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大亨(校对)第4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3/624

“要说法,行呀?那就把那天当值的军官斩了,交上去几颗首级不就行了!”徐渭笑了起来:“您别忘了胡大人可是兵部左侍郎,左都御史,总督浙江、南直隶、福建兵务,闽浙总督,在这片地上关于军务的事情,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反正这些船都是要被裁汰的,他就算和朝廷说这些船都是朽败之极,不堪使用,所以将其尽数焚毁,也没人能说他说的不对!只要大人您不去朝廷告发他,就没人能奈何他什么!”
听了徐渭这番话,周可成仔细一想才发现自己还真小看了胡宗宪。别看这厮与自己的较量中一直束手束脚,但他一天还是朝廷委任的督抚,在东南这一亩三分地上还真是说什么就是什么。别说处理这几十条船,就算更出格的事情也做得出来。
“大人,您要怎么了?”徐渭见周可成脸上似喜似悲,赶忙问道:“莫不是有什么问题?”
“没什么!”周可成叹了口气:“只是觉得有些可惜,胡宗宪当初搞这个船队是对付我们的,也花费了不少心血,想不到最后的下场竟然是拿来和我们换了一点银子!”
徐渭闻言笑了起来:“大人您不是说过了吗?当今朝廷是竭天下州郡之财力,奉一城之尊荣富贵。东南是朝廷的财赋重地,又怎么会允许胡宗宪搞出一支船队来呢?”
“是呀!”周可成笑道:“我自己说过的话,自己倒是忘记了!”
“大人,那要怎么回复?”
“答应他,不过还是要拿捏一下胡宗宪!”周可成笑了笑:“如果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子来,反而会让他生出事端来。你告诉他侄儿,我手头上一时间也没有这么多现银,只能从日本调运过来,只能先给他两个月的!”
“是!”徐渭笑了起来:“大人这办法好,也调调他的胃口!”
“朝廷要裁汰水军,看来他这个闽浙总督也做不长了!他用船队和我换银子,恐怕就是为了这个。卡一卡他才能知道他下一步要干什么,我们也好随机应变!”
“大人,您觉得胡宗宪会怎么做?”
“这就不知道了,我们还是待机而动吧!能帮一手我们就帮一手,不过主要还是看胡宗宪自己,我们只能在旁边敲敲边鼓!”周可成笑了笑:“说到底,这件事他才是主角!”
“属下明白了!”徐渭点了点头:“那些裁汰的水军士卒我们可以不可以——”
“现在海上已经是兰芳社的天下了,他们如果还想吃海上这碗饭,就只有我们一家雇主,我们也没什么好急,先看看风色再说!”周可成说到这里,突然笑了起来:“我还担心如果接下来兰芳社向西扩张,淡水这边会不会出问题,想不到朝廷竟然替我去了这个心病,真是天助我也呀!”
杭州,总督行辕。
“先给三个月的款项,剩下九个月要等到年底才能从倭国运来?”胡宗宪松了口气:“那边是这么说的?”
“正是这个意思!”说话的是一个二十四五的年轻人,他名叫胡文平,乃是胡宗宪的一个堂侄,他有些心虚的看了胡宗宪一眼:“叔父,侄儿总觉得有些不把稳,我们要不要等那边都付清了再给船?”
“不必了!”胡宗宪又恢复了平日里的沉稳:“那边是做生意的,又不是官府,不会在这边白放着几十万两银子,一下子要这么多现银,肯定是要调运的。而且那些船也不可能拖到年底,那时候说不定我已经不在任上了!”
第一百七十章
不成器
“可是——”胡文平还想说些什么,却看到叔父举起了右手,他赶忙闭住了嘴。
“周可成虽然是商贾,但却不是那种一头扎在钱眼里的小人,较之本朝士大夫,他行事还多些古人之风!以后你就跟着他去南洋,他看在我的份上,一定会对你另眼相看的!”
“去南洋?”胡文平吓了一跳,前些日子叔父把自己从老家招来,他还以为是要抬举自己在幕府里寻一个差使,却没想到是要自己去远涉重洋,去那蛮荒之地,他下意识的摇头道:“好好的大明不待,干嘛要去南洋?我不去!”
“住口!”胡宗宪一声大喝:“连四叔的话都不听了,你好大胆子!”
胡文平被吓得一个哆嗦便跪在了地上,心里却还是不服气:“四叔,您给我在幕府里寻个差使吧!要不我就回家去,反正我就不去南洋!”
“不成器的东西!”胡宗宪骂道:“你当我这幕府是什么好地方吗?这是虎狼之地,遍地荆棘呀!我让你跟着那周可成去南洋,才是真正的抬举你,栽培你,若非你爹爹走得早,几房里就你家弱,哪里轮得到你?”
“那叔父您换其他房的吧,我就想留在您身边!不想去南洋!”胡文平此时发了倔脾气,膝行了几步扯住胡宗宪的衣角:“四叔,我听说南洋那边有瘴气,只要是吸了那瘴气的,只有死路一条!我可不想死在那种地方当孤魂野鬼!”
“放屁!”胡宗宪终于按奈不住脾气,竟然口出秽言来:“什么瘴气?不过是乡间愚夫愚妇的蠢话罢了,你也是读过几天圣贤书的,怎么像这个样子?你记得前些日子,有人送到家中的那些东西吗?”
“记得,您还特别送了一份给小侄家里,都是些好东西呀!”
“那些都是周可成从南洋运回来的!如果瘴气那么厉害,那些东西都是自己长腿走回来的吗?”
“这个——”胡文成被问的哑然,半响之后方才苦笑道:“四叔,小侄就是觉得南洋太远了,我们胡家也算是世代书香门第了,又不是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汉,何必去那么远的地方呢?”
“书香门第?”胡宗宪冷笑了一声:“书香门第又有几个子弟能够走科途的?其他人难道就都呆在家里守着家业混日子?如果祖宗都和你这样子,哪里有现在这份家业?我就今天就把话说死了,这次你去也的去,不去也得去,你这一支是肯定要在南洋开枝散叶了。那周可成已经许了我一处锡矿,你只要去跟着他好好经营,几年下来就是一个富家翁,若是不听,莫怪我开宗祠,请家法!”
听到胡宗宪最后说要请家法,胡文成顿时瘫软了下来,以胡宗宪的权势,一句话就能将他从宗族中除名,这也就比一刀杀了他好点。
看着瘫软在地上的堂侄,胡宗宪心里生出一股说不出的厌恶,明明自己是呕心沥血为宗族后辈考虑,他们却不解自己的苦心,只想着跑到自己的幕府里沾光。与那个胸怀四海,不断进取的周可成比起来,不啻于是云泥之别!
“这等废物,早就该送到周可成手下去好好历练历练!”胡宗宪心中暗想。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是1559年的春天了。让周可成意外的是,虽然胡宗宪三番两次的替他上奏疏,献俘也早就送到了北京,但他期望中的大明派往南洋的宣慰使却始终没有来。对于兰芳社在马刺甲的这一次胜利朝廷表现出一种非常微妙的暧昧态度——既不赞同也不驳回,这有两种可能性:1、中枢不想过早的表态;2、中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决议。
但周可成不可能无限期的等下去,季风是不会等人的,船队正在从堺、淡水、金山卫、中左所、釜山等一个个兰芳社控制的港口启航,船上满载着工匠、材料,工具,以及筑城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借助强劲的东南季风的推动,驶向同一个目的地——马刺甲。
“应该说我们应该多多感谢胡宗宪,他交给我们的这批船真是帮了大忙!”看着身后正缓慢离开泊位的庞大的船队,周可成感慨道:“虽然花了不少银子,但时间不等人呀!”
“是呀!”张经的目光也十分复杂,自己昔日效忠的伟大帝国好不容易建立了强大的舰队,但转眼之间却又在为另外一个商贾效力,原因是无钱维持。这一看起来极为荒谬的现实却有着内在逻辑的:帝国为了海禁建立舰队——海禁成功所以海上贸易摔落——帝国没有足够的现金收入维持舰队——舰队解体。他的内心深处有一种预感——现在是属于大明的,但未来却是属于兰芳社的。
吕宋。
马尼拉湾就好像一个被陆地三面包围的大口袋,它的西南面通过一个收紧的出海口与南中国海相连,西侧与南中国海之间是三座高大的死火山,将海面吹来的狂风巨浪挡在身后,海湾的东北侧则是大片的肥沃平原——其中一部分已经被当地土著开发为农田,海湾的东南侧翻过一条狭长的地峡则是一个面积巨大的淡水湖,这就是呈现在圣迭亚哥面前的景象。
经过多年为兰芳社忠诚而又勤勉的服务,弗朗西斯。圣迭亚哥终于成为了一名守备,他已经知道这是明帝国一种中级军官的称呼。这意味着他有资格指挥一支由四到五条纵帆船组成的小舰队;如果是陆军的话则是两个联队的步兵和少量配合作战的骑兵和炮兵,而这是他在祖国的军队中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企及的位置,除此之外,庄园、丰厚的薪俸、年金以及勋章就好像雨点一样落到他的身上。基督降生之后1589年的春天,圣迭亚哥已经不再是里斯本街头的流浪汉,而是一位前途无量的军官、富人和勋贵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吕宋
对于已经得到的一切,圣迭亚哥并不满足。他野心勃勃的注视着前辈的背影——米兰达已经兰芳社最高议会的成员,年俸一万两千金杜卡特,在倭国和东番都有大片肥沃的领地,除此之外,他每年还能从兰芳社得到一笔不菲的分红,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正在指挥的强大舰队,放在欧洲只有顶级的大贵族或者王室成员才能拥有这样的权力和财富,看到这一切,谁又能知道在不到十年前他不过是一个濒临破产的贵族小军官?
而现在圣迭亚哥已经看到了美好的前程在向自己招手了,作为一个葡萄牙人,圣迭亚哥立刻就意识到了兰芳社在马刺甲摧毁自己祖国舰队的后果——从亨利王子到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著名葡萄牙航海家,统帅,果阿和马六甲的征服者),近一百年葡萄牙人的努力已经化为泡影。面对奥斯曼人和兰芳社的夹击,葡萄牙人短暂而又华丽东方帝国已经注定将要毁灭。而在帝国的废墟上,兰芳社作为一个新生势力正在飞速崛起,如果自己能抓住机会,也能完成过去自己想也不敢想的事业——比如成为吕宋总督。
作为一个对东南亚一带十分熟悉的航海家,圣迭亚哥对于吕宋的情况很了解,由于火山的缘故,这个大岛的土地极为肥沃,大量的火山灰补充了被热带暴雨吹走的矿物质,使得当地的农业颇为发达,而且当地盛产铜和金,还有香料和丰富的渔场。更重要的是,不像爪哇、苏门答腊、棉兰老、马来半岛等相邻地区,吕宋不存在一个强大统一的王国,而只有若干个“巴朗盖”——这在马来语中是村社的意思。每个村社通常30-100个家庭组成,总人口一千人左右,而最大的村社也不会超过两千个家庭,村社的首领有自己的亲兵,有权力向村民征收名叫“普伊斯”的人头税,裁决村民之间的冲突,分配土地。同时首领还是统帅,率领村民们与其他村社为了争夺女人、土地或者水源而进行战争。但是这些村社还没有发展为强大的王国,没有城市,没有专门的官吏、军人和教士。这里之所以还能保持现有的独立地位,只不过是因为葡萄牙人数太少,管不到这里来,而那些伊斯兰王国还忙于自相残杀,也无暇顾及这里。
而兰芳社来说,吕宋无疑是一块非常好的进入东南亚地区的跳板,拜黑潮所赐,台湾和福建乘船前往吕宋非常容易——理论上一只独木舟都能从福建漂到菲律宾。从吕宋穿过苏禄海就是婆罗洲,然后贴着婆罗洲的北岸航行,距离马六甲海峡不过是一水之隔了。由于这次的航行装载着大批的移民和建城所需要的物资,所以周可成并没有选择从大员直接前往马刺甲城,而是预先派圣迭亚哥率领一支先遣舰队前往吕宋,建立一个据点,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掌握这条航线。
“准备登陆!”圣迭亚哥大声喊道:“目标,陆岬上的那个村庄!”他指着海湾东南侧的那条将大海和淡水湖分隔开的狭长陆地喊道。这是他早就选好的地点——水深浪浅,两面是水不容易遭到围攻,而且只要开掘好运河后,就可以通过船队控制淡水湖边人口稠密的诸多村社。
淡水。
“这里就是南洋吗?”冯保惊诧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宽阔的河流两岸满是数不清的房屋,桅杆如林,码头上吊杆起起落落,远处高高耸起的烟囱冒出股股浓烟,直冲云霄,这,这怎么看也不是传说中蛮荒之地的南洋吧?
“不,这里是东番淡水,是在下的领地!”周可成笑着解释道:“船队会在这里停泊两天,补充食物和饮水,装卸货物,然后再去南洋!”
“哦,哦!”冯保吐出一口长气,也略微觉得有点失望:“看上去还不错嘛,虽然还及不上京城!”
“边鄙小城,如何敢和神京相比!”周可成笑道:“冯公公这些日子风波颠簸,辛苦了,在下已经准备好了酒宴,为您接风洗尘,还请赏脸!”
“这厮倒也还识趣!”冯保看了看周可成,也觉得对方顺眼了不少,便学着平日里看到李芳的口气:“劳烦周大人了!”
“不敢!”周可成笑嘻嘻和冯保下了船,虽然朝廷没有派人来南洋宣慰,但同来的这各太监却是如假包换(虽然年纪小了点)。到时候弄件官袍给他换上,介绍的时候说天子身边近臣(这倒是没撒谎),南洋那些土包子都小一百年没就见过上国天使了,还能分辨出真假不成?
“大人,吕宋的消息!”周可成的脚刚刚踏上码头,前来迎接的陈四五就压低声音道:“圣迭亚哥已经到了吕宋了,他选择了一个地点,开始修建码头和据点!”说到这里,陈四五递了一张简略的铅笔地图来,上面用一个红色的圆圈标记了据点的位置。
“嗯,这地方选的的确不错!”周可成啧啧赞道:“看来这家伙上筑城课的时候没有睡觉!”
“那派往马刺甲的船队什么时候出发?”陈四五问道。
“日本那边的船到了吗?”
“已经到了,四个联队的倭兵,还有三千名受过一个月训练的移民!”
“嗯,那等货物装卸完毕,就去大员,然后启航!”
冯保站在一旁听的无聊,忍不住大声问道:“大员是哪里?还有你说的倭兵是什么?你什么时候带我去金州?这可是李公公的差遣,耽搁不得的!”
第一百七十二章
成均馆的祭酒1
“四五哥!”周可成赶忙拉住陈四五:“这位乃是宫里面来的,要去南洋宣慰诸国的冯公公,休得无礼,还不快向冯公公赔礼?”他又对冯保笑道:“冯公公,我这位兄弟并不知晓您的来历,方才无礼之处,还请您包涵!”
冯保本想解释自己并无去南洋宣慰的差使,却一时间又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加上周可成又让陈四五向自己赔礼,他这些日子也看到了兰芳社的雄厚实力,已经隐隐约约知道眼前这人绝非寻常海贼首领这么简单,也不敢发火,只得摆了摆手:“罢了,不知者不为过!”
“冯公公果然不愧是万岁爷身边的人,大人有大量!”周可成翘起了大拇指,又是狠狠的灌了一番迷魂汤,把冯保拍的三迷五道的,又请他上了一头大象,派自己的卫队将其护送前往住处,这才罢休。
“可成,朝廷怎么派了个半大孩子来宣慰南洋?”陈四五疑惑的看着冯保远去的背影:“这也太儿戏了吧?”
“不,此人只是南京留守太监李芳手下的一个小太监,是前往南洋寻找‘金州’的!”
“啊?”陈四五吃了一惊:“那你为何刚才还那么说,难道你想要——”
“没错!”周可成笑了笑:“南洋那些蛮子也不知道大明的使臣长啥样,不是吗?大明的使臣已经有百余年没有出现在南洋了,我说谁是的,谁就是,难道他们还能跑到南明去求证不成?”
“这,这也未免太儿戏了吧?纸包不住火,早晚朝廷会知道的!”陈四五的声音有点颤抖,虽说他现在已经是兰芳社的二号人物,但大明的积威早已深入骨髓,弄一个十四五的小太监冒充朝廷天使宣慰南洋,朝廷要是知道了还不翻天?
“嗯,问题是朝廷会多早知道!三年五载载的话,那时候恐怕朝廷也要捏着鼻子认了,有什么好怕的!”
“那倒也是!”陈四五点了点头,南洋和大明有大洋相隔,就算正常情况下往返也要一年半载的,何况兰芳社还会在当中作梗,这种事情拖延个三年五载一点不稀奇。以兰芳社现在的发展速度,三五年后就又是一番景象了,那时候大明还真犯不着为了万里之外一点事情兴师动武的。
“那要是这样的话,各种仪仗文书什么的,要不要事先准备好?”
“这个你放心,我已经让朝鲜的王贞都准备好了,还专门从成均馆请了一位祭酒来当顾问,到了南洋再操练个把月,齐活!”周可成笑:“要论对我大明礼仪,朝鲜人敢说天下第二!就没人敢说天下第三,拿来忽悠南洋那些蛮子,足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3/6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