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亏成麻瓜了(校对)第6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7/1513

  这才只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啊。
  一番寒暄之后,林冬入座开始点菜,有了猫厂老板的光环加持,即便是点菜点的多,至少也不会让人觉得他是骗吃骗喝来的了。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呢?”林冬点完菜问道。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棒棒的《熔炉》?”文雁没有正面的回答,反而是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看过,类似的还有《素媛》,真是一个沉重到开不了口的题材,文导是打算拍一部国内的《熔炉》吗?”林冬真的有些惊讶了。
《熔炉》上映于2011年,是一部“改变国家的电影”,它促使棒棒对于姓暴力犯罪处罚方面的法律修订。
  演员孔侑的表现非常惊艳,值得一座影帝奖杯——可惜,第32届棒棒青龙电影奖把影帝颁发给了《最终兵器:弓》的朴海日——那是一部属于棒棒的自嗨作品,而且特么居然是抄袭来的。
《熔炉》获得多项提名,但仅得到了最佳配乐这种奖项。
  弄得这部电影好像是一部音乐片似得。
  标榜着公正的青龙电影节其实就是一个笑话。
  “类似的题材,但并不是熔炉,”文雁想了想,说道:“我想展现的不是姓勤的暴力,而是这件事发生之后社会的反应。”
  展现暴力,可以让观者愤慨。
  但愤慨完了之后呢?
  对于姓勤这件事,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恰恰是那些姓勤之外的事情。
  展现暴力只是二次伤害,我们更应该去思考如何避免伤害。
  我们不只需要知道禽兽做了什么,更需要知道当事情发生后,我们需要怎样去做。
  我们需要知道这个社会究竟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林冬叹了口气。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沉重的题材,他这个巫师也无可奈何。
  是真的无可奈何。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或者说想让我们看到的——
  是发生一个按键,马上就能的到合理解决,受害人得到了积极的保护,加害人得到了惩罚。
  这个事情不会引起我们太多的注意。
  很快就会过去了。
  我们更加坚信这个世界非常的美好。
  但是现实有的时候并不是这样,有的时候它其实是反逻辑的。
  受害人得到伤害,加害人逍遥法外,或者只是得到了某种轻微的惩罚,之后还可升官发财。
  而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我们只能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很快就被引导着去关注其他的事情。
  讲述了一下关于这部电影的想法,然后文雁问道:“林……林总,您觉得现在女性还是弱势群体吗?”
  “我觉得,哪里有不公,哪有就需要保护。”林冬这样回答这个问题。
  然后,这位施珊珊的大专同学就开心的笑了起来。
  林冬的答案很明显非常让她有认同感。
  猫厂的这位老板,和那些满脑肥肠的资本家果然不一样。
  菜很快就上来了。
  “不知道合不合你的胃口,我在金陵拍水印街的时候,非常喜欢吃这家菜,转眼间已经好些年了,也不知道口味变了没有。”
  “文导太客气了,我不挑食。”只是吃的有点多。
  “希望今天带的钱够用。”文雁也发现上林冬点的菜非常多了。
  “投资方面你可以多要一点,真的。”林冬真的没有打算表现自己的幽默,他是实话实话的。
  但是和他一起交流的人却觉得这个实在是太好笑了。
  “这部电影,大概要花多少钱才能拍出来,如果加上宣发呢,就按照正常的标准来吧。”
  开始吃饭后,林冬开始问及电影的投资问题。
  这部电影他是不能不投了,不是因为他吃了人家请的饭,而是这部片子真的很有意义,就算能给他带来十亿的票房他也认了。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太沉重的电影,大家愿意给它打高分,但是却不愿意去电影院捧场。
  生活已经够糟糕的了,好不容易去电影院改善下心情,为什么要选择太过于沉重的题材呢。
  只有少部分真正热爱电影的人才会看,但他们终究很难成为贡献票房的主流群体。
  “其实,五百万应该就可以拍出来,有不少朋友可以友情帮忙,但是既然你刚才已经说了,那我要八百万的制作资金吧,宣发的话,两百万应该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仅仅才一千万的成本。
第591章
不爱钱有情怀
  才一千万的成本。
  林冬有点看不起这个文雁导演了。
  难道是因为大专毕业,又不是科班出身,所以眼界就开阔不起来?
  不过,他吸取了以前的教训,极少再怂恿导演增加成本了。
  你要多少,我就给多少。
  “那好吧,一千万,珊姐是你学妹,你回头找她就行了,”林冬看了看眼前明显至少七零后的文雁,很好奇的问:“你和珊姐是同学?”
  “不是。”文雁摇摇头:“我和珊珊是在一起校友聚会上认识的。”
  “你们学校还举行校友聚会啊,真好。”人家一个大专都有校友会,林冬都毕业两三年了,也没听说谁要搞什么校友会。
  “还行吧。”文雁微微一笑。
  实际上,北大校友会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1984年作为正式的全国性的独立社团组织成立,1992年正式在民政部注册,成为独立社团法人。
  人家分会上百,遍布全球各地。
  文雁回到首都之后就找施珊珊了。
  施珊珊也很配合的走完了签约流程,她堂堂集团执行总裁,干这个真的是大材小用了。
  不过,遥想克拉斯特刚成立那会,这些活可不就是她干的嘛。
  一晃……好像也没几年呀。
  “学姐能拿到投资,我一点也不意外,我们老板啊,你如果跟他说电影多商业,多能赚钱,他反倒不喜欢投呢。”施珊珊笑着说道。
  “为什么?”文雁不理解。
  投资赚钱,这是多正常的事情啊。
  “大概是看不上这些小钱吧,我们公司前不久的一笔投资,高达两百亿。”施珊珊是这样理解的。
  文雁目瞪口呆,她其实对于猫厂并没有太深刻的概念。只是知道这一家产品多,她手机里都有很多相关的爱屁屁。
  但是猫厂究竟多有钱,这就没什么人知道了。
  她不是混经济圈的人。
  而且,猫厂不融资不上市,就是一个资本市场的葛朗台,根本没有人关注他们资产几何。
  “但是我们老板是一个很有情怀的人,类似《嘉年华》这种题材,他一般都不会拒绝,我让你去见他,为的不是这部片子,为的是今后的片子都可以找他,这是长久的买卖。”
  猫厂的组织架构很特别。
  老板不管具体的事务,都交给了三个总裁外加一堆总经理。
  大家在各自的摊子上,可以自由发挥,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就算是赔钱了也没关系。
  但是你不能私自开拓疆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7/1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