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当家不好了(校对)第4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1/651

  而这,是总伤亡数字,其中不少还是普通受伤的,伤势普通,又没有倒霉到被感染的话,那么不用多久就能够重回部队了。
  重伤的麻烦一些,这年头受到严重的伤势,想要活下去是比较困难的,哪怕大恒统一军里已经是建立了成体系的军医体系,在各级部队里都设置了医疗人员,不过受限于整体的时代局限,医疗技术低下,药物缺乏,因此治疗手段还是比较缺乏的。
  最后的阵亡人数也不算多,在数十万人规模的战役里,刚开始激烈交战之中,直接阵亡人数在一千多人左右,这个数字对于参战人数达到二十几万的京州方面军而言完全可以接受。
  京师战役的报告,让林子然皱眉的还是弹药的消耗实在是太庞大了!
  从这也是进一步印证了京师战役的困难,消耗这么多弹药都有五千多人的总伤亡了,如果弹药缺乏的话,这个伤亡数字恐怕就要变成一万多甚至两三万人了。
  京师战役的困难,林子然自然是很清楚的,看似京师已经是被己方彻底包围,但是这京师不好打,而且因为姬皇室的存在以及北方高庆州,宁武州,平南州的存在,这个地方的守军也是不会轻易投降的。
  甚至这三州以及京州北部地区,正在千方百计组织兵力,试图解围京师呢。
  同时京师还是一个拥有一百多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城区面积巨大,建筑众多,环境复杂。
  期内防守兵力超过十万,拥有一百多门先进后装线膛炮,囤积了数不清的弹药等各种武器。
  他们囤积的粮食,足够全城一百多万军民吃上三个月以上!
  如果守军狠心一点,采取粮食配给制度,优先满足守军所需的话,这些粮食能让他们坚持半年左右。
  京师不好打,这是谁都知道的事!
  如果京师好打的话,姬皇室早就被其他藩镇灭掉了,这几十年动荡里,也不是没有其他藩镇杀入京州,但是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藩镇能够拿下京师,甚至所有的藩镇们,他们连进攻京师的勇气都没有。
  大恒统一军,是大恒第六王朝立国三百年来,第一支有胆子也有实力杀入京师的军队!
  但是不好打也要打,这是整个大恒统一军的共识!
  只有拿下京师,才能够彻底打通镜河,才能够掌控整个京州,进而奠定大恒统一军在东北方向的战略优势,继而奠定统一大局。
  如果说京州南线战役是南北双方战事的第一个转折点,打赢了这一战,让大恒统一军彻底获得了战略上的优势之后。
  那么京师战役就将会是第二个转折点,打赢这一仗,就能够让统一战争的天平彻底的倒向大恒统一军,后续任凭其他州再怎么抵抗,也是翻不起风浪来了。
  京师战役非常的重要,而让大恒统一军咬牙硬啃这块硬骨头还有另外一重大原因,那就是现在的大恒统一军已经是能够支撑得起巨大的消耗,甚至能够用这种巨大的消耗来消耗北方七州的战争潜力。
  从而达到进一步削弱北方各州,尤其是高庆州、宁武州、平南州的实力,为后续进军这三州奠定基础。
  这一点,从高庆州、宁武州、平南州持续派遣援军南下就能够看的出来!
  京师战役里,实际上看似规模最庞大的是南岸城区的战斗,但实际上这一地区的战斗并不算惨烈,梁成磊也没有让部队不顾一切发起冲锋之类的,只是稳扎稳扎,看似兵力投入庞大,但实际上伤亡并不大。
  而城区内守军的抵抗看似坚决,但是每当一个街区的敌军被包围后,往往也不会做困兽之斗,他们发现抵抗不住之后,指挥官往往也会下令投降。
  毕竟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一场内战而已,打是要打的,但是也没必要拿出对外战争的气魄不死不休啊!
  这也是为什么大恒统一军在统一战争过程里,实际杀伤的敌军数量不算多的缘故,因为往往打一阵,对面发现打不过之后,就下令投降甚至干脆直接阵前反正了。
  所以啊,别看大恒统一战争里打的热闹,但实际上伤亡率还是比较低的。
  所以南城区看似双方投入的兵力最多,但实际上双方的伤亡率并没有梁成磊之前预料的大,虽然总数不小,但是这只要是交战范围大,交战部队多,平摊下来的话,其实部队的伤亡率还属于正常范围之内。
  真正伤亡率比较高的交战区域,反而还是镜河北岸地区。
  梁成磊前期派遣了两个骑兵军以及第十八师渡江之后,很快就完成了对京师北岸城区的战略包围,但是敌军很快就有了援军抵达,同时敌军北岸城区内的部队也开始尝试反击。
  战斗初期,第三骑兵军吃了不小的亏,一个骑兵团竟然是遭到了敌军五千多骑兵部队的伏击,从而被重创,全团八百多骑兵,只剩下三百多骑狼狈而逃。
  第十八师也是遭到了北岸城区守军的反击,压力比较大。
  为此,梁成磊不得不再一次调派了第十七师渡江增援,这才稳住了北岸局势。
  但是这种情况,实际上却是大恒统一军高层想要看到的:利用京师战役把高庆州、宁武州、南平州的兵力吸引过来,然后在运动战中消灭掉,避免后续进入上述各州之后,又面临着城市攻坚战的困境。
第五百九十章
破产一百遍的财政
  先后几次的城市攻坚战,让大恒统一军对城市攻坚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虽然打还是能打赢,但是却是太过耗费弹药和时间,人员伤亡虽然已经尽可能的控制了,但比运动战,乃至野外阵地战依旧更大。
  如果能够有机会把敌军兵力在运动战中消灭,他们是非常乐意的。
  这也是为什么北岸看似打的热闹,敌援军随时都能突破大恒统一军的封锁,但是大恒统一军在南岸的部队,依旧不紧不慢的打着的原因。
  反正梁成磊随时都能抽调部队渡江增援,这第十六师可就在后头随时准备着渡江奔赴北岸前线,因此北岸第十八师以及第十七师的防线稳着呢。
  更别说还有两个骑兵军在,如果说敌军能够在己方五万多骑兵的威胁下,还能建立起来增援补给线,大恒统一军也别打仗了回家带娃去吧!
  这看似随时都会破裂的北岸战略封锁,实际上破不了!
  而趁着这个机会,梁成磊有心消耗更多的敌军兵力,奠定后续的战略基础,至于说消耗战所需要的弹药,大恒统一军就算弹药供应再困难,也比对方更轻松。
  大恒统一军如今不仅仅控制了南方六州,而且还控制了京州大部分南部地区,部队渡江威胁了镜河以北地区,更重要的是,大恒统一军已经是攻克了京州机器局以及附带的南郊工业区。
  失去了京州机器局以及附属的南郊工业区的大批工厂,不仅仅让京州方面彻底失去了国防工业力量,还让整个北方七州地区损失了主要的国防工业力量。
  没有京州机器局以及整个京州的工业以及资源,整个北方七州内的武器弹药等装备的产能至少暴跌百分之六十以上。
  这打仗嘛,除了比拼双方将士们的勇武以及战术水平,那可就是比谁的武器弹药多了。
  而大恒统一军在控制了南方六州以及半个京州之后,在国防生产上,毫无疑问已经是彻底压过了北方七州联盟,而且这种优势是碾压式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国防产能上的优势,大恒统一军也才敢利用京师战役打一场消耗战!
  林子然虽然心痛前线部队的巨大消耗,但是依旧毫不犹豫的指示了国防生产委员会以及后勤等相关部门,尽一切努力组织各项物资的生产、运输,确保前线部队的武器弹药供应。
  虽然国防生产委员会那边压力非常大,但是他们也表示会尽一切努力组织生产,确保产能。
  后勤部的邱洪林也是保证,只要后方生产出来武器弹药,他们后勤部就绝对不会掉链子,不管有多少,都会迅速调运到前线,绝对不会出现后方弹药堆积如山,前线部队无弹药可用的情况。
  这些部门的人自然都是非常乐观的,大恒统一军这边的武器弹药供应再困难,那也比敌人多的多。
  唯独财务部部长,被外界称之为林子然钱袋子的韩浩川,又是苦着脸找到了林子然,说的还是那老一套,无非就是财政又没钱了,要破产了之类的话……
  对于愁眉苦脸的韩浩川,林子然也不知道该说啥,财政的困难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这是一直困扰着大恒统一军的事,各种能想的办法基本都是想了个遍,财政收入也的确是不断的上涨,国债也是卖出去越来越多。
  但是这依旧撑不住庞大的战争费用开支!
  随着麾下部队的规模越来越大,战争规模也是越打越大,林子然也是越来越能理解当年姬皇室所面临的困境了。
  这打仗实在是太花钱了。
  随便一场大规模战役,那都是几百万上千万的弹药钱,打出去的根本就不是炮弹,而是金币啊!
  今年才年中呢,军费开支就已经是突破三亿恒元了,按照今年的作战计划,后续的军费只多不少,全年下来,怕是至少得要五个亿。
  而这个数字,还是建立在大量的武器弹药都是官方资本生产,没有从中赚取什么利润,同时将士们的薪资比较低的情况下。
  大恒统一军的薪资,其实一直都不算太高,哪怕是逐渐正规化后,薪资水平也不算高,目前大恒统一军里的正规军普通士兵,月薪才区区八恒元,这个薪资和普通工人的薪资相当。
  当然了,现在的大恒统一军已经不再是用装具、伙食的名义克扣将士们的薪饷了,而是足额发放。
  军官的薪资也普遍偏低,一个刚从军校毕业的军士,其薪资只有二十五恒元,一个少大夫的薪资也只有五十多恒元而已,少卿的薪资一个月也就一百多恒元。
  同时也没有乱七八糟的各种补贴之类的,尽可能的压低人员薪资支出。
  不过即便是这样,这一年下来人员薪资费用也是极为庞大的数字。
  压缩人员薪资的同时,大恒统一军的武器弹药成本也不算高,至少比其他国家、藩镇的成本低多了。
  因为国防产业都是清一色的官方资本产业,各环节上都是剥除了搞利润,因此供应的武器弹药就是成本价,但是架不住部队规模大,战斗频繁,在武器弹药方面支出庞大。
  人吃马嚼,武器弹药等各种费用加起来,战争期间的大恒统一军的军费支出是非常恐怖的数字
  今年少说也得五个亿,如果有什么意外的话,恐怕还得再增加,而大恒统一元帅府的中央财政收入才多少?财务部按照目前控制的南方六州来计算,预估今年的中央财政收入是两个亿左右,其中包括官方资本企业上缴利润。
  其实以南方六州来说,两个亿的财政收入不算少了,姬氏王朝在恒奥战争期间,帝国每年的中央财政收入也就两三个亿而已。
  但是就这点钱,连半年都支撑不了。
  更别说偌大的大恒统一元帅府,其支出不仅仅有军费,还有至少行政费用呢。
  如果只靠财政收入来维持战争开支和行政开支的话,统一元帅府的财政体系早破产一百遍了。
  但是大恒统一元帅府却是一直能坚持下去,靠的是什么?
  如果是其他藩镇的话,他们如果能坚持下来,肯定是直接提高税收了。
  大恒说到底底子厚实,只要税收高一些,很多藩镇都能够维持下去,过去这些年,这些藩镇们天天打仗的花费,就是这么剥削来的。
  但是林子然却是早就施行了限税令,把税收降低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准,不可能说贸然增加税率的。
  单单依靠税收无法解决,那么也就只剩下两个办法,一个是印钱,另外一个是借钱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1/6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