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湖之热点大侠(校对)第3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6/716

  “且慢!大哥,话不必说尽,我看这镇国公也好,旗主郡王也好,大哥你当得。”楚鹿人打断道。
  换成是旁人这么说,乔峰还道对方是怀疑自己贪恋权贵、或是对方贪恋权贵,受清帝之托来做说客……
  不过既然是楚鹿人说的,那乔峰倒是不会往这边想,只当是他又有什么惊人之论,可也不感什么兴趣。
  “二弟,你不必……”乔峰见状正要摇头。
  “大哥你先不忙反驳,我可是仔细想过,大哥若是做这正白旗的旗主,今后若是清廷能长治久安,大哥可以护持百姓,若是清廷要无道伐有道,大哥也可以劝说干涉……
  即使日后南北到了兵戎相见的时候,中原百姓受不了清廷,大哥也可以带着族人,回到关外去,那对满洲人也好、对汉人也好,都免了一场灾祸,岂不是上下左右都不是坏事?”楚鹿人据理力争道。
  之后楚鹿人趁着乔峰被说的一愣,又看了看其他人,之后多说了一句:“思来想去,此事唯一的坏处,也就是有些小人,又要背后嚼舌根!”
  “咦?二弟,你这可是说到我心坎里……咳咳,不是,乔某是说,之前决定要来铲除鳌拜的那晚,乔某就是这么想的,没有说镇国公的事情。”乔峰先是一愣,之后马上又解释起来。
  不过旁人却只觉得,北乔峰一定是和什么人学坏了,也会阴阳怪气了……
第四百五十七章
旗主郡王
  “皇上,您真要封峰郡王做正白旗的旗主?”小桂子有些担心的问道。
  如今可不是雍正乾隆年间、甚至都不是康熙中叶,清廷入关还没多久,八旗子弟虽说懒散怠惰了不少,但依旧是清廷的中流砥柱,最重要的是,旗主的权力还没有被彻底抹除!
  鳌拜能这么嚣张,和他是镶黄旗的旗主不无关系。
  当然,他只能嚣张,而没敢篡位,也是因为正黄旗、镶黄旗说到底,都是皇太极、顺治、康熙这一支的贵族,鳌拜也只有在武侠世界中,才因为骁勇而做了旗主。
  “你爷爷的,不是告诉过你,私下里依旧叫‘小玄子’就可以。”小皇帝私下里与小桂子独处时要放松许多。
  “奴才不敢、奴才不敢。”小桂子连忙说道。
  “呵,你连峰郡王、正白旗主的事儿,都敢胡说,还有什么你不敢的?”小皇帝白眼了一句。
  的确是这两白旗,实力十分雄厚,而且因为历史原因,与两黄旗可是“恩怨颇深”。
  关外努尔哈赤时期,现在的两白旗才是两黄旗,也就是八旗之首,后来是两白旗的皇太极得势,将两白旗改成了两黄旗……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涉政、成功入关,清廷的实力暴增,可是哪怕有大大的蛋糕,也掩饰不了分蛋糕的不愉快。
  多尔衮主政的时候,两白旗的权力达到了巅峰,压着两黄旗,不过多尔衮一死,立刻就被顺治清算。
  后来康熙继位,鳌拜更是对两白旗欺压不已,正白旗的苏克萨哈直接被其弄死,对两白旗、尤其是正白旗,尤为的折腾,因为满洲八旗制度的原因,所以这种折腾不是汉人政斗时那样,针对首脑、拉拢下面。
  反而是一杆子全都打倒,今天削减旗中贵族的供给、明天调换旗民的土地,令正白旗的从贵族到旗民也都苦不堪言。
  也正因为如此,打着正白旗的一等公的旗号,铲除了鳌拜,正好好是顺应了人心,安抚了正白旗。
  不过的确正白旗的旗主之位,非同小可!
  小皇帝看似说笑,可却吓得小桂子立刻拜倒道:“奴才该死!奴才都是胡说,如何敢真的插嘴旗主大事,只是……只是觉得皇上如此英明,完全可以将正白旗的旗主,也兼领了来,而且今后正白旗也有皇上撑腰,旗民们定也欢欣鼓舞。”
  在历史上,正白旗的确是直接成了上三旗,从多尔衮死后就是如此——由皇帝本人作为三家的旗主。
  不过在武侠世界中显然不是,原作《鹿鼎记》里,鳌拜和苏克萨哈也是两旗的旗主。
  “行了,知道你是担心朕……不过如今内有三藩、外有蒙元,朕虽是天子,但有很多事情,还不能做,也有很多事情,只能慢慢做。”小皇帝叹息道。
  现在的八旗子弟还不是废人,不是惦记着挂在皇帝的名头下,多分些遛鸟逗狗、混吃等死的铁杆庄稼……而是实打实的分战利品的制度!
  要知道当初皇太极在关外上位的时候,还承诺过永不剥夺、减少各旗的牛录(类似于户口籍贯的东西)。
  虽说……他自己并没有履行诺言,但在满洲贵族心里,却有这么一个“谁动了别的旗的牛录,谁就是欺负人”的概念。
  如今清廷立足未稳,除了关外祖地,也只是占据河北、河南、山西,还有胶东半岛以西的山东地区而已,康熙要收权也得一步步来,不适合这么明目张胆。
  小皇帝之后表情一松,毕竟刚刚除了鳌拜,还是要开心些的,也说道:“而且峰皇叔终究是江湖中人,由他领正白旗,相信旗中贵族也会彼此牵制一些。”
  并且也正如楚鹿人所想,在小皇帝看来,乔峰毕竟只是“外人”,尤其还只是一个江湖草莽,现在正白旗的旗主空悬,正好要他来坐,也才更好应对!
  “皇上圣明!”小桂子立刻恭维起来。
  不过在小桂子心里,担心的就是峰郡王,绝不只是寻常江湖匹夫那么简单——虽说相处日浅,但小桂子却能够感受到,乔峰豪气之下的感染力……
  他爷爷的,连自己这种人,都会被豪气感染,这能和一般江湖草莽相提并论吗?
  然而皇上都已经自以为得了妙计,他一个奴才,可不会做什么死谏、直谏的事情,刚刚也只是出于和“小玄子”的友情,令他犹豫之下,开口提醒了一二而已。
  ……
  至于另一边,乔峰对小皇帝的封赏,一开始并不感冒。
  楚鹿人只是劝说了乔峰一次,点明了道理即可,毕竟楚鹿人也不敢保证,这对于乔峰来说,就一定是好事。
  不过的确元清两家,都是有很大削弱的,不仅仅是地盘方面……康熙直接被削了一个奶奶,孝庄在大江湖中,已经死了好几年!
  反而本来就不怎么样的宋,如果对标南宋,虽说内忧多了一个野心勃勃的皇叔,但总体实力是提升的,哪怕对标北宋,也没怎么太削……
  而对于楚鹿人所说,乔峰的确往心里去,推脱了两次封赏之后,终于等到阿朱也来到满京。
  之后他与阿朱商量了一番,最终在第三次的时候,乔峰接受了封赏。
  不仅镇国公的爵位原地起跳,直接做了郡王,正式封号是“多罗峰郡王”——多罗是满语中“一角”的意思,“多罗郡王”本身也有“分封一角之郡王”之意,相应的更高级的“和硕亲王”的“和硕”,则是“一方”的意思——听起来就更大一些。
  而且最重要的不是爵位,而是“正白旗”的旗主之位!
  苏克萨哈作为正白旗主,被鳌拜网罗罪名、满门抄斩,令正白旗心寒,尤其是被打压的滋味可是个个身受,不过对苏克萨哈本人,也有不少正白旗贵族,视其为“叛徒”。
  在多尔衮死后,苏克萨哈是最先投靠顺治的一批两白旗贵族的首脑!
  而康熙虽然要安抚正白旗,可也不打算给多尔衮翻案,所以正白旗的旗主,轮不到苏克萨哈一系、也轮不到多尔衮一系……
  甚至楚鹿人代为讨价还价、暗示了小桂子,最终的礼遇中,还有“凡行礼处,跪拜永远停止”,也就是免跪——这在清廷,之前可是只有上上任正白旗主、也就是多尔衮才有的待遇!
  否则想来乔峰可以给义兄跪,可要给皇侄跪,怕是难顺心意。
  只是要小桂子说,这条件提的不值——跪一跪都不会少块肉,反而很有迷惑性,自己心里拎清楚、记着自己不是“奴才”不就行了?
  当时小玄子听到这条件时,脸色可是很难看,他小桂子为了转述这条件,就跪了半天……
  而此时楚鹿人也发现,其他围杀鳌拜的高手,大多已经都离开,唯有一明一暗两伙人,还在满京。
  明的是段天涯,还在与满清朝廷有所接触,显然神侯给他的任务,不是铲除鳌拜就结束了,而暗的则是崆峒派的宗维侠、常敬之,依旧潜伏在满京,似乎在寻找什么人……
第四百五十八章
正事儿
  满清此时入关不久,统治方式直接且粗放,对满京的控制力,令江湖中人、乃至于一众反清势力,都能够“如鱼得水”——前提是愿意以剃头为代价,混进来!
  在城内,满清的控制力、监察能力都很差,之前小皇帝将一众高手,安排在一处被包了的客栈,而作为清廷实际控制者的鳌拜,居然没有获得任何消息……
  原本楚鹿人还以为,是小皇帝另做了什么安排,或者周围本就是自己人之类的,后来才知道,就是简单地让小桂子包了家客栈!
  对满京的控制力之低,由此便可见一斑……
  换做是在临安,一窝高手聚堆在某个客栈里,当天护龙山庄就要上门检查防火防盗!
  因此楚鹿人有心之下,都已经发现崆峒二老在满京鬼鬼祟祟的,似乎在调查什么,而清廷却没有发现。
  当然,对宗维侠、常敬之的行踪,楚鹿人还只是好奇,真正令楚鹿人还留在满京的主要原因……是鳌拜!
  对于鳌拜的硬功,楚鹿人心里满满的疑惑,也满满的觊觎。
  当时楚鹿人可是贴着鳌拜吸,再确信不过,这绝不是什么外物的作用,而是他真的防御惊人。
  甚至在道胎下,使出盗丹式的时候,楚鹿人原本还担心,会吸入经脉碎片,出手时小心又小心,然而真的动手之后,却发现这担心是多余的……
  鳌拜的经脉,根本吸不动!
  要知道楚鹿人的“盗丹式”,可是的源自于“吸功大法”,按说只有“金刚不坏神功”这个层次的护体神功,能够抵挡得住才对。
  鳌拜倒也不算完全抵挡,其内力在“归墟劲”下,就已经控制不住流逝,在“盗丹式”下更没有抵抗之力,不过其经脉的稳固程度,却已经达到了“金刚不坏神功”的级别。
  刘乘风离开之前,楚鹿人特地找上他,问起了之前他提到的什么“金钟神罩”的事情,以及成观说起的什么“纯阳无极功”的事情。
  换了是别人的话,刘乘风本来不愿意多说,不过楚鹿人和武当关系匪浅,故而刘乘风还是解释了几句……
  满清刚刚入关那会儿,发生了少林寺夺经事件,清廷以当时的皇太后、也就是孝庄喜好佛经为由,向少林强行索要佛经,结果搜走了不少武学秘籍——还好少林也早有准备,真正高深的武功、尤其是原版武功,都已经转移到了南少林。
  只是难免有些遗漏,故而清廷内部肯定有不少少林武学。
  所以说鳌拜练了《金钟罩》,的确没有冤枉少林,甚至还包括铁头功、铁布衫、铁裆功、铁臂功、铁掌功、铁腿功、铁脚功……鳌拜全都练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6/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