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3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3/1157

  他们都是手握部曲,称重一方的军帅,镇主或是守臣,仅此为了一个共同的理由,才聚到这里来的。
  南朝大梁的兵马已经打到了淮河对岸的楚州,因为他们有再多的嫌隙和不和,也不懂得不在最有势力和号召力的青徐镇主持下,到这里来共商对策和建立沿淮防线的事宜。
  只是会宴的气氛不太愉快,甚至多次出现冷场和争端,都靠身为主人家的本地代表,极力调和和弹压,才会没有翻脸挥袖而去。
  主要是,针对主要清野坚壁的方略,以及全盘动员合力一处主导权和投入分配,而争执不下,毕竟,这些自家治下,无法无天肆意妄为的盘剥压榨,下辖百姓是一回事,但是让他们毁弃自己的额地盘,为大举做贡献,又是另一回事了。
  沿淮的几个军镇,更是担心自己首当其冲,做了炮灰而得不偿失,又担心后方的邻镇,别有用心,乘机吞并自己的势力。
  好容易在作为召集方的青徐镇的全力担保和威逼胁迫的强压下,暂时达成大致共识,然后又是因为重点阻击和抵抗南军的方向和位置,而相持不下。
  抬进来演示的大沙盘在口沫飞溅和各种拳脚挥舞中,被一次次推翻和打乱,亢奋和疲惫的神情,交替在这些割据一方的“大人物”身上。
  几个被装载大银盘的首级,给呈了上来,赫然是先行离去“休息”的郑定军军使和海州观察使、水军提调等人。
  然后在众多甲士的簇拥下,随之进来的,还有据说已经退隐的前代青徐节度使,淮北都督,检校尚书左丞的杜归申。
  血淋淋的人头和再次出现的老镇帅,这让在场剩下的人顿时恍然大悟,却又凛然惊悚起来了。
  这位看起来精神硕毅的老令公的复出,这也意味着现任那位留守,已经说话不管用了么。他们几乎是本能用身体的实际行动,拉开与那位宴会召集人的距离。
  最后,对方身边只剩下几个表情惶然,不知所措的亲信部将而已,都是他这些年提携到青徐镇各州的防御使。
  看到自己的积威犹在,又见到儿子隐然被孤立而脸色煞白,愤恨又无奈的模样,这位须发皆白的前代节度,也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诸君既然来了,就暂且稍安勿躁……”
  没有理会在场之中,如丧考妣的当代留后,杜令公中气十足的道。
  “且听朝廷使臣,如何分说……”
  “朝廷使臣?……”
  一个声音小心的质疑道。
  “朝廷的大军,已经过密州……不日将达……”
  有些志得意满而矜持的高声道。
  “所以诸位,尽可放下信赖,共御南逆了……”
  ……
  以此同时,一骑刚刚冲进洛都的西平门,然后打着急递的专属旗号,长驱直入洛都大内,给北朝的君臣们带来以下消息。
  “楚州大战已经尘埃落地定。”
  “淮南诸军号称十万,对阵南逆八万鏖战数日……”
  “最终淮南联军大败亏输,自淮南大都督朱勉以下各节度、留后、采访、观察、经略,镇守、防御,团练、都知、镇将数十人皆以身死……”
  “淮阴。山阳两地,自布政使以下,残留官佐开城出降了……”
  “截至发汛之日,南逆兵马,已然开始度淮了……”
  ……
  楚州境内。
  淮南漕河流经的白马湖畔,作为楚州大战外围的战场之一,余烬袅袅,尸横遍野,满地胡乱倒插的旗帜和兵器。
  来自濠州钟离镇一支支援楚州的偏师,马军一千外步军五千,全数折戟在这座古老的湖泽之畔。却是因为,他们在试图走近路的过程中,作为先头的马军,居然误入了延伸到岸边的一大片泥沼。
  当藏在湖畔草泽之中暗哨,带回来这个消息的时候,正驻扎在漕河边上水驿站里,负责保护后方河槽安全的我,当机立断决定主动出击,咬一口这个送上门来经验大礼包。
  然后,他们被藏在草荡中的铳军,好一阵子排射,直接打掉了锐气,然后我在正面用装备相对差的散兵和亲直团携带的将旗,由杨再兴做好吸引敌军注意力和攻击的诱敌目标,教导团和标兵团在侧骑马运动牵制,使其不敢投入全力。
  借着这个掩护,我随第一营和第二营运动到侧后方,缓缓抵近数轮攒射,白兵冲击就轻而易举的打散了这支劳师远来的偏师,才知道他们是来偷粮道的。
  战后……一行行满身血迹,衣衫褴褛的俘虏,正在被赶进河水里洗刷干净,起初他们还以为这是某种变相大屠杀的前兆,没少转身哀告哭号了好一阵子,才被成片推推搡搡的赶到湖水里去。
  然后才发现自己其实是会错了意,白受了一场担惊受怕的无妄之灾,却又喜极而泣。
  看着这一幕的谷老四却有些寡然乏味,要知道他之前也曾是其中的一员,然后将注意力重新转会到手头上来。
  他正在小心翼翼的侍弄着一杆火铳,虽然只是把成色老旧的长铳,但也足够让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按照教导口授的规程和细节,进行拆解、搽试和上油。
  虽然他动作上有些笨拙和僵硬,口中还自我催眠式的念着什么,与行云流水的利落相去甚远,但是不妨碍他勤能补拙的精神,用加倍的时间和精力,去操弄伺候这个要命的玩意儿,变成自己机械性的动作。
  别看这么一根简简单单的铁管子,拆开就那么零零碎碎的大小十几件,却是比强弩还要犀利的,杀人于无形的可怕武器,只要填满塞紧一个半截指头的药粉,就可以迸发出出巨大的力量和声响,用细小的子丸,请贯穿数十步外的甲衣或是手牌,而一响一个洞的取人性命。
  而且不比弓弩肉眼可见的势头,来去无影,根本防不胜防,是那些贯战老兵最不愿意面对的东西。因为被这玩意儿打一下,就算不马上死,也会去了半条命。
  因为子药往往深嵌在肉里甚至是骨头上,上面还有余毒,若是不能及时清创挖出的话,伤创宗室难以愈合的,反而会随着天气或是活动,而深处溃烂或是毒热发作,足以让人死去回来的好生折腾。
  但是取创岂又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铅子可不比箭创,直接割断拔除就好了,只有拇指大的弹丸,深嵌在人体内被血浸润的滑不留手,还会随着动作或是血脉流动而易位变形,普通的刀针手段是无计可施的。
  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无奈的伤员,就只能用手指探到血流不止的创口中,用力摸到疑似铅子的事物,再用圆头小勺扩张伤创后硬生生挖出来,这同样也是一个相当要命的活计,足以让大多数意志坚定的人,也不禁要痛煞过去。
  至于事后的养伤恢复,依旧是听天由命的,身子骨好的或许能硬熬过去,熬不过去就死于创口溃发。
  甚至有传闻说,被这东西打死的人,连魂儿也被铳器收了去,变成为虎作伥式的伥鬼,就等着找下一个替死鬼,而且杀的人越多,准头就越好,打伤人也更加要命……
  对此,谷老四很庆幸自己能够改行做一名铳手,再没有比站在远处就能杀伤收割敌手性命的,更安心妥贴的事情了。
  几次死去活来之后,他倒八字的霉运似乎终于被翻转了,先是被治疗好了铳伤,然后又不明所以然的成为了,被选入主将亲直团的十几个幸运儿之一。
  只是加入亲直团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里面都是些精干老兵,长短远击用铳和近身拼杀一般的利索老练。
  作为其中的新员,战阵拼杀技艺,谷老四自认不会拉下太多,但是用铳,就完全是一件新鲜事物了。
  但更让他烦恼的是,作为亲直团的一员,他居然还要重新学习认字和简单的算术,这可要了这个一辈子只知道听令拼杀的谷老四老命了。
  一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唉叹一声,却手上的销子,都装反了位置。
  而负责给他们补课的,则是那位罗将主帐下的虞侯们。
  他们也被称为训导,大概保持数十人的规模,日常除了少数人轮流听从跟前奔走,或是扈从左右充当书记,文簿之外,其他时候,则要负责起军中的训导事务来。
  也就是以队和火为临时配发的单位,教授那些底层新补充的将士认字,以及相应的操条口令,简单的军事理念,乃至替那些将士写写家书,计算一下薪饷和战利品收益等勤杂事务,都在他们的范围之内。
  当然,作为主将直属的虞侯,据说他们也有听取底下将士呼声和反响,将其汇总给本官的其他职责。这对中下层的那些队官、火长们,也是某种变相的威慑和制约,让他们没有多少上下其手或是肆意妄为的机会。
  据说他们多数是武学的科班出身,缺少实阵的经验,但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军事理论素养,对于本官也很有一股子推崇和服从性,倒也算是某种物尽其用。
第290章
战淮南(三)
  虽然对于军中学字读文的过程,很有些头疼,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说,谷老四又是颇为期待的,训导虞侯的到来,因为,这些训导虞侯会在闲余时间,给他们“讲道理”和“说典故”,算是一种不错的消遣和娱乐。
  讲道理,主要是讲造成这个乱世的因果,以及他们所收到的苦难和煎熬的根源,为什么明明有着大好山河,却大多数人总是吃不饱还要颠沛动荡与道途,非要杀人和抢劫才能活下去;
  也没有人生来就该是杀人或是被人杀,为什么老实勤恳一辈子的人,却依旧要给被饿死之类,的一些有些发人深省,又朴素易懂的道理,让他们原本有些懵然的心思和想法,隐约有些明白和有所期盼。
  而说典故,这是讲的是那些比较喜闻乐见的将相王侯,忠孝节义的故事,一些出身贫寒却成就大视野的古人来历,以及那些太平盛世岁月的种种荣光和美好,提倡服从与牺牲从自身做起,努力为自家和子孙后世创造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有些比较能放得下身段的训导,还能给他们写写家书、记记账,听他们说事各自家乡的故事,贫寒困顿之间,美好而亲切的回忆,偶尔还发发牢骚之类的,倒也令人觉得有些亲近。
  只是在临时设立军帐中,气氛有些沉闷和压抑。
  “又是守粮道和警戒侧翼?”
  首席参军陆务观有些叹息的问道。
  “那些大人,还真是真是迫不及待……”
  赵隆瓮声冷笑道。
  “爱护我们……啊……”
  “还不是看我们风头太健……”
  辛稼轩有些愤愤不平的抱怨道。作为副将,他往军行司走的比较多,因此不免见识多了某些做派和嘴脸。
  “有心压一压而已……”
  我沉声不语看着他们若有所思。
  似乎在进入淮南的历次战斗中,我们这只新锐之师,有些过于出彩和抢风头的缘故和后遗症,比如歼敌和俘获比甚高,当然,抢夺瓜分战利品和辎重分配上,也不余遗力的负面反应。
  按照国朝的惯例和体制,战利品和俘虏历来有帅司调剂分配,只是这次北伐大业,为了鼓励奋勇争先的战斗力,大本营特地许诺。
  凡战胜之敌,可以从战利品中优先挑选补充所需之后,才将剩下的移交给前沿帅司统一处理,若是数军合力破敌,则按照出力和牺牲的比例,由帅司协调下获得相应的补充。
  因此,前沿军行司给与我们指派和承担的任务强度,却在慢慢有所下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3/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