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亏成麻瓜了(校对)第9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3/1513

  如果前面三个月的产能全部用来交付个人买家,确实能够激起市场的一波浪潮。
  但是后面三个月没车卖给个人了。
  这中间空挡的三个月,喵车的四儿子店要干什么。
  修车?
  拜托,刚买几个月的车就要修的话,这车的质量也太不行了。
  刘夏甚至觉得,喵车的修车部门在三五年之内除了做包养可能都没啥其他生意。
  这只是其中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断档几个月……
  市场口碑靠什么来维护。
  市场份额靠什么来维持。
  这都是关系到今后汽车品牌和销量的长远问题。
  林冬没有立刻离开申城,后面还有申城国际电影节。
  而且,还有不少朋友承诺要请他吃小龙虾呢。
  为了方便高管到各地办事,他曾经让陈小蛮以公司的名义在各地弄了几处落脚点。
  这些地方都是租借的——买是不可能再买了,林老板打死也不买任何一块和地皮相关的东西,哪怕一块钱的也不行。
  只能租,哪里贵租哪里。
  这样总不用担心地产结算的时候出现问题了吧。
  当然,汤臣一品或者檀宫是不可能的,太大的地方也不行。
  系统只会冷笑来回应他。
  那一刻,林老板有种自己是个打工人的错觉。
  好吧,或许并不是错觉。
  他在申城的落脚点是一栋老洋房。
  房子是三层砖木结构的北欧风情建筑,鹅卵石墙面大方简朴,满院子的参天大树,假山、亭子错落分布。
  极大程度的还原了猫厂本部的办公环境。
  当然,好的另一面就是贵。
  月租金将近八十万。
  猫厂行政副总裁陈小蛮找申城方拖了关系才租下来。
  至于为什么是找申城方,而不是房产中介,自然不是没原因。
  就以老洋房为特色的申城而言,经过时间沉淀,目前申城全市现存老洋房也不过四千多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产权归国有,从2004年开始便只租不售。
  而且也不是谁都可以租。
  曾经有互联网大佬想要租下这里就被拒绝了。
  这位互联网大佬一怒之下花2.8亿买下了建筑面积1570平米,花园面积近5000米的严家花园,还花了大价钱进行修整,被称作申城第一豪宅。
  猫厂租的这一栋就低调多了。
  建面还不到八百平,花园稍微大一点,但也不过一千九百多,不到两千平。
  猫厂在申城租了两个办事处。
  一个就是这个老洋房独栋别墅,还有一个在临港那边。
  临港那边看一看就结束了,林冬主要待在这边。
  他很喜欢这一栋建筑,心里想的是将来如果自己有钱了,就把这里买下来。
  至于卖不卖的问题——这根本就不算问题。
  如果他不要脸的一点,如果系统能好说话一点,他说不定都可以想办法让申城爸爸白送。
  可惜,他还是个要脸的人。
  只能等今后,看看周勃和宁海他们执导的电影什么时候上线了。
  花园里有一个葡萄架。
  现在是六月,葡萄已经过了花期,也依旧有些零零星星的绽放着,被风轻轻一吹就飘散下来。
  其中有一瓣落到了巫师老爷的咖啡杯里。
  他吹了一口气,花瓣却连个璇儿都转不起来,有种深陷泥泞的感觉,就像现在的他一样。
  摆在桌子上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视频新闻正在播报关于这一次共享单车暴雷的事件。
  不是悟空单车。
  资本们不希望这个市场出现暴雷时间,所以他们对悟空单车的态度就是尽可能的封锁消息。
  热度甚至都快被压下去了。
  然而,因为拖欠6800余万元欠款,FOR小黄车被合作伙伴,申城凤凰一纸诉状告上了法庭,要求其支付欠款及逾期违约损失等共计6800多万元。
  FOR没钱了?
第917章
共享单车完了
  事情非常简单。
  根据申城凤凰自行车公司的公告,2016年申城凤凰自行车与FOR签订了《自行车采购框架协议》。
  协议规定,FOR会在12个月内向凤凰自行车提供总量不少于500万辆的采购计划,但是从实际情况上看,申城凤凰仅向OFO提供186万辆,双方实际交易预期不到4成。
  老子贷款帮你造自行车,你剩下的不采购了?
  诉讼要求FOR支付贷款6815万元,违约费186万元,原告律师费及担保费约20万元,共计7000余万元费用。
  更严重的是,与FOR有财务纠纷的企业不只申城凤凰一家。
  凤凰之后,立刻又有其他出行产业相关的企业站出来索要欠款,别人家的咱不管,你先把欠我的钱还给我。
  好家伙,这些要钱的如果都是真的,那FOR还不得欠五六十亿啊。
  FOR不是融资了上百亿吗?
  怎么这么快就没钱了。
  有业内消息灵通人士披露,FOR的流动资金都拿来给用户退押金了。
  他们试图用这种方式平息市场的恐慌。
  没事没事,我们FOR的财务情况好得很,你们看,你们要退的押金我们如数退了。
  都是哪些眼红的资本造谣。
  挪用资金退押金的目的也确实达到了。
  在悟空单车暴雷的那天,FOR单日债权申报申请多达127040笔,经过几天的“打脸充胖子”,就是来多少退多少,这股退押金风波终于压下去了。
  其他共享单车品牌也基本上采取同样的手段。
  眼瞅着难关就要熬过去。
  却突然出现了这样一件事。
  明眼人都知道,这个行业的暴雷在所难免了。
  2016年下半年,资本如潮水一般涌入共享单车领域,最疯狂的时候平均每天有上亿元资金咋进去,差不多每个月都有新的品牌出现,五彩缤纷各种颜色都有。
  市场共有近70家共享单车企业,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600万辆,注册用户量超1.3亿。
  林冬刷新着新闻网页,还有喵喵热搜,果然发现很多新闻和用户表示,押金已经不能随申随退了。
  有些品牌的退押金按钮甚至都变成了灰色。
  这都不算致命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3/1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