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5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7/1157

  至于另一个局外人女官阿紫,则是笑眯眯的做着记录,仿若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的一般。
  虽然是深秋,但是广府依旧笼罩在温热多雨的天气下,因此,大多数人还是穿的都比较清凉通透。
  我这才发现,家里几只女孩儿的长成情况,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在上头了。
  就连谜样生物的助手阿紫,看起来一袭窄袖轻丝云绣茜色的裙衫下,也是似乎不显山不露水的已然初具峥嵘了。
  而修缮扩建过的院落里,除了原有月姐之类的仆役外,还多了一些亦步亦趋的稚气身影,以及时不时荡漾在回廊里的童音。
  却是我上次从前线劫夺了,打着公室家将旗号的人贩子后,直接送回家里来的那几车女童,就这么白白放置着也不是办法。
  于是在苏苏自告奋勇的建议下,就将她们现成组织起来管教一番,在日常中学习如何照顾自己和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其实是变相当作府上的家生子之类的来培养了。
  看着这些童声稚气的小女仆,突然发现这个决定也没有那么糟糕嘛。毕竟,我家也没有平白做善事的理由。
  虽然在道德层面上,有乘人之危或是捡了便宜之嫌,但是对于这个时代背景下,毫无自主和自保能力的她们来说,似乎也就是能获得的最好结果了。
  这场茶会上,主要介绍和讨论的是,本家核心三大产业的天工号、蓝蓝路坊、八云社的最新发展近况。
  天工号的正常业务,这些年虽然没有大的变化,甚至还有所拓展了范畴。但是在内部的绝大多数高端产能和匠师技工,都已经被转移到了火铳身管、枪机等关键配件上去。
  截止到现在,这个部门可以说已经是高度掏空,而大多转移到了北边、或是外海的岛上。相应的研发部门,在广府这里也只剩下个,由学徒新手凑数的空壳子在掩人耳目。
  而八云社现在已经是本家直属,规模最大火药和相关衍生产品的生产部门,对外也只剩下一些烟花爆竹的日常业务,在撑着基本的门面。
  中主要的生产部门,则被转移到了海陆往来方便的狱门岛上。这样从外海各地走私来的物料,直接可以上岛加工,而不虞再到广府之内转手几道。
  同时相应的火器试验场,也设在岛上,这样不用担心因为日常操作和实验,甚至是意外和事故,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和骚扰。
  然后才是食品加工兼营零售业的蓝路坊,现在已经是广府第四大的军用口粮供应商,拥有包括压缩干粮、泡面、炒面、干鲜制品、禽畜鱼鲜果蔬罐头、马料在内的二三十个品种,同时接受来自水师都督府、海兵队、东南行司、两学等若干个强力部门的订单,同时也为我军前的部队提供各种军需品。
  这也是本家日常雇员最多,劳力最密集的部门。在十二个时辰的全天候开工之下,日常直接控制各管理着五六千号人的劳作生产,并且间接影响数倍于此的,下游产业和外围人员的日常生计。
  而在正常门市营业部,下辖分营连锁的各种食肆和店铺,在畿内就达到了五十七家,此外,还有以婆罗洲会馆为背景,分销进货的众多商家和私人铺子。
  因此,这也是唯一没有被大规模转移的部门,就连附属的研发部门和市场调查、物流配送的人手,也留在了广府本地。
  现在,再加上已成规模的南北海贸,和原有婆罗洲、广府、夷州之间的大三角航线,应该是四大支柱产业了。不过,这个部门没有太过明显的重点和要害,因此得以继续保持现状。
  平时在地以婆罗洲会馆为招牌,出海以夷州-婆罗洲船团为主力,其实目前的航路业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大三角的范畴,而延伸到了安南道西南端的天南,安远各地,吕宋、沙捞越等外海各洲。
  但是因为大量资源,被优先输送给了北方地盘的维持和建设,因此,除了往来都不落空,而能够继续保持丈长盈利的海贸之外,传统的三大部门,都还处于某种账目上盈利,而私下亏损颇大的情况。
  因此,用来补贴这些良性亏损,关键的大项收入,就是我弄回来的那些金石古玩珍宝奇物的变价转卖。
  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广府的上流社会中,卖的最好的不是那些珍宝古玩,而是我长期积压在手里的书画字帖。
  不过,这显然是我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当中。
  南朝素来以富甲海内著称,因此各种奇珍异宝可谓是屡见不鲜。当年就算是入贡给长安的珍宝,也是由总览南海藩务的南海都督府上下,先行挑选过之后剩下。
  然后再经长安的京畿梁氏一门择选之后,才送入宫内省的内库使。因此,除了一些御制式样的工艺品,或是被史上帝王将相等名人把玩过,而有所留下典故的物件之外,其他的珍宝玩物,反而在南边不怎么稀奇了。
  但是相应的,国朝大部分地区开化的历史和时间,都还不算长,因此,在国朝民间很有些崇慕前朝的人文鼎盛,而疯狂追捧一切与梁公有关的一应事物。
  比如我送回来的那幅颜真卿的《告侄贴》,因为这个历史时空上的颜真卿,乃是梁公格外推崇和较好的一代名臣,数朝元老,外加政治盟助。
  因此名人加上历史渊源的加成,通过黑市拍卖之后最终作价达到了六十万缗,本家可以拿到手至少四十三万缗。据说幕后的买家,就是当代的颜氏后人。
  还有前朝泰兴年间,人称“张颠素狂”怀素僧的狂草:《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四十二章经》《藏真帖》《七帖》《北亭草笔》等大小十一样,最少的卖到了十一万缗,最多的卖到二十九万缗。
  可谓是这一季之内,最大一笔进益了,以至于分别负责代理拍卖的几家金石古玩斋号,都一时间拿不出那么多,支应周转的宝钱来,而不得不代替买家交涉,希望用另外一些具有潜力的物业来折抵了去。
  又如时间更早的“草圣”张旭《肚痛帖》,因为其人做过雍国公主的家臣,有做了梁公的部属,而估价更高而深受热捧。
  虽然最终没有变成金钱,但是在兰麝号的关系户里,据说有人以张氏后人之名,私下用一家拥有十多条大小海船,数百雇工、佣奴的船行,一应所有权来交换了去。
  得益于北伐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这些北来的古玩物件,不再需要重重过手,掩人耳目的出现在市面上,直接找人挂个名就能很容易脱手出去。
  以现今的我家之名,如今也暂时没人敢来行那强取豪夺之事。但相应的因为市面上,涌入了大量良莠不齐的出货,而在具体古玩奢侈品的消费领域,相应价值反而被冲低了一些。
  因此,反而只能进一步压低出货的频率,而稍带这一波浪潮过的回价,毕竟,每年涌入广府的豪商、官宦等冤大头,总是层出不穷,而作为颇具来历与考证的古玩之物,总比那些吃果果的铜臭阿堵物,更容易送出去的多。
  然后,我才隐隐有所觉悟。
  她们对于新出现的生面孔,三枚的微妙反映,其实不是偶然,其中涉及到我离开后,家里重新成型的基本在运作架构。
  谜样生物总筹所有的事物,以及对主要的核心产业把关,同时也拥有紧急情况下的最终处置权;而便宜妹妹罗璐璐则按照我留下的方案书,负责科研方面的进程管理和预算监督,以及婆罗洲会馆为核心的上下游外围,各种联系协调;
  不习惯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的抱头蹲,则负责起来本家机要文书和建档管理;崔绾婷负责审核处理所有账目,和与钱号债市相关的金钱流通往来;而在有需要的时候,谜样生物的陪侍女官阿紫,也会指派作为她的助手,协助大宗项目上的统筹计算;
  像小吃货阿萌,也负责家中日常的防务检查督促,同时对报更队、义从社和龙州团左三只私属武装力量,火以下的单位,拥有临时性的调用和编派权,以进行出入安全的布置和预防性的定期排除工作;
  就连新进入我家没多久的苏苏,也逐渐承担起家里的部分内务来。
  而府上归总后的情报和人事变迁上的判定,则有她们这些大小女性组成的大书房评定会上,由谜样生物前头进行商量和决定。
  虽然不免有滥用童工之嫌,但是这也是现有条件下,她们所能做到和实现的最好结果了。
  既然三枚的身份定位只是持剑侍女,需要随我从军在身边的,而伽嘉的年纪还太小,根本没有办法做些什么。自然就没有什么后续的影响和反应,就被泯然于无形了。
第562章
归还(七)
  既然是奉赦探亲,回到了广府之后第二天,大内和幕府方面,也反应迅速的追加了一大堆,绫罗衣袍冠带的赐给之物,其中最显眼的,就是一辆代表身份和品秩的白铜牦车,以示我如今正当宠眷之时。
  然后,是前往皇城大内的首山宫,拜谢天子及大相国的恩赏。
  相比前一次的偏殿拜揭和更早时候,只能和其他人一起在殿外阶下谢恩,随着如今我身份的水涨船高,这一次觐见被安排在了十六殿之一永安殿。
  直接被引到了水磨云石的殿中内四柱位置。
  距离天子也更近了一些,可以清晰的看见金屏玉扇的御座上,这位身着红金小衮的吉祥物陛下,个头上又长高了一些,说话的声音中也少了正太的清鸣,而多了些变声期的沙哑。
  由于大相国抱恙在身,因此,只是派了一名陪同整个会见过程,顺带不冷不热的传达了几句嘉勉的官样话,然后就退下了。
  但是接下来平淡乏味的觐见过程中,却出了个小小的意外和插曲。
  据说在澄海公世子伪造婚书的事件中,这位少年天子也多少出了些力,虽然没能派上用场,因此,我不免多说了一堆感谢表忠的套路话语。
  结果这位少年天子,就突然从御座上站了起来,快步走到我的面前来。
  这个意外之举,当场惹得周旁的内侍和宫人吓了一大跳,而各种扑倒跪求在地喊道“陛下慎行”“不合礼数啊”的一片哗然。
  于是我出来的时候,还握着那块据说是天子亲手雕琢的玉牌,很有些不明所以然。
  难道这就是新版的衣带诏么。只可惜我既没有董屠户横行无忌的本钱,也没有袁本初四世三公的家世背景,就连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曹阿满的资格都没有。
  我不免做如此胡思乱想到,然后对着负责接引的曹吉祥道。
  “陛下都是这么……”
  我组织下言辞继续道。
  “这么抬爱臣下的么……”
  这一次内揭,依旧是宫内邸侯曹吉祥,全程陪同在我身边的支使前后。
  作为本家逆袭事件中出过力的受益者,他得到了天子亲伴宁老公的提携,而从单纯跑腿的黄门众,进入了中官的阶层,如今也名正言顺的置了外宅纳了一妻一妾,可谓春风得意的很。
  但在我面前,还是相当的恭敛体面,一如既往当初那个小黄门般,跑前跑后的奔走周全的,这不由让我对他高看几眼。
  “也不是了,仅限于若干亲贵重臣而已……”
  他的回答让我宽心了下来。
  “还有些是左近宗室,都是得过天子的亲赐之物……”
  既然是大家有份的东西,自然是没有什么可以担心和需要避嫌的,看来是我多想了。
  只是在出宫的时候,我突然看到太庙的方向,有人牵着一只白色的大狗,在御道上溜达着。不由惊奇道。
  “宫中还有养獒犬么……”
  “这是本朝的祥瑞啊……”
  “大名鼎鼎的小白狼啊……”
  “可是世享五品俸禄的皇汉之犬……”
  “据说祖上乃是圣祖梁公亲手调教过的名种……”
  原来这是天下第一等名气的犬种,据说最早出现在乾元年间,由当时的名将仆固怀恩,在塞外击破阿不思突厥后,从圣地白狼山所获的“神圣之狼”幼崽。
  后来献于雍国公主之后,就已然成了宫内外极受欢迎的宠物。后来又因为有内侍发现,小白狼最善分辨胡汉之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7/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