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亏成麻瓜了(校对)第8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8/1513

  喵爪网和农科苑,外加一些种植区域,以健康食品为核心,进行了深度合作。
  研究成果经过科学的检验,证明有价值无公害后,会通过喵鲜生和喵爪购物的线下线上渠道产业化变现。
  林冬眼睛一亮,这个项目听起来好靠谱啊。
  前沿科技?
  火星移民?
  飞行公交车?
  穿越时空?
  隐身衣?
  飞天扫帚?
  “这个我觉得可以搞,给他们三十亿,做好这个项目的监督工作,不要让我知道有人动歪脑筋。”林冬和系统争取了一下,拿到了三十亿的额度。
  只有后续将技术成果产业化,才能拿到进一步的投资。
  其实,三十亿不算多。
  巴奥马郑府于2012年启动了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以推动先进制造技术向产业转移、向生产力转化。
  其定位重点是要解决基础研究和商业化之间“死亡之谷”问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其核心单元是制造业创新中心,担负着特定领域内先进制造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的职责。
  如果技术研究所的计划得以实施,那么猫厂担负起的职责就是这个创新中心的责任。
  这边研究,研究出来之后,我们负责孵化。
  最终成果由猫厂和研究个体——各地高校一起享有,由于研究经费是猫厂提供,所以猫厂会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
  三个人都是聪明人。
  所以很快就商定了合作的形势,还有主要的方向。
  其实,高校里头是有人才的,除了在知识面造诣深厚的教授,还有一些学生具备天生的创造精神。
  这个计划最后被称之为“萌芽计划”。
  其实,这种类似的东西咱们郭嘉也有,不然支持各种研究课题是为了什么。
  但是类似于猫厂这么大胃口的民间机构还真没有。
  顶多就是有某些行业的人,针对自己的需求,以类似于一种订制的方式来寻求技术解决方案。
  猫厂胃口太大了。
  前沿技术,不管你研究的是什么方向,我们都会为你的研究提供资金支持,还会尽快的把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
第815章
拿别人的钱买别人的东西
  随便举个例子。
  比如电池。
  每当出现一款新的电子产品的时候,它的续航能力,或者说电池技术,一直是电子产品热爱者所关注的焦点。
  一款好的电子产品肯定要使用好点电子元件,而这些电子元件也会更加耗电,因此一款好的电池也就成为了优秀产品的基础之一。
  不过自从锂电池普及十几年来,也没有新的电池普及。
  一般情况下,手机必须每天充电。
  猫厂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进行了布局,对于新电池技术非常的渴求,未来如果真的能够率先在这方面做出突破,直接就能把传统汽车行业打得溃不成军。
  我们无法想象有五分钟充满电,然后可以跑三千里的汽车。
  正如四五十年前,我们无法想象可以手持一个小方块,在上面却可以看《少林寺》一样。
  “这三十亿只是第一期的资金,重点突破几个项目,做出点成果出来,我们就可以加大投入。”林冬的内心很纠结。
  从亏钱的目的来说,他期望三十亿的研究打水漂。
  但是系统有规定,想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的话,就必须做出一定的成绩。
  从“把眼光放长远”的角度考虑,还是先赚再赔吧。
  “那边暂时的规划是建立几个实验室,三十亿的话正好够用。”韩妃子回答说道。
  三十亿真的没那么大能量可以惠及太多的高校。
  比如今年,人家清华的研究经费是50亿,人均92万,浙大的是41亿,人均37万。
  其中清华33亿来自郑府,剩下的是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还有各方捐助。
  但猫厂的这三十个亿,建立几个项目实验室绝对没问题。
  “你让他们看着办吧,那边好好做,回头给他们升级成事业部。”林冬抛出一颗甜枣。
  这枣子可甜可甜了。
  新能源汽车投资三百亿,也没升级事业部。
  “好的,林总。”韩妃子点点头。
  其实,具体的项目那边已经有所规划了,第一个实验室弄“液晶模组”,提高和加快电视机项目的应用。
  猫厂的电视机今年年中就可以正式投产,必须要在技术方面获得突破。
  否则根本没办法占据更大市场。
  俗话说物美价廉,市场价格已经足够低廉了,只能从物美的角度去努力。
  第二个实验室弄“电池模组”。
  尽管猫厂这边的电池技术非常的发达,堪称全球顶级水平,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将已经领先的技术继续领先,才有可能称霸整个汽车行业。
  第三个实验室弄“芯片应用”。
  很多专攻这方面的学生和老师,也有奇思妙想,喵芯这边晶圆厂马上就要投产,猫厂必须在前沿应用领域进行一定程度的布局。
  还有其他一些待确定的项目,可以从基础先做起来。
  比如医疗什么的,在初级阶段进行孵化,并不需要多大的投入,后续产业化则可以通过收购的方式实现。
  “还有吗?”林冬眼神灼灼。
  太给力了。
  投资三部电影,结果不仅没有赔钱,还赚了三个亿。
  实在是太累了。
  还是这样的投资比较合适。
  “此外,亿达那边似乎有意将他们买回来的传奇影业卖给咱们,我在一次会议的时候遇见了他们一位高层,隐晦的表达了一番这个意愿。”韩妃子被逼急了。
  “咳咳~”裴潜龙赶紧打断她。
  这个傻徒弟,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有什么问题吗?”林冬问。
  “林总,传奇影业其实只能算一家二流的好莱坞电影公司,它之前的很多项目,大部分都是和别家拼盘,缺乏独立制作的能力,而且在发行方面依赖别家的渠道,距离咱们的文化输出目标非常遥远。”裴公公最近虽然沉迷雌色,但是脑子依旧非常的灵巧,大局观更是无人可比。
  “你的意思是亿达亏了?”林冬挺惊讶的。
  业内专家们对于亿达这种跨国的生态布局似乎都是大加赞赏,极少有人说买贵了。
  事实上,一家华夏企业,买下了好莱坞电影巨头。
  这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一件事啊。
  “我想,当初的好莱坞外来者托马斯·图尔看到亿达的35亿美金报价,一定乐的找不到北,原因在于他知道35亿美元绝非传奇影业的真实估值。”裴潜龙一贯的阴阳怪气,嘲讽的丝毫不留余地。
  人家那可是首富呀,一点面子都不给留。
  然而,裴潜龙并不是信口开河,在亿达收购之前,传奇影业已经连续两年亏损总计58.7亿,负债90多亿。
  这就是为什么,传奇影业以230亿收购被他认为不值的原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8/1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