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当家不好了(校对)第5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4/651

第八百零四章
如何突破战壕
  而卡利亚战役里也是让几个观战的大国带来了不少的反思。
  该战里,南方军虽然在兵力和火炮等重武器上占据了优势,但是依旧死伤约三千余人,并且没能攻占卡利亚,实际上他们连卡利亚城外围阵地都没能突破,更别说进入卡利亚城区了。
  北方守军以死伤千余人的代价,包围了卡利亚城。
  而此战,也是再一次充分证明了,当代陆军作战里,防御远远要比进攻更加的轻松。
  北方军根据大恒帝国的军事顾问的建议,提前在城区外围的多个山头,构筑了炮兵阵地,并部署了战壕,铁丝网,彼此形成了火力交叉网。
  这些防御工事在两个多月里,经受住了考验,最后成功守卫了卡利亚。
  而这一场发生在大恒边上的攻防战,其他国家都关注,而大恒帝国方面自然是更加关注了,大恒帝国的军事顾问几乎全程记录了该战役的详细过程,甚至资料比周亚平的北方军自身都要更加详细,准确。
  这份资料送会国内后,引起了帝国陆军的重视!
  重视什么?
  重视的是以后大恒帝国陆军,应该如何突破在奥尔战争、列季战争、丹拿内战里先后出现,并都效果良好的防御模式。
  这种防御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完善,如果是要地防守作战,则是以堡垒为核心,辅以战壕、铁丝网,并部署重炮以及大量的机枪,由此构成完善的防御阵地。
  如果是野地防御作战的话,虽然没有居高临下的堡垒,但是依旧会有更密集的壕沟已经铁丝网,足以阻拦敌军步兵的进攻。
  如此攻破这种防御模式,都是今后大恒陆军所需要解决的难题。
  毕竟这年头,敢主动进攻大恒帝国的国家估计没有,帝国陆军真要和其他国家爆发战争,大规模是进攻他国。
  既然是进攻作战,那么不可避免的就会面临突破敌人防线的难题。
  大恒帝国的陆军将领们研究来研究去,最后提出了三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就是打造重炮群,直接以密集的重炮火力粉碎敌人的防线,只要口径够大,没什么防线是不炸不开,如果有,那就是口径还不够大!
  现在的师属炮兵里的七十五毫米野战炮以及榴弹炮已经是远远跟不上时代了,必须给师属炮兵部队配属一百毫米口径以上的榴弹炮,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甚至一百五十毫米的轻型榴弹炮。
  同时适当的加强独立炮兵旅的火力,加大一百五十毫米口径加农炮,榴弹炮的装备比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扩大超大口径重炮的装备数量,尤其是装备可野战机动的大口径重炮,至于列车炮的话,大恒帝国陆军一直都有发展,连三百毫米口径的列车重炮都有,这个倒不用太急。
  但是依旧缺乏不用依赖铁路,可以直接机动的超大口径重炮。
  以加强重炮火力来粉碎可能敌军的防线,这是大恒帝国所提出来的第一个解决方案。
  而这个解决方案也非常符合大恒人的传统思维:
  打不过?肯定是炮不够多
  还打不过?肯定是炮不够大!
  没有什么是火炮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火炮不够多不够大!
  不过打造重炮群,这是既定思路,除了这个外,帝国陆军还提出了另外两个解决方案。
  第二个解决方案就是绕过敌人防守力量强悍的坚固防线,在运动战中解决对手。
  比如说从敌人的防御薄弱点进行突破,然后绕过敌人的坚固防线,如果敌军主动出来打运动作战更好,敌坚固防线守军不出来的话,那么就留下一部分兵力牵制,同时以机动兵员切断其防线的补给线,杀入敌国纵深腹地。
  这个解决方案,就是纯粹的战术解决方案了,不过为了达成这样的战术目标,也需要军方提前进行相应的军备建设。
  要绕行的话,就要避免敌人的拦截,最好就是行动足够快,让敌人来不及拦截,这就要求陆军加强机动能力,打造一支快速机动兵团。
  如果还和现在这样,慢吞吞的绕行,等绕到预定位置了,就会发现前面又是一片战壕了……
  为此,帝国陆军开始专门的加速行军的研究,其中包括了制定专门的战时铁路调度能力,以实现战时的快速铁路调运,其次则是加强部队的临时铁路、桥梁的铺设能力,要求部队的工兵部队能够快速架设桥梁,临时铁路,以供炮兵、辎重等重型部队快速通过。
  至于野战行军嘛,则是准备加大部队里的役用马的装备数量同时加大自行车的装备,并且投入资金研发运输汽车。
  大恒帝国可不缺马,甭管是顶级的乘用马南洲马,还是役用马沙阳马,大恒帝国都不缺。
  目前大恒帝国的骑兵部队规模,可是全蓝星第一,而且是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
  大恒帝国陆军里,仅仅是骑兵师就有十八个,此外还有一堆的师属骑兵团,独立骑兵旅、团,骑兵总兵力达到。
  作为对比,也算是陆军强国的可凯尔、瓦利亚两国,他们的常备兵力也不少,但是专业的骑兵师各自只有十个,至于克鲁尔王国陆军,也只有八个。
  而且上述各国的骑兵数量都呈现持续下降!
  这可不是因为他们无法维持这么多的骑兵,而是受到奥尔战争、列季事变的持续影响,让各国的军事家们普遍认为,未来战争里骑兵的作用已经大幅度下降,只局限于前哨侦查,袭扰了,至于说大规模决战已经不可能出现了。
  这一点,在各国步兵师部队里,其所属的骑兵数量很统一的从千余人规模持续降低到五六百人就可以看的出来。
  师属骑兵,已经抛弃了冲锋陷阵的职能,而是彻底演变为侦查部队。
  但是,大恒帝国内的骑兵部队数量却是依旧维持着,这是为什么?因为大恒帝国的骑兵部队经过持续多年的改革后,现存的骑兵部队大部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冲锋骑兵,而是龙骑兵,也就是乘马机动,下马步战的乘马步兵!
第八百零五章
大恒照亮全世界
  作为第一个应用后装步枪以及机枪的国家,大恒的将领们比其他国家的将领们更加清楚在现代战争的重火力之下,骑兵的冲阵作用已经大幅度减弱了。
  早在统一战争时期里,大恒帝国里的将领们就已经清楚的知道,骑兵的冲锋作用已经大幅度减弱,传统冲锋骑兵的作用,已经是变成中小规模的袭扰作战、侦查为主。
  但是当时的大恒帝国依旧建设了大规模的骑兵部队,但是,当时建设的骑兵部队大多数都是龙骑兵。
  这些龙骑兵们都是乘马机动,下马步战的兵种,甚至都还带着大量骑兵炮一起行动。
  统一战争时期里,大恒帝国陆军先后组织了四大骑兵兵团,这些骑兵兵团里,除了少量是骑马冲锋的传统骑兵外,其实大多数都是配属后装步枪,带着轻型骑兵火炮的龙骑兵部队。
  当时的大恒帝国陆军,是把这些骑兵兵团,当成了快速机动部队来使用的,在具体的战术应用上配合主力步兵部队,进行侧翼的高速迂回,至于大规模的骑兵冲锋作战,在统一战争里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数年的统一战争里,大恒帝国陆军的骑兵部队虽然也有冲锋作战,但是基本只发生在连排级了,而且多发生在袭扰、侦查战斗里。但是从来没有发生过哪怕一次团级规模以上的骑兵冲锋作战,一次都没有!
  统一战争时期都如此了,十多年后的现在,大恒帝国陆军自然是不可能继续玩什么传统的骑兵冲锋了。
  大恒帝国的大规模骑兵部队,早已经是变成了快速机动部队,主要定位是配合各大步兵军,进行大范围的高速迂回绕行,进行穿插作战。
  这就是为什么大恒帝国保持这么多骑兵的缘故,目的就是为了保持部分部队的高速机动能力。
  不过这种情况也是在改变,毕竟哪怕是龙骑兵,其耗费也是远远超过普通的步兵。
  为此,帝国陆军也是持续进行变革,比如尝试在部队里大规模装备自行车,以提高机动能力。
  自行车这东西没啥技术难度,不管是在大恒帝国还是在其他国家里都已经是广泛出现,同时不少国家的部队也是采购自行车作为机动车辆使用。
  但是和大恒帝国这样为部队大规模配属自行车的还是比较少。
  然而即便如此,帝国陆军对部队的野战机动能力也是不太满意,不管是乘马机动还是骑着自行车机动,速度还是太慢,而且无法持久,无法满足陆军的大范围快速绕行需求。
  而今年开始,汽车的出现让陆军方面看到了希望,陆军今年的时候已经正式下了研发合同,让东部机械公司根据军方的需求,研发专门的汽车,以运输兵力、物资、拖拉火炮前进。
  以重炮直接粉碎敌军的防线,加强野战机动能力绕过敌人的防线,这是帝国陆军将领提出来的两个设想,还剩下最后一个设想,其实倒不是陆军方面提出来了,而是帝国皇帝林子然亲自提出来的。
  帝国皇帝林子然提出:是否可以采用一种配属了装甲,足以抵挡敌人机枪扫射乃至轻型直射火炮打击的装甲车辆,用以突破敌人的阵地,掩护步兵进行?
  陆军的军械部一琢磨,发现还真有这个可能性,尽管现在的汽车技术还不完善,连作为运输车使用都暂时不可能。
  但是技术是会发展的,汽车技术是会提升的,要不然陆军当初也不会搞什么汽车运输车辆了。
  既然运输车辆可以搞了,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在汽车前面安装一块厚厚的装甲板用以抵抗子弹或小口径炮弹?
  然后再这种装甲汽车上安装上机枪甚至小口径火炮的话,火力也好了。
  这样的装备一旦成熟完善,足以突破那些壕沟和铁丝网的防御阵地。
  当然了,具体该怎么搞,还需要好好的琢磨,比如陛下提出来的履带式装甲车辆,这玩意一听就技术难度很高,这要怎么实现,还需要和三大武器公司以及国内的其他工业厂商琢磨一二。
  上述的三大解决方案,就是大恒帝国陆军在目前世界各国都开始流行壕沟加铁丝网作战的情况下,出于对未来战争的考虑,所提出来的三大解决方案。
  而想要做到任何的一项,其实都不容易。
  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多了去,哪怕是普通人也知道,只要火炮够大,一炮下去什么防线都得完蛋啊。
  但是蓝星上能够做到的国家却是没几个,不是八大工业强国基本别指望采用重炮方案了,就算是采用重炮方案,效果也是难以预料,因为很有可能你的重炮技术,数量也不如对手,结果还是被吊打的命。
  至于战术机动绕行方案以及装甲车辆直接突破方案,这两点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的,那就是内燃机!
  而这年头把内燃机投入量产进行大规模实际应用的,目前就大恒帝国一家。
  三大传统强国的话,他们其实也有内燃机研发,技术也有,但是基本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顶多就是有少量的应用而已,具体大规模量产还远着呢。
  这倒不是说他们的技术底蕴不够,搞不出来,而是没这动力……
  大恒帝国搞汽油发动机,那是有直接庞大的的市场利润所推动的,农业机械领域对新型动力的需求非常的急迫,而这一点,才是直接推动大恒帝国的企业投入巨资研发汽油发动机的缘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4/6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