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打更人(校对)第8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5/1648


这样事情拖的越久,越容易闹出乱子。
太子为了彰显与其父的不同,在前夜议事之后,便立刻让翰林院起草告示,然后经内阁审批,终于在今日卯时,把告示张贴在了京城各处城门的告示墙。
天亮之后,见朝廷终于给出结果,顿时群聚而来。
“告示上写什么识字的人看看。”
“你别问我,我倒是识得一些字,但它们连起来我就看不懂了。”
文章这种东西,不是识字就能看懂的,得有足够的文化底蕴。
站在告示墙边的吏员,呵斥道:“肃静”
这年代的百姓文化普及率不高,大多都看不懂告示的内容,所以告示发布当天,官方会安排一位吏员,没半个时辰诵读、解释告示内容。
一天之后,什么消息都会传遍京城,便不再需要诵读。
百姓们早已习惯,立刻停止讨论,听吏员念诵。
吏员念完告示,大部分百姓都听懂了,现场瞬间哗然,吵吵嚷嚷。
“昏君啊”
“先是修道二十年,后又被巫神教蛊惑,祸害大奉将士,这种昏君,大奉史上罕见。”
“可惜了八万多的将士,竟被昏君害死。更可惜的是魏公这样的镇国之柱,就这么白白折损”
“惭愧,我前阵子还骂过魏公,他才是真正的忠臣,真正的镇国之柱。”
有人扼腕叹息,有人气的捶胸顿足。
一位挑着货担的老人,老泪纵横,一边捶着胸口,一边哀嚎:
“魏公死的冤啊,魏公是何等人物,当年山海关之战他都打赢了,没想到最后死在昏君手里啊”
“幸好有许银锣主持公道。”
一位百姓双眼通红,握紧拳头,咬牙切齿道:
“要是没有许银锣,不但八万多将士和魏公白白捐躯,就连我们也得遭殃,巫神教的铁蹄迟早踏平京城。”
“对,幸好有许银锣,只要有许银锣在,我们大奉就还有正气。”
“许银锣能杀狗官,一样能杀昏君。”
“我从一开始就认为许银锣是对的,他不会无缘无故的弑君,他当日闯皇宫时都说过了,昏君无道,许银锣伐之,你们还不信。”
“谁不信了,我一直相信许银锣的。”
百姓们痛恨昏君,惋惜八万将士和魏渊的同时,由衷的庆幸大奉还有许银锣在,仿佛他已成了百姓心目中的正义化身。
而那些骨子里比较保守的,对弑君的理由存在怀疑的百姓,此时也松了口气。
许银锣还是许银锣,一直都没变。
“要我说,干脆让许银锣当皇帝好了。”
一个年轻人下意识的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喧闹的气氛立刻安静,众百姓面面相觑,却无人反驳训斥,陷入诡异的沉默。
告示内容迅速在京城流传,飞快传播,百姓们反应激烈,提及昏君便咬牙切齿,提及许七安,交口称赞。
甚至有人痛哭流涕,直言许银锣是上天降下来拯救大奉的,他不但是大奉的良心,更是大奉的救星。
玉阳关一人斩杀三十万敌军,后又斩杀昏君,挫败巫神教颠覆大奉的阴谋,这可不就是救星嘛。
当然,少不了惋惜魏渊的,好在魏渊之后,大奉有了许七安,百姓精神有了新的寄托。
愿魏渊之后,大奉有许七安大青衣死而无憾。
内城,某一座小院。
慕南栀坐在小马扎上,听着张婶喋喋不休的说着告示内容,说起昏君时,她和张婶一起露出愤怒的表情,大声抨击。
说起魏渊时,她和张婶一起惋惜这位镇国之柱的坍塌,一起惋惜捐躯在巫神教疆土的八万将士。
她像极了坐在小巷里与妇人八卦的市井婆娘。
说起许银锣时,张婶赞不绝口,说:我要是年轻二十岁,肯定和其他年轻姑娘一样,非许银锣莫属。
慕南栀就一脸警惕。
“对了,慕娘子,你家相公是不是很久没回来了”
张婶问道。
以前隔三差五的就会回来一趟,和妻子恩爱,前段时间忽然不见了踪影,她再也没见过慕娘子的丈夫。
“哦,他比较忙嘛。”
慕南栀低声道。
她的情绪一下子跌了下去,不是很开心,手托着腮,望着满院的鲜花,幽幽叹息一声。
“咚咚咚”
院子的门敲响,慕南栀黯淡的脸色,瞬间焕发光彩,但又迅速垮下去,别过脸去,不去开门。
张婶轻笑一声,心道是她丈夫回来了,小娘子在赌气。
便过去开门。
院门打开,一位相貌平平,但气质温和的男子,牵着一匹马站在院门口。
正是慕娘子的相公。
“我要离京了,你愿意跟我走吗。”
慕南栀不搭理他。
“那,我走了”
他牵着马,转身就要离去。
“喂”她喊住。
“嗯”
“我要住最好的客栈。”
“好。”
“顿顿有肉。”
“好。”
“要有胭脂水粉。”
“好。”
“不许欺负我。”
“好。”
“那,我愿意”
德馨苑。
怀庆铺开宣纸,提笔,写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又写道:“望君珍重”
写完,她登上阁楼,登高远眺,望着远空默然出神。
韶音宫。
临安披着狐裘大氅,来到阁楼眺望台,既不说话,也不坐,默默远眺。
许久之后,她低声喃喃:“望君归来。”
观星楼。
李妙真生气的坐在卧室桌边,气鼓鼓的模样。
许七安没同意与她结伴而行,说天宗圣女过于耀眼,如同黑暗中的火炬,容易吸引来大仇人许平峰。
这个理由让李妙真无言以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5/16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