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亏成麻瓜了(校对)第14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4/1513

  如果电影失败的原因是导演本身,那就真的没什么别的办法可想了。
  临时换导演不现实。
  这项目就是人家林晁闲的,背后站着的是官方,林冬就算有本事换导演,也不值得如此兴师动众。
  而且,林晁闲对他非常的尊重。
  总不能拿未来发生的事情,和现在的人家算账吧。
  “林总,这部《紧急救援》拍完,我就打算休息一段时间了。”林晁闲说道。
  “应该的,人生得意须尽欢,工作不是全部,还是要多享受一下生活。”林冬拿他劝猫厂高管不要加班的话来敷衍林晁闲。
  而林晁闲却摇了摇头:“但我并不是去享乐。”
  “哦,林导打算做什么?”林冬都被枸杞不少好奇心了,这位林导看破红尘了不成。
  林晁闲如果真的退隐,那绝对是劲爆消息。
  香江曾经作为世界三大电影基地之一,一直以来以警匪片,武侠片见长,尤其是警匪片,始终是长盛不衰的题材。
  进入新时代,香江警匪片却逐渐走向衰落。
  很多导演也在此类型上做积极探索,其中《无间道》是最为成功的一部,但是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新的突破。
  王晶《追龙》、《澳门风云》一部比一部烂。
  曾经暴力美学的鼻祖,吴宇森跟风开始拍《三国》,都不再坚守自己的阵地。
  但是有些导演还在坚守着这块阵地,而且还在尝试着不同方向上的突破,其中最成功的就数新生代导演林晁闲。
  至少相比较吴宇森、王佳蔚那些人,林晁闲算新生代。
  拍片虽然挺早,九十年代就独立当导演了,但是大器晚成,真正成年却是最近几年。
  除了票房收获大丰收,奖项也多。
  其中渣渣辉和谢听风凭借他的《证人》和《线人》,分别获得影帝的称号。
  在《魔警》当中,林晁闲运用希区柯克式的手法,让“花瓶”形象的无颜祖,饰演精神分裂的警察,也让无颜祖冲击了一次影帝。
  “我想拍一部传记片。”这位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大导叹了口气。
  林冬倒吸一口凉气~嗯,室温肉眼可见的降低。
  就连东方一笑都觉得自己的新朋友疯了。
  好家伙,你这不止是飘啊。
  你这是飘的看不到地球了吧。
  传记电影?
  “好想法!”林冬首先肯定了对方的计划,这年头这样的导演已经不多了。
  对于以亏钱为目标的他来说,他希望这样的导演越多越好。
  “但是,你要拍什么的传记呢?”
  “我其实一直都对传记片有研究,最早的时候,想的是拍一部关于香江电影的传记片,记录一下那个曾经辉煌的时代。”
  林冬和东方一笑齐刷刷的点头。
  不得不承认,香江电影确实辉煌了一个时代,影响了无数人的青春。
  所有的香江导演应该都有一种旧日情怀。
  “那为什么又改变注意了呢。”林冬问。
  既然说是“最早的时候”,那就说明这个想法已经是过去式了。
  “因为我慢慢的觉得,很多东西走了就是走了,追忆一下也就完事,没必要为了它去拍一部电影,除了我们自己,没有谁会在意辉煌的逝去,”林晁闲感激说道:“更何况,内地创造了更伟大的辉煌。”
  “啪啪啪!~”东方一笑鼓掌。
  他是算是体质里的人,最吃这一套。
  “我都被你说迷糊了,林导现在想拍的纪录片是什么?”林冬直接问道。
  如果真有谁能够真实的还原一个港片黄金时代,说不定还真有不错的票房。
  因为被港片影响最深的一代人都已经长大。
  正是电影消费的主力军。
  “我想拍关于林总您的传记电影,你就是主角!”林晁闲非常肯定的说道。
  这下子,林冬和东方一笑都蒙圈了。
第1331章
听听这是人话吗?
  林冬、传记……
  这就像完全不沾边的两个东西。
  哦不对,林冬不是东西。
  总之,你很难想象会有人给林冬拍传记电影。
  倒不是说林冬不够伟大。
  而是林冬实在太年轻了,才二十多岁,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
  将来或许一定有传记,但至少不应该是现在。
  “我何德何能,需要用传记的方式让世人铭记,”巫师老爷摇头笑道:“林导可能不知道,我这身份一直都没正式公开过,而且短时间也不打算公开。”
  如果林晁闲只是打算拍个马屁。
  那这事到此也就为止了。
  但是林晁闲显然不是随便说说而已,他很认真的说道:“林总,我知道你不想公开身份,我也没打算让您现在公开。”
  “那你是想拍好了不播?”林冬问。
  “也不是。”林晁闲明显已经醉了,但是醉酒并不影响他的表达,他越说越起劲。
  随后,林冬和东方一笑才明白他想干嘛。
  人才啊。
  这想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小果子那边有个演员叫伊桑霍克,就是饰演过那个穿越过去,救自己、教自己、爱自己、上自己、生自己、杀自己再最终变成自己的《前目的地》的那位演员。
  伊桑霍克有挺多好片。
  他还演过一部叫《少年时代》的电影。
  这部电影有一个记录——拍摄时间最长的电影,它记录了一个小男孩从6岁到18岁的经历。
  一共耗时十二年。
  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这部花费这么长时间制作出来的电影,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而林晁闲的这部传记,也有点类似《少年时代》。
他的计划是先拍一部分,等过了一些年,比如十年以后,再拍第二部分。
  以此类推。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可以分为很多部分的话,他计划是拍到林冬死为止。
  “如果我活不到那时候,就换别的导演接手,这必然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有到拍完之后才能上映,或者等到你八十岁的时候上映,你可以坐在电影院里,看荧幕上各个时代的自己,看自己的一生,这是不是非常的有意义?”
  林晁闲觉得自己的想法非常棒。
  林冬这样的人,注定了名垂青史。
  他和二马之流不一样,华夏几千年的文明,豪绅能有几个留名,若干年后谁还记得二马是谁。
  而且说不定哪天就身败名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4/1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