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4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5/1157

  按照规定,加入这支部队的旗下之后,所有的士官和军官,都要视具体情况,接受或长或短的营中再训,才可以继续领兵,或是另委要任,或是有所辍升。
  当然,名面上的理由是,用作补足这些出身各异,有些良莠不齐的士官和军官们,在各种操条和战术,乃至简单军略常识上的缺失,有利于内部协作和统一步调。
  但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接受集体影响和塑造的强制性过程,因为,加入这只军队后,不仅仅是吃饷卖命的传统情节而已,还要粗晓自己究竟为何而战,未来的追求和出路在哪里。
  因此,在学习集训的闲暇,永远少不得名为“讲谈说理”的忆苦思甜式座谈会,由教导官引头,讲述各自的出身背景来历,各种的遭遇和坎坷故事,乃至世间所见所闻的各种悲惨不公之事,及其根源和因由。
  然后,在各种鲜明对照之下,强调本军的追求与理念,以战止戈,缔造一方太平而推及天下的基本思路,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内容了。
  因此,开讲未有多久。
  五大粗黑的李逵,此刻却已经禁不住泪流满面了,他本是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氏。早年气盛仗着孔武有力的殴毙过人命,才不得不带着老母避祸到青州来,打柴猎获为生。
  回想起当年,若不是北朝大军过境,荼毒的沿途地方民不聊生,他也不会带着母亲远避深山,结庐暂居。
  然而就因为他外出寻找吃食,兼带打听消息的时间长了些,结果回头见到的就是老母已经被老虎给吃的只剩一只鞋底的噩耗。
  心情激愤之下,他深入山中以身为饵,亲手撕了出来觅食的一窝四虎,而误打误撞的成就了一番黑旋风、李撕虎的名声。
  结果回到乡里后,又莫名其妙的在一番吹打鼓号声的迎接下,被路过的地方州官格外延揽,成为州下土团军里一名吃官粮,拿定饷的将头。
  然后又被征发进了,过境的河北军中,驱使为炮灰和前驱。
  但是他好药继续苟活下去,就只能将隐隐的伤痛与不知何向申诉的仇恨深埋在心底,他本以为自己就这么昏昏谔谔的厮混下去,直道战死沙场才是个头。
  然后就遇到了对阵的游击军,真的在生死之间走了一遭,被俘后的重伤垂死之间,在劳役营又遇到宋三郎,宋公明哥哥,这才开启了一段全新的际遇和人生的风貌。
  作为新科出炉的辅军部将,也被要求参加军中的学习和讲谈,虽然让人有些不明所以,但是也听了公明哥哥的却说,还是相当重视起这个机会来。
  况且,虽说李逵是斗大字不识的大老粗一个,但他却极是喜欢听人说书讲古的,各种古时先贤豪杰,慷慨激荡的典故和传说。
  至少从这些故事里,他知道一个事实,哪怕再是出身卑下,拔起于贫寒微贱之徒,只要有上进和奋发之心,同样也可以做大事而功成名就,传泽数世的。
  “二十九处士兵委员会。”
  而在作为集训地的原青州刺史府衙的不远处,我也正在接受标兵团正将,兼特设内务督导官穆隆的报告。
  “已在新扩增和补充的辅军大队里,建立起来。”
  “基本能够满足分派到队下的要求……”
  “按照要求,选人上尽量近乡和同籍扎堆的情形……”
  “相应的训作,已经在安排了……”
  “可以安插在各队铳手训练间进行……”
  我点头道。
  “这次抽调前来轮训的六十三人……”
  面无表情的穆隆又继续道。
  “其中本军二十四人,外协三十九人……”
  “分作三班,共计正辅十三项基本课目……”
  “既有步操,阵列,令条、铳战、白兵、计略、营务、辎重管理等诸要内容……”
  “相应教员,前身大都出自讲武或是京大……”
  “其中另有二十六人,需要预先补习文字和数算……”
  “因此独成一班,须得更晚一些才能完成诸课项目……”
  “善……”
  我再次点头道。籍着过冬休整地额这个战场闲余,我一边加紧操练麾下的各只部伍,一边也在努力梳理着麾下的武装力量。
  毕竟,因为之前的吞并和扩张,已经让我麾下的实力膨胀数倍的同时,掌控力和战斗力,也便显得额被稀释了许多。
  因此,除了王贵麾下编制最大,建制也比较完整的前军,尚不宜有大动作外。
  其他崔邦弼名下的行营护军;踏白军旧部的六个营头,刘延庆部的两营客军等,都属于了我改造的对象。
  前番增补、再编、合并,乃至裁汰老弱伤病为名的兵员调整,和这次集中选派轮训,都只是其中一个步骤和环节而已。
  我当然没有指望,通过几次短期的轮训和再教育,就能把这些代表各支部队的中坚骨干分子,已经成型的价值观与追求,给轻易扭转过来,直接洗脑成我的死忠和拥埠。
  但至少可以有所影响和输灌本军独有的理念主张,而让他们感受到以我为首这个团体的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而有所期待和向往的苗头。
  这样在日后潜移默化的磨合过程中,无论是单纯功利的投机者,还是简单的理想主义追求,或者只是随波逐流的随大众者,都自然就会根据各自的价值取向,逐渐靠拢本军,对这个大集体逐渐形成的所谓向心力。
  更进一步说,他们带着这种思想和情绪,回去再各自部队里,发挥维持某种异论相搅的作用,而不至于变成某个人,得以独断专行的一言堂,还是不成问题的。
  一切虽然有所磕磕绊绊的,但总体还在按照几步的步骤向前推动和实行着。
  美中不足的是,派往南下的信使,仍旧是没有任何结果。
  游荡在中原大地上的那些胡马儿,虽然已经无力威胁我偏安的青州这一隅,甚至被打的心有余悸,而连徐州城都不敢占据。
  但是对于我派出去的传信小队,就没有这种运气和机会了。他们不是渡过淮水后遇敌失踪,就是折损人手之后无功而还。
  ……
  广府上城的灵璧候府,也成了。
  身为此间的主人,正在极力的游说着,几个特邀而来的访客。
  因为,这些人同时代表了军工世家,浙东财阀、老牌勋贵,乃至军器、将作两大部门等各方领域的代表人物。
  同样是在北伐之中拥有足够利益和关碍的存在。
  “只要他没法回来,就算是背后的颜府,龙雀园或是宁陈氏那里。”
  “缺少了这个交汇关键节点,都难以名正言顺的联手起来做点什么。”
  “毕竟是归隐退养之人,就算犹有余力,也要估计国朝在位诸公的想法啊。”
  “唯有那个陈蕙仙稍稍麻烦一些,若是她不管不顾的强出头,宁陈两族也不好坐视啊。”
  “放心,大内已经有人答应,替我们拖住她了,反正,只消令人无暇分身一阵子就足矣。”
  “而只要下手的快,做成既成事实,就算他有命归来,只怕也难以自辩和挽回了。”
  “他的府上可是把持那条北上海路的巨大利益,以及黑市中数目巨大的北货来源。”
  “难道就甘心,只是分润那点加价转售之利,不想亲自将进项的源头抓在手中么?”
  “一个待罪的帅臣,已经出头质证了,有了找个由头和开端,素有旧怨或是暗中觊觎的那些人,还不一窝蜂的咬上去。”
  “只怕你们还在犹疑过往,就已经什么都分得不到,连带本来的渠道和事物,都未必能够继续保全了。”
  “如今的罗氏宅中,空有偌大的基业,却只有一群名不正,言不顺的女人孩子,在操持着日常而已……”
  “若是待到外洲的罗藩本家闻讯出手,宣称有所处置的话。”
  “只怕我等行事,就再没法这么轻易了……”
  最后这一句话,终于打动了他们,粗粗相约了条件和事略之后,就散去各做布置行事。
  “一群各怀鬼胎之辈,只怕相互搅扰算计的更多……”
  然后幕后旁听了许久的人,慢慢走了出来冷笑道。
  “就这么轻易的把好处都让出去了么……”
  灵璧候这才缓声请示道。
  “此辈的眼界,也不过是为王前驱而已……”
  那人摆摆手道。
  “这些许产业和进益,尚不在余眼中……”
  “让余更在意的,可是那能够生财殖业的人和技术啊……”
第487章
渐变(十二)
  北国的洛都,方才从一场断断续续了半个多月的骚乱中,平复下来。
  事实上,以张叔夜为首洛都的兵马,并非不是不想继续派兵追击,从容撤走的那只南军余部,而是已经力有未逮了。
  在这严酷的冬日里,循着败退敌军的尾迹,逐一夺回并巩固修缮,屏护都畿道的八关锁要,还要驱逐和清剿那些游荡与四野的胡骑游马,就已经废了老大的气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5/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