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亏成麻瓜了(校对)第9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5/1513

  以前还可以做梦想一下。
  现在不行了。
  而且,当他把嗨喽和支付喵绑在一起之后,省掉押金就省掉了风险,可是资金池也没了。
  王羸早就发现。
  当疯狂的资本不再融资,这个行业也就到头了。
  在慢慢发展和立刻变现之间,王羸选择了立刻变现,他唯一后悔的就是没有在D轮融资的时候把公司打包全部卖给猫厂。
  那时候大概能卖20亿美元。
  而现在,裴潜龙给他的价格是10亿美元。
  不过,在这个方案之外,还有一个折中的方案。
  那就是他只要5亿美元,此外,小猫出行给他10%的虚拟股权。
  虚拟股权这个东西很虚幻。
  业内做的最好的大概就是华夏手机了。
  每年,表现优异的华夏手机员工会被主管叫到办公室里去,他们通常会得到一份合同,告知他们今年能够认购多少数量公司股票。
  这份合同不能被带出办公室,签字完成之后,必须交回公司保管,没有副本,也不会有持股凭证,但员工通过一个内部账号,可以查询自己的持股数量。
  同时,这些员工不会在工商登记上出现,其股权全部由华夏手机工会代持。
  从本质上来说,这只是华夏手机单方认可的员工股权,不是法律上员工具有所有权的股权,而是华夏手机和员工通过契约方式约定的一种虚拟股权。
  欺负人啊!
  换做是其他场合,一定有人会掀桌子。
  55%的股权,你给我作价十亿美元。
  也就是说,这个公司估值差不多十八亿美元。
  十八亿的10%,你居然要收我五亿美元,你会不会算数啊,但凡有个幼儿园文凭,你都不会开这个口。
  对此,裴潜龙并没有解释太多。
  当然,王羸还有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攥紧了小喵出行的55%股权,继续做这个大股东。
  但是裴潜龙以后还会不会带他玩就很难说了。
  王羸选择了第二种。
  这大概就是裴潜龙欣赏他的原因所在了。
  稳。
  开拓市场的时候,他就稳。
  现在他选择第二种条件,看似是冒险了,其实依旧是稳健的一匹。
  至少,这么玩总比拿五亿美刀去外头搞投资更稳当吧。
  这可是猫厂,很多互联网巨头想合作却合作不到的存在。
  很明显,猫厂将会有大动作。
  如果他选择这个时候和猫厂继续站在一起,他还会继续领导小喵出行的业务。
  至于虚拟股权,虚拟就虚拟吧。
  合约上写的很清楚,只要他不主动离职,只要他不中饱私囊,只要他不违法犯罪,只要他……
  那这个虚拟股权就一直属于他。
  即便小喵出行今后融资上市,他的虚拟股权份额都不会发生变化。
  至于为什么有了十亿美元还要打工。
  可能是因为他身体里藏了一个打工人的灵魂,注定了要打一辈子工,不打工不舒服斯基。
  事实上,他还差一岁才到三十。
  他还想奋斗一下,还想等到老了也能拿出来一些能够吹比的东西。
  猫厂很明显是一个大舞台。
  林冬回到首都之后,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
  才花了五亿美元就把小喵单车攥在了手里,这让他非常的不爽,但却也无可奈何。
  纵观共享单车的整个布局,裴公公基本上都只是在执行他的命令而已。
  记得最初的时候,裴公公计划的是花费十年的功夫深耕这个行业。
  是他要求“赔”点钱就退出的。
  也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只能说是运气不好吧。
  都是命啊。
  不过,裴公公对于王羸的处理方式提醒了他。
  咱是不是可以把这种制度在整个公司复制啊,就是发行虚拟股权,然后把股权送给高管。
  就拿喵牙直播来说,如果他一年的净利润是20亿,给陈银辉10%的虚拟股权,这样净利润不就只剩下18亿了吗?
  如果给陈银辉30%的虚拟股权,剩余的就只有14亿。
  艾玛,不愧是厂公啊。
  这视角就是格外的不同寻常。
  当然,这事不能一下子就和系统说。
  系统铁定不会同意的。
  得找机会,要么趁系统高兴的时候,说不定随口就答应了。
  要么趁自己这边赚了大钱的时候,到时候看着自己可怜兮兮的小模样,系统这心一软,它好意思拒绝吗?
第919章
如影相随如噩梦
  王羸很快就知道小喵出行有什么大动作了。
  在完成对小喵出行100%的股权回购之后,猫厂公关部发言人韩妃子宣布,猫厂正式进军网约车领域。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的话,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网约车大战又不是第一次了。
  对于习惯了如今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便捷的人们来说,2012年似乎是一个遥远的、效率低下到难以忍受的年代。
  在那个年代里,打车,快车、专车、顺风车是不存在,能打的只有出租车,姿势只能是路边招手。
  招手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一个姿势,但对于嗅觉敏锐的人来说,那是一个商机。
  那一年九月,弟弟打车诞生。
  那个时期的业务模式,就是花3000元租了一小段过道。每当有出租车驶过过道,弟弟员工就冲上去,敲开玻璃塞传单,推荐司机安装打车软件。
  他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并不是唯一。
  那时候的摇摇招车已获红杉资本300多万美元融资,为了争夺市场,甚至给首都5000个司机买了智能手机,在FM103.9北京交通广播进行24小时全天候广告轰炸,每隔1小时播一次。
  相比较来说,快的打车就惨很多,因为项目得不到技术团队的支持,团队成员一度缩减到只剩下2人。
  当路一步一个脚印走通之后,网约车的发展也正式进入了快车道。一场腥风血雨的兼并、收购、淘汰、出局此起彼伏在市场争夺战中上演。
  从2012下半年开始到2014年初,一年左右的时间,巨头资本进场之后,直接开始清场,简单而粗暴:补贴大战。
  这几乎让没有巨头资本支持的其他所有玩家瞬间出局,只剩下弟弟和快的。
  最后就是某鹅和阿狸的战争了。
  2015年情人节当天,弟弟快的宣布合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5/1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