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亏成麻瓜了(校对)第8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3/1513

  “湾积电市值已经超Intel成全球第一半导体企业,已经成立三十周年了啊。”孙默予非常的无辜。
  这能比吗?
  能这样比吗?
  咱喵芯成立刚一年,和人家三十年的积累怎么比。
  而且咱们内地这边芯片发展一直被吊打,不仅体现在技术方面,人才更是一块致命短板。
  现有的五百多名研发工程师,都是费劲千辛万苦挖来的。
  有的是芯片联盟其他企业的技术核心,被挖了也是敢怒不敢言,再加上有补偿才没闹大。
  有的是大学或者研究所里的研发人员,孙默予四处奔走,说服他们丢掉铁饭碗来一家私企工作。
  有的是世界各地从事芯片行业的华人,想要折服这类人难度更大。
  不说高端人才一网打尽,但真的是已经竭尽全力了。
  “他们有六千多人,咱们就不能挖点过来吗?”林冬就不服气了。
  “呃,这个估计更难。”孙默予不得不耐着性子给老板科普一下湾积电和华芯国际之间的恩怨。
  华芯国际的创始人曾经就职于湾积电。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愤而离职,带着一些旧部创办华芯国际。
  华芯国际在郭嘉的支持下发展迅猛,2003年的产能就达到了每月6万片,累计销售收入达到了30亿元,并很快跃升为全球芯片代工的前三甲,规模直指湾积电。
  湾积电坐不住了,在2003年爆发了“跨海”的“科技大战”。
  它们陆续向米果加州北区地区法院、米果加州奥克兰阿拉米达郡高级法院、米果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诉讼,请求判定华芯国际及在内地的三家公司侵犯专利权、窃取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和干扰经营关系,要求其支付10亿美元违约金。
  2009年,米果阿拉米达郡高等法院裁定华芯国际窃取湾积电商业机密。
  随后两家和解,代价是华芯国际向湾积电支付2亿美元现金及10%股份。
  此外,华芯国际创始人也离职了,他的离职被认为是双方达成最终和解协议的前提条件。
  有媒体报道,创始人在输了官司之后,与华芯国际的律师通电话,放声痛哭。
  湾积电终究还是获得了胜利。
  挖他们家的人,不是那么容易的。
  “听起来似乎很厉害的样子,孙总,咱们不能惯着他们,惯多了都是毛病。”林老板看向裴潜龙:“裴总,你说对不对。”
  “我觉得林总您说什么都是对的,反正,我们在米果没有任何分支机构,在湾湾也没有。”裴潜龙呵呵一笑。
  只要足够的不要脸,咱们就是无敌的。
  至于影响,谁又会在乎呢。
第758章
公司的脸面不能不要
  孙默予目瞪口呆。
  他在这个行业待了半辈子,就从来没见过如此不要碧莲的老板和高级战略副总裁。
  你们到底知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
  真要是这么干,就算米果的司法制裁不了你,但只要是猫厂的产业,将来都绝无可能在纳斯达克上市了啊。
  “其实规避的方式很多,我这边可以帮忙安排。”施珊珊不能不说话了。
  公司的脸面不能不要。
  “那就麻烦施总了。”裴潜龙明显的叹了口气。
  不能撕人,有点可惜。
  “此外,咱们在芯片领域动作不断,极有可能面临来自于芯片代工厂和ASML的联合封杀和诉讼,即便对咱们产生不了什么影响,也可以阻止咱们进行海外布局。”施珊珊觉得自己必须得提醒他们一下。
  虽然这种问题其实轮不到她这个大专生说话。
  孙默予就是一个技术型的管理人员,他根本不懂法律,裴公公就像是一架战斗鸡,整天就想着怼人。
  而老板,他无时无刻不在放嘲讽——孙贼,来打我呀。
  “咳咳,这个咱们暂时就不考虑了,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又何必考虑晚上吃猪肉还是牛肉呢?”
  林老板这话说得非常没有水平。
  但是没有谁会当面反驳他,而且施珊珊这话也不是对老板说的,她提醒一下,裴潜龙自然回去把一切隐患给解决掉。
  这是两位公司掌舵人之间的默契。
  “既然是这样,我会配合着进行新一轮的研发布局,但是喵芯真的不需要额外的投入,账面上的资金太多了。”孙默予心有余而力不足。
  几百亿啊,不是说花完就能花完的。
  “芯片联盟对咱们的发展出力良多,各方面都给了支持,我觉得光刻机不必卖那么贵。”林冬来了一句。
  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孙默予都想怼老板了。
  我们喵芯容易嘛。
  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工厂、设备、人力、研发、甚至包括还在研发,基本没有什么生产能力的各种项目。
  除了光刻机项目,没有任何一个是赚钱的。
  “林总,要不一代光刻机我们适当的降低一下价格,二代光刻机成本会增加,产量也没有一代光刻机那么高,真的不能再降了。”
  “为什么啊,难道技术的提升,不是应该更加省时省力吗?”不懂就要问。
  “一代光刻机,很多技术没有攻克,用了不少低端光刻机和蚀刻机的替代技术,臃肿低效,部件方面,由于尽可能的不涉及到欧美专利,类似得国蔡司的镜头,米果的光源系统,瑞典的轴承,咱们也都选择了更廉价的替代产品;而新的光刻机,咱们无论是质量还是性能方面都有巨大的提升……”
  “算了,你就说成本提升多少,生产能力降低多少吧。”林老板听得晕乎。
  “二代产品,成本大概会在八千万左右,产能大概要降低一半,除非多开生产线,但是一时半会也没办法多开,能干这活的人太少,而且还需要调试好了才能真正的交付到客户的手上。”孙默予尽可能的解释。
  老板啥都不懂,他都想找个时间给这群人好好上课。
  “一个月才一台?”林冬的语气有些古怪,有点不敢置信,又有些幸灾乐祸。
  但是其他人理解不了。
  只能理解为老板对这个产能太不满意了。
  “其实,ASML去年出货的EUV、ArFi、ArF等高端类型光刻机,一共也才120台,占据了九成的市场。其中EUV光刻机机型的出货量甚至不足20台,咱们目前主攻EUV光刻机,如果能出货12台成熟成品,这个销量已经非常不错了。”
  孙默予只能这样解释。
  直接拿到的是高端技术,从而开展工作,这对于喵芯的发展来说,开了挂的同时,也丢失了一些技术积累的过程。
  “我觉得,他们应该是可以出更多货的,只是出货太多,价格就没办法维持了。”裴公公突然来了一句。
  非常符合他的人设,浓浓的阴谋气息。
  孙默予沉默了片刻,结合自己了解的情况,发现自己竟然没办法反驳这个外行。
  因为这种猜测不是没有可能。
  ASML一台同级别的光刻机卖七亿左右,就算成本比喵芯的高一些,一个亿华夏币也差不多了吧。
  毛利率实在太高了。
  如果真的是敞开了卖,或者有同级别的对手,他们绝对没可能卖这么贵。
  目前,由于喵芯的光刻机物虽然没那么美,但价格绝对美丽,已经有不少国外的厂商纷纷要求下单。
  ASML去年年末的时候宣布,2017年将会提升EUV光刻机的出货量。
  中低端产品的价格也跌破了一亿美金。
  这一反应被解读为遭受到了来自东方大猫的压力。
  但是不可否认,也从中可以看出荷兰ASML并不缺乏扩充产能的能力。
  究竟是先满足国内需求,还是一遍满足一遍的出口,在喵芯内部出现过分歧。
  孙默予请示过裴潜龙,得出的批复是优先满足国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3/1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