,继续前进下去只是才走出二十多里之后,大队行军的痕迹就变得有些松散和凌乱起来。
  然后在一处山坡上,第一次出现了小规模战斗的痕迹;然后各种冲突和战斗的痕迹,就变得越来越频繁,行进的痕迹也变得越来越凌乱。
  甚至开始出现各种被遗弃的车架和物品,已经尚未来得及打扫和掩埋的战斗现场,我们也由此发现了交战双方的身份,居然都是联军当中的成员之一。
  这就不免让人有些警惕和悚然起来。
  而探马在一座破破烂烂的城寨里,找到横七竖八被斩首的尸体,和插在墙上的首级,都似乎在预示着什么……
  似乎是罗允孝的人马在这里受到了阻挠和抵抗,然后以泄愤式的大屠杀作为收场。事情好像在变得越发糟糕了起来。
  然而我还是没有能够赶上罗允孝的尾巴,随着斥候的告警,我就见到了更大规模的战场,至少好几方的旗帜卷在一起的乱战。
  见到我方作为前哨的马队之后,甚至还有人昏头昏脑的主动迎战上来,试图抢占制高点而用弓弩进行截击,结果被刘厚率领的猎骑兵,迎面一阵排射压制加后续冲锋给击溃当场。
  紧随其后我的大队人马出现之后,就用中线冲击和两翼包抄压制,彻底将尚在交战的各方,给强行击破压制而彻底缴械了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9/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