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当家不好了(校对)第3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9/651

  但是他们依旧还有几十门的火炮,同时康亲王已经是紧急从后方,通过火车调运了两个炮兵团增援,这两个炮兵团加起来也有六十多门的后装火炮呢。
  康亲王很清楚南线三镇的重要性,更加清楚如今退守到南线三镇的十几万大军的重要性。
  这二十万大军如果完蛋了,那么整个南线就得宣告彻底完蛋了,后头他们姬氏就得考虑进行京师保卫战了。
  所以得知前线溃败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把手中最后的两个后装炮兵团,六十多门的后装火炮送到了前线,不仅仅是炮兵部队,还把他手中的战略预备队也调了三万人上去。
  不管如何,南线三镇都要守住!
  守住了南线三镇,就等于扼守住了南线铁路,而只要南线铁路不失,那么林贼军就无法沿着铁路线一路北上直抵京师。
  至于说林贼军绕过铁路线北上的话,那么也无所谓。
  因为如果他们敢绕行,这南线三镇的二十万大军就敢断他们的后路。
  三州联军的防守策略其实很简单,能守住密河防线就守,现在既然守不住了,那么就在南线三镇这里扎下一个巨大的钉子。
  让林贼军无法绕开,必须去攻打的钉子!
  于是乎,战场上的局面很快就从昨天的渡江和反渡江作战,变成了南线三镇的攻防战。
  尽管后方的更多的主力部队还没有抵达,尽管大量的重炮部队刚渡江,但是第三军的各部队却是没有停下步伐。
  其下属的第四骑兵师昨天紧急渡江完毕后,就朝着纵深发动了冲击,晚上休整了一晚上后,今天黎明时分,第四骑兵师就已经脱离了主力大部分,开始沿着东方绕行,准备绕过南线三镇,直插南线三镇背后的铁路线。
  他们的任务是破坏南线三镇北方的铁路线,不需要固守某一个地区,只需要把铁路线截断,让火车无法通行就可以了。
  说白就是去搞破坏的。
  至于说战争的战略迂回任务,并不是他们的任务,这是第二骑兵军和第三骑兵军的任务。
  目前这两个骑兵军的人员和马匹,正在通过众多的浮桥进行渡江,一时半会的还无法发起战略迂回呢。
  但是一旦等他们渡江完毕,这两个骑兵军,超过五万多名精锐骑兵就会进行大范围的战略迂回,目标直指关崇城。
  关崇城,乃京州最南端的州南郡的的郡城,距离密河前线约五十公里,三州联军总司令部,永昌天子三子,康亲王的司令部就驻扎在这里。
  当然了,这些骑兵部队也不是为了去攻克关崇城,只是先过去,把他们战略包围了再说,一方面是断绝关崇城和南线三镇的联系,一方面是断绝关崇城和京州后方京师等地的联系。
  大范围的迂回穿插,这一向来都是大恒统一军的拿手戏,现在也不例外!
  而实际上在昨天和今天的频繁迂回包抄中,已经是歼灭了大量敌军,甚至歼敌数量比昨天的强攻作战要多的多。
  第二天,京州方面军估计各部队至少杀伤了敌军三万余人,甚至都通过迂回作战,包围并消灭了敌军一整个师
  等到第三天的时候,统一军方面歼敌数量就更多了。
  同时等到晚间的时候,随着骑兵部队的到位,第三军和第四军的部队也是彻底完成了南线三镇的战略包围。
  尽管敌军似乎还固守着南线三镇,但实际上最后能够从密河防线撤退到南线三镇外的敌军,并不是全部,其中相当多一部分都是被大恒统一军所歼灭。
  以至于目前的南线三镇,困守兵力最多只有是十六万人,其中包括了这几天紧急增援而来的三万人,原本驻防此地的三万人。
  只有大约十万人成功撤退到此地!
第五百七十章
全军覆没
  三州联军布置南线的总兵力是二十五万左右,其中五万部署在战略后方的关崇城,三万部署在南线三镇,这八万兵力乃至整个T字型防线里的I,既是属于战略预备兵力,同时也是防止大恒统一军绕过密河,直接河运登陆或者从北侧绕行。
  剩下的十七则是集中部署在密河前线,围绕着乌羽渡口等三大渡口构筑了密河防线,这是T字型防线里的一。
  然而在密河防线被突破后,部署在前线的十七万人,只有十万人成功逃回了南线三镇。
  这意味着过去的三天里,三州联军至少损失了七万兵力,而且这还不是全部。
  最关键的是他们还损失了大量的重型装备,其中最包括了最重要的重型装备后装火炮两百多门。
  至于其他轻武器和弹药之类的,那就更别说了,损失无数。
  很多逃到南线三镇的溃兵,可是两手空空,连一支步枪都没有的。
  这让南线三镇里的守军们想要守住南线三镇,难度倍增。
  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三天里,大恒统一军京州方面军并没有着急着匆忙进攻南线三镇,而是围绕着南线三镇外围进行迂回包抄拦截作战的缘故,就是想要把更多的敌军兵力消灭在他们逃跑的路上。
  初步来看,这个战略是成功的!
  战役进行到了第三天,随着敌军的全面退缩,同时第三军和第四军以及第七军已经完成了南线三镇的战略性包围,那么接下来的战事也就不难猜测了,自然是拿下南线三镇,拔掉这一刻钉子。
  至于说主力部队绕过南线三镇,这种选择从来都没有被大恒统一军方面考虑过。
  因为绕是绕不过去的,如果想要绕过去,至少得留下大量的兵力牵制这些的敌军,而留下大量兵力后,绕行的部队也就没剩下多少了,根本不可能威胁后续的关崇城等地区,如果只是绕行部分兵力的话,其实大恒统一军现在已经正在这么做了。
  大量的骑兵部队实际上就已经是绕过了南线三镇,朝着北方进军了。
  在这种情况下的,梁成磊也是亲自带着他的司令部人员,前往南线三镇外,亲自指挥大军对南线三镇发起进攻。
  这一次的进攻,就不是以第三军为主力了,前面的三天里,第三军乃是作战主力,伤亡不小,同时士兵疲惫,弹药消耗的也很多,需要修正补充。
  所以这一次的进攻作战的主力,乃是第四军,同时第七军以及第八军也会参与进来,而第三军的话,则是准备作为战略预备队使用。
  看似只有三个军,九个步兵师,一线兵力只有十二三万左右。
  但是给这九个师提供火力支援的,却是有着超过五百门的身管火炮,其中还包括了一个海军炮兵团,该海军炮兵团里是从第一炮舰队抽调的,舰炮是从战舰里直接拆下来的的七十五毫米以及一百毫米舰炮,炮兵是海军水兵。
  这一次,大恒统一军依旧是准备依靠自身的绝对火力优势,来强行打开敌军的防线,并对敌军进行分割包围。
  六月二日,准备了几天,尤其是等炮兵部队到位后,大恒统一军方面就是对南线三镇发动了全面的进攻。
  数百门火炮再一次朝着敌军的阵地发射无数的炮弹,把敌军阵地炸了个稀巴烂。
  第四军的主力部队第四师,作为全军里少数的几个核心主力部队,承担了最重要的攻坚任务,他们需要从东南线强行打开缺口,杀进去。
  这一次进攻作战里,大恒统一军再一次使用了他们很少使用的重点突破战术。
  调集了超过两百门的火炮,为第四师提供火力支援,甚至更准确的说是为第四师下属的第七旅提供支援,因为主攻地点乃是第七旅的当面阵地,一段宽度只有区区九百米左右的阵地,而驻防该阵地的敌军,实际上只有区区一个营而已。
  两百米火炮的轰击之下,在一整个旅兵力的冲击之下,敌军区区一个营根本无法阻挡,瞬间就是被吞没在强大的兵力和火力之中。
  大恒统一军,再一次通过集中突破的方式,在局部形成了绝对的兵力和火力优势,进而迅速突破敌军阵地,重演了当年在庆德城战役里的重点突破战术。
  当第七旅在强大的友军火力支援下,强行撕开了敌军防线,并打开了九百多米的缺口之后,第八旅迅速跟上,紧接着是第六师。
  当天下午三点左右,敌军的整个东南防线全面崩溃!
  尽管敌军再一次退守城区试图再守。
  但是,南线三镇说是城镇,但毕竟只是个三个小镇而已,城区面积非常的有限,甚至都无法容纳敌军这么多的部队。
  敌我双方交战的区域,实际上都是在城区外的荒郊野外呢。
  当敌军被迫退守到狭小的城区时,这也意味着敌军已经退无可退了。
  当晚,受限于夜色,加上部队需要重新调整部署,部队尤其是炮兵部队的弹药需要补充等因素,大恒统一军京州方面军的第四军、第七军、第八军等部队,主动停下了进攻的步伐。
  这给了守军一个难得的喘息之际。
  但是等到了第二天,也就是六月三号的时候,第四军等部队却是再一次的发起了大估摸的进攻。
  六月三号下午,第四军攻占了南线三镇之一的燕明镇,该镇内最后的残兵三万余人被迫投降。
  六月四号上午,第七军攻占了南线三镇中最重要的丰荣镇,并攻占了三镇防线里,最坚固的丰荣火车站,该镇以及附近大约两万残兵投降。
  当天晚上,南线三镇内的北方部署的残部约七万人主动放弃阵地,向北方突围!
  但是在第二天中午时分,遭到了第四骑兵师、第二骑兵师的骚扰拦截,突围速度缓慢。
  六月六号,第二骑兵军进行了迂回,迎头拦截了敌军北逃七万残兵!
  面对前方总数两万多,边上还有上万骑兵的拦截,后头紧追不舍的好几万统一军步兵部队,这七万残兵已经是彻底陷入了包围之中,而且几乎没有突围的可能性。
  想要在总数三万人的骑兵眼皮子底下逃跑,可能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天晚上,敌军开始派出代表,商讨投降一事。
  六月七号凌晨大约三点钟,经过双方的谈判过后,处于包围圈内,已经逃无可逃,而且几乎没有任何重武器,连轻武器也大量丢失的七万三州联军残兵,宣布反正,投入大恒统一军的怀抱中,为大恒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个时候,三州联军部署在南线的二十五万大军,除了在后方关崇城的两万人外,剩下的二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
第五百七十一章
弹药危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9/6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