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当家不好了(校对)第5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2/651

  无非就是射速快慢,威力大小之分而已,但是依旧能够进行统一齐射。
  而远距离齐射才是统一全重炮舰的核心要素!
  为了推动统一火控的发展,大恒帝国最高统帅部下属的国防工业部整合成立了‘火控办公室’,以整合火控系统所设计到的众多机构的研发项目,同时也顺带着研发陆军那边用的火控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该火控办公室的常务副室长乃海军技术少卿岳宏维,但是室长却是由海军中卿高洪安担任。
  高洪安可不是什么普通海军将领,他统一战争时期就历任舰长,分舰队司令,统一后先后担任第二舰队司令、第三舰队司令、海军副司令。
  现任海军司令部常务副司令,海军军政系统的二号人物,日常工作就是负责海军发展,装备发展。
  他亲自来掌控这个火控办公室,也是可以看的出来帝国海军对火控系统的重视。
  统一火控系统的研发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统一全重炮战舰的发展,帝国海军方面高度重视也是正常的,不过这玩意也的确不太好搞。
  火控这东西,其实早些年的时候,没啥人在乎,因为早期交战距离近,不用什么机械设备辅助,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炮手一样能够获得命中。
  不过单纯的人力瞄准有着太大的区别,明明舰炮的射程都能够做到几千米甚至一万多米了,但是交战距离却是依旧局限在一千五百米以下。
  这个时候大恒帝国搞出来了光学测距仪,开始用机械设备辅助测距,瞄准,成功的把交战距离提升到了五千米左右,并在前几年里被各国海军获知秘密后,广泛流传各国海军,在奥尔战争里得到了正式,两次伊安海战里,双方主力舰的交战距离最远达到了六千米以上,大多时候的主力舰交战距离是维持在三千米到五千米之间。
  而这个距离也是目前各国海军战舰的主流交战距离。
  但是随着舰炮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大恒帝国海军在最近两年的多次试验里,已经是尝试过大口径舰炮一万米以上的试验,尝试着进一步拉大交战距离。
  而多次的试验证明,想要进行超远距离的打击,现有火控技术已经不可行了,同时舰炮的炮弹散布比较大,难以进行较射,甚至有时候多门火炮的射击都会让观测员分不清到底那一发炮弹的弹着点才是自家火炮的……
  这个时候,林子然提出了多门大口径舰炮统一进行齐射的理念,并进一步延伸为统一全重炮战舰概念。
  随后帝国海军也是根据这一理念,进行了两场实弹测试,而这两场的实弹测试都表明了,同时使用统一的观瞄、射击诸元控制多门主炮同时进行射击,并统一观测弹着点,最后统一计算射击诸元,进行较射后再进行统一射击,能够成功的避免单门火炮射击时以为散布问题,而无法获得较射的问题。
  齐射,这成为了远距离炮击的唯一解决方案!
  但现在的问题是,在试验的时候,可以花费大量的时间,预先设定诸元等方式,做到统一的射击诸元以及同时射击。
  但是这种方式是无法用于实战的。
  如何在战斗中如何统一设计?
  大恒帝国海军的技术人员提出来了‘集中观瞄、计算、分发射击诸元’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也就是统一火控的来源。
  用大型光学测距仪观测远距离目标的距离、航速等数据并把相关数据传递到火控部门,火控部门立即进行计算,得出射击诸元后传递到各炮塔,各炮塔再根据火控式传来的射击诸元调整设计参数,最后根据命令统一进行射击。
  随后观瞄人员统一观测弹着点,并把数据反馈给火控室,火控室根据统一弹着点的数据进行调整,再把调整后的数据分发给各炮塔再进行齐射。
  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较射过程,直到形成跨射为止!
  等形成跨射后,那么也意味着敌舰已经进入己方的瞄准准心,因舰炮在这种距离上散布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形成跨射后能否命中敌舰,就得靠运气了,运气好了首轮跨射就能击中敌舰,运气不好打好几轮也打不中。
  这一整个过程,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而海军研发的统一火控系统,就意图把分散的各系统整合起来。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随着交战距离的进一步拉大,依靠原有设备以及人力计算射击诸元也是更为的困难,所以海军方面也是希望搞出来更精密的自动计算设备,用来自动计算射击诸元。
  这也就是统一火控计划里的‘机械计算计划’
  不过呢,即便是这个机械计算设备一时半会弄不出来,统一火控依旧也能勉强使用,毕竟现有的辅助设备再加上人力进行绘图作业,依旧能够计算射击诸元。
  统一火控更多来说,其实并不是技术的提升,而是概念的转变,是把现在的各炮他的火控系统整合为统一的火控,非要说有什么技术难度的话,那么就是该如何及时传递各类数据了,火控系统是非常分散的,观瞄设备、各炮塔、火控室几乎分部在整个战舰的不同位置,如何及时的传递信息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现在统一火控办公室尝试了传声筒、有线电话,现在基本上已经敲定了以有线电话为主要发展方向,传统的金属传声筒为辅,两者相结合。
  统一火控系统,更多的是整合,而整合过程里又是对一些新技术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比如说电话。
  没错,大恒帝国的电话研究,至少目前来说并不是为了什么民间通讯之类的,纯粹是为了军事领域,海军需要它作为军舰内部通讯系统使用,陆军也想要搞出来作为战地通讯系统使用。
  海军为了未来战舰,搞了一大堆的新技术研发工作,但是想要搞出来也不是那么的容易的。
  在把他们整合起来之前,也需要进行前期测试。
  乾圣十年十月初,大恒帝国海军很低调的把一艘正在建设当中的驱逐舰进行了中途的设计更改,更改的地方主要是动力系统。
  更准确的说,是把燃煤锅炉进行了变动,添加了喷油系统,以获得更大的动力!
  全燃油锅炉帝国海军也是在研发当中,但是技术还不算太成熟,这个时候帝国海军舰政部的人员提出来了给燃煤喷油,以获得更庞大的热量,以提高动力,这个想法很快就获得了支持并进行了多次的试验。
  最后,这项技术经过多次的测试后,正式上舰测试,用主力舰是没可能的,能够用驱逐舰进行测试,海军已经算是冒了比较大的风险了。
  喷油燃煤锅炉,只是海军在动力系统研发上的一道小菜而已,正菜是全燃油锅炉以及蒸汽轮机!
  在海军用战舰测试喷油燃煤锅炉的时候,丰阳蒸汽机公司的实验室内,一群技术人员们正在摆弄着一台和传统蒸汽机截然不同,也和那些内燃机不一样的机械。
  丰阳蒸汽机公司,乃是大恒帝国海军的蒸汽轮机项目组正式立项后,国内第一家搞出来试验样机的厂商。
  虽然这个试验样机功率还过小,其他问题多多,甚至未来的很多年里,这种蒸汽轮机都很难具备实用价值。
  但是丰阳蒸汽机公司进行首次测试的时候,国防工业部海军局也就派遣了多名重量级官员参与!
  海军不是指望这玩意立刻就能用了,海军需要知道的是他们丰阳厂的蒸汽轮机是否真的靠谱,是否真的能够用于战舰上。
  只要这玩意能够顺利启动,并且表现出来足够的潜力,那么海军就会毫不犹豫的砸下大笔的研发资金!
  丰阳蒸汽机公司这边既然敢邀请海军旁观,自然是做了完全的准备,在这之前他们已经自行做了多次的测试,测试效果非常良好。
  果然,没多久后,丰阳蒸汽机公司的这台蒸汽轮机试验样机就是成功启动,一切试验都非常正常,国防工业部海军局的官员们看到后,一个个都是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三天后,一份丰厚的合同就是砸到了丰阳蒸汽机公司里!
第七百三十六章
工业强国的强悍底蕴
  丰阳蒸汽机公司,用一台试验机的顺利启动,就获得了海军的丰厚合同,海军委托该公司研发蒸汽轮机,并垫付资金先行采购两台舰载蒸汽轮机用于测试,不过性能要达到要求。
  而以目前蒸汽轮机刚刚起步的进度来看,还不知道要啥时候才能够满足上舰需求呢,所以这个先行采购说白了就是先送钱……
  丰阳蒸汽机公司高兴的时候,罗海电气公司也是很高兴,他们同样也是获得了海军的蒸汽轮机项目的研发合同。
  不管是海军项目还是陆军项目,大恒军方在搞新装备研发的时候,一向来都是采取双重甚至三重保险的措施,从来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上。
  这蒸汽轮机项目也同样如此,除了丰阳蒸汽机公司外,另外一家目前在搞蒸汽轮机的公司也是被海军纳入了重点扶持厂商的名单里。
  至于罗海电气公司身为电气公司为啥要搞蒸汽轮机,一开始倒不是为了海军的舰载蒸汽轮机订单,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火力高速发电机项目。
  罗海电气公司主要搞的是发电设备,最近他们搞出来了一个高速发电机设备,但是奈何现在的蒸汽机转速太低,很难带动这种高速发电机,但是高速发电机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大的,在现有的蒸汽机不靠谱的情况下,他们就把目光瞄准了可以获得更高转速的蒸汽轮机上。
  于是乎,一家搞高速发电机的厂商就开始搞蒸汽轮机了,还别说,他们搞的还不错,进度并不会比丰阳蒸汽机公司差多少。
  不过蒸汽轮机这玩意,现在才刚开始起步研究,短时间内,甚至好几年内都别指望能够实用化了。
  这和帝国的很多研发项目差不多,都是提前有了理论和思路,提前展开研究。
  就当大恒帝国在恒克两国会谈后,进入新一轮的苦练内功,并再一次明确海军的未来发展方向后,隔壁几个国家的海军发展自然也是没有停下来。
  世界各国都是根据伊安海战的经验,陆续建造服役自己的新型战舰。
  因为伊安海战的影响,直接导致了低干舷战舰被各大海军强国抛弃,并陆续开工建造高干舷战舰,在这种战舰更新换代的关键时刻里,但凡是有点野心,有点实力的国家都不会放弃。
  传统海军强国需要及时跟进,以维护他们的传统海上优势。
  而中小国家以及一些后进大国,也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扭转局面。
  传统海军强国自然是克鲁尔王国了,他们也是自大恒帝国海军秘密开建高干舷战舰后,第一个大规模开建高干舷战舰的国家,而且一造就是一大票,仅仅是两年多时间呢,其服役的高干舷战列舰已经是达到了三艘之多,并且还有更多的战舰会在未来一年内服役。
  在单纯远洋高干舷战舰领域里,他们凭借着强大的造舰实力,已经是后来居上,预计等到明年年中的时候,他们就能够提前一年展开计划的大恒帝国海军再一次甩到身后。
  此外可凯尔帝国以及瓦利亚帝国也算是传统海军强国,他们的工业实力也很强,所以在这一次的海军战舰革新上同样能够紧跟步伐。
  后进国家自然是大恒帝国为代表、迦菲亚帝国这两个大国,嗯,奥利萨帝国也算,这三个国家其实都差不多,都是看到了克鲁尔王国等海军强国的大量低干舷战舰过时落后,自己重新赶超的机会。
  但是真正有实力挑战三大海军强国的,其实只有大恒帝国,这是经济基础所决定,大家的基础工业都差不多,但是大恒帝国人口更多,经济总量以及工业规模更大,因此也就能够支撑更大规模的海军扩张。
  大恒帝国的京州级战列舰可是一口气开建了六艘,再加上四艘丰阳级装甲巡洋舰,这十艘主力舰的规模放眼全球,也就只有克鲁尔王国能够压过,更不要说大恒帝国还有好几艘的克兰级装甲巡洋舰正在施工当中。
  只不过受到未来海军战略发展影响,帝国内部迟迟没能敲定新一代战舰的发展规划,使得今年的主力舰建造是围绕着试验进行,同时开工了高庆号以及镜河号两艘截然不同的战舰。
  但是随着御前海军发展会议,明确了朝着全重炮战舰发展方向后,海军内部已经是明确了下一代战舰的发展思路。
  统一全重炮战舰现在是搞不了的,各方面的技术限制太大,勉强搞的话工期会延误太多,现在河台号巡洋舰都还趴在船台上,连舾装都没办法舾装呢……
  考虑到帝国未来几年内依旧需要一部分新战舰服役以维持帝国海军规模,威慑克鲁尔王国,奥利萨帝国等敌对国家,并保障帝国的海外利益,因此造舰行动也不能停下来。
  因此海军内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决定采取折衷方案,那就是先建造一批过渡战舰,这些过渡战舰要符合现有技术条件,能够顺利的快速施工以服役。
  同时也需要这一批新战舰拥有在未来升级改装,安装统一火控以进行齐射的能力,这样才不至于等全重炮战舰面世之后,这些战舰和京州级战舰一样彻底落伍过时,连改装都没办法改装的尴尬。
  而这个时候,帝国的情报部门传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克鲁尔王国那边的新一代战舰上所采用装甲,明确为表面硬化后的复合装甲,同时情报部门也是得知了消息,克鲁尔王国方面正在研发匀质钢材的表面硬化研究,正在集中力量攻克对大面积的钢板进行表面硬化的工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2/6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