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校对)第8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8/1998


可以说,如果没有裴总一直在推动的“迭代”,就不可能有“腾达生活a”现在的成功!
所以,裴总要做的新项目“有用a”,哪怕现在看起来不太靠谱,以后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迭代,总会达到裴总的预期,获得巨大的成功。
对于这一点,余平安是深信不疑的。
只是在开始研发“有用a”的过程中,余平安遇到的问题之多,远超他的想想。
裴总已经给出了这个a的基础结构框架:它是一个内容产出平台,应该是一个树状结构。
树干的部分有点类似于百科网站:树根是一个个关键词和基础概念,树枝是由这个关键词衍生出的概念和解释,而树叶则是针对某个具体衍生概念的提问和回答。
而整个a的结构就像是一棵棵树木组成的森林:关键的基础概念之间会互相关联,支持在词条内互相跳转,或者在一个大类(如文学、物理、游戏等范畴)内进行分类检索。
也就是说,将百科模式跟问答模式给嫁接了起来,在形式上只是进行了一点微创新,却可以极大的提升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
但想要实现裴总需要的这个基础结构框架,仍旧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细节和内容方面共同发力。
比如,a的每一级子界面如何设计、页面布局如何安排才能让用户一眼就看到关键信息、如何让管理者能够自由增删词条或者修改整个树状结构……
这些都是产品经理们需要头疼的关键问题。
除此之外,就是“有用a”上的内容产出问题。
“有用a”既然是一个内容产出平台,那么它到底能不能火,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上面的内容到底好不好。
具体来说,无非是三点:
内容是否准确,不能有错误信息;
内容是否精简,不能有垃圾信息;
索引是否便捷,能否快速找到想查的内容。
归根到底还是看人。
如果平台上的内容产出者故意释放错误信息和垃圾信息骗取流量,那这个平台肯定也成不了。
哪怕是要监管,也只能是用优秀的产出者去监管不那么优秀的产出者。
涉及到一些专业概念,那肯定还是得让专业的大佬出面,才能准确地定性它到底是正确信息、错误信息还是垃圾信息。
所以,到哪去找这些优秀的产出者呢?
余平安首先想到的就是高校。
邀请各个行业的大牛,当然也是可以的,比如在关系到互联网产业的问题时,邀请一些互联网巨头公司的高层,这些人肯定也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但问题在于,这些大佬都是成功人士,要忙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事业,不一定有时间去做这些琐碎的事情。
而且,掌握知识和讲解知识,区别很大。
“有用a”更像是一个讲解知识的平台,百科这个模式发展到极致,其实就是教科书。而百科词条相关的那些问题,其实就是教材详解。
所以,高校的研究生、青年讲师、教授等等,是最合适的人选,也是这个a的中坚力量。
各个行业的大牛,只能作为补充。
而“有用a”包罗万象,这愚公移山一般的工作,又该从何做起呢?
余平安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些基础知识。
裴总说了,“有用a”是个长久的计划,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宁可不做,也不能做错。
先从基础知识的某一个领域开始,稍微做一下,试试水,如果效果好,再推广到更多领域,一步一个脚印地拓展。
不求量、只求质,才能保证这个a真正对得起它的名字。
所以,余平安辗转找到汉东大学官方,并登门拜访孔教授。
汉东大学这边,尤其是文学院,对于这次的合作还是比较支持的。事实上,校企合作一直是国家大力支持和倡导的,许多理科学院与企业共同进行课题研究,这不是什么新鲜事。
而文科学院因为专业的特殊性,跟企业合作较少,这次“有用a”如果能够成功,也是一次双赢的尝试。
更何况腾达集团立足京州,裴总更是五次三番为母校捐款,有这层关系在,谈起合作来会容易很多。
唯一的问题在于,学院不能替孔哲敏教授做出决定。
因为孔教授要带研究生,要给本科生授课,还要做研究,老先生到底有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作为特别顾问加入到这个项目中来,这得打个问号。
所以,今天余平安想要搬动孔教授这尊大佛,就得使出浑身解数了。
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余平安进入家属楼,来到二层轻轻敲门。
片刻之后,防盗门打开了,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教授上下打量着余平安:“余总对吧?”
余平安赶忙说道:“孔老您叫我小余就行,不好意思打扰您了。”
孔哲敏教授笑了笑:“不打扰不打扰,请进。”
余平安跟着孔哲敏教授进入客厅,这里跟想象中的情况差不多,沙发和家具基本上都是以木质为主,看起来很有年代感,墙上挂着书画,整面墙都是书架,堆满了各种书籍。
孔哲敏教授还给余平安倒了杯茶,余平安都有些惶恐了。
闲聊两句之后,余平安也不敢多耽误孔教授的时间,直入正题:“孔老,我的来意呢,文学院那边的领导应该也已经跟您简单说过了,我再跟您详细介绍一下我们这个a的具体内容吧。”
“我原本是在腾达集团负责腾达生活a业务的,现在负责这个‘有用a’,就是想做一个‘百科’和‘问答’模式结合起来的知识分享社区……”
孔哲敏教授认真听着,时不时地点头,眼中偶尔有疑惑闪过,但没有打断余平安的讲述,而是等余平安把整个“有用a”的出发点、具体结构、收费模式、激励模式等内容全都讲述一遍之后,才开始把这些信息全都整合起来,认真思考。
考虑片刻之后,孔哲敏教授说道:“余总,听你的描述,这个软件似乎在定位上和检索学术文献、学术论文的知网有些类似,那二者具体有什么区别呢?”
余平安立刻回答:“当然是有很大区别的。”
“通俗一点地说,我们面向的人群是完全不同的,想要达成的目标也是不同的。”
“学术论文和学术文献,包括大学中各种课程的教材,固然都是最精华、最前沿的知识,但要、理解、掌握这些内容,其实是需要很高门槛的。”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即使让他们看这些知识,他们也看不懂。”
“如果以科普为目标的话,这种效率肯定是非常低的。”
“所以,我们在做的这个软件主要面向的是普通大众,我们致力于用较为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他们普及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
“我们在做的,是理解成本较低的专业内容,更倾向于让用户‘了解’而非‘完全掌握’。”
“而这个软件跟问答平台的最大区别在于,这上面的知识是经过筛选的,我们会尽可能做到没有垃圾信息,同时有更先进的索引机制,大大提升知识的获取效率。”
第705章
还是要靠裴总的个人魅力!
孔哲敏教授认真考虑之后问道:“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面向普通人的一种通俗易懂的科普类教材?”
余平安点头:“对,可以这么理解。”
“我们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些内容,并且提供更高效的检索方式。”
“同时,在内容的编撰方面努力做到:既不是过分深奥、专业让普通人看不懂,又不是过于空洞、低俗没有营养。”
“所以我才登门拜访,希望请您出山。”
“您不仅仅是业内大牛,也是一位受到学生们爱戴的教授,还有过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有您来对这些内容把关,绝对是万无一失。”
孔哲敏教授脸上带着一点点的惊讶。
“听起来是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但是,这似乎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仅仅是中专业的各类课程,比如古代学、现代学、外国学等等,就有大量的专著,即使是整理、简化后做成百科,内容也多得超乎想象。”
“更何况,问答部分的可扩展内容是无限的,这可不是十年八年能完成的事情。”
“我平时还要带研究生,恐怕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如果是很多人群策群力地去做这件事情,要不要支付报酬、成本如何承担这些问题,余总你考虑过吗?”
余平安早有准备,赶忙解释道:“孔老您放心,这些问题,我们都已经考虑好了。”
“这个项目,是我们腾达集团的裴总决定立项的,可以调动整个集团公司的一切资源来保驾护航。”
“我也问过裴总工作量的这个问题,裴总的回答是: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正因为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所以才不能拖,一直拖下去,就什么都做不成了。”
“初期哪怕内容不完整,但只要里面的信息有用,就能吸引来用户。”
“关于人手方面,您不用担心。您相当于是这一专业领域的总负责人,只做统筹和最高的监督工作,我们还会请一些青年学者、教授、优秀的研究生来参与这些项目,各自负责不同的分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8/19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