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亏成麻瓜了(校对)第11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0/1513

  总以为赚到了钱,老板就得把自己当心肝儿一样的捧着,却一次次的碰了一鼻子的灰。
  原来老板根本看不上喵牙直播的这四十个亿。
  盘子就那么大一点,随便你装,你能装多少。
  你陈银辉的格局也就四十亿顶天了。
  根本不值得一提。
  “你觉得,格局怎么才能算大呢?”林冬好奇的问。
  可别让我失望啊。
  不然你这个水产养殖毕业的人,估计就只能去养小龙虾了。
  小龙虾事业部总经理。
  听起来也挺唬人的对吧。
  不了解情况的人,谁能想到你真的就是养小龙虾的呢。
  “咱们必须得攻克一两个世界级的难题,才符合咱们猫厂的身份,不然人家还以为咱们是挤进去赚快钱的呢。”陈银辉看着林冬的表情,心里稍微松了口气。
  至少,老板没有什么嫌弃他的样子。
  感觉有点荒唐。
  这要是正常的工作汇报,估计没有哪个领导喜欢听下属这样夸夸其谈。
  就好比你是老板,你想做汽车。
  你下属直接拿开水泼你一脸,吼道,老板咱们的格局不能这么小,做毛的汽车,咱们的去做磁悬浮,去做太空飞船。
  你如果不杀了他,你都算是礼贤下士。
  现在陈银辉上来就叫嚣着要解决世界医学难题,和汽车企业去做太空飞船也没什么区别了。
  医学难题是什么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在过去无从下手的疾病都被一一攻破,但仍有许多问题迫切等待着我们去解决。
  就比如器质性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癌症,免疫缺陷病,慢性肾衰竭,血液病,运动神经元病(渐冻人),肺结核,艾滋病。
  这些疾病,有一部分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解决,还有一些根本就没办法彻底治愈。
  猫厂上来就死磕这些。
  不仅意味着距离盈利遥遥无期,也意味着前期巨大的资金投入。
  “继续说,有点意思。”林冬用一种鼓励的眼神看着陈银辉。
  就喜欢你吃多了脑残片的样子。
  “如果我负责医疗项目,我会从两方面入手,一个是药物,另一个是器械,在两方面都要下狠手才行。”
  够不够?
  不够我再加!
  药物这个就不提了,衣食住行重要,药物也不差多少。
  衣服9.9包邮。
  穿的差点无所谓。
  很多人一件衣服穿三四年。
  吃饭也可以省。
  现在的人大部分都不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大部分面临的都是减肥问题。
  住?
  这个就不用说了,能买得起房子的人是少数。
  大家都没有,也就没什么好比较的。
  行……
  华夏在基础建设投入上一直非常舍得,你就算连个自行车也没有,其实在交通上的花费也没多少。
  但是医药不行。
  而且,大部分人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这个状态之下,随时随地都能帮你的钱包瘦身。
  至于医疗器械。
  目前,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在全世界基本被美欧等外企垄断。其中小果子的企业掌握了超过40%的市场,欧洲掌握超过30%的市场。
  对于华夏来说,通用诊疗设备、彩色超声波诊断仪、弥补生理缺陷的康复用具、X射线断层检查仪、内窥镜、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等为主要进口产品。
  华夏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约14%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具有价格优势的常规产品,包括中小型器械及耗材类产品,仅有部分产品具备了和进口医疗器械分庭抗礼的实力,例如监护仪、麻醉机、血液细胞分析仪、彩超和生化分析仪等。
  市场实在是太大了。
  “你觉得这两手都要抓,得投入多少钱?”林冬对陈银辉已经非常满意了。
  有种我家傻孩子终于长大的欣慰。
  这货一直是个赚钱货,现在也终于能够看到赔钱的可能了。
  却根本没有猜到,陈银辉垂涎的是医疗产业那庞大的利润。
  从全球处方药与医疗器械规模的对比看,两者的比率约为2:1。
  2016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同比增长超过4%,达到3870亿美元左右。
  这个市场一点也不比芯片差。
  “老板,如果我来负责医疗产业的话,我首先要成立一个大医疗实验室,高薪聘请锅内外的专家参与成立项目并研发,如果可能的话,我还想在全球范围内收购具有真正实力的医疗研究机构。”陈银辉被鼓励了之后,已经开始忘乎所以了。
  成立医疗研究机构,这种事并不是不行。
  在锅内,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
  直到2009年,通过出台郑策才最终正式确定了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合法地位。
  截止目前,我锅独立医学实验室共有1370家,业务量占整个医学检验市场的3%左右。
  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个比例达到40%~50%,在社会化服务高度发达的霓虹,则高达67%,发展潜力巨大。
  当然,国内的实验室的定位不是研发,而是检验。
  那可不是一般的赚钱生意。
第1114章
走路的时候横着走
  “研究所这个可不容易。”林冬在拿到战略部的策划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想着怎么花钱。
  他原本计划引导战略部往自己想要的方向走。
  可惜战略部现在get不到。
  正好陈银辉自己送上门来了。
  “我知道,咱们现在一穷二白的什么都没有,而且人才难得,毕竟,大部分的人才都集中在高校和三甲医院。人家那是铁饭碗,咱们根本不好挖。”陈银辉确实和战略部的人讨论过。
  只是战略部不认可他的看法。
  觉得他的计划太空泛。
  不仅自身发展容易崩盘,甚至还有可能连累总公司。
  战略部考虑问题从全局出发,自然不会犯这类特别明显的错误,陆博士提倡的是“以战养战”。
  如果咱们讲良心,讲长远,大不了就把赚到的钱尽可能多的投入到研发上头。
  比如,咱们一年盈利百亿,投入60%研发,立刻就成整个行业的翘楚。
  你上来砸个几百亿,你拿什么回本?
  你有没有考虑后路?
  万一钱也花了,研发还没成功,岂不赔了夫人又折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0/1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