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亏成麻瓜了(校对)第13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4/1513

  还有制药界被称为“专利悬崖”的东西也在起作用。
  所谓的专利悬崖,指的就是药物专利保护到期后,依靠专利保护获取销售额和利润的原研药厂业绩大幅下滑的现象。
  专利到期了,别人就可以仿制。
  一些通行的说法是原研药有20年的专利保护期,但这20年是从注册开始算的。从格列卫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款药真正的销售巅峰其实只有10年多一点。
  格列卫上市后销售额逐年攀升,三年即突破10亿美元,此后继续保持增长,并在2011年达到巅峰46亿美元。
  维持了4年46亿美元的巅峰后,2015年,格列卫的专利保护全面到期。2016年开始,格列卫的销售额连续大幅下滑。
  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要卖那么贵的原因。
  不是说成本有多高。
  成本其实一点也不高,如果成本高的话,引渡就不至于卖两百一瓶了。
  2014年到2017年,诺华的研发支出合计约360.32亿美元,折合华夏币约2409.5亿元。
  这么高的研发投入,钱都是从哪儿来的?
  陈银辉做足了功课,他向老板好好的阐述了一下医疗行业的这些逻辑。
  老板,您的屁股歪了。
第1234章
买了个锤子
  林冬被说的哑口无言。
  因为研发投入巨大,还要投钱做市场,又有专利悬崖这样的东西存在,能赚钱的也就那十年。
  卖的便宜能亏死。
  企业可以做慈善,但不可能把慈善当主业,那样很明显无法长久。
  “不过,林总您放心,咱们和外头那些医疗企业不一样,咱们成立这个医疗事业部,并不是为了暴利……”
  陈银辉观察着老板的表情,再结合老板平时的一贯作风,很快找准了方向。
  果然,林冬的表情就舒爽多了。
  “陈总这话说的对,没必要去追求暴利。”林冬今天对老陈真的太满意了。
  “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时刻记住林总您的教导。”陈银辉这才算明白过来。
  老板为啥把自己叫过来。
  然后还给自己了一个电影剧本让自己拿回去看。
  现实中类似的情况不能说很多,但绝对不可能没有,阳光还有照不进去的角落呢。
  “哈哈,来,再喝点。”林冬开心。
  孺子可教也。
  倒不如和老陈好好聊聊,然后回头一起吃晚上饭。
  “谢谢林总,其实……”陈银辉憋到现在,终于有点憋不住了,他充满期待的看着林冬,说道:“江城那边的事情已经尘埃落定。”
  “江城那边什么事情,尘埃落定?”林冬很惊讶。
  他根本不记得江城那边有什么事。
  “是关于我们医疗事业部选址的事情……”陈银辉内心有点小委屈。
  他以为老板一直在关注他这边的进度呢。
  没想到,老板连他这边在做什么都不知道。
  好在这种委屈来得快,走的也特别快,才刚刚冒头就被陈银辉给压下去了。
  他对自己说。
  贱人不要矫情。
  林总现在对你还不够好吗?
  林总一天到晚,既要忙娱乐圈的事情,还要为各个事业部指引方向,连安安静静吃个饭的时间都抽不出来。
  大部分的吃饭,都是在和不同的人谈工作。
  多辛苦呀。
  “医疗事业部……选址……”林冬猛然间惊醒:“你们买地皮了?”
  对呀,医疗事业部要弄什么大研究室,要弄什么医疗小镇,当然不可能租房子来干这个事。
  “是的,林总,很抱歉这事我拖到了现在,算下来的话,咱们这么多事业部,在这方面最磨叽的就是我了,我得向您检讨。”
  陈银辉非常懂得欲扬先抑的道理。
  在自夸之前,他得把自己贬低一些。
  “别说废话了,你到底买了多大的地,花了多少钱?”
  你丫的买了个锤子呀。
  信不信我一壶水全都浇到你头上去。
  亏老子还觉得你这家伙像个好人,没想到你坏得很。
  “八千亩地,我们只花了八十八亿……”陈银辉自傲的仰起头。
  这个成绩,或许比不上一块钱一万亩的冀州新区。
  但比起仝雨的手机小镇,都要便宜无数倍。
  刘夏的新能源更是没法比。
  “买的是荒郊野外?”林冬去过一次江城,拍过戏,吃过饭,也看过风景。
  “当然不是,林总,您看看手机,我刚把地形图传过去。”陈银辉更得意了。
  医疗事业部首战告捷,上来就是大捷啊。
  林冬拿起手机,手指放大图片,他发现自己的手都开始有点抖。
  这地方,和偏僻一丁点关系都没有啊。
  “你……你到底是怎么拿下这块地的,你干了什么?”林冬都快绝望了。
  地皮啊。
  又见地皮。
  “其实,我也不是非常的清楚。”陈银辉挠挠头,并不打算贪图部下的功劳。
  于是,他就把这事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一开始的时候,进展不顺,他因为这边的喵牙的工作需要,临时回了一趟首都,结果那边就把事情给办成了。
  “这是郭嘉在照顾咱们呢。”林冬无奈的放下手机。
  那个草台班子,根本不可能解决连陈银辉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归根结底,偷家的还是郭嘉爸爸。
  这一刀,刺得很深!
  “终究还是林总您做的好,为咱们郭嘉做了很多贡献,这才有这样的回报。”陈银辉顺势就把功劳按在了老板的头上。
  至于江城那边的留守儿童们。
  他们当然也有功劳,而且还是很大的功劳。
  陈银辉就算把医疗事业部放在江城,也不可能一天到晚在江城待着。
  实际上,他十天半个月去一次就行了。
  大部分的时间,他都是继续留在首都这边办公,那边遥控指挥。
  刘夏、包建他们也是。
  那么,真正负责执行的人,就是那批留守儿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4/1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