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6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0/1157

  随着他的令下,一支身穿厚实皮胄,手持钉锤大棒等重器的人马,几乎大步飞奔似得,在雪尘纷扬当中杀入了右翼之中。
  “全力支援右翼的突破……”
  然后片刻之后,甄藩的人马已经在右翼,抢先一部与那些敌阵,厮杀在一起了。这时,却又一个声音,在他身边提醒道。
  “藩主,正面已经撑不住了……”
  “第二阵,第三阵的弓手队,都已经覆灭了……”
  他这才注意到,在对射距离之中,第二阵、第三阵的那些弓手队列,已经残缺掉了老大一块,剩下的人也在犹豫和动摇之间。本能后退收缩队形,却又依旧被追上来的弹丸,给纷纷击杀倒地。
  “让弓手队返身发起冲锋……”
  “什么……”
  左右有人用难以置信的声音到。
  “这是他们的命,也是最后的用处。”
  甄然咬牙切齿的道。
  “为本阵整齐争取机会的最后一点用处……”
  “稳住本阵,拿下右翼再说……”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多久,就见到右翼再次出现了变化,厮杀的两军人马再次脱离开了近身的接触。
  而负责强攻突破的人马,也在某种连绵不绝的爆炸和火光之中,死伤累累的从右翼败退回来,紧追其后的成片是挺举起来的,装在长管上的尖刺反光。
  只要败退的本军中有人一停下脚步,就会被数只尖刺,从各个方向通禁身体,戳杀践踏在地上;而任何试图返身,聚集起来对抗的群体,也很快被对方投掷出来的火光和爆裂声,给炸开驱散,只能狼狈不堪一路不停脚的败退不止。
  这不由让甄然变了颜色,这就是对方的底气和王牌么。他不得不决定从后阵待机的人马中,抽掉出更多的弓手,向着右翼尾衔追杀的结合部,不分敌我的漫射过去。
  在一片满插箭羽的惨叫声中,这才稍稍的阻却了右翼的颓势。
  “步拔队和赶山营呢……”
  然而过了好一会,甄然却没有等到更多来自后队的战兵。
  “为什么还没有到位……”
  然后,他才隐约注意到自己本阵的后方,背靠万顷江的方向,出现了明显的骚乱和扰动。
  “出什么事情了……”
  “是富津麾下的当地兵马,反乱了……”
  片刻之后一名浑身血迹和汗水的。
  “那些东江义从,袭击了我们的辎重……”
  “后队留守的儿郎,正在拼力阻挡呢……”
  “该死……”
  霎那间甄然只觉得怒极冲心,骤然一阵晕头转向的,差点就没被左右眼疾手快的搀扶住,而给跌落下马背来。
  而他的第一反应,这一切难道是为了专门诱他深入的陷阱。
第686章
落尽(一)
  万顷江畔,看起来一片混沌的混战中,此起彼伏的负隅顽抗还在继续着。
  “杀……”
  “猎。猎……猎。”
  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中,那些来自外道的藩军不断地被击溃,又被驱赶和挤压的退缩在江边上。
  手持长矛的战兵掩护着装填击发的铳兵,与一波又一波垂死反抗的残敌撞在一起。不时有人被斜向下举的勾矛刺中大腿和脚踝,或是反拖着钩倒,又不时有人被抵近发射的火铳穿透身体而击杀当场。
  在成排尖锐的矛尖逼迫下,虽然不断有人拨打砍劈着,挤进矛杆丛烈想近身做些什么,然后就毫无闪避的被间隙里伸出的铳刺,给像个破口袋一般的刺倒在地。
  也有少数战兵放开卡住或是折断的长矛,而抽出细长的刺剑或是直刃的狭刀,灵活的跳起来或是穿插过疹团的缝隙,刺杀在敌人的胸腹和肩颈上。
  因此,这些已经被分割开来的敌人,再怎么努力的困兽犹斗,也改变不了他们,被有次序和节奏的驱赶在一起,一边倒屠戮的命运。
  很快殷红的血水从堆叠的尸体下流淌出来,又迅速冻成一条条暗红的冰渍,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朵朵绽开的死亡之花。
  而在战场的后方。
  一处用数架雪橇,在雪地上围起来的避风休息点中,已经围着硕大的铁皮桶子和上头的铁锅,座满了十数个搓手跺脚的身影。
  “真是畅快……”
  大战之后,在没有比和一群曾经比肩浴血的同袍,勾肩搭背的坐在一起围炉大快朵颐,更能够让人忘却伤痛和疲累,慢慢品味还活着的充实感,更加有效的手段了。
  “这是最新配备的四号口粮了。”
  作为技术兵种的专利和优待,周老倌几乎是献宝一般的,拿出一包墨绿纸袋装的军用口粮来。
  “俺也没有尝过几次,权作与诸位共赏了……”
  当他剥开最大的一块主体包装之后,露出来的某种香甜气息,顿时让这些人精神一振。
  “居然是炒米糕……”
  有人发出了惊叹声。
  然后众人各自在身上搜罗一番,有人找出半截硬邦邦的腊肠,刀削城薄片;还有人则拿出了,一大片咸的发苦的老陈皮,一截茱萸干什么的;
  还有的,则是一把梅子干,少许粗茶粉或是炒焦碾碎的青麦糊糊;若干块海苔或是鱼松味的压缩口粮,和可以用来泡水的酱干,甚至还有半罐盐渍蜜饯,发黑的酱瓜条子,咸腌的肥膘、大罐装的代肉和卤杂碎。
  都一古脑儿的加了进去,名为部队炖锅的特色食物和暗黑料理,自此完成了。
  因为每次添加的成分和比例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味道上也同样不尽相同,而充满了某种让人惊喜和“感动”的意外。
  因此,一群人围着黑黝黝的大铁锅子,露出某种期许和盼望的表情来。
  随后,周老倌给每人捞了一碗杂烩羹汤出来,然后用扳成小块的炒米糕,浸润在热乎乎的汤汁中。待到吸饱了汤味也变得软乎乎,才放进口中。
  顿时,从绵软到酥脆的咸甜口感,让他们纷纷露出了某种惬意和享受的表情来。只可惜数量太少,专门配给炮组的份额,经过他们转手两圈,也就在意犹未尽的表情中,消失的干干净净。
  然后又有人,把最常见的二号口粮和配给专属战兵队的三号口粮,也从背囊里拿了出来,四下散发开来,这才算吃了个七八分饱。
  当然,为了防止下一步可能追加的战斗任务,他们也不可能吃的太饱的,只是把喝光汤的锅底沉淀,也用磨光的铁制汤匙捞刮个干净。
  这一顿战地餐,也代表着现如今淮东军的后勤准备与物资丰富程度。
  从最初掺麸的杂粮炒面和饼干条子为主的一号口粮,到如今炒米糕为主的四号,军中后勤体系和相应的生产配给,已经经过了多次的工艺配方改良和增产化。
  而每一代产品,又经过了细化的改良和分类,而考虑到供给骑兵和步卒的不同成分,乃至水营和炮队的配方诧异,以满足不同季节和环境下的,战地贮存与体能补充的现实需要性。
  因此,别看这一块沉甸甸而灰不溜秋的炒米糕,乃是吸取了闽地山民的独门技艺,加入了不少的粗糖和棕油,给炒制出来的高热量食品。其中甚至还添加了肉松和干菜碎末,在冰天雪地之下,吃起来可谓是顶事又耐饿。
  因此只要有相对密闭的容器,就能放上大半年不发潮不泛酥,当然了就算发潮发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旧可以继续食用,只是口感和外观,格外感人而已。
  只是,偶然一想起连生产批次和统一编号,都没有的初代压缩口粮,他们不由露出某种不堪回首的表情来。大多数人虽然曾经用这个东西,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因为,那是用不明的块茎淀粉,加上充足的粗盐,做出来死硬死硬的玩意儿,因为稍微放得久一些,就像石头一样能当鼓槌敲。用尽力气也只能用牙齿刮下一小快,含在嘴里喝着唾沫慢慢的咀嚼,才能给吞下去,又被按照大小规格,戏称为磨牙棒和砌墙砖。
  也只有空暇的时候,用水慢慢的泡开才能食用。然后军中的火厨在用泡开的烂糊糊,做成各种勉强可以下口的贴饼,或是加入便携腊味和酱菜,多花点火候做成糊糊羹,这种有些让人挠头的玩意儿,才能变成想要一点的军中吃食。
  尽管这种被成为初代粮砖的玩意儿,在军中已经逐渐被淘汰,但是在后方的生产量,却反而有增无减,一直在不断扩大当中。
  理由无他,这东西实在太耐放了,而且加工工艺简单,最适合大批量生产,原料也不挑,只要是有淀粉的东西都可以参杂进去。
  这就极大压缩了生产原料的成本,也解决了相当部分容易变质的农产品贮藏问题。
  因此,在日常被当作过期仓储,腾换贮存空间的处理手段,而大量积攒下来之后。在需要的时候,从库房里整箱整包的搜罗出来,充作赈济流民的口粮糊糊,却是出乎意料的好用。
  因此,这玩意儿在淮东内外,又被称为救命口粮,不但在留民滞留检疫的营地里,一度被当作某种取代货币的流通物来使用,甚至还通过某些渠道大量流出淮东境内,而赚取相应的厚利。
  ……
  与此同时。
  我刚刚表扬和褒奖了,身为左翼统管的吴玠,在麾下一只藩军擅自出击之后,果断将计就计的随机应变和临阵判断。
  他直接让一只最亲熟老练的藩军,做出临阵脱逃的姿态,吸引和牵动了敌军全力主攻左翼,然后再绕个小圈翻身杀回来。
  是以,以守代攻牵制纠缠住足够的敌人,而为集中了所有火炮和快枪的中心战线正面突破,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优势。
  他这份因时就事的眼界和判断力,显然并没有因为长期的蛰伏和隐藏身份的转变,而有所消减和折扣,正可谓是居于首要之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0/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