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当家不好了(校对)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651

  这可不是几千万把人,而是超过了五兵力,而且还在收拢京州西北部地区的原京州部队向镇北城靠拢,两者加起来兵力怕是有七八万人。
  他们围绕着镇北城以及周边地区的山地,建立了一条数公里宽,纵深同样达到几公里,把整个镇北城包括其中的要塞防线。
  平南州军为什么要在这里屯集重兵,建立防线?
  因为这里是镇北城!
  镇北城自古以来就是京州西北部的重要军事关隘,位于镜河南岸,有高山可以修筑炮台,炮台上架设火炮的话可以完全封锁镜河。
  而镇北往南,则是京州境内很少见的山地地形,大军虽然勉强也能通行,但是肯定麻烦多多,而且后勤运输会比较麻烦。
  当然了,对于新鲜出炉的大恒帝国陆军而言,区区一片山地就算比较难通行,但是也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大不了绕过去就是了。
  问题的关键是镇北城的炮台,能够把镜河完全封锁。
  这也意味着帝国陆军无法沿江而上,补给船队无法通过,而这对于极度依赖铁路、河流运输庞大后勤物资的大恒帝国陆军而言是很难受的。
  几万大军染过镇北城不成问题,但是绕过去后这几万大军的后勤怎么解决?
  依靠马车补给?
  这可不是几十公里甚至都不是一两百公里的事啊,而是一路北上好几百公里的补给线呢。
  采用马车维持四五百公里甚至更远的补给线,是目前的大恒帝国陆军做不到的。
  这两年里,大恒帝国陆军后勤部通过众多实战例子已经是得出了一个最基本的结论。
  以大恒帝国陆军的庞大物资消耗,人吃马嚼再加上海量的弹药,从最近的物资中转站通过马车的方式向前线转运,临界距离顶多维持在一百五十公里左右,超过这个距离的话,后勤方面将无法维持前线部队的正常弹药供应。
  而这个距离正在随着陆军装备的火炮、机枪越来越多逐渐缩短。
  这也是为什么大恒帝国陆军最近两年的大规模战役都是集中爆发在铁路沿线或沿海沿河的主要原因。
  因为大恒帝国陆军的大规模行动需要极佳的交通来维持,不管是铁路还是船运都可以,但是必须要有其中之一。
  否则的话,很难组织起来十几二十万人参战的大规模战役。
  在京州南线战役里,后方的物资战略中转站到前线部队的距离是多少?
  最远的部队也不过十五公里,最近的只有五公里。
  而在京师战役里是多少?
  依靠铁路,直接把物资中转站设立到了距离京师南城郊……
  京州西北方向,可没有铁路,这也意味着,战略运输需要依靠镜河航道,如果无法打通镜河的话,部队根本无法深入平南州。
  所以,对于大恒帝国陆军而言,要想进军平南州,就必须利用镜河作为战略运输补给线,就必须控制镜河沿岸,也就必须攻克并控制镇北城。
  平南州方面显然也是知道镇北城的重要性的,自从京师战役结束后,他们就持续对该城增兵。
  现在情报上说那边有八万人左右了,但是过一段时间,该地的兵力超过十万人是大概率的事。
  面对重兵把守的镇北城防线,大恒帝国陆军京州方面军也是有一定的压力的。
  这种压力不是其他,而是弹药供应!
  京师战役结束之后,京州方面军实际上已经是把整个北伐战役发起前所囤积的弹药消耗一空了,中间还补充了不少的弹药。
  现在京州方面军的弹药补给,基本都是依赖过去一两个月里持续运输过来的弹药维持着。
  这种情况下,就使得京州方面军打起来就有所缩手缩脚了。
  但是再难也是要打,之前的京师战役难度更大,还不是硬着头皮强攻,现在的镇北城也同样如此。
  而且这镇北防线,对于京州方面军来说要好打的多,因为镇北城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军事要塞,并不是什么人口庞大的大型城市。
  此城城区面积很小,常住居民也就十万人左右,整体规模都不如普通的郡城。
  城区面积小,平民小,这意味着可以避免复杂的巷战!
  至于运动战或者是野外的阵地战,这玩意大恒帝国陆军拿手,大不了就多耗费一些炮弹而已,大不了就抽调多几门重炮过来。
  重炮之下,啥子防线都得跪!
  不像是巷战,这一炮过去,房子坍塌了,但是敌军依旧利用废墟坚守,而且建筑众多,地形复杂,很多时候连敌人在那里都搞不清楚,逼得帝国陆军在京师战役里,只能是玩逐步推进,攻占一片,肃清一片的作战模式。
  也就是敌军抵抗意志不算强烈,不然的话就算是这样稳扎稳打,估计伤亡也会非常的庞大。
  但是镇北城,这种看似是要塞,但是在大恒帝国陆军的将领眼中,和攻打野外防线没啥区别,甚至敌军收缩的更密集,这打起来还更容易。
  但是这种容易也是建立在己方的火炮够多够大的前提下的!
  为此,京州方面军已经是把两个仅有的一百五十毫米加农炮团通过船只调运到镇北城前线。
  但是京州方面军觉得还是火力弱了点,他们想要把两百毫米的火炮也弄到镇北城外去。
  但是奈何,陆军自有的两百毫米列车炮可没法去,那地方没铁路……
  于是乎,陆军方面就是找到了海军,让他们提供两百毫米级别的火力支援!
  听到陆军的请求后,海军方面也是为难的很!
第六百零一章
海军支援
  为了攻克镇北城,陆军方面向海军请求两百毫米级别的火力支援。
  而且陆军摆明了说希望海军派遣平波号以及罗海号巡洋舰进入镜河,抵达镇北城前线提供两百毫米舰炮的火力支援!
  海军那边听到在个请求后,第一舰队司令黄兴刚海军中卿,脸都黑了!
  陆军竟然想要海军把标准排水量六千五百多吨,满载排水量超过七千吨,满载时吃水超过六米的平波号装甲舰派到镜河中游河段的镇北城外提供火力支援。
  这不扯淡嘛,就平波号的体量以及吃水深度,进入了镜河下游抵达京师没啥问题,甚至冒险一点,采用轻载的话,抵达丰阳勉强也可以。
  但是想要深入镜河中游镇北城外,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那里的河段水深根本不够!
  就算是罗海号巡洋舰,看似吨位小,但是这依旧是远洋战舰,而且还是追求速度的巡洋舰,所以这船体修长,吃水极深,深入镜河中游河段,那也是很危险的事情。
  镜河虽然是大恒第一大河,也是中部大陆的第一大河,通航能力极佳,但是也不可能说所有的河段都能够满足大吨位的海轮进入啊。
  镜河下游段里,入海口到京师这一段八十多公里的河段,通航能力最出色,平均水深能够达到十米以上,河道宽阔,足以满足万吨海船甚至更大吨位的海船驶入,人家京州的万吨铁甲舰无尽海号就是在京州机器局建造好了后再出海的。
  如果是到丰阳的话,通航能力还能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准,主航道水深能够有八米左右。
  但是丰阳再往上的话,通航能力就开始大幅度降低的,到镇北城一带的中游河段,主航道水深撑死了也就五六米左右。
  这种情况下,平波号装甲舰这种大吨位的主力装甲舰是根本无法前往镇北城提供火力支援的。
  就算是罗海号巡洋舰这种巡洋舰想要进入,也是非常的麻烦,因为罗海号巡洋舰的标准排水量虽然只有两千五百吨,但是吃水却是极深,满载作战情况下,吃水深度有四点七米。
  而船只进入航道的时候,总得留出一米乃至一点五米的富裕水深来,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所以从安全角度来看,海军方面的这两艘战舰都是不可能前往镇北城提供火力支援的。
  但是陆军方面的请求也是不好推脱!
  陆军方面已经是说了,如果镇北城那边有铁路的话,他们陆军自己就有两百毫米的列车炮,是不会麻烦海军的。
  但这不是没有铁路嘛,这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找到海军。
  更何况,前段时间陆军方面才派遣了一个师的兵力,帮海军攻克了曲平海军基地,帮海军解决了一大麻烦。
  海军方面第一舰队已经是封堵了曲平海军基地大半个月了,不过曲平海军基地里的敌舰队一直都是没有屈服,而且先后两次沉船堵塞作战都没能获得成功,导致第一舰队需要一直停泊在港口外进行封堵。
  最后还是陆军方面派遣了一个步兵师,和海军方面临时组建的一个陆战团从陆地上对曲平海军基地发起进攻。
  并夺取了多座高地后,在山上架设了火炮直接威胁港口内的敌舰队。
  遭到威胁的敌舰队尝试过突围,不过被黄兴刚海军中卿率领第一舰队重新给堵了回去。
  此时京师战役结束之后,敌舰队的将领最后被迫选择了投降!
  这一次敌舰队的投降,不仅仅让第一舰队彻底结束曲平海军基地海战,能够腾出手来休整,补充,也能够用于后续其他方向的作战,其意义是非常大的。
  更不要说,这一次敌舰队投降后,也没有采取自沉等极端手段,让海军方面顺利获得了两州联合舰队里的所有现存战舰。
  其中千吨以上的远洋战舰就有十三艘之多,还包括了一艘万吨铁甲舰无尽海号,虽然说这艘无尽海号都是十几年前的老船,要动力没动力,要装甲没装甲,船体结构薄弱,甚至都难以换装大口径的后装线膛炮,人家京州姬皇室之前,甚至都懒得对这艘万吨铁甲舰进行升级改装了。
  但是,这好歹也是万吨铁甲舰呢。
  此外的十二艘远洋战舰有好有差的,其中最值得海军关注的就是三艘南广级巡洋舰了,这三艘战舰舰龄短,航速快,可堪大用。
  缴获了这十三艘战舰后,大恒帝国海军的实力大幅度增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6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