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大亨(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624

“好心当驴肝肺?你还没回答我刚才问你那几个问题,若是答得好了也还罢了,若是答得不好,休怪我不顾过往的情分!”
“好,好,好!我答就是!”周可成苦笑道:“刚才我说张经张大人这次恐怕不妙,最少是要去职,你说是不是?”
第一百零二章安排
“那又如何?我又不是为了张大人效力,最多回乡赋闲就是了,我家中也薄有产业,未必一定要为你效力吧?还有那三百长竿手呢?他们和你可没有交情!”
“你别急呀,听我说完再发火也来得及嘛!”周可成笑道:“我问你,你去山东募兵是奉了张大人的命令没错吧?”
“那又如何?募兵杀贼这总不会是有过错吧?”
“过错自然没有过错的,不过据我所知,大明的官场上有一种说法叫做‘新官不理旧账’,这句话不知道胡大人你听说过吗?”
胡可脸色微变,说不出话来,周可成这句话他自然是听说过的。与古今中外的所有官僚一样,大明的老爷们也有一个共同的恶习——喜欢抢功劳和推卸责任。继任的官员是不太会履行前任官员许下的承诺的,尤其是前任官员已经失势那就更是这样了。像胡可这样奉了张经的命令去募兵,新任官员多半是不会照单全收的,这番波折下来,最后倒霉的肯定是胡可自己,那三百募兵多半也会遭到池鱼之殃,各种事先许下的承诺肯定是会大打折扣,无疑胡可会成为最后的责任人。
“老胡你去募兵肯定要花钱,沿途的路费、安家费等等可不是一笔小钱,新来的老爷会那么简单给你都报销了?几番折腾下来,光是这个窟窿就能弄死你了。还有这三百兵,都是老实百姓,背井离乡跟的是朝廷?才不是呢!朝廷是方是圆?是扁是凸?是甜是咸?谁知道?谁都不知道!人家跟的是你,是你胡将军胡大人。他们觉得你胡大人能打仗,能够带着他们打胜仗,不会拖欠军饷。可结果呢?你屁股一拍走了,这些兵找谁去?难道这不是你的干系?”
胡可哑口无言,说不出话来,周可成方才那番话句句戳到了他的痛处,说到底,他不过是这个体制的一个零件,看起来好像很厉害,但却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
“那,那你说,应该怎么办?”
“怎么办?凉拌!”周可成笑道:“路我都已经给你铺好了,新来的大人要是知人善任,那你老胡就继续做你的四品武官。要是新来的老爷和你不对付,你就卷铺盖回家,带着这些兵来我这里吃饷当兵就来,不愿意就拉倒,你觉得如何?”
“那你要这么多兵干什么?”
“还能干吗?要兵自然是打仗呀!”周可成笑道:“我也不瞒你,你以为我这么大的生意是哪里来的?做买卖就少不得讨价还价,欠账要钱,没有兵,人家喊个天价你怎么办?难道只用嘴皮子讨价还价?没有兵人家欠了一堆货款不还怎么办?在大明我自然是个良民,在外面,那就不一定了。老胡,我们认识不是一天两天了,你是个有本事的,何必在大明屈身侍人?来我这里,只要你好好干,不出十年身价百万也不是太难!”
“身价百万,你说的倒是轻巧,吹大气吹出来的吗?”
“你不信?”周可成笑道:“你记得以前跟在我身边那个倭人随从吗?叫周良仲的那个?”
“周良仲?”胡可皱着眉头回忆了一会,脑海中却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他犹豫着点了点头:“好像记得,他怎么了?”
“他现在已经是淡路国一国守护!”周可成笑道:“虽然只有一个州县大小,但好歹也是个土皇帝,麾下有十几万领民,说他身价百万不过分吧?你本事胜他百倍,海外小国多如牛毛,当一国之主又有什么难得?俗话说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这个道理你总不会不懂吧?”
“那这些兵呢?你给他们什么安排?”
“和这些倭人一样呀,当兵吃饷,抢来的战利品他们可以分到三分之一,东番、南洋都有大片大片的荒地。十年兵当下来,兜里肯定有一笔积蓄,就去买块荒地,娶个土著媳妇,生几个孩子当地主就是了,或者在港口做点小买卖,开个作坊都可以的。你也知道,中左所、淡水都有的是挣钱的机会,兰芳社的生意做得越大,他们的机会就越多,肯定比给大明当兵强!”
胡可没有说话,他也知道周可成方才说的话里有不实之处,但是总体来看却是实话。比如周良仲成为一国之守护;东番、南洋有大片的荒地;中左所、淡水的兴旺;在兰芳社当兵军饷丰厚,可以有一笔积蓄,这些要么是都是他亲眼目睹的,要么也是不难从第三方印证的。但从内心深处,他始终对为周可成这样一个海商效力有一种罪恶感。
“老胡呀!”周可成见胡可这个样子,笑道:“强扭的瓜不甜,这种事情只有你情我愿,反正我也就是这么一说,你也就是这么一听,留一条后路而已。眼下咱们还是想办法把那伙倭寇抓到是正经,这可是泼天的功劳呀!”
“是,是!还是抓到那伙倭寇正经!”胡可如蒙大赦,连忙点头:“你觉得应该在哪里堵截倭寇?”
“你看,这里是孝陵,紧挨着钟山!”周可成展开地图道:“旁边就是朝阳门,还有孝陵卫,这个时候城内的守军肯定已经知道了。你觉得如果你是守将的话,你会怎么办?”
“当然是一面领兵驰援孝陵,一面下令外郭的守军加强外郭的防卫,防止贼人越城逃走!”
“呵呵!”周可成笑道:“胡大人,我猜南京城中的守将肯定会领兵驰援孝陵,但对于外郭的守卫却不会那么看重,最多也就是下令加强仙鹤门与麒麟门之间的防御,其他地段就不会看的那么紧了!”
“周先生,你不知道南京城中有多少守兵,完全可以两件事情一起做!”
第一百零三章预测
“呵呵!”周可成笑道:“胡大人,不是我不知道南京城中有多少守兵,而是你不明白身居高位之人脑子里到底想的是什么?”
“为何这么说?”
“我问你,即便将放火的倭寇一个不剩的全部擒拿斩杀,能够抵得过孝陵被烧,太祖陵寝受到惊扰的大罪吗?”
“不行!”胡可摇了摇头:“孝陵被烧,太祖陵寝,就算是天子都要下罪己诏书,向列祖列宗请罪,擒拿几个倭寇又算得了什么?”
“那就是了!你想想,孝陵方圆数十里,里面宫室楼台、庙宇道观多如牛毛,要是着火起来,只怕把南京所有的守军都派过去,也未必来得及救火。对于那位诚意伯来说,眼下里救火,防止火势烧到地宫才是第一要务,至于擒拿倭寇,那还得排到后面。只要地宫完好无损,他还有一丝生机,如果地宫被烧了,他就算把那些倭寇个个拿住,送到京师去千刀万剐,他自己也是死路一条。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不错!”胡可点了点头:“换了我在那个位置上,恐怕也是首先灭火,说到底倭寇跑了还可以再抓,若是地宫被毁,那可就没有半点法子了。可是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周可成笑道:“我方才已经说了,这个节骨眼上,我们肯定不能进城,因为眼下外郭的所有城门肯定都是严加防备,隔绝内外。所以我们若想立功,就只能假设那些倭寇能够逃出城来了!”
“他们能逃出城来?”胡可怀疑的问道。
“如果他们依照我想的做,还是有机会的!你看,这孝陵位于钟山南麓山脚,无论是孝陵卫还是城内的守军,肯定是从西,南两面而来,他们到了之后第一件事情肯定是想办法灭火,尽可能减少损失。那伙倭寇如果上山,然后翻过钟山,然后从姚坊门附近翻越外郭,倒也有一丝生路!”
“嗯!”胡可想了想,发现周可成说的到还真的不错。明代最初朱元璋只修建了皇城、宫城以及京城三道城墙,后来朱元璋带着诸子来到城外钟山观察都城的形势,发现位于城东的钟山比邻宫城,在山上架炮的话便可以轰击皇宫,所以才修建了外郭将其包括在内。所以外郭城从姚坊门到仙鹤门这一段城墙实际上紧挨着钟山的东面的,中间基本都是一小段荒地。如果这伙倭寇翻过钟山,一下山就直接可以到外郭城下了,只要那段外郭城上没有什么守兵,他们有很大可能性成功逃脱。
“所以我们应该去姚坊门那边?”
“嗯,不错!”周可成笑道:“现在过去差不多了,毕竟倭寇还要翻山,我们走的却是平地!”
孝陵。
火焰与烟雾限制了视线,叶麻只能看到正前方,他能够看到一道道火光冲天,到处都是浓烟。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人只有原先的一半了,应该是跑散了,而那个被俘的太监却还在。
“你为什么不逃走?”叶麻问道。
那太监犹豫了一下答道:“其他地方也未必安全!”
“你说的也是!”叶麻看了看周围笑了起来:“你现在告诉我地宫在哪里,就可以走了!”
“你不杀我?”太监瞪大了眼睛。
“我干嘛要杀你,你也是个苦命人!”叶麻笑了笑,对一旁的林五郎道:“我们还有最后一件事情要做,然后就离开这里,逃得越远越好!”
“地宫在那个方向!”那太监用手指了指,他犹豫了一下道:“你们还是快逃吧,大军很快就会到,你们要是被抓到,个个都要千刀万剐!”
“哈哈哈!”叶麻笑了起来:“你放心,他救火都来不及,哪有时间来抓我们?火越大,着火的地方越多,我们才越安全!”
说罢叶麻便带着众人往那太监手指的方向跑去,林五郎犹豫了一下,叫来一个手下,对那个太监做了个手势,才跟了上去。
“五郎,你方才是去杀那个太监了吗?”叶麻突然问道。
“嗯!”林五郎点了点头:“他与你我都朝而来面的,若是让他活着,对你我接下来的逃亡很不利!”
“哦?”叶麻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一丝微笑:“五郎,你觉得我们还有逃出去的希望?”
“若是别人,我是不信的!”林五郎答道:“但若是您,我觉得还有希望!”
“为何这么说?我与其他人又有什么不同吗?”
“众人入城之后,皆争取财货珍宝,而您一无所取,非无所欲,其志大者也!”说到这里,林五郎指了指天空:“您看到这天上的云气了吗?”
叶麻莫名其妙的抬起头来:“现在是晚上,哪里看得到什么云气?”
“您没有看到吗?其气为龙,成五色!贵国《汉书》中就有说沛公其气为龙,成五色,后来成为天子呀!”
“哪来的什么龙,什么五色,这明明是我们放的火,烟柱冲天,火光照天空上自然颜色不一样!”叶麻听得哭笑不得,笑道:“林五郎,你哪来这么多胡思乱想,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没有活路才去当贼的!”
“是吗?”林五郎向前面指了指:“可我听说陵墓里那位原本也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活不下去才去当贼的!”
听到这里,叶麻哑然失笑道:“这倒也是,不过你多半是猜错了。也罢,我把接下来的打算告诉你吧,待会我们到了地宫前就放火,把外面的享殿都点着了,然后就绕过地宫往山上去,守兵肯定顾着救火,没时间管我们。只要翻过这座山,就是外郭城墙,运气好点,我们就能逃出去。”
第一百零四章逃亡
刘瑜骑在一匹大红马上,绯红色的披风罩住后半身,底衬一袭铁甲,高高的马鞍镀了金,如果不看他那种惨白的脸,甚至可以说威风凛凛。但惨白的脸和颤抖的声音出卖了他。
“倭寇呢?”
“应该是往山上跑了!”守陵太监那张丰满白皙的脸颊上满是泥土和汗水,但他此时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如果说身为勋贵的刘瑜还有一丝活下来的希望,身为天子家奴的她犯上了这么大的事情绝对是十死无生了。他扑倒在刘瑜的马前,一把抱住刘瑜的腿,哭喊道:“伯爷,伯爷!快派兵追呀,前往要把这些杀千刀的倭寇拿住了!”
“追你娘的追,断子绝孙的奴才!”此时的刘瑜也顾不得这么多了,一脚便把那阉人蹬开,骂道:“现在黑布隆冬的往哪里追,抓到倭寇就能把火灭了?救火要紧呀!要是把太祖皇帝的地宫烧了,你我都是要族诛呀!”
那太监挨了这一脚,反倒清醒了过来,赶忙喊道:“对,对,救火要紧,都去救火,都去救火!”
刘瑜根本懒得管这个阉人,反正在他眼里这家伙也就比死多口气了,他策马转身,用自己最大的嗓门高声喊道:“各军都去救火,每人今晚都赏银五两,表现殊异者,另有重赏,有后退一步者,皆斩!”说罢他跳下马来,捡起一把竹扫帚带头向孝陵内行去。
叫喊声从山另一面传来,宛若来自另外一个世界。
脚踏着干燥的松针和棕色的泥土,来到松木稀疏的山脚边缘。在不远的地方,是一道黑色的城墙,城墙上没有火光,莫不是真的自己有神佛护佑?叶麻禁不住想到。
“快一点,跟上来!”身后传来林五郎严厉的呵斥声。不知道还有几个人跟上来,也许应该清点下人数了,反正距离天明至少还有一个多时辰,而外郭城墙就在不远处,无人把守,触手可及。
“五郎,清点下人数!”叶麻低声道。
“是,大人!”林五郎应了一声,他转身开始清点人头,夜幕里传来低沉的应答声。叶麻闭上眼睛,感受着这一切,记得小时候听说书的先生说朱元璋离开濠州时身边只有二十四个人,现在自己身边又有几个人呢?
“一共十六个,连我在内!”林五郎低声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6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