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当家不好了(校对)第5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1/651

  当然了,两国的工业结构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大恒帝国的工业还是中低端为主,而克鲁尔王国方面则是以中高端为主。
  但是从工业产值总量上来说,两者已经是处于同一水平。
  如此庞大的经济总量,才是支撑着大恒帝国搞内需,搞电气化,搞海军扩张,乃至在海外扩张的底气所在。
  只不过,大恒人的制造业过于低端,所以在蓝星上,人们对大恒人的工业强大其实并没有一个太直观的概念,很多人依旧把大恒帝国当成了统一之初的大恒帝国。
  大恒人都是一群种地,靠着出口粮食为生,一天到晚就想要掠夺其他国家民族土地的野蛮地主。
  至于工业,他们自然是知道大恒人肯定也是有工业的,毕竟好歹也是八大工业强国之一,但是这些工业他们是看不起眼的。
  但是,生产低端产品赚来的钱同样可以让大恒人生活的更好,并武装陆军,扩充海军!
  乾圣十四年夏七月,曲平海军基地。
  帝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令廖威方上卿主持了百泉号战列舰的服役仪式,看着庞大的百泉号战列舰,再看看不远处听杨停泊着另外三艘罗河级战列舰。
  廖威方上卿不由得感叹,奋斗了三年多,终于是让四艘罗河级战列舰陆续服役了。
  罗河号战列舰,也就是该级舰的首舰从乾圣十年十二月正式动工,历尽两年左右的船体施工,将近一年时间的舾装时间,终于是今年一月份正式服役。
  该级舰的二号舰庆河号,三号舰宁河号,四号舰百泉号也是相继在上半年服役。
  上述四舰乃是乾圣十年、十一年造舰计划里的重点,其独特的六主炮布局显得非常特殊。
  这种六主炮布局,是当初在技术有限,同时考虑到远距离交战的多方面综合因素下,所作出的一种折衷方案。
  而建成后,该级舰其实并没有让外国海军跟进,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六主炮战列舰看似主炮多,但是没有二级速射主炮的话,战斗效能并不高。
  而实际上也的确如此,今年年初罗海号还在进行海试,进行实弹测试的时候海军自身就知道了这种战舰的尴尬所在。
  主炮看似火力威猛,但是缺乏统一火控的情况下,各炮组各自为战难以观测到远距离的目标,根本不符合海军所追求的远距离交战需求。
  而中距离交战的话,其弹药投射量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了,副炮只能依靠一百五十毫米速射炮。
  这种战舰如果和那些配属了大量二级速射主炮的战舰对上,会落入下风。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帝国海军对该级舰的重视,外界不清楚,但是海军高层都清楚,这玩意只是用来过渡的,等到海军火控办公室把统一火控真正拿出来之后,那么该舰就能够安装统一火控系统。
  到时候,那六门主炮可就能够发挥出来作用了。
  根据海军火控办公室的研发进度表,经过多年研发后,统一火控系统今年九月正式进行装舰实弹测试,而进行测试的战舰乃是镜河号战列舰。
  该级舰虽然被批判为高不成低不就,上面的主炮也不过是两百五十毫米三十五倍口径舰炮,速射不怎么样,威力也差,和一些新舰炮比起来显得有些落后了。
  但是别看这玩意的主炮差,但是人家有六座双联装一共十二门主炮啊,前后火力可以达到六门,侧舷火力可以达到八门。
  而主炮多才能够体现统一火控的威力!
第七百九十九章
统一火控的威力
  某种程度上来说,镜河号其实是大恒帝国里的第一款按照全重炮战舰理念设计的战舰,只不过该舰设计的时候,大恒帝国的技术还有限,因此战舰看似吨位庞大,主炮众多,不过主炮口径小了点,身管短了点,受到口径、身管、仰角的影响,最大射程只有一万两千米。
  并且没有统一火控!
  但是,如果说安装上了统一火控之后,该舰分分钟就能够变成统一全重炮战舰。
  哪怕是主炮口径小了点,身管短了一些,如果配属统一火控的话,那么该舰以后进行一万米以上的远距离作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一旦统一火控系统在镜河号上测试效果良好,根据测试效果反馈后改进后,海军将会正是生产多套统一火控系统,以安装到四艘罗河级以及后面两艘的凤山级上。
  让这些战舰成为大恒帝国第一批具备远距离交战能力的主力战舰!
  同时根据第一批次统一火控的生产和使用经验,继续改进升级后,定型第二批次的统一火控系统,以安装在正在施工的宁禹级战列舰、中洛级战列舰、齐平级战列巡洋舰、河川级重型巡洋舰上。
  大恒帝国海军一门心思奔着远距离交战去的时候,其他国家的海军也是没有落后,他们也是奋进心思研发新技术革新自己的战舰。
  克鲁尔王国更是成功攻克了大口径速射炮技术,并根据第二次博瓦海战的经验,彻底抛弃了露炮台,选择了封闭式炮塔,尽管技术细节上和大恒帝国所采用的技术细节有所差别,不过细节还是差不多的。
  比如说采用全向装填技术,该技术乃是提高大口径舰炮的关键技术。
  提升驻退复位能力、提高装填速度,这就是提高舰炮射速的两大关键技术,驻退和复位技术的话,液压技术只要过关,那么迟早就能够搞出来大口径管退炮。
  而提高装填速度的话,对于人工装填的一百七十毫米以下口径舰炮而言没啥问题,直接人工装填就是了,但是对于超过这个口径的舰炮而言,就需要采用机械辅助装填了。
  而当这两大技术得以解决,并整合起来设计出来一整套的舰炮系统后,那么大口径速射炮也就出现了。
  克鲁尔王国拥有雄厚的技术底蕴,再加上乾圣十一年开始不惜人力物力极力攻克技术难关,自然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最近服役的主力战舰,其两百三十毫米、两百五十毫米这两种二级主炮基本都采用了大口径速射炮,射速一点也不比大恒人的差。
  而技术稍微差一些的国家,则是另辟跷径。
  可凯尔帝国和瓦利亚帝国,他们采用半全向人工装填等次一等的技术来应急。
  如此虽然说射速会稍微慢一些,但是也能够勉强称之为大口径速射炮了,作为过渡一二还是可以的,同时他们还在继续研究机械全向装填技术,估计下一代战舰也就能够用上了。
  而技术更差的国家,他们知道自身难以短时间内突破大口径速射炮技术,所以他们则是采用了一百七十毫米速射炮作为二级主炮,比如奥利萨帝国、瓦利亚帝国、奥兰王国等国家。
  这个口径的主炮乃是人工装填的极限口径,大恒帝国自身也是研发过这个口径的主炮,不过自身并没有装备过,倒是在出口的几艘战舰上采用了这种口径的速射炮。
  实际上这个口径的速射炮也很不错,除了耗费士兵体能外,其实没有太大的缺陷,射速很高,威力也比一百五十毫米的大,并且安装数量也会比两百毫米以上的大口径射速炮更多。
  当然了,这个口径的舰炮对上敌人的全面防护的战列舰,基本没啥用处。
  这年头大家的新一代战舰,基本都采用了硬化装甲全面防护的设计思路,吨位普遍超过一万五千吨,一万六七千吨的非常普遍。
  对付这样的战舰,二级主炮口径小了,难以对这种新一代的战舰造成什么致命伤害。
  当然了,打一打上层建筑,副炮炮位什么的还是不成问题的。
  各国都是在自己的技术、工业规模范围之内,尽可能的提升自己的战舰性能,舰队规模。
  这种情况,不是一国两国,甚至都不局限于八大强国之间,而是整个蓝星范围内的中大国家都有所参与。
  这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海军竞赛。
  而目前来说,大恒帝国海军在这一场海军竞赛里,依旧处于领先位置,并且在统一火控技术得以突破之后,恐怕还会进一步拉大。
  在海军的期待中,林子然的关注下,乾圣十四年九月份,海军火控办公室不负众望,终于是按期拿出来了第一条可以装舰用的统一火控系统,并安装在了镜河号战列舰上。
  安装完后,该舰进行了多次的实弹远距离炮击。
  而炮击的效果让海军上下大为振奋!
  在统一火控的辅助下,镜河号对准目标靶舰进行了多轮炮击。
  镜河号当时以十六节的速度前行,目标舰乃是一艘退役的老旧巡洋舰,以十四节前进,双方航向以三十度夹角同向航行。
  炮击从一万两千米开始进行,双方距离会不断缩短,直到目标靶舰被击沉为止。
  但是靶舰在一万一千米的时候,镜河号的第四轮齐射就已经是形成了跨射,第六轮齐射的时候,就命中了该舰。
  该舰沉没的时候,双方距离超过一万米,达到了一万五百米。
  而该舰早早被击沉,也导致了原定预料中的八千米炮击试验,六千米炮击试验根本都没有来得及进行!
  然而这个时候,海军的将领里那里还关注什么八千米,六千米的试验啊,这在一万一千米都能击沉敌舰了,海军自然是把重心放在一万米以上的远距离炮击上了啊。
  第一艘靶舰被击沉后,海军又用了足足三艘靶舰进行试验,并且在试验过程里把重点放在了一万米到一万两千米这个交战距离上。
  最后镜河号都是成功的把后续三艘靶舰全部击沉。
  统一火控系统的装舰实弹测试,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第八百章
汽车新时代
  实弹测试结束后,统一火控测试成功的消息就通过无线电报传递到了大恒帝国皇帝林子然手中。
  林子然看着海军发来的测试成功的电报,当即批示,立即加大统一火控系统的改进以及装备,力争让主力舰尽早的装备上这种大杀器。
  是的,统一火控对于目前的大恒帝国而言就是大杀器!
  不管是镜河号还是四艘现役的六主炮战舰,安装上了这种统一火控后,战斗力将会大幅度提升。
  但是林子然也知道,哪怕是那些六主炮的战列舰乃是镜河号,实际上都是半吊子的战舰,他们只是一个早期的时候不得不做出的一个过渡选择。
  而帝国海军真正能指望的还是宁禹级以及后续的中洛级战列舰,这一批战舰才是真正的统一全重炮战舰,天生就是为了远距离交战而生的。
  林子然很期待,当克鲁尔王国等国家的海军,辛辛苦苦弄了一大票的混合主炮战列舰后,面对大恒帝国的统一全重炮战舰的横空出世,会不会把肠子都给悔青了。
  从乾圣十一年开始,克鲁尔王国就坚定不移的走在了混合主炮战列舰的道路上,前后已经开工建造了四级二十二艘混合主炮战列舰,听说上个月的时候,他们开刚开工了一种据传标准排水量都超过两万吨的混合主炮战列舰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1/6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