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亏成麻瓜了(校对)第11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0/1513

  你问NG怎么办?
  这还不简单吗,翠花,上新菜啊!
  难不成拿着咬了半截的东西摆在盘子里端上来吗?
  一盘澳洲龙虾,假如是两只,就吃戏演员一只,林冬一只,NG了之后就端上来一盘新的。
  唉,到时候拍吃戏的时候,估计得吃点苦头。
  “你对足球了解吗?”林冬和张易名魏翔等几个人聊了一会,突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以前经常踢,现在踢不动了,就看看球赛赌赌球。”魏翔回道。
  他考军校之前,也是校队里的主力,九十年代的时候,大家对国足还是非常期待的。
  这些年,虽然不怎么踢球了。
  可该看的比赛基本上都不会错过。
  而能够对赌球如此感兴趣的人,那就不仅仅是看热闹那么简单了。
  林冬的室友张三胖也赌球。
  可他那臭水平,非常的业余。
  林冬到这边的第一个世界杯,也就是2014年世界杯的时候,张三胖十赌九输,喝酒的时候痛悔不已,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发誓再也不赌了。
  人菜瘾大。
  再赌球就剁屌。
  好在他言出必行,其他也会经常玩的小比赛,也没见他再玩了。
  明年是2018年俄斯罗世界杯,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忍得住。
  老婆孩子都有了。
  剁屌似乎有点狠。
  “我发现,这几年有不少老板收购足球俱乐部啊。”林冬大喜,终于找到一个懂行的。
  而且,这种懂行的还没什么利益关系。
  不会怀着什么目的忽悠他。
  “确实有,但是那都是有钱人玩的游戏,你可千万别想不开啊,这里的水很深的。”魏翔劝说道。
  他其实不知道林冬的身份。
  但是像林冬这样红的发紫据说在猫厂还有股份的演员,真的收购个小足球俱乐部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前年的时候,星辉互动娱乐注资6000多万欧元控股皇家西班牙人足球俱乐部。
  去年年中的时候,苏宁老板宣布旗下苏宁体育产业集团以约2.63亿欧元的总对价,通过认购新股和收购老股的方式,获得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68.55%的股份。
  就在两天前,帕尔马俱乐部官方宣布,华夏双刃剑体育创始人成为俱乐部新的大股东,将持有俱乐部60%的股份,同时成为俱乐部新任竹席。
  而这个双刃剑,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
  之前,他就搞定了西甲纳格兰俱乐部宣布,成为纳格兰俱乐部的第一大股东。
  “水深?”林冬来了精神。
  “要运营一家欧洲豪门俱乐部,花费的钱财可不是小数目,光是球员的转会费都会达到几千万欧元,就算是你花了这么多钱却也还是不能保证在比赛中的输赢。”魏翔说道。
  “那些买俱乐部的人,没几个是奔着赚钱去的,要么就是为了知名度,要么就是为了洗刷刷……”附近几个对足球有一些了解的键盘侠们,也很快加入了进来。
  “只要收购的过程不被坑,找个懂行的人经营,也未必就一定亏。”很快就有人出来杠了。
  林冬不喝酒,不代表别人不喝酒。
  剧组安排的今天就是单纯的吃饭——毕竟鬼都不知道老板会吃到什么时候——所以大部分人其实都喝酒了,喝醉了的话,一辆大客就全部拉走了。
  可能大家平时相处要排资论辈。
  要讲究娱乐圈地位。
  但是酒壮怂人胆,就算是导演和主演在这里,他们也照样敢杠。
第1087章
开着宾利去收租不香吗
  “现在被国内收购的,能称得上豪门的也有五六家了吧,我就想知道有几个赚钱了的?”某键盘侠不服气。
  “咱们格局小,根本看不穿人家的布局,英超最起码是赚的。”拿不出证据不代表不能继续撕。
  “曼联吗?格雷泽家族就是在搞债务转移,你知道什么叫债务转移吗?在手上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格雷泽家族那比崽子利用自己的现有的固定资产以及利用杠杆原理利用不到8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了曼联,但是这笔款项几乎全部是贷款,而债务则转嫁到了曼联身上……”
  “今年曼联4月公布的赛季税前总收入达到了5.812亿英镑,盈利达到了8080万英镑,让他们再次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足球俱乐部,你管他怎么收购的做什么,能赚钱不就得了……”
  最终演化为两派人互相怼。
  “我看他们都是收购的国外俱乐部,我如果收购国内俱乐部,哥几个觉得怎么样啊?”
  林冬听到曼联一个赛季就赚了八千万英磅,彻底打消了跟风收购海外豪门的计划。
  至少也得打探清楚,谁家的水比较深才好下手。
  国内足球这个鸟样子,就不信这玩意还能赚钱,如果能赚钱,本傲萝把足球给撕烂吃了。
  连入场券都拿不到,赚个毛线。
  什么,你问为什么球员待遇那么好?
  因为都烂啊!
  我们都知道,华夏足球虽然一直都是扶不起来的烂泥,但是即使是这样,有中超联赛的迅速发展,华夏足球依然能够让球迷为之疯狂。
  众所周知,中超联赛是除了欧洲五大联赛之外,最赚钱的足球联赛之一,而国足虽然成绩差,但是本土球员的年薪也是可以用”天价“来形容。
  目前的国足,球员年薪都是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如果算上商业代言之类的,恐怕会更高。
  排名前几的,纯年薪的都有上千万。
  “国内更不行啊,外面那些,虽然可能不会赚钱,至少商业模式成熟……”
  “咱们的队员根本就不值那个钱。都是因为上头对足球重视,许多大企业家纷纷收购球队,然后重金购买优秀球员。”
  “就是,哪来的优秀球员,矮子里头拔矬子,这些实力平平的球员自然获得高薪。”
  这下子,撕得正热闹的两边人,突然之间就不撕了。
  他们和好了。
  联合起来一起吐槽华夏足球俱乐部。
  不过,也有人想表达一下不同的看法,乐观主义者总是存在的嘛。
  “其实,我觉得今后会好起来的,你们看看,从球迷社区、内容服务、赛事直播、场馆整合,一直到最上游的俱乐部与赛事运营,咱们这边的商业模式也是越来越成熟的嘛。”
  但是这样的乐观主义者,很快就遭到了镇压。
  有情绪激动的,差点动手。
  “拉倒吧,你看看那些平台,为了一场直播,就能砸下去多少钱,这是正常做生意的样子吗,他们哪里是搞商业模式,他们就是单纯的收割用户。”
  “就是啊,再好的产业,被咱们的互联网公司这么一搞,也得歇菜。”
  其实,乐观之人也没说错。
  现在的商业模式可能确实存在问题,学人家英超技能树点歪了。
  但是对比之前和现在,这个进步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
  过去,锅内的体育产业并不足够市场化,华夏并不是一个体育消费大国。
  而今在移动互联时代,视频、直播、社区、地图等新工具的应用则在充分激发华夏体育消费的潜力。
  它只是刚刚开始爆发。
  至于什么时候,这个市场才会成熟起来,这是谁也不知道的事情。
  投资这一块讲究的是未雨绸缪。
  就是要早早布局才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0/1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