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校对)第19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4/1998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路在你自己脚下,如何去走,切记,三思而后行。”
在经过了简单的学习和熟悉之后,少年下山了。乔梁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受苦之旅。
……
虽说之前《黍离》已经放出过一些试玩的视频,但乔梁仍旧以为这只是一款换了背景的《回头是岸》。
毕竟整个战斗系统给人的这种受苦的感觉跟《回头是岸》十分相像。
但在玩了之后乔梁才发现二者其实有很大的差别。
《黍离》并不是对《回头是岸》的拙劣模仿,是有自己的设计理念在里面的。
在《黍离》的剧情中,主角会获得儒家,道家,佛家和兵家四家传承。而每一种系统都会赋予主角在基础战斗系统之外的强大能力。
基础战斗系统与《回头是岸》有相似之处,刀枪剑戟等各种武器都有不同的用法,纯粹依靠打磨自己的操作技巧,熟练运用各种武器通关固然是一种玩法。但如果用上了四种不同系统的强大能力,就可以起到如虎添翼的效果。
四种系统虽然都能提升玩家属性,但各有特点。
例如道术,适合在战前做充分准备,追求最大化提升的玩家。
而佛法则是提供常驻的增益效果,适合懒人。
儒家可以针对敌人的弱点,是速通的最佳选择,只有操作精湛的大佬玩家,才能最大的发挥它的效用。
而兵法则是一个泛用性很好的效果,适合刚入门的玩家。可以提前进行战前准备,也可以提升联机或召唤NPC时的群体增益效果,新手无脑选择就对了。
这反映出《黍离》的设计理念与《回头是岸》,有根本不同。
《黍离》允许玩家通过各种丰富的游戏机制和技能搭配来降低游戏难度,甚至在一周目的某些关键战斗中就达成割草的效果,可以无脑过关。
当然前提是对游戏机制的理解非常深刻。
如果玩家在《回头是岸》中不喜欢研究游戏的战斗机制也没关系,只要多死几次,总会熟能生巧。
但是在《黍离》中,如果玩家头铁不去学习游戏机制,而是始终坚持用肉身跟怪物硬刚,那么最后的结局多半会相当悲惨。
当然这两种设计很难说孰优孰劣,只能说他们面向的是不同的玩家群体,侧重的是不同的游戏乐趣。
此外之前有传闻说《黍离》可能会采用关卡式的布局。这曾经似乎是设计组的一种方案,但这种方案显然并没有延续到正式的游戏中。
《黍离》和《回头是岸》一样,仍旧是一个无缝的大地图,各个场景给紧密的联系起来。不会有切换关卡那种生硬的操作。
玩家扮演这位少年四处游历,在游戏过程中会来到很多不同的场景。
比如在北方边境,主角会参与中原的军队与异族骑兵的战场。
还会亲身经历无数佛塔瞬间倒塌,士兵灭佛的场景。
此外还会进入戒备森严的皇城,与当前剧情中的几位重要人物进行对话,选择支持其中的某一位皇子,成为新任的皇帝。
所有的这些场景都互相连通,每个场景都有一处法阵供玩家在不同的场景之间传送。
如此一来就在游戏中构建了一个微缩版的架空世界。
当然最早时《黍离》项目组想要做成关卡形式,这种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严奇当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
因为这样的无缝大地图与关卡模式,这两种做法其实各有优劣。
《黍离》因为游戏机制中也包含了刷刷刷的玩法,所以玩家可能会反复的体验某一区域的战斗,获取自己最急需的某种道具或资源。
这时候用关卡来制作就会更加方便。
不过严奇再三考虑之后,觉得关卡模式对于玩家在游戏中的代入感还是削弱得太厉害了,所以决定付出更多努力在无缝大地图上实现同样的效果。
简单来说就是玩家可以通过特殊的道具或符?来短暂地改变某一区域的状态,让自己重新回到某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重新参与一场特定的战斗,从而再次获取相关的奖励。
而整个无缝世界的本体还是会按照剧情的进展来发生变化。
虽然这种做法也不是尽善尽美,但至少尽可能地把无缝大地图和关卡模式给结合在一起,在无缝大地图上做出了刷刷刷的玩法。
第1663章
奇迹般的合并成功
在游戏的过程中,其实剧情并不算很多,但每一段剧情都非常重要。
《黍离》这款游戏有好几个结局。
首先在皇城范围内,玩家可以选择支持不同的皇子,并在这个皇子做出某项决策时给予建议。
而这些皇子做出的选择,以及主角给出的建议都与接下来的剧情直接相关。
比如在异族入侵时,不同的皇子会有不同的选择,主角可以在异族入侵的不同阶段参战。
去的越早就越有可能将异族驱逐出去,减少平民被屠杀的情况,但也可能无暇解决中原地区的内部矛盾。
如果先解决中原地区的内部矛盾,例如参与灭佛行动,或者帮助僧人逃离,耽搁了时间,有可能造成异族边境战场的形势变化。
除此之外玩家还会跟儒家道家佛家兵家这四家产生密切联系。选择帮助他们可以获得来自他们的资源和帮助,但同时也会引发敌对势力的仇视。
玩家在游戏的历程中要不断地在一些关键节点上作出选择,不止是选A或者选B的路线问题,也有作出选择的时机问题,种种路径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都可能会影响最终的结局。
玩家在一周目应该是很难玩明白的,不过这款游戏本来就是为多周末而进行设计的,在多周目玩家可以体验不同的故事结局也可以针对性的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培养,从而体验不同的战斗模式。
这种剧情模式的安排与《回头是岸》有本质的不同。
《回头是岸》其实只有一条主线,玩家虽然也可以打出不同结局,但总体来而言,不需要做出太多选择,更多的是感受游戏给自己带来的最原本的情感。
但《黍离》更像是在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世界中,玩家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对世界上的大多数区域造成影响。
也许最终结局使玩家所获得的感受不会那么深刻和强烈,但玩家确实能够感受出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这个世界,而最终的结局是自己的一系列选择最终铸就的。
……
乔梁一口气爆肝了好几个小时,仍旧意犹未尽。
“这游戏真的很好玩啊,跟《回头是岸》有很大的区别,不枉我等了它这么久。”
“关键在于这游戏很好地把游戏机制和文化背景融合在了一起,让人感觉不到丝毫的违和感。”
“裴总当初决定投资这款游戏真的是高瞻远瞩。毕竟当时这款游戏的制作人还在做手游,谁能想到他能做出这样一款品质过硬的单机游戏呢?”
“关键是这游戏还可以刷刷刷,对于这种随机的玩法,真的是无法抗拒。”
“啥也不说了,这游戏至少300小时起!”
“什么,新一期的封神之作?”
“那个就先算了。我最近要好好的休息一下,重新回味一下游戏的乐趣。”
乔梁没有理会弹幕让他出新一期封神之作解读《黍离》的要求,因为他莫名的有了一种想要解甲归田的冲动。
反腾达联盟都已经倒了,腾达集团大获全胜,而且腾达游戏的好游戏太多了,一款接着一款,他甚至都觉得自己有点做不过来了。
而且乔梁觉得自己作为一名游戏评测
UP主在出了第10期的封神之作并深刻影响了腾达集团和反腾达联盟的战局以后,它的职业生涯似乎也达到了顶峰,没有什么能够更进一步的空间和余地了。
现在的他,更想作为一名单纯的游戏玩家,放下那些复杂的分析,放下那些深刻的内涵,好好感受一下游戏给他带来的最初的乐趣。
这应该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返璞归真吧。
《黍离》的游戏体验告一段落之后,乔梁最后打开了已经有段时间没有登陆过的GOG。
他想看一看这款游戏更新了一个大版本,成功完成了与ioi的合并之后到底变成什么样子了.
不得不说,把两款市面上最为成功的MOBA游戏合并,这种脑洞和胆魄也就只有裴总才有了。
自从这个消息放出来之后,很多玩家都对此表示了担忧,乔梁也不例外,生怕这种改动一个不小心就同时砸了两款游戏。
但裴总似乎十分坚决合并的事宜,一直在坚定推动。现在这种情况也就是一锤子买卖,好与不好应该都没有回头路了。
再次登录GOG,乔梁感觉这游戏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整体的界面风格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而陌生则是因为在一些细节上做出了一些小的修改。这些修改都属于那种看一眼就能适应的修改,甚至一些粗心的人都不会注意到。但确实让改版后的GOG有了巨大的变化。
进入了愉快的匹配对局,乔梁开心地锁下了风之墨客,然后快乐的带着0-11的战绩结束了游戏。
“似乎也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呀。”
“刚才那场对局里面有三个ioi的英雄,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完全没感到任何的违和感。”
“就好像GOG出了新英雄一样。”
“地图上似乎是在两款游戏中稍微折中了一下,以前GOG的地图偏小,ioi的地图偏大。现在折中了一下反而觉得挺合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4/19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