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10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8/1157

  “可否让我代劳一二……”
  对方身形不由一顿,还是慢慢的转了过来用一种有些沙哑的声线道。
  “素味平生,男女有别。”
  “还请郎君自重一二……”
  但是这片刻的接近,已经足以让陈渊留意到某个细节了。女人身上的脂粉味实在太重了,重的他在洛都街头小贩的四处游击生涯当中,所养成的那被戏称为“狗鼻子”的敏感嗅觉,都要当场崩溃了。
  那名小厮走路的行姿有些古怪,靠到近处之后甚至有若有若无的异样药味和腥味,而腿脚手臂露在外的部分,也被仔细的遮掩起来。
  “却是我孟浪了……”
  直到这一刻,陈渊已经基本确认了对方大有问题,却是不动声色的点头转身离开。
  然后背对着对方走出几步后,突然对着护兵使了个严厉决然的眼色;对方不禁讶然和犹豫了一下,还是按照日常的反应,顿时抽衣摆下装填待发的双发短铳,跟着陈渊的动作一起举铳对向前行的两个身影。
  还没有等陈渊他们喝声出口,对方也是似有所觉的突然转过身来;细微呼啸声中几点乌黑掠过他的发髻和肩膀,而在他身边的护兵身上激起一声闷哼,与此同时手中的两只双发短铳也平平的击发出去了。
  霎那间就在那小厮身上激溅起两朵血花,而只有一枚搽伤了那个帏帽女子的肩膀,而将帏帽的布帘染上点点绯红。那名胸腹中弹的小厮却是眼睛血红的怒吼着反扑过来,几乎是迎身顶上了陈渊挥斩出的横刀,毫无阻挡的被刺透又死死握住……
  而籍着小厮阻挡和争取的片刻,那个女人也像是受惊的蝉蜕一般,霎那间抛下了碍事的帏帽和撕开了遮掩的外裙,露出一身紧身露腿赤膊的短装,而猛地向前飞奔绝尘而去。
  然后又在越过的一堵墙后,变成某种惊呼和惨叫声,随后追上来的陈渊就看见,一名戴着武弁冠的公服男子脚下,正躺着一一个短装打扮的女人;只是手脚四肢都像是被扭曲了一般的反转僵直着,只能像条蠕虫一般的在地上尘土里呜呜挣扎着,而一些零零碎碎的玩意儿洒落一地;。
  陈渊不由在心中一凛,这名便装的可疑女子,居然是在一个照面就被对方给打倒制服,并且将手脚关节都给卸除了下来,连下巴都被拿掉了。
  出示了贴身的身凭铁牌之后,对方的警惕和戒拒才变成了某种释然和敬意的表情。
  “西里巡副伍定远,多谢陈副将的援手……”
  随后更多的人在联络的哨子声中奔走过来,而将现场包围起来。随后检查发现。
  那名倒地的所谓小厮,居然是个化妆过的侏儒,手里还拿着飞针和小镰,而滚落在地上的所谓布匹里,也是裹缠的是狭长的倭刀和细而尖的手刺。
  而那名被擒的女子,从头发到身体里都藏着不明用途的异物。
  ……
  得到城中搜罗出一票牛鬼蛇神的消息,我丝毫不见多少意外;但是,因此误打误撞的把另一波疑似凶手的存在,及其背后的庇护者给逼出来,却是某种意义上的意外之喜了。
  名面上是来自四国大岛的势力,某位当地平氏分家重臣的代表驻地;却是隐藏了至少十几名身怀奇形凶器,身手矫健而逃匿手段百出的奇异人士;在遭到搜查之后,就不顾一切的杀出来四散逃逸了。
  然后惹得全城群起而追索,最后相继当场打杀二十四人,而击伤捕获了六人,然后又有三人在看押和移交的间隙里,通过疏忽不备而扣挖扩大自己的伤创处,而加快了流血而死,这显然是不折不扣的死士角色。
  然后就有人出来指证和辨认,这其实是倭国所流毒于外名为的“志能变”的敢死之士。
  这个时代的所谓“志能便”,又称“斥候”“乱波”,也就是后世或者说另一个时空里,曾在日本战国大放异彩和活跃在各种故事传说当中,忍者之流的前身之类的事物。
  经过这个时空线上的长期演变和百年战乱的催生和发展下,也形成了类似探子和间谍、刺客和死士之类的混合角色。主要是以家族亲缘或是师徒关系为单位,聚居于险辟山地的各种亡命之徒和彪悍之民;
  在产出匮乏贫瘠的恶劣环境下,利用自身在山林里锻炼出来的狩杀技艺,接受附近的大豪强乃至名主势力的雇佣,乃至形成长期的供养和服从、附庸关系,为雇主剪除异己和收集消息;并以此为生计和传统,世世代代专研和修习各种偏门技艺,而伴随战乱和割据发展起来的大小团伙和联盟、组织。
  作为其中精心训练出来的好手,一般拥有在山林里健步如飞或是城坊建筑高强之间,类似跑酷式的敏捷身手,以及让人有些防不胜防的暗杀手段和种类名目繁多的道具,大可以欺负一下那些普通的保镖和护院。
  并且因为长期与中土的往来和交流频繁,开始有人受雇活动与扶桑之外,而以行事奇诡而难以防备渐渐有所名声在外了。
  但是一旦失去了潜伏行事的隐蔽性,伪装的身份和掩护手段,再正面肛上训练有素的军人,特别是训练有素的火铳组成的战阵面前,那完全就是不堪一击的一泡污烂了。
  烟雾弹?没关系,我一排弹幕过去清场;伪装色,没关系,我一片弹幕过去甄别;穴地遁逃?没关系,丢几枚爆弹和火油弹进去;能爬墙会跳屋顶?没关系,喇叭铳和大喷子伺候;躲进屋子里藏起来了,没关系,上散射小炮,轰他个筛子开花。
第1133章
浪奔(九)
  于是,陈渊得到进入大都督府,被罗帅拨亢破格接见问话的资格,虽然只是例行的询问和勉励上几句,也注意让他喜不自禁喜不盛禁心潮澎湃而聊以自得上好些日子了,甚至激动的要马上写信给家里,将这个消息告知对自己寄予厚望的鹏举哥哥了;
  而与他一起同样获得这个面见机会的,还有在街头擒获了贼人的巡官副手伍定远,不过他这次并没有跟着一起出来,而是被安排去了其他部门报道了;
  据说是他的机缘到了,大都督府颇为看中他这一首家传的擒拿手艺,而调入身边给了个亲直班头的身份,然后充为教习之职,平日就负责教授军中的斥候游哨乃至巡军捕役,或又是防阁等护卫人员,在贴近身和短兵相接时的擒拿捕获技艺……
  籍着这波搜捕的风潮。
  扶桑东国平氏的副使,也籍此再次前来求见;自然对我而言既然见过了其中一方,那也不妨见上一见另一方,用对立双方的条件和诉求,好好做一番对比才是;顺带也把扶桑过来的其他几家势力一起给见了。
  不过,这位官拜宫内省御料使,名为大伴佑造的西国副使提出的要求和条件,则与之前南朝的那位又有许多不同的,显得更加务实和直白的多。
  比如他明确表明了现今的扶桑之地,无论是在海上还是陆地上,如今北朝和西国诸侯已经占据了全面的上风和大势,既要对南边的伪朝及其逆党,一鼓而下而彻底统一扶桑之地;
  同时将献表臣藩于大梁朝廷,自此在源氏栋梁赖成公的辅佐下,由正溯朝的端明大王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
  因此,希望同为大梁治下的淮镇能够审时度势的,及时站在胜利者的一边,而继续与扶桑之地保持长久的亲善关系与友好往来。
  而作为相应的代价和诚意,扶桑北朝已经取缔和镇压了国中一切与博罗会有关的事物,并且严惩了一批曾经与博罗会过往甚密的朝臣和诸侯云云。
  为此,他们比如希望淮镇能够解除对扶桑西海岸,到新罗和安东沿海的海上封锁与搜检活动,恢复与中土及周边的海贸与其他通商活动。
  此外还有一个郑重其事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够引进淮镇所擅长的火器,为此,他们可以用攻灭南朝和打下西国之后,用九州太宰府的诸多港口和矿产的经营权,来作为补偿和抵充。
  似乎是因为自觉上风的心理优势,而在具体权益的出让和交换上,也更加保守和吝啬的多了。
  而具体奉献出来的礼物价值,也比南朝方面要略低一些,不过种类更加繁多了,比如牛角、皮货、看起来在数量上都比较大而已。这不由让人有些想吐槽,又不知如何吐槽起来。
  可以说相比前面那位使者阿部晴良的条件,更多是所求颇多却口惠而实不至的多,对此我也只能在呵呵之余,回之以颜色而毫不客气打发出去。
  至于那几家九州太宰府地方的势力代表,则诉求和目的要简单的多,也就是想着各自领下进一步与淮镇打好关系,获得商业流通与贸易活动方面的便利;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经济方面加深联系的需求和诉请。
  再者就是希望能够获得淮地输入的传统兵器和其他军事物资,以加强自身的实力;对此我的指示是,可以用当地特产的铁料和盛产的硫磺等特产来折价支付。
  扶桑之地的地质运动比较频繁,处于火山地震多发带,带来诸多灾害的同时也造就了当地多种矿藏,比如品相和纯度较高的扶桑铁,还有产量很高的高品质硫磺结晶。
  虽然淮镇已经在南九州的外海小半岛上,占据了一个稳定的开采点,但是这类资源的屯积从长远上看总是多多益善的。
  只有黑岛家的请求比较特别,依旧是人口贩卖和武力输出的生意,只是规模进一步的扩大了许多,此外希望能够在淮镇治下的势力范围内,购买土地和置业以求更多的发展;这个请求就让人有些意味深长了。
  然而,据我所知黑岛家近两年向中土转移了不少产业和人手,从岭外到夷州藩和新罗藩都有;这次的安东开发事业当中也不例外,似乎是感觉到了什么风声和动向了。
  要知道,扶桑之地的内乱已经持续了百余年,南北朝廷之间虽然屡次有所“大战”和拉锯往复的推进过程,却总是没能形成决定性的优势和结果。
  难道这一家以贩售战争资源为事业的家族,也不再看好南朝阵营了么。
  自从扶桑女主内附引入大唐宗室血脉之后,随着日本国变成了扶桑藩,而带来了大批各色营造宫室和城建的大唐工匠及其技术;这片土地上才第一次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城池,而从地促狭小而孤立于市井民居的城寨时代,逐步过渡到了仿效中土一样,拥有土石城墙包围下的城邑时代。
  这也带来了另一个后果,本来就是土地多山而河川错杂,将列岛之地分割城无数支离破碎的,大小山谷和平原地带的扶桑之地,因为这些筑城技术和关垒遍布,也变得更加艰险难攻了;而相对破碎的地形,也让某方势力能够生聚起足够的力量来,打破这一连串的藩篱和阻碍。
  再加上扶桑之地开化的很晚,自大化改新之后数百年间,并没有能够行成足够大一统的观念和认知,而在交通相对便利的核心地区域外,依旧是用赐予官职和头衔的羁縻手段,来维持那些地方势力的有限臣服;
  事实上日本称国之后的朝廷影响力,长期也主要仅限于本州主岛的大部地区;而在其他地方,仍然停留在原始氏族、奴隶社会的部落群体依旧比比皆是。
  直到后来唐人分藩的诸侯,相继移镇到了当地,才通过一系列的征伐和捕奴行动,逐步镇压和驯化、收服和归化了这些土族势力,由此效法唐土制度在原始与蛮荒当中,建立起一个各浓重唐人色彩的城邑和聚落来。
  由此,也世世代代形成了舶来的唐人诸侯和移民后裔,海归的归化倭人和本土野生的土人,还有扶桑朝廷治下相对进入封建社会的,所谓士民百姓或者称之为国人众;这三大群体错杂在一起构成了,如今扶桑之地南北对立而东西国相争的基础。
  这显然是一张牵扯不清理还乱的大网,交织在扶桑藩持续了一百多年的战乱当中,难道现在真的到了已经要决出结果的时候么。
  不过,对于扶桑之地的处置和对策,暂时还没有必要马上做出决定的迫切需要;与相对邻近的新罗藩和安东之地不同。
  正所谓渡海去插手这么一个海外大藩的内战,实在是兹事体大;我需要更多的消息渠道和分析手段,并且同样需要谜样生物她们,以及我留在淮地的看守班子和幕僚团体的会商和意见。
  等到安东境内最后一批军队调动,与各处分藩、小姓诸侯和豪族的移封工作基本完成,并且已经安定下来之后,我举办了过盛大的城下校阅之后,就该渡海回归淮镇本土了。
第1134章
浪奔(十)
  辽东城外。
  “这才是人主之器啊。”
  “这才是王师的气象和格局啊……”
  看着鱼逦离开的大军,以及毫不见凌乱和狼藉的,送别和围观的人群当中,几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相继感叹道。
  至少在淮军入驻的这段时间之内,上下令行禁止而军纪严明,与地方居民堪称秋毫无发,更兼买卖公平而与民亲善,虽然不乏叨扰和纷繁之处,切身受其好处者亦是不计其数;相比之下,罗藩之前的几个临时或是暂时当家人,都显得晦暗无光了。
  “此乃上古存亡续灭的恩德啊。”
  另一些人则在感叹着。
  “罗氏再兴可期了……”
  “至少他还是姓罗的啊。”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8/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