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4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0/1157

  “干得好……当浮一白……”
  ……
  相比被坑了一把,而深陷困扰与麻烦之中的陆务观。
  仍旧带着大队人马,纵情恣意驰骋或者说肆虐在河北大地的我,却是很有些称心得意和愉悦的,在迎面的冷风中,连打了个好几个喷嚏。
  “果然是有人在背后想念我么……”
  接连遭遇的事实证明,我的规划还是有些过于保守和多虑了,相比北朝重兵云集的沿河西线,从相州、魏州、贝州,到博州、德州、隶州,皆是一路势如破竹。
  有刘继业这么一个大内贼兼带路党在,河北沿黄各城要,几乎是不设防的大行其便,毫不费力的各种攻城掠地,而接连轻取数镇望要。
  当地驻守军民。也是各种孱弱和慌乱,望风而走,非死即逃,毫无像样的抵抗和阻力。
  只要虚张声势的稍稍恐吓,就轻易制造出了好几只,向着北面和西面逃亡的难民人流大潮。
  “要说,这些防要布置,还是我参与赞画的呢……”
  骑在马上与我并行的刘延庆,突然有些自嘲的道。
  “虽然不知其中发生变迁的有多少。”
  “但是河北行台财计人力有限之下……相比也不会大做改动的……”
  我笑而不语,按照既定的基调和方略。
  我军可不是来河北攻城掠地的,而是避实击虚来乘机大闹一番,以滚动雪球的方式,制造出足够的声势和恐慌来,间接达到牵制和削弱洛都方面的实力和后援。
  因此,除了向东沿途分兵到处插旗放火,显示存在感兼混淆耳目之外。
  还顺手劫夺了多只,来自河北东部各州县,准备输送洛都的辎重队伍,所得车马物资无算,于是,短期之内的沿途补给问题,也解决了。
  因此,在这个一个月已经过半之期,我们就已经往河对岸,大规模输送了七次的战利品,以减轻行军的负担,平均每两天就有一次。
  其中,既有公帑亦有士兵的个人收获,都是河北各地所获的财货和轻贵之物。
  虽然河北连年战乱又逢大灾,但是各地州府的官员和镇守,及其亲眷们的私囊里,还是相当丰厚有料的。
  他们的人虽然大都跑掉了,但是多年搜刮的底子,却是没那么容易带走的。虽然这些东西在河北换不了所需的粮食辎重,但是在河南的控制区内,还是很有用处的。
  而且只要锄头挥的勤,各种挖地三尺,都会有所收获的,这也变成战地闲余之下,某种藏宝寻获的乐趣。
  具体的粮食物资什么的就地充为辎重,那些比较笨重大件的物件也没有浪费。
  而我们抄出来后,这些带不走的东西,直接堆起来丢弃街头,不出一夜就自然被人给搬光了。
  也算是某种变相的社会调剂。
  只是带过来的兵力,还是少了一些,不然效果还可能更好,战果也更大,不过,世上哪有那么尽善尽美,令人称心如意的事情呢。
  因此,每过一地,我们都会将沿途不能控制的城寨,都放火烧掉,在身后留下一地废墟和无数四散逃亡的难民之后,才继续前进。
  我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在前方沧州境内的乐陵城,终于遇到了像样的抵抗。
  只是,我的本队抵达的时候,乐陵城内的战斗早已经结束了,负责开城的辅军第三大队,正站在城门外列队迎接我的到来。
  领上来行礼汇报的都头叫韩顺夫,是第四营官杨再兴的老义从兄弟之一,也算是追随我麾下的老人了。
  他对我简述了此地发生的事情和变故。
  按照惯例,他们尾随着打着刑州军旗号的特遣小队,以过境为由,向城中要求提供各种协力,只要赚得对方打开城门,这只易装特遣小队就乘机一拥而入,控制住通道,为后续大队人马夺城,创造便利。
  然而这次的手段却不管用了,对方根本不理会,甚至以靠近还乱放箭,顿时射伤了几十人,然后偷袭,就变成了正面强攻了。
  好在城中的守卫虽然警惕,但是兵力不是太具有优势,依仗着低矮的城墙,坚守了一阵,就被排队齐射的火铳,压得抬不起头来。
  第三大队的战兵,乘机将大车推到墙根之下,作为架梯的支撑。
  “这么说对方已经不肯轻易上当了?”
  我纵马穿过烧的一片焦黑的门洞,听到控制的城区里,依稀还有零星的叫喊和喧闹声,我微微点头。
  “这也难怪了……”
  猫捉老鼠式假意追逃的骗城游戏,故技重施的多了,河北大多数是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形,其他地方也该有所警惕,或是多少得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了。
  “没有关系……”
  “此路不通,我们就再换一种玩法……”
  我捡起一面丢弃在地上,被踩上好些脚印的旗帜,塞在他的怀里。
  “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刑州军了……”
  “在刘继业麾下,誓以复仇的刑州旧部……”
  不管刘继业说的是真是假,我只要把他变成无法回头的事实就好了。
第395章
在河北(三)
  过了乐陵,我们没费多少气力,又击破了饶安、无隶等地,匆忙聚集起来的守军,最终抵达了勃海边上的沧州盐山县。
  盐山之名,得益于作为当地传统盐业的转运集散地,堆盐如山高的典故。
  因此,这里靠近大名鼎鼎的长芦盐场,也是古时北地主要的盐业来源之一,号称“食半关东”,只是因为海路的断绝和南朝历年的侵袭劫掠,长芦盐场已经大为衰败了。
  因此盐山县,也只剩下不足千余户的人口,以及淹没在芦草之中的大片盐碱滩涂。这里也是各种盐枭和私贩子等不法之徒,活跃和啸聚的灰色地带。
  因此,打着所谓“刑州军”旗号的部队,居然在这里第一次获得了新的兵员补充。
  年前的北地大旱,同样也给这些不法团体的生计,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既然大多数人都流离失所或是快饿死了,自然也没有多少需求了。
  因此,这些好狠斗勇的亡命之徒,只要有真材实料的钱粮拿,可不管实际上是为谁卖命出力的。当然,唯一的问题,是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防止他们半道逃跑而已。
  我甚至还干脆以刘继业的名义,让郓州人为主的辅军第六大队,以刑州军的旗号,在当地装模作样的招兵买马,然后宣布在靠海的沧洲公然自立一方,设置各种官属大发头衔,而掀起反乱之潮。
  以欺骗和混淆邻近的视听,这样我的本部正好乘机从中浑水摸鱼。
  当然,这也是充分榨取价值,逼这位看起来节操不怎么靠谱的降将,无法回头的阳谋手段而已。
  结果,让我大掉眼镜的是,居然还有人闻讯来投奔,虽然大都是些不入流的角色或是吃不饱饭的流民团体出身。
  但也为了某种角色扮演的入戏,还是捏着鼻子接受下来,加上那些郓州兵另编做一部,像模像样的在沧州境内,稍稍操练和整编起来。
  以体现某种千金市马骨的味道,然后派到周边去抢钱、抢粮、抢娘们,刷存在感和难民潮。
  至于本部的动向,沧州州治的清池城,原河间镇守使的官衙之内,一场临时的军议正在召开。
  “下一步该怎么走……”
  副将辛稼轩看着沙盘,当先发问道。
  过于顺利的局面,固然超出我们的预期,但也打乱了原本按部就帮的部署,需要重做调整了。
  毕竟……沧州古有水旱码头之称,京杭大运河的北线,永济渠纵贯全境,因此堪称四通八达的往来枢要。
  因此,具体的选择也有很多:
  既可以沿着海边向西北而上,有当地这些盐枭带路,可以不费事的抵达与平卢道相邻的乾宁军,以此为凭据,威胁和寇掠平卢道的会州、耀州、沃州、盾州、昌州等燕山山脉以南的,所谓山前诸州。
  不过这个可能性,因为风险和投入收益比的关系,在我的思虑中被排在最后。
  因为,按照这个路线打过去,北朝固然是要有糜烂两道之虞的后顾之忧,于前方战事极有裨益,但是于我本人和这只深入敌境的部队,却是没有太多的益处,很容易就因为拉长的后方战线,而被反应过来的敌人,给轻取截断包抄了后路。
  而且,我也讨厌盲动流窜主义,若非得已断然不会选择这种方式的,我可没有汉尼拔那种。
  或是,沿着永济渠的运河径直向北,一路转战穿过莫州、瀛洲和易州,同样可以抵达平卢道的玄州境内。
  而且这一路的好处是,容易获得补给和装备,北朝沿途修了许多的兵站和驿所,还可以利用永济渠漕运的现成条件,来转运军淄。
  不过,这一路有一个问题,就是进攻的方向,过于靠近位于平卢道幽州的范阳节度使下辖,而且都是一马平川的地形,没有几条像样的河川为险阻。
  虽然,幽州已经不复为旧日平卢道首府,的风光与显赫;但范阳节度使,却是开元年间沿袭下来的老牌重镇,就算大举兵力抽调往河南,但还不知道有多少底蕴和动员能力。
  一旦被纠缠住,就很容易陷入两道北军的夹击包抄之中,与我避实击虚,速战速决的宗旨不合。
  还有一路,则打下瀛洲之后,折转向西攻入定州,一路打穿赵州、恒州、抵达刑州,再南下洺州,最终回到黄河岸边的相州。
  这一路战果和收益或许都比不上其他,唯一好处是,可用在比较短的用时之内,返回我的出发地,也没有重复的路线,也意味着只要我们行动够果断,可以比较容易的将敌人甩在身后。
  随着帐下参军们,对于这主要三个方案的剥丝抽茧,顿时引得一片争论,赞同与质疑声纷纷。
  我思前想后,决定在后两者之间有所折中,利用永济渠的运河输送能力,做出长驱直入攻击平卢道的姿态和虚张声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0/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