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当家不好了(校对)第6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4/651

  最北边的一小部分无尽海峡沿岸被大恒人直接霸占,作为军事基地外。
  其他地方都是通过了民族自决,在大恒人的扶持下,陆续成立了五个不同的王国或共和国,而且他们的族群还不一样,都是原来奥里萨帝国里的少数族群。
  这些少数族群建立的国家,面对以后的奥里萨帝国,毫无疑问需要大恒帝国的支持。
  这么一来,奥里萨帝国的领土也就只剩下一部分中、南部分地区的领土,国土面积缩水了百分之六十,而且失去了大片精华地带。
  精华地带的失去,让奥里萨帝国更加的难受,因为奥里萨帝国失去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工业区和人口,直接从一个强国沦为的中等国家。
  除了国家领土被瓜分外,奥里萨帝国还被限制了发展军备,从宪法层面规定了该国不得组建进攻性军队,不得装备大吨位战舰,武器装备等,同时其军队的指挥权还被控制在恒奥联合司令部里。
  此外还被迫签订了全面的战略合作协议,加入大恒帝国主导的京州经济合作协议,在经济层面上被大恒帝国彻底控制。
  他们所能够得到的就是,避免了彻底覆灭,奥里萨人保留了他们的国家。
  而大恒帝国耗费了庞大的军费,超过数十万人的伤亡后得到了什么?
  除了彻底全面掌控无尽海峡外。
  最重要的是彻底整个南方大陆,不管是从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又或者是经济上。
  从此以后,南方大陆将会成为将会成为大恒帝国的后花园,足以让大恒帝国称霸全球的后护院!
  大恒帝国在战前,甚至是在十几年前开始其实就已经对领土扩张没啥兴趣了。
  以前大恒人的扩张,以掠地土地为主,过程血腥而残忍,施行的是留底不留人的政策,昔日中部大陆上的其他诸多族群和国家大部分都是被大恒人给灭掉了……
  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如此国土面积庞大,而且还是单一族群的大恒帝国。
  但是在工业时代之后,尤其是大恒帝国统一之后,大恒人的思维逐渐转变了,这占领土地种田赚钱,哪有开工厂然后把工业产品卖出去赚的钱多啊。
  十几年前开始,大恒帝国的经济重心,就已经是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全面转向工商业经济了。
  这样一来,对大恒帝国而言更重要的是原料供应,是销售市场。
  简单来说,是需要可供大恒人压榨,剥削的其他国家。
  如此情况下,你直接把人家国家灭掉,人杀光,占领光溜溜的土地干啥……
  这也是大恒帝国击败奥里萨帝国后,宁愿让奥里萨帝国北方半岛以及中部区域区域进行独立,也不愿意直接占领的缘故。
  如果不是无尽海峡南岸区域的战略作用是在过于重要,大恒人甚至都不打算直接占领这一片区域。
  当然了,既然是占领了这么一片长数百公里,宽数十公里的下场无尽海区域,大恒帝国也是做的非常彻底。
  连带奥里萨帝国割让的一片无尽海上的群岛,设立了一个海外州,也就是中南州。
  并对中南州上的原居民进行全面的强制性迁移,让他们迁移到独立的各国或奥里萨帝国里,总之按照大恒人的传统,大恒人的土地上只能有大恒人。
  正所谓留地不留人!
  地方空出来后,先是当成纯粹的军事基地使用,然后再逐步吸引国内各州移民迁移过来。
  而这么做,也仅仅因为无尽海峡过于重要而已,如果不是因为无尽海峡的缘故,大恒人甚至都不愿意设立一个什么中南州。
  但是不管这么说,中南州是成立了,奥里萨帝国也被肢解了,南方大陆的战争也算是结束了。
  但是,大恒帝国和奥里萨帝国之间的战争结束了,但是其他几个强国之间的战争却还在持续着。
  可凯尔帝国、奥兰王国、伽菲亚帝国这三大强国为首,另外有多个国家参与的所谓安德尔联盟,依旧强行对抗着克鲁尔王国、瓦利亚帝国为首,另外有众多国家参与的王国联盟。
  所谓安德尔联盟,就是因为乾圣二十一年的时候,可凯尔帝国、奥兰王国、伽菲亚帝国以及一票小国,在可凯尔帝国首都安德尔签署的一项同盟协议,因此该同盟也被称之为安德尔联盟。
  王国联盟嘛,自然是因为克鲁尔王国的缘故。
  而值得注意的是,王国联盟里的一个重要国家,也就是原来克鲁尔王国的小弟伊伯安帝国,已经是在乾圣二十三年的时候,因为腹地被彻底攻占,在全部领土已经彻底沦陷的情况下亡国了。
  现在只剩下一个流亡政府在克鲁尔王国里。
  现在这两大联盟之间的战争,那可是势均力敌,王国联盟有几乎较大的海军优势,但是安德尔联盟却是有强大的陆军优势。
  这打起来,一时半会估计打不完。
  在他们之间的战争还没有结束,大恒帝国却是先一步干掉了奥里萨帝国的情况下,现在他们双方看着强大的大恒帝国都有点心惊胆颤,生怕大恒帝国加入另外一方。
  因为现在先行腾出手来的大恒帝国,已经具有了决定这两大联盟战争胜负的力量!
  大恒帝国帮谁,谁就能稳赢!
  如此情况下,两大联盟的外交官们在京州变的非常的忙碌!
  他们都在拉拢大恒帝国,就算拉拢不了,也要力求稳住大恒帝国不倒向另外一方!
  面对这种情况,大恒帝国自然是稳坐钓鱼台,开始收割战争财!
第九百零八章
大恒的战争实力
  这一次的世界大战里,再一次让世界看见了大恒人的恐怖战争实力。
  这种实力不仅仅是指庞大的人口数量、工业规模。
  更是指大恒人在战争中的庞大动员实力,甚至是说大恒人对战争的向往。
  在这一场历时已经三年多的世界大战里,参战的国家多了去,八大强国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被迫参与到了战争当中来。
  而参与到战争当中的各国,其所能够发挥出来的战争实力也是有强有弱,人口数量,工业规模这些都是硬实力,没法去说什么。
  但是在战争的动员上,基本上没有那个国家比大恒帝国做的更好了。
  大恒帝国在战争刚爆发,基本上就已经进入了全员动员的模式,部队开始补充预备部队,编练新部队,各大工厂纷纷转产各类国防产品。
  嗯,实际上各国基本也都是这么干的,但是没有一个比大恒帝国干的更好。
  在大恒帝国对奥里萨帝国宣战的头一个月内,大恒帝国就已经完成了第一批动员部队,也就是二线部队的动员和补充,把陆军兵力从战前的大约一百二十万人的规模迅速扩充到了两百五十万人。
  战争爆发三个月后,第二批动员部队也编组完成,总兵力扩充到了四百万人,并在南方大陆战场上投入了大约两百五十万人的兵力。
  战争爆发一年后,大恒帝国的陆军部队基本维持在五百万人的水准,在南方大陆投入的兵力大约在三百万人左右。
  而且即便是这样,大恒帝国实际上依旧没有采取强制性征兵,除了一开始的预备役外,后续的募兵名义上是采取义务兵制,但实际上都是招募的志愿兵。
  因为大恒人当兵的热情太大,哪怕是只靠志愿兵,大恒人都能把陆军兵力规模维持在五百万人以上。
  仅仅依靠志愿兵就能够维持庞大的动员部队的规模,这一点在其他的大国是绝无仅有的!
  哪怕是克鲁尔王国,在战争爆发后没有多久,就已经开始采取强制性征兵了。
  同时大恒帝国的兵源素质也相当高,其中超过半数其实都是有个服役经验的预备役士兵,纯新兵只占据了小部分。
  同时普遍都具有中学以上的学历!
  得益于大恒人特有的乡村经济模式,大恒人的基础教育一直都非常好,哪怕是第六王朝末期,也就是藩镇混战时期,成年男子的识字率也能够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等大恒统一后,识字率开始大幅度回升,基本上能做到百分百的男子入学率以及大概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女子入学率。
  现在在大恒人的年轻一代里,尤其是二十岁以下的年轻人里,你想要找个不识字的年轻男子,还真有点难度。
  此外,这庞大的兵力征召起来后,可不是随随便便就拉上了战场,而是全都是齐装满员的部队。
  也就是说,大恒帝国不仅仅有充足、高素质的兵员,更有把他们武装起来的工业实力。
  在战争爆发后,大恒帝国里的工业体系就全面转入了战时体系,再加上大恒帝国的国防工业规模因为自用以及对外贸易的庞大需求,规模本来就比较大,一进入战时工业体系后,各类国防工业产品的产量瞬间就爆发了起来。
  以最基础的福元系列步枪为例,大恒帝国原本就有规模庞大的福元步枪生产线,再加上把一批用于外贸不同制式步枪的生产线进行改装,同时还新装了大批生产线,使得了大恒帝国的步枪生产达到了一个几乎无人能及的巅峰。
  战争爆发的第一年里,大恒帝国就生产了各类步枪两百万支。
  战争的第二年,大恒帝国的军械产量得到爆发,各类步枪产量达到了三百四十万支。
  大恒帝国在这一年里生产的步枪产量,超过了除了可凯尔帝国外,其他任何一个参战国家,自战争爆发后到现在的所有步枪产能。
  比如瓦利亚帝国,他们自战争爆发后,累计生产的步枪数量估计也就三百万支左右。
  嗯,可凯尔帝国比较特殊一些,他们在过去几年的战争里,步枪累计产量已经超过了五百万支,仅次于的大恒帝国的步枪产量。
  而大恒帝国战争头两年的总产量,就超过了五百多万支。
  庞大的步枪产量,让大恒帝国不仅仅让自家的几乎所有部队都换上了最新式的甲四型步枪,并且还大量武装了盟友国家,主要是参与南方大陆作战的奥尔王国、丹拿王国、西北六国等军事盟友国家。
  而庞大的步枪产量,以至于让需求得到了迅速满足,最后军方都不得不削减订单……因为生产的实在太多了,用不了这么多。
  而在其他几项关键的武器生产数量上,大恒帝国就占据绝对的优势,火炮上,大恒在战争爆发后头两年里一共生产了各类火炮四万多门。
  机枪在头两年里生产了大概二十万挺,其中相当多一部分是轻机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4/6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