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3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4/1157

  “洛都密营和兵科房,五军斥报队,都给我派出人去……”
  他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我需要更详尽的情形,而不是一群丧师之徒的呓语之言……”
  ……
  号称数水总汇的徐州城下,最后一座居于外围呼应的子城,也在血战后的欢声雷动中被彻底拔除。
  像是积郁了很久之后的泄愤一般,全面登城的将士,将那些被杀死的敌兵尸体,像是雨点一般的抛投下来,其中还不乏一些正在挣扎哭号的人体,就这么在尘土和碎屑之中,化作血肉模糊的一团。
  卞水和泗水之上,已经看不到北朝运兵、运粮的漕船了,随着梁军部署在沿岸的神机军,逐渐在打击航道上的成果斐然,北军似乎已经放弃了这种损失比过高的徒然努力。
  这时候,徐州才真正被称得上是一座,内外孤绝的坐困围城。
  哪怕身处在徐州高大厚实的城墙背后,蔡元长也能听到这种可怕的欢呼声中,就像是催命的呼喊一般,随着时间一点点逼近,收紧套在全城军民脖子上的绞索。
  而在开释出狱,回到破败的小院,没能落身多久,蔡元长也被征募进了军中。
  不过所幸他会读写,又蒙一位长辈提携过的旧识相认,给了个书办的位置,不用像那些被征发的民夫一般,站到城头上去顶矢冒石的协守,或是在流矢中,辛苦万分的去输送物资所用。
  不过他还是明显感受到某种变化,从很多天开始来自洛都的北兵,已经逐渐接替了这座淮北首府的防务。
  本地的团练和守捉兵,都被打散重编在他们规划的防区下,就连本镇节度使最为倚重的牙兵数营和左右押衙都,都被支派到了诸门治下,充作某种督战兼后援的角色。
  自乙未之乱后,在跌宕起伏更替纷繁的乱世纷争中,庞然屹立而延续了百余年的青徐镇,似乎业已经开始变天了。
  ……
  宝光寺,前沿军行司驻地,在某种低抑的咆哮声中,一名脸色灰败的书吏,连滚带爬的跑了出来。
  看到他的满脸晦涩,就像是有瘟疫感染一般的,让那些聚拢在院落中候命的文职们,忙不住的避让开来。
  “情汛有误……狗屁的有误……”
  当值的某位帅臣,脸色不豫的手持一份通情文书。根据这上面禀报,河东过来的不是一个不满编镇,而是三万四千人。
  “郑二官,你可害苦我了。”
  敌情估判出了严重偏差的后果是,留在永城的那只新军左厢因此损失惨重,或是全军覆灭,倒还在其次,他至少有办法担下部分干系后,保留职事置身事外。
  关键是前沿军行司这段时间,精心布置在外围防线上的节点,被捅了一个大窟窿,无论是毫州境内乃至周边的颍、寿诸州,去那里找这么一只匹敌的力量啊。
  若是这些外围据点驻防无力抵挡,被对方横扫一空,倒还不是最糟糕的,至少为主战场争取了时间。
  但若是如此规模的兵势,在一个稍有大局观,并不在乎眼前的这些得失的人统领下。
  那无论是主动南下进入颍州,突入转道徐州的怀远镇,或是向东北沿着卞水,绕过横亘徐州与毫州之间的磨山山区,对于正在进入关键时期的徐州战场,可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这也意味着,行司需要临时从后备和休整的军属序列中,抽调至少两倍的兵力准备来作为机动。
  “负责甄别评定外军通情的晁司马何在。”
  然而,他很快就想到了最直接的职责人等。
  “回使君,晁司马前日已经调任江宁行在了。”
  一个声音在帐外回复道。
  “如今是行军院,朱司马在批执……”
  “你的私心出了纰漏,难不成要我用任上来顶缸么。”
  他已经没有多少心思迁怒下属了,而是有些恨恨想道。
  “断不成没有这般好事的。”
  “至少晁盖这厮,却不能轻易放过的……”
  他自言自语道。
  “别以为跑到行在去,我就奈何不得么……”
  “来人。”
  “使君有何吩咐……”
  那个声音再次回应道。
  “给我拟书一封……”
  每位当值的帅臣前听走的,都是自己带来的体己人,因此他也不怎么担心不密事泄,当即吩咐道。
  “快马给江宁留守的宁枢使,顺便附上这份战情通报……”
  “见了人当面说一声,某家欠下情份,还请多多担待……”
  他继续口述补充道。
  “得令……”
  目送身影消失后,他才继续发号施令到。
  “传行军朱司马……”
  然后他对着这位刚知道前任的纰漏,而有些诚然惶恐的朱司马道。
  “沿埇桥以下的卞水一线,还有多少正在休整的军序……”
  “回禀使君……还有四个军序……”
  朱司马有些谨小慎微的回答道。
  “分别是神武左军大部、右领军卫一部,定远(镇)军一部,此外就是新军第四将的后锋部……”
  “掌书记……”
  他不可置否的点点头传唤到。
  “拟军批朱押……”
  “签调新军第四将所部,往毫州磨山一代权宜行事……”
  “即日启行,不得有误、……”
第313章
淮北纷纷(一)
  “快快……”
  刘延庆身先士卒的督促着部下,奔驰在山道上。
  因为是十万火急的即时启行,因此稍微累赘点的事物,都随着辎重一起丢在后面慢慢走了。
  用最快的轻装行进速度,奔驰毫州。一方面是军情需要,一方面也有私心使然。
  随着部下的往来交接,他也越来越意识到对方的潜力和发展前景,能够给对方欠下一个重要的大人情,是多么的有必要。
  不仅仅是军前营钻,一边打战一边赚钱的本事,治军练兵的行伍之道,也与众不同而别具一格。
  就算他是颇为自豪的将门家世渊源,但也优势不敌某种生而知之的挫败感。
  按照父帅刘绍能曾经的说法,这大争之世每每出现大变之期的时候,就会涌现出这么一些天生就不同凡响,而被当作异类的极少数风云种子。
  龙雀园陆家,或是那位颇有渊源的颜公,未尝就不是看中这些潜质和可能性。所以有机会结交亲近,能够及时援手一把,那是最好不过了。
  他虽然有些抗拒这种功利性的想法,自认是某种因缘际会觉得对方颇为有趣,才格外结交待之以诚的。
  但是接到命令后,还是立马就催促着部伍,在最快时间内整队出发了。
  突然代表前队,在山路上摇曳抖擞的旗帜,在山道上停了下来。随后有人来回报。
  “清道的前队,遇到了左厢部的游哨……”
  刘延庆不由精神一振。
  “某家奉命赴援毫州……”
  片刻之后,他迫不及待的问道。
  “却不知,毫州的情形如何,你们的将主何在……”
  “情形尚好……”
  对方显然认的他这位友军的故交,恭声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4/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