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亏成麻瓜了(校对)第4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7/1513

  而作为主要竞品的团美电影,上半年交易额仅仅只是十多亿。
  不足喵爪网的一半。
  可能是意识到自己的短板,团美电影目前正在接洽业内好几家电影公司,打算从源头入手打造自己的生态体系。
  不过,从克莱斯特得到的消息来看,愿意和团美签独家的几乎没有。
  毕竟喵爪网日活用户上亿,占据了占据了在线购票市场的70%份额,和你团美签独家,这不是找不自在吗?
  谁愿意拿自家的电影票房当枪子,去帮你打喵爪。
  而克莱斯特并不在乎团美电影的备战。
  作为行业龙头,你是别人追赶模仿的对方,你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王阔表示,喵爪网今年有望盈利八千万,不过从截止到目前的战绩来看,八千万还是少说了,过亿都不成问题。
  发行+喵爪网,这就是克莱斯特的双刀在手天下我有。
  其他的老牌发行公司没有这么强的网上发行渠道,而网上发行渠道强的公司又没有影视公司做后盾。
  更何况,克莱斯特的喵尾巴影院,目前已经筹建15家,拥有银幕数126块,和十大什么的比差太多,可是一家发行公司有电影院,也是一个加分项啊。
  不对,已经不是十五家,有一家已经确定要被拆迁了。
  为了不担负起电影院更多的营业损失,拆迁办加快了谈判进度,估计到八月份就能把拆迁款给到位。
  不幸的是,这笔钱总量大概会有5.5个亿。
  而系统给出的好消息,是林冬可以拿着5.5个亿立刻弄出几家电影院出来,不算在限制范围内。
  但是林老板总觉得心里凉飕飕的。
  5.5个亿,最起码能够弄出五六家电影院。
  那么,这五六家电影院扫雷失败,再一次被拆迁的概率有多大呢。
  但是林老板没得选择啊。
  只能继续盖电影院。
  这一次他学乖了,让田大壮挑短时间不会拆迁的地区弄电影院。
  至于五年一次增值结算,还是等五年之后再说吧。
  说不定到时候他都和黑巫师握手言和了。
  在林冬一边忍受着发行部门的捷报连传,一边和《新蜀山》死磕的时候。
  周龙星找到他,目的是让他给出可以参加的宣传时间表。
  “你是主演啊,不参加宣传说不过去吧。”
  “什么时候开始宣传啊?”
  林冬其实不想参加,他只负责演戏就好了,宣传的事情找别人也没啥问题吧。
  而且,最终还是要看电影的质量好不好,才能决定电影的票房究竟有多少。
  不过他也知道这不可能。
  吃这碗饭,就得最受这个行业的规则。
  “九月份吧,最迟不晚于十二月份。”周龙星一边看新蜀山剧组忙乎,一边回答。
  “现在才七月份啊,十二月份的事情,用不着这么早跑过来找我吧,您还亲自来,打个电话就行了啊,大佬。”林冬完全没办法理解。
  难不成是想自己了?
  “上次不是说了要帮你拍蜀山嘛,我这不就过来了。”周龙星搓搓手,跃跃欲试。
  年纪大了,精力不足,从《长江七号》之后,他就不再以演员的身份参与电影,开始退居幕后,平均下来两三年才打磨出一部作品。
  但是导演是有瘾的。
  如果能够在别人的片场过过瘾也不错啊。
  再说了,林冬这样的新人导演,确实需要他这样的老前辈帮扶一下,免得走偏了路。
  什么,你说已经有徐怪和姜小军在了。
  星爷就不服气了。
  凭什么徐怪和姜小军可以碰,我就不能伸手。
  “也行,”出乎周龙星的意料,林冬竟然没有推拒,而是很爽快的说道:“我们已经做出不少成片了,你帮忙看看有哪里不对,或者需要改进,咱们重拍,然后安排特效组重做。”
第440章
自由每一天
  “弟兄们,生意要来了,准备好加班加点。”胡海浪拍拍手,心里暗搓搓的高兴。
  按照这些天来的经验看,只要有人有新的想法,老板就会让重做一版。
  那样的话,他们视效组的活就来了。
  一单活做好几单活的量,这就是他们在《新蜀山》剧组的地位。
  而且视效酬劳不会被压价,实打实的给钱。
  这是那些视效大厂都不敢想的事情。
  实际上,在竞争激烈的外部市场,你做一个成本五千万的特效项目,能赚五百万就不错了。
  而五千万的特效项目,无一不是投资额超过两三亿的大制作。
  这样的电影一年也没几部,一群人抢破头,为了竞标,除了展现实力,还必须不断地压低报价。
  很多时候,都是赔钱做事。
  赔钱做事也比不做事好啊,不做事的话,公司就要解散了。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视效公司的境况都是如此。
  要不然排名第一的工业光魔不会卖身给了迪斯尼,排名第二的数字王国不至于辗转好几家,最后落到了一家香江公司手里。
  克莱斯特的喵眼视效不用承受这些。
  他们这是干自家的活。
  拿多少钱都是按照业内比较高的市场价来的。
  别人家头疼没活干。
  喵眼视效是活太多了干不完。
  为此,他们特效组不得不三天两头的加班,有的时候三班倒的干活。
  专门弄了一个大房间摆放电脑,看上去就跟网吧似得。
  每个人三个显示屏围绕,肝的眼睛疼。
  不仅仅是国内的视效小伙加班,国外请来的特效大咖们也毫无怨言的在跟着拼。
  不是他们不想自由。
  不是他们不想八小时。
  没办法,从2008年至今,云集大量特效制作公司的洛杉矶有6家相继倒闭,上千名特效工程师失业,许多往日衣食无忧的签约特效师沦落为短期合同工。
  尽管目前好莱坞大片几乎都有特效镜头,但特效部门最终获得的利润只有5%左右,远远低于其他部门的20%以上。
  这个曾经最有优越感的行业,逐渐开始输出廉价劳动力。
  而在电影制作时,特效师也越来越被视为技术工人。
  不加班是不可能的。
  一个刚入职的特效师可能每周工作50到60小时,后来就会增长到90到120小时了,加班成了家常便饭。
  更痛苦的不是加班,而是失业。
  一旦一个项目结束,他们可能立即下岗,直到几个月以后有新老板招收。
  这期间,他们是没有收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7/1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